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维持总体稳定基本态势的情况下,2016年的国际军事形势趋于严峻,不确定性上升,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均有所提高。这种形势的发展变化与全球政治局势演变的大背景相关联,反过来又对全球局势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全球政治局势与军事形势两者之间交织互动,在当前表现得尤为紧密,并且充分反映在军事形势的主要特点之中。
其一是国际军事竞争加剧,在中间地带的角力有所激化。
由于国际体系处在超载或饱和状态,国际体系已进入深刻变迁的重要阶段,原有的制度安排已经不能为世界各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和保障,且未来前景并不明朗,主要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也酝酿重大变化,由此带来战略忧虑的增加和相互竞争的加剧。谁都不敢放松,否则就可能失去主动。2016年美国战略重心继续东移,加紧在西太平洋布局,引起地区地缘局势进一步紧张,几近冲击磨合极限。然而物极必反,周边国家开始意识到随之而来自身风险增加,杜特尔特寻求转圜空间即是明智选择,意识到中小国家应尽可能避免陷入大国博弈的夹缝之中而失去灵活主动。美国重心东移,但欧洲和中东仍在牵制其关注,北约还在东扩,中东也必须介入,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先进的反导系统,以图应对“更加放任和不可预测的俄罗斯”。而俄罗斯为了抗衡美国和应对来自北约的挤压,不得不加强反制,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的控制力,并要拓展在中东的影响。日本新安保法案正式生效,向实现“正常国家”的目标迈出实质性步伐。印度则成为各方借重的对象,也在积极插手地区热点问题。
二是大国积极谋求军事优势,加紧军事战略调整和作战理论创新。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许多国家仍然向军事安全投入倾斜,军费保持高额开支。在战略调整中,主要国家更加注重应对传统安全领域挑战,偏重防范大国战略竞争及其潜在冲突。美国发布的《2017年国防态势声明》,就明确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视为美国“最紧迫的竞争对手”。日本则加紧构建“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提升岛屿作战能力,并不断强化在西南方向的军事存在。当前一个重要趋势是,主要大国高度重视发挥军事创新的重要作用,强化先进军事技术开发,推进武器装备无人化、隐形化和网络化发展。美国还将作战理论创新与军事技术革新结合起来,寻求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美俄等国还注重以效能为牵引,加快形成集约程度高、质量优良和能力更强大的力量体系。
三是新型领域已成为维护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大国兴衰的历史及战争实践证明,谁控制了新领域、新空间,谁就能取得战略优势并赢得战略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突破,安全空间将进一步向新型领域延伸。美俄日及欧盟国家都在加强网络作战力量建设,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战略计划,进行网络攻防演练,研发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加快推进网络空间作战能力。2016年3月,美国宣布对“伊斯兰国”实施网络攻击,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将网络攻击作为军事行动的组成部分,并宣称达到了预期目的。除了网络作战,美俄等国还加快在太空、深海、极地的力量部署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颠覆性技术,以获取竞争优势。例如,美国正在研发全球即时打击武器,预计能在1?2小时内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新型领域的发展将越来越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也容易变成安全的软肋。在这些新型领域,正在孕育新的战略威慑力量、战略制衡力量和战略打击力量,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并将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
四是军事冲突向政治经济领域的扩散和渗透效应明显。
这一特点在中东和欧洲表现得更为突出。乌克兰危机撕裂了欧洲,危机的后果仍在发酵,在短期内不可能简单消除,并成为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共同的负担,一时看不到经济政治整合的前景。中东局势更为纷乱,反恐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打烂了中东,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并且这种危机还不断向中东以外扩散和渗透,目前尤其对欧洲形成了巨大冲击,难民问题、恐怖袭击极大改变了欧洲政治生态。欧洲联合遭遇严重危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扩散和渗透有关,且其影响深刻持久,甚至反映了全球政治的某种变化。欧洲政治家和民众遇到了多年未曾出现的难题,如何回归平和安宁,可谓任重道远。而中东乱局短期内见不到好转的迹象,如果形成不了有效的区域治理,其破坏性影响还将持续,并累及全球政治。
(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少将)
其一是国际军事竞争加剧,在中间地带的角力有所激化。
由于国际体系处在超载或饱和状态,国际体系已进入深刻变迁的重要阶段,原有的制度安排已经不能为世界各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和保障,且未来前景并不明朗,主要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也酝酿重大变化,由此带来战略忧虑的增加和相互竞争的加剧。谁都不敢放松,否则就可能失去主动。2016年美国战略重心继续东移,加紧在西太平洋布局,引起地区地缘局势进一步紧张,几近冲击磨合极限。然而物极必反,周边国家开始意识到随之而来自身风险增加,杜特尔特寻求转圜空间即是明智选择,意识到中小国家应尽可能避免陷入大国博弈的夹缝之中而失去灵活主动。美国重心东移,但欧洲和中东仍在牵制其关注,北约还在东扩,中东也必须介入,在罗马尼亚和波兰部署先进的反导系统,以图应对“更加放任和不可预测的俄罗斯”。而俄罗斯为了抗衡美国和应对来自北约的挤压,不得不加强反制,加强了对独联体国家的控制力,并要拓展在中东的影响。日本新安保法案正式生效,向实现“正常国家”的目标迈出实质性步伐。印度则成为各方借重的对象,也在积极插手地区热点问题。
二是大国积极谋求军事优势,加紧军事战略调整和作战理论创新。
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许多国家仍然向军事安全投入倾斜,军费保持高额开支。在战略调整中,主要国家更加注重应对传统安全领域挑战,偏重防范大国战略竞争及其潜在冲突。美国发布的《2017年国防态势声明》,就明确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视为美国“最紧迫的竞争对手”。日本则加紧构建“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提升岛屿作战能力,并不断强化在西南方向的军事存在。当前一个重要趋势是,主要大国高度重视发挥军事创新的重要作用,强化先进军事技术开发,推进武器装备无人化、隐形化和网络化发展。美国还将作战理论创新与军事技术革新结合起来,寻求作战能力的全面提升。美俄等国还注重以效能为牵引,加快形成集约程度高、质量优良和能力更强大的力量体系。
三是新型领域已成为维护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大国兴衰的历史及战争实践证明,谁控制了新领域、新空间,谁就能取得战略优势并赢得战略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突破,安全空间将进一步向新型领域延伸。美俄日及欧盟国家都在加强网络作战力量建设,出台了相关文件和战略计划,进行网络攻防演练,研发新型网络作战平台,加快推进网络空间作战能力。2016年3月,美国宣布对“伊斯兰国”实施网络攻击,这是美国首次公开将网络攻击作为军事行动的组成部分,并宣称达到了预期目的。除了网络作战,美俄等国还加快在太空、深海、极地的力量部署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发展颠覆性技术,以获取竞争优势。例如,美国正在研发全球即时打击武器,预计能在1?2小时内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新型领域的发展将越来越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也容易变成安全的软肋。在这些新型领域,正在孕育新的战略威慑力量、战略制衡力量和战略打击力量,已经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并将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
四是军事冲突向政治经济领域的扩散和渗透效应明显。
这一特点在中东和欧洲表现得更为突出。乌克兰危机撕裂了欧洲,危机的后果仍在发酵,在短期内不可能简单消除,并成为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共同的负担,一时看不到经济政治整合的前景。中东局势更为纷乱,反恐战争和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打烂了中东,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并且这种危机还不断向中东以外扩散和渗透,目前尤其对欧洲形成了巨大冲击,难民问题、恐怖袭击极大改变了欧洲政治生态。欧洲联合遭遇严重危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与这种扩散和渗透有关,且其影响深刻持久,甚至反映了全球政治的某种变化。欧洲政治家和民众遇到了多年未曾出现的难题,如何回归平和安宁,可谓任重道远。而中东乱局短期内见不到好转的迹象,如果形成不了有效的区域治理,其破坏性影响还将持续,并累及全球政治。
(作者为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