化学镀温度对无纺布表面镍镀层结构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化工新型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478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pd2+活化结合化学镀镍工艺制备金属化的植物纤维无纺布,借助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四探针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化学镀温度对植物纤维无纺布表面镀镍层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延长化学镀温度,植物纤维无纺布表面化学镀镍层结晶性能变好,颗粒尺寸变大,当化学镀温度由30℃增加到100℃时,植物纤维化学镀镍前后质量变化由0.029g/cm2增加到0.038g/cm2,而表面电阻由650Ω·cm降低到0.25Ω·cm.表明延长化学镀温度有利于在植物纤维无纺布表面制备结晶性能优异、紧密、连续的金属镍层.
其他文献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很大影响。数学是一门注重创新思维和逻辑的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期刊
通过碱水解法对聚酯非织造布(NWF)进行亲水改性处理,增加NWF表面的亲和性,有利于制膜液均匀牢固地附着在基膜上.固体核磁等测试结果表明,碱水解法将NWF中8.2%(wt,质量分数)左
通过垂直燃烧试验和极限氧指数法,对比了不同种类的氮-磷复配阻燃剂体系对聚甲醛(POM)阻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燃烧后的残炭进行表征,考察
为提高TiO_2的光吸收和光催化能力,采用原位水热还原法将Au沉积到有序多孔TiO_2上,制备了有序大孔-介孔Au-TiO_2复合材料。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辐射下降解罗
利用壳聚糖(CS)易于成膜的特点,在有机物调制的条件下,通过异相成核生长制备了CS/硫化锰(MnS)纳米复合膜。研究了成膜条件对膜的水热稳定性和发光性能的影响,以及CS/MnS纳米
干部教育培训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实际对民族地区的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采用磁控溅射法,在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沉积纳米银膜,制备纺粘聚丙烯/纳米银复合非织造功能材料,对其表面形貌SEM、表面元素能谱、抗紫外性以及电磁屏蔽性等进行表征分析及测
通过紫外辐射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接枝率不同的聚偏氟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膜(PVDF-g-PMMA),通过对牛血清蛋白(BSA)的过滤来检验膜的抗污染性能。结果显示,
利用块状天然玉米芯表层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吸水性材料.所制备的吸水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并且受电解质溶液的吸收影
以经过亲水处理的PTFE微孔膜为基体,将1-乙烯基咪唑、苯乙烯和对二乙烯基苯3种单体按照不同摩尔比(1∶1∶0.24和2∶1∶0.24)就地共聚(自由基聚合),然后与苄基溴进行季铵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