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禅:由“口”观“心”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ylovezf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头禅,本佛教语,指不能领会禅理,只是袭用禅宗和尚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后来指说话时经常挂在嘴上但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词句。”《辞源》上如是解释。
  “我晕”、“真没劲”、“烦死了”、“有没有搞错”……日常生活中,学生的这些口头禅时时灌进我们的耳朵。它们真的就是空谈吗?真的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吗?心理学可不这么认为。
  
  一、口头禅的性格象征
  
  口头禅是人们内心对事物的一种看法,是外界信息经过心理加工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语言反应模式,并且当出现类似的情形时,它就会脱口而出。这是心理学对口头禅的解释。心理专家们认为,口头禅作为一个人下意识的表现,可以反映一个人当时的情绪和心态,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口头禅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一个人。
  比如有的学生说话中总是带有“嗯”、“啊”、“这个”、“那个”等字眼。这类口头禅通常是由于词汇积累少或是思维反应慢造成的,因而说话时不得不利用它们来作为间歇的方法。说这种口头语的人,反应是较迟钝的,或是比较有城府的。由于不善交流,这种人内心常常是孤独的。
  比如有的学生时常将“差不多吧”、“大概是吧”、“可能如此”等挂在嘴边。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的本能很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待人处世方面比较冷静,所以同学关系比较和谐。当然,此类口头语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又会说早就估计到这一点。这类口头语往往隐藏了真心,比较圆滑。
  再如,有的学生在交流中总蹦出“说真的”、“老实说”、“不骗你”这类词句。喜欢这类口头语的人总有一种担心被对方误解的心理,非常在意对方对自己所述事情的评价,所以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目的是希望自己可以被认可,并得到更多人的信赖。这种人的性格显然有些急躁。
  
  二、口头禅的形成原因
  
  口头禅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譬如,一个学生品学兼优,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可是非他莫属的评优却花落他人。他感觉生活欺骗了他,很长时间都萎靡不振。自此,他的口头禅也许就是“郁闷”或“没劲”。
  另一个是积累效应的结果。学生考试失败了免不了要挨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这样的情况一旦在某生身上发生过几次,积累效应就会在他的口头禅中得以展现——每逢考试(即使是无关紧要的),“这下死定了”就挂在嘴边。
  
  三、口头禅的心理意义
  
  学生口头禅的种类很多,有的表现得比较主观、骄傲,有的表现得比较委婉、温和,有的表现得比较圆滑、谨慎。但从性质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另一类是带有消极意味的。
  央视八套曾热播过一部韩剧《加油,金顺》。“加油!加油!”这句话几乎在每集里都出现。它是剧中主人公的口头禅。每当遇到困难时,她都右手握拳屈臂,大声地叫喊“加油!”以此来鼓励自己,增强自信,战胜困难。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镜头。不少高三学生口头禅是“我行!”“我是最优秀的!”“我是最特殊的!”诸如此类。乍听,这话很狂妄,其实却是强化自信心的针剂。这样的口头禅能激励人不畏挫折,积极向上,不断攀登,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积极的口头禅能催人奋进,消极的口头禅是不是就一无是处呢?答案是否定的。这类口头禅往往是心理宣泄的渠道。现在,“郁闷”一词总是挂在学生嘴上,真的是人人郁闷、事事郁闷、处处郁闷吗?当然不是。现在的学生学习紧张身心压力大,心态变化也快,往往失衡。只好通过这样的口头禅来发泄发泄,舒缓舒缓压抑的心理。显然,这有益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消极的口头禅还是心理防御的工事。很多学生一到考试,“死定了”、“死翘翘了”等就脱口而出。这不是出于对考试的恐惧,而是出于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他们先将情况估计得更糟一些,并通过口头禅来强化,从而使自己较容易地接受即将到来的不好的现实,不至于引起心理上过大的焦虑和痛苦。若现实情况并不那么糟糕时,他们又能及时地得到心理安慰。真可谓一石二鸟。
  所以,看似消极的口头禅也有其心理的积极意义,应当全面地辩证地认识,不可等闲视之,更不能扼杀。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职业的敏锐,善于从学生随口而出的口头禅中发现“蛛丝马迹”,“顺藤摸瓜”有针对性地施教。
其他文献
高中生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龄阶段,他们对爱情充满了神秘和向往,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爱的种子也开始觉醒和萌动,有些同学就开始渴望甚至尝试爱情。尽管老师、学校以及家庭一再禁止,但爱的萌芽就像春草覆地,绵绵不绝,只要有一点春风春雨就蓬勃生长。面对早恋,与其屡禁不止,不如引导教育,使她们感悟爱的美好,明白爱的责任,呵护爱的高尚,珍藏爱的幸福,给爱涂上最美的底色。    品经典,感悟爱的崇高与美好    中学
期刊
总则    第1条:鉴于近年来网友见面出现的意外情况激增,为保证社会安定和百姓身心健康,特制定本条例。  第2条:本条例适用于5~85岁,有网络知识的所有公民。    第一章:见面前    第3条:见网友前,需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有心脏病、高血压者禁止参加此类活动。  第4条:见网友前,需参加《全国长相四、六级等级考试》,持证见面,如没有取得该资格证书,禁止参加此类活动。    第二章:
期刊
信念有时候也是有重量的,而且大得让人无法想像。  美国麻省Amherst学院曾经进行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多能够承受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500磅的压力;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1500磅的压力;当它承受2000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撑开。
期刊
一、孩子说谎的现状及原因    说谎,是指用不真实的语言来蒙骗他人的行为。在生活中,这种行为十分常见,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果“经常说谎”,那么就成问题了。  《狼来了》的故事也许人尽皆知——说谎最终会害了自己,那么,为什么不少孩子还是甘愿冒“被狼吃掉”的危险呢?  案例一:实话实说使我成了众矢之的(叙述:小杰,男,11岁)  虽然老师家长都教育我们要诚实,但有一件事却让我体会到,实话实说往往
期刊
开学的第二天,我让学生以“我尊敬的老师”为题,作文一篇。其中《您让我一见钟情》中的韩老师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不由在学生作文的后面记录下所思所感,权作教师快速树立威信的策略备忘录。    您让我一见钟情    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不知道有多少男女老少教过我,遗憾的是我对他们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新学期的第一节课还没有结束就遇到了我这—辈子最最不能忘怀的您——韩大伟,韩老师!我对您
期刊
编辑:刘西萍    别把困难在想像中放大    琼斯大学毕业后如愿考入当地的《明星报》任记者。这天,他的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采访大法官布兰代斯。  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务,琼斯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脸。他想:自己任职的报纸又不是当地的一流大报,自己也只是一名刚刚出道、名不见经传的小记者,大法官布兰代斯怎么会接受他的采访呢?同事史蒂芬获悉他的苦恼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很理解你。让我来打个比方——这
期刊
活动背景:  2006年5月11晚,山西左权县原生态歌手、“羊倌歌王”石占明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接受文化素质测试的时候,竟然将英国、澳大利亚国旗说成中国、日本国旗,这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反观当代小学生,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法制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应该没有不认识国旗、不懂得国旗意义的,但每周升旗集会上,仍有一部分学生不尊重国旗。    活动目的: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国旗,了解《
期刊
刚下课,我正收拾课本挂图,看见从身边蹭过的王晓,忍不住伸出手捧住他胖墩墩红扑扑的脸蛋逗着问:“刚才上的课好玩吧?开心吧?”他嘴一嘟冒出一句:“不开心死了!我举了好多次手,你一次都不点我!游戏也不点我!”我一惊,连忙低头认罪:“哎呀,真的吗?陈老师犯错误了呀!怎么连我们可爱的王晓举手都没发现呢!对不起真对不起呀!”旁边的几张小嘴巴也应声嚷嚷起来:“也没点我!”“是的,也没点我!”我惨了,接连赔罪,点
期刊
学生总会有犯过失的时候,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该如何对待过失学生?孔子教育弟子“过则勿惮改”,有过则改即为善,“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学生是愿意接受老师正确批评的,所不能接受的往往是老师批评的方法。鉴于此,我认为,老师应该“好说话”,给予过失学生四种权利。    1.给予学生诉说权——说明错误经过的权利    绝大多数学生犯错误都不是有意为之,有的学生虽然犯了错误,但可能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来降低错误
期刊
学生只有在良好、融洽的心理氛围里,方能激发起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从而形成力争上游、知难而进、团结协作的心理品格。  那么,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实施惩罚呢?    对过失行为——给予机会、将功补过    暑假刚过,天气十分闷热,孩子们有时候会不拘小节,忘了佩带红领巾。你瞧,体育课刚过,他们就忙着洗脸、喝水,顺手把红领巾取下放进衣袋里或者课桌肚里。一场突击检查下来,他们马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