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可能存在“量子恒星”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730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科学家日前称,宇宙中也许隐藏着一种奇特的天体,它们形同恒星,行为方式却如同一颗巨大的原子。研究人员近日首次对这些奇特的“量子恒星”的形成方式进行了解释。
  假如这些天体真的存在,也许有助于解释暗物质(一种占据了宇宙质量的27%但不会发射光线的未知物质)。它们也许还是明亮、快速的宇宙射电暴的来源,而这种射电暴一直令天文学家困惑不解,甚至有人将它与外星文明联系在一起。


  不同于普通恒星,这些所谓的“轴子星”(假设真的存在)并不会发光。它们的颜色十分暗淡,因为构成它们的假想粒子“轴子”很可能是一种暗物质。目前,有不少理论预测了轴子的质量,但相差很大,不过基本都认为轴子质量极轻,可能仅有质子的10-31。
  若軸子真的存在,它们几乎不会发生相互作用。但如果引力能够设法将它们聚集在一起,它们就会形成一个极为奇特、不同于任何恒星的致密球体。这是因为轴子是一种玻色子,即光子所属的一类粒子。
其他文献
恐龙真的灭绝了吗?  仅仅想象它们生活在远古时代,就能令人心生敬畏,兴奋不已。不过已经有证据显示,这个“失落的世界”其实正围绕在我们身边。  主流观点认为,恐龙分为非鸟类和鸟类两个类群——非鸟类是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是传统认知上我们所认为的恐龙;鸟类则包括从始祖鸟那样古老的飞行生物,到在绿篱上啁啾的麻雀,以及像鸵鸟和鸸鹋一样不会飞的大型鸟类。所以,没错,今天我们所知的鸟类就是恐龙——这个观点最初似
期刊
编者按:  这一期的“本期关注”栏目选择了两篇生命科学领域的文章,将涉及“异种移植”和“异种嵌合”等人类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前沿技术。随着生命科学各方面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生命的改变似乎变得触手可及,科研成果也越来越多地与现实生活发生共振。但当人类越来越多地拥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也会带来社会伦理与安全等新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从相关的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临
期刊
2018年11月14日,英国科學家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根据人类早期胎盘的约7万个细胞绘制了图谱。这一成果有望带来关于人类妊娠早期的细胞组织和细胞通信的新见解。该研究同时探索了对妊娠成功至关重要的维持生理环境稳定的机制。  在这项研究中,英国维康桑格研究所的科学家莎拉·泰驰曼及其同事描述了人类妊娠早期(6周至14周)胎盘的约7万个细胞的转录组(控制基因表达的RNA分子集),以及与之匹配的母
期刊
量子世界与宏观生物体交会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最近,科學家可能已经成功制造出“薛定谔的细菌”,实验中某些光子会同时结合和逃离绿硫细菌中的光合色素分子——这正是量子纠缠的标志。虽然实验结果仍然很有争议,但这种解读一旦成立,将是科学家第一次让生命体实现量子纠缠。  这项研究由量子物理学家恰拉·马莱托领导,论文于2018年10月发表在《物理通讯杂志》上。该研究主要分析了谢菲尔德大学的大卫·科尔斯及其同事进行
期刊
目前,埃及考古学家称,他们最新发现了未开发的几座第五王朝的古墓,以及几十具木乃伊猫和一组罕见的圣甲虫干尸。  这是在开罗南部萨加拉古墓区乌瑟卡夫王金字塔综合体边缘发现的7座古墓之一,也是迄今在该地区首次发现圣甲虫干尸。埃及文物部部长卡勒德·埃爾·埃纳尼说:“这些文物是2018年4月考古挖掘工作中由埃及考古小组发现的。”他还指出,其中3个古墓是为猫而建造的。  该古墓的历史可追溯至埃及古王国第五王朝
期刊
主流观点认为,今天的宇宙空间源于137亿年前的一场大爆炸。那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个什么样子呢?大爆炸真是宇宙往复循环中的必需环节吗?  为解开这个超级谜团,天文学家一直试图寻找大爆炸之前的宇宙痕迹,但没有找到答案,并且在研究中催生出解释宇宙演变的新理论——“宇宙大收缩”理论。该理论认为,大宇宙和小细胞具有相似的命运,都会经历孕育、诞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我们知道,宇宙自诞生以来一直处于膨胀状态。若干
期刊
2020年1月,索马里博萨索市以南的荒漠,在飓风“帕万”曾经登陆的地点,一只沙漠飞蝗刚刚孵化,在它的身边还有成千上万只沙漠飞蝗的幼虫正在破土而出。不久之后,长出翅膀的成年沙漠飞蝗,集结成群,开始迁徙。遮天蔽日的蝗虫所到之处,几乎寸草不生。类似的情景,在全世界多个地方集体上演。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这些沙漠飞蝗的数量在6个月内增加了400倍,对超过4200万人的粮食供应造成了直接威胁。这场席卷
期刊
近日,科学家最新观察发现,“暗物质飓风”正呼啸穿过银河系,并且径直冲向地球。  这种无形质量的速度达到500千米/秒,但不会导致地球遭受任何损害。科学家称,暗物质颗粒风暴可能为我们提供迄今最佳的观测暗物质的机会。暗物质是一种假想物质,据称占已知宇宙1/4以上的质量。揭开暗物质的秘密将扩大我们对宇宙结构的理解,以及探寻我们已知生命的起源之谜。  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欧空局的“盖亚”卫星数据
期刊
近日,一项涉及4亿多人的“家族树”研究发表结论,称基因对寿命的影响其实很小。  DNA決定了我们的许多特征。随着基因分析技术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容易获取,人们难免会想要利用DNA预测自己的健康情况,以及自己可能遗传给后代的东西。  研究人员利用了Ancestry.com数据库中5400万个家族树的数据,这些家族树将人们与总共60亿位祖先联系了起来。剔除其中的重复信息和错误信息后,科学家便获得了一个包
期刊
2018年10月29日,"帕克"太阳探测器在距离太阳表面仅2400万千米的距离掠过,其后仍然活跃。这一距离相当于0.16个天文单位,不到水星与太阳平均距离的1/2,比以往的任何航天器都要近。上一个纪录是由"太阳神2"号于1976年创造的。这个距离使探测器暴露在复杂高温与太阳辐射环境中。"‘帕克’太阳探测器的设计目标是在接收不到从地球发出的指令的情况下,也能在这种近距离探测时保护自身以及它宝贵的有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