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文艺”两个字,即便福州最实在的文艺青年大概都脸红。作为省会,我们经常不在演出展览巡回时会关照到的城市之列,甚至只是对比厦门,福州的年轻人都远没有那么活络。福州的文艺味,就像它自己那样,总有点慢吞吞、懒散散,还特别容易被生活气息淹没。但如果是在白马河边溜达一圈,却有可能会有不同想法。
新老文艺 一路向北
河流常常和文化艺术的聚集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在福州,自古以来城内就河流密集,《闽都记》中以“百河灌溢”形容交错相连的内河网络。潺潺河水潮涨潮落,不仅孕育了双杭地区的商贾文化,留下安泰河畔的隽永诗词,也有城内的白马河。它的北段,恰恰见证了福州的老文艺与新人文。
贯穿福州市区南北的白马河,南通三保、彬德桥乃至江滨,北通西湖。河南段曾是天然水坞,义州一带木材行业兴隆全仰赖于白马河水带来南北客人、运输木材至市内外。如今老行当虽已没落,却仍留有旧情旧景,商贾余味仍浓。然而说起白马河,如今与福州人生活更息息相关的,却是北段。从杨桥路往白马路一拐,河畔栈道,殷殷翠翠的绿植,碧色的河水时高时低,让沿途空气都带上一些清新的湿气。仔细看河两岸的建筑,才会发觉,这里也聚集了不少旧时文艺。
2010年拆作绿地的福建省幻灯片厂,在1929年时,却是一些老福州曾听闻的“乌山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在学者萨兆寅主持建立,最早是作为福建学院的配套设施,然而却也对外开放。那时候,乌山图书馆的阅览厅名为“浮翠楼”,正是应和着图书馆旁的白马河水。当年乌山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的地方,更是许多文化人、知识分子聚会、举办沙龙之处。一直到解放后,乌山图书馆成了省图书馆的书库,不再对外开放,后成为福建省幻灯片厂,如今也已不复存在。
“乌山图书馆”旧址处沿着河往北走,便是芳华剧院。1959年,越剧十姐妹之一尹桂芳率领上海芳华越剧团来福州,改名福州芳华越剧团后,又改名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62年剧团分两队回上海作汇报演出,演出除了尹派名剧《盘妻索妻》、《红楼梦》外,还有自闽剧移植的《梅玉配》。在上海演出十个月,盛况不衰。如今的芳华剧院经过修缮,横跨白马河上的桥便叫“桂芳桥”。
芳华剧院旁如今西洪大饭店所在的地方,当年曾是前线电台的办公楼。办公楼一旁则是从前的福州军团文工团,当年文工团的红砖房许多老福州人都还依稀能够记得。这个文工团,便是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当年曾走出了朱时茂等不少名人。就在西洪大饭店对岸不远处,还有福建省电影公司,在80年代,它曾办过一本风靡全国的电影杂志《电影之友》,这本杂志自1981年创刊,到2001年,做了整整267期,经历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
除了图书馆、越剧院、文工团、电影公司,白马河附近还聚集着福建省画院、福建电影机械厂等。但随着时间更迭,这其中许多建筑寻不着踪迹,有一些单位也消失,倒是越剧团仍聚集了一小拨不起眼却坚贞的越剧迷。而最近朴坊连锁机构也不再拘泥于贩卖创意生活小物,他们在白马河附近的柳河路里,找到了电影机械制片厂的老厂房,做起了自己的showroom café空间。而曾经的文工团,如今是河对岸的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它在最近,成为福州年轻人新的好去处。这里汇集了一批年轻的话剧导演和演员,着手做起了“黑匣子小剧场”。虽然暂且比不上北上广的话剧市场之火热,但福建人艺的小剧场剧目仍凭着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满是现代气息的自嘲调侃,吸引了一小批新晋的话剧爱好者开始走进剧院。
旧厂房里的创意区
除此之外,福州年轻人最熟悉的白马河畔,应该是芍园一号创意园里一溜儿的咖啡馆、小酒吧、文创小店、设计工作室。这个创意园区,原本是福州市第一家具厂。要说这个地方最早与文艺沾边,也是“芍园一号”酒吧,那座LOFT风格的酒吧,有着一排白马河畔的露天座位,冬天提供暖手火炉,有时还能撞上有音乐演出与诗会。但如今“芍园一号”酒吧已经不再,倒是芍园一号创意园,慢慢在聚集起一股年轻的创意力量与生活方式。在冬天有阳光的午后,坐在河畔喝一杯热咖啡,与三五好友闲聊,看河面偶尔还有游船经过。夜了看一场话剧,若还舍不得回家,可以找一家安静的小酒吧小酌暖身。周末时候,也可以散步到芍园一号的公共展厅,这里时不时会有本土策划的当代艺术展、摄影展或者相关的文化沙龙活动。河岸畔,则是小小地摊一小溜。这个“创意跳蚤市集”也有“二手买卖交换”,年轻人歪歪斜斜坐在地上,贩卖着他们的二手物品或者诚意之作。
自从去年白马河畔有了木栈道之后,不少人上下班经过时,总会选择在栈道上走一段。沿途一路,河这一岸白马北路上,车流不拥堵但也绝谈不上稀少,傍晚时候还会有中学生扎堆儿在路边推推挤挤等公车;可再看另一岸,景象却大不相同,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闲闲地搭着腿坐在露天咖啡座里聊天。夜再黑一些时候,人艺剧场门口的小长巷子,陆陆续续把各种各样的年轻人吞到话剧场里去了。
白马河的文艺质感大概就是这样而已。无论是老的人文,还是新的力量,只需要沿着白马河走一走,就会遇见。它是常态的,甚至是有点太常态了,一点也不起眼,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温吞,却让一些人无法忽视,也没法离开。
新老文艺 一路向北
河流常常和文化艺术的聚集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在福州,自古以来城内就河流密集,《闽都记》中以“百河灌溢”形容交错相连的内河网络。潺潺河水潮涨潮落,不仅孕育了双杭地区的商贾文化,留下安泰河畔的隽永诗词,也有城内的白马河。它的北段,恰恰见证了福州的老文艺与新人文。
贯穿福州市区南北的白马河,南通三保、彬德桥乃至江滨,北通西湖。河南段曾是天然水坞,义州一带木材行业兴隆全仰赖于白马河水带来南北客人、运输木材至市内外。如今老行当虽已没落,却仍留有旧情旧景,商贾余味仍浓。然而说起白马河,如今与福州人生活更息息相关的,却是北段。从杨桥路往白马路一拐,河畔栈道,殷殷翠翠的绿植,碧色的河水时高时低,让沿途空气都带上一些清新的湿气。仔细看河两岸的建筑,才会发觉,这里也聚集了不少旧时文艺。
2010年拆作绿地的福建省幻灯片厂,在1929年时,却是一些老福州曾听闻的“乌山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在学者萨兆寅主持建立,最早是作为福建学院的配套设施,然而却也对外开放。那时候,乌山图书馆的阅览厅名为“浮翠楼”,正是应和着图书馆旁的白马河水。当年乌山图书馆不仅是借阅书籍的地方,更是许多文化人、知识分子聚会、举办沙龙之处。一直到解放后,乌山图书馆成了省图书馆的书库,不再对外开放,后成为福建省幻灯片厂,如今也已不复存在。
“乌山图书馆”旧址处沿着河往北走,便是芳华剧院。1959年,越剧十姐妹之一尹桂芳率领上海芳华越剧团来福州,改名福州芳华越剧团后,又改名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62年剧团分两队回上海作汇报演出,演出除了尹派名剧《盘妻索妻》、《红楼梦》外,还有自闽剧移植的《梅玉配》。在上海演出十个月,盛况不衰。如今的芳华剧院经过修缮,横跨白马河上的桥便叫“桂芳桥”。
芳华剧院旁如今西洪大饭店所在的地方,当年曾是前线电台的办公楼。办公楼一旁则是从前的福州军团文工团,当年文工团的红砖房许多老福州人都还依稀能够记得。这个文工团,便是福建省人民艺术剧院的前身,当年曾走出了朱时茂等不少名人。就在西洪大饭店对岸不远处,还有福建省电影公司,在80年代,它曾办过一本风靡全国的电影杂志《电影之友》,这本杂志自1981年创刊,到2001年,做了整整267期,经历了一个时代的起伏跌宕。
除了图书馆、越剧院、文工团、电影公司,白马河附近还聚集着福建省画院、福建电影机械厂等。但随着时间更迭,这其中许多建筑寻不着踪迹,有一些单位也消失,倒是越剧团仍聚集了一小拨不起眼却坚贞的越剧迷。而最近朴坊连锁机构也不再拘泥于贩卖创意生活小物,他们在白马河附近的柳河路里,找到了电影机械制片厂的老厂房,做起了自己的showroom café空间。而曾经的文工团,如今是河对岸的福建人民艺术剧院。它在最近,成为福州年轻人新的好去处。这里汇集了一批年轻的话剧导演和演员,着手做起了“黑匣子小剧场”。虽然暂且比不上北上广的话剧市场之火热,但福建人艺的小剧场剧目仍凭着对生活的仔细观察、满是现代气息的自嘲调侃,吸引了一小批新晋的话剧爱好者开始走进剧院。
旧厂房里的创意区
除此之外,福州年轻人最熟悉的白马河畔,应该是芍园一号创意园里一溜儿的咖啡馆、小酒吧、文创小店、设计工作室。这个创意园区,原本是福州市第一家具厂。要说这个地方最早与文艺沾边,也是“芍园一号”酒吧,那座LOFT风格的酒吧,有着一排白马河畔的露天座位,冬天提供暖手火炉,有时还能撞上有音乐演出与诗会。但如今“芍园一号”酒吧已经不再,倒是芍园一号创意园,慢慢在聚集起一股年轻的创意力量与生活方式。在冬天有阳光的午后,坐在河畔喝一杯热咖啡,与三五好友闲聊,看河面偶尔还有游船经过。夜了看一场话剧,若还舍不得回家,可以找一家安静的小酒吧小酌暖身。周末时候,也可以散步到芍园一号的公共展厅,这里时不时会有本土策划的当代艺术展、摄影展或者相关的文化沙龙活动。河岸畔,则是小小地摊一小溜。这个“创意跳蚤市集”也有“二手买卖交换”,年轻人歪歪斜斜坐在地上,贩卖着他们的二手物品或者诚意之作。
自从去年白马河畔有了木栈道之后,不少人上下班经过时,总会选择在栈道上走一段。沿途一路,河这一岸白马北路上,车流不拥堵但也绝谈不上稀少,傍晚时候还会有中学生扎堆儿在路边推推挤挤等公车;可再看另一岸,景象却大不相同,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闲闲地搭着腿坐在露天咖啡座里聊天。夜再黑一些时候,人艺剧场门口的小长巷子,陆陆续续把各种各样的年轻人吞到话剧场里去了。
白马河的文艺质感大概就是这样而已。无论是老的人文,还是新的力量,只需要沿着白马河走一走,就会遇见。它是常态的,甚至是有点太常态了,一点也不起眼,就像这个城市一样,温吞,却让一些人无法忽视,也没法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