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传统特色优势 引领稻米产业腾飞

来源 :吉林农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hoxy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通化市目前稻米产业状况及发展情况,并提出了今后通化市稻米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稻米产业;发展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2.003
  稻米产业是通化市重要的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之一。近年来,通化市立足稻米产业的发展实际,广泛吸纳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有效流转,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品牌的培育和整合力度,积极创造营销平台,不断推动网络物联,使该市的稻米产业走上了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继续深入挖掘水稻产业经济,积极推动水稻产业化经营,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摆在农业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稻米产业发展现状
  1.1生产现状
  2016年,全市种植面积138万亩,产量70万吨,其中稻米商品量为55万吨。通过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水稻生产面积90万亩,产量50万吨,其中,有机水稻面积6万亩,产量3万吨;绿色认证面积82万亩,产量45万吨;无公害面积2万亩,产量1万吨;普通水稻52万亩,产量26万吨。全市早熟品种种植面积8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中熟品种10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76%;晚熟品种24万亩,占水稻面积的18%。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为该市稻米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2机械化作业程度
  2016年,全市机械插秧面积达68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50%,比2010年增加9万亩,增加35%;2016年,水稻机收面积达到68万亩,约占种植面积的51%,比2010年增加20万亩,增加100%,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机械化程度快速提升,提高了水稻生产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效益。
  1.3加工能力
  全市精制米、免淘米和普通米加工等企业153户。其中,个体私营150户,国企3户,省级龙头企业9户,市级龙头企业22户,规模以上企业24户。企业设计加工能力140万吨,实际加工量67.5万吨,约占全市水稻产量的90%。年设计加工能力2万吨以上企业27户,1万吨以上企业8户,5000吨以上企业6户。有近20家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4流通及品牌
  随着“通化大米”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的提高,带动了全市水稻生产向规模化、品牌化、纵深化发展,全面打造通化大米地方品牌新形象。全市已有辉南大米、姜家店大米、大米姐富硒大米、火山岩大米、西江贡米、新开河贡米等几个知名水稻品牌,产品销往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深圳等各大中城市的大米市场。品牌效应明显,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年销售收入实现20亿元以上。
  1.5特色稻米
  全市特色稻米生产区域初具规模,例如柳河县以火山岩、富硒为代表的稻米产业区;辉南以龙湾矿泉、火山岩为代表的稻米产业区;通化县、集安市以贡米冠名为代表的稻米产业区。
  2制约稻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稻米产业作为该市特色产业中的朝阳产业,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其资源的经济转化,但也存在制约发展的客观因素。
  2.1水田耕地少,水稻种植品种多、乱、杂,制约了优质水稻产量
  全市138万亩的水田耕地,优质稻作区仅120万亩。近年来,通过加大优质品种推广力度,扩大了优质稻米的种植面积,并结合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的贯彻落实,将全市按山区、半山区和平原区三个积温带推广了水稻优良品种栽培,并且建议每个积温带种植区域推广的水稻优质品种不能超过3个以上,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调查发现,主推的秋田小町、通科17、通科833、吉粳83、吉粳88、稻花香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仅占全市水稻總面积的65%左右,在品种高度整合上还有一定难度。
  2.2稻米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制约了通化大米的核心竞争力
  全市共有稻米加工企业153家,加工量超万吨的企业13户,实际加工量仅为加工能力140万吨的一半,普遍存在着“大马拉小车”的问题;稻米加工企业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态势,具体表现在企业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弱,企业各自经营,出现一等稻谷,二等加工,三等产品和价格的恶性循环。部分企业缺乏创新发展理念,造成该市优质水稻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了通化水稻优势资源的经济转化。
  2.3产品品牌多、知名品牌少,制约了通化大米的市场占有率
  全市共有153家稻米加工企业注册200个商标,年加工量近70万吨,除国信大米、姜家店大米、龙湾大米、东北江达、西江贡米等几个品牌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外,其他小品牌均为初级产品,产品档次低,多以普通米(袋米)为主,加工量占全市水稻总量的60%以上。产品附加值低,销售价格不高,企业总体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远没有形成通化几大优质大米品牌的市场占有份额。
  2.4生产基地建设与稻米加工企业发展不同步,制约了稻米产业的一体化发展
  全市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量近70万吨,而通过自建、订单等形式建立的标准化、规模化的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90万亩,年可提供优质水稻约50万吨,仅占企业加工量的64%。同时,对生产基地投入不够的问题突出。特别是几大流域优质水稻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生产基地投入乏力,导致优质稻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直接影响了通化优质水稻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机械化作业和水稻集约化生产经营的发展。
  2.5产业链条短,制约了稻米副产品的经济转化
  全市水稻加工产品总体以大米为主,而以大米为原料和以稻糠、稻壳、稻草等副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非常少。全市仅有梅河口市的海山的纸业与辉南县的鸿丰纸业是以稻草为原料加工黄纸板和瓦楞纸的企业,而且科技含量不高。辉南县的长红酒业是以米糠为部分原料生产白酒企业,但产量很低。总体看来,全市的稻糠、稻壳、稻草等副产品除少部分加工外,大部分销售到外地或是废弃,稻米加工的副产品还有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2.6大米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乏力,制约了品牌企业的经济利益
  跨区域收购水稻加工后冒充当地品牌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稻米加工企业调入,外地水稻,加工包装成本地大米品牌,流入市场打压价格。严重影响了通化优质大米的形象和品牌效应。
  3未来稻米产业发展道路
  3.1加大对水稻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
  要以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增加农业、水利、土地等方面的支农项目资金,集中财力、物力,有规划、有计划地建设优质、高产、稳产水稻种植区。紧紧围绕绿色、有机、无公害水稻生产为重点,加快基地建设步伐。通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控制农残技术等,全面提高优质水稻单产质量。
  3.2加大对稻米加工企业的扶持
  控制整体数量,整合稻米资源和品牌,做大做强通化水稻产业经济。从长远角度看,该市的稻米加工应立足于高科技、高起点和高附加值,把稻米加工经营和新产品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各个阶层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通过扶持,加速规模以上大米加工企业的升级改造,淘汰一批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把产能控制在合理的规模范围内,推动全市大米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纵深化发展,加强各科研院之间的联系,引进包括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在内的相关技术应用,延长稻米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把方便、特色、营养的生态大米食品开发、生产作为重点,积极开发副产品,如稻壳、稻草的综合利用、米康油开发、碎米制酒、稻米抛光粉制化妆品等。通过参股、控股、合作等多种形式引进资金,帮扶企业做优、做大、做强。
  3.3加大新型营销市场建设
  鉴于目前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和人们的现代购物理念,应加大新型营销市场建设投入力度,在吉林省的层面上建立稻米营销电子商务平台和“私人订制”全程监控及认养订单,通过网络扩大通化优质大米的辐射面。
  3.4加大行业监管和市场监管
  稻米加工企业必须把自己的品牌作为第一生命线加以保护,严把产品的质量关,实行企业自律;做好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套牌产品流入市场,切实维护通化优质大米的声誉和品牌效应,确保稻米加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进而加快推动稻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5加大稻米的宣传
  做好媒体宣传是实现双赢的必要手段,因此要在多层面上做好稻米的总体宣传。可通过传统电视媒体,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微信等APP平台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宣传,以此提升稻米品牌的知名度。
  4稻米产业发展规划
  通化市是吉林省水稻的主产区,也是吉林省水稻栽培技术顶尖区,要继续依靠科技、加大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技术集成与推广,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发展绿色优质大米产业,率先实现稻米产业现代化。
  4.1建设高标准农田
  整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幅改造中低产田。制定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集中投入、分步实施,提高建设效率。扶持适度规模经营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完善现代化防洪抗旱减灾管理系统,积极推进新型大中型灌区建设,加快现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更新改造老化机电设备,完善灌排体系,建立起高效利用的蓄、引、提、调相结合的供水系统和洪、涝、碱、淤兼治的排水系统。
  4.2推进作业全程机械化
  提升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大力推进绿色环保、保护耕地、抗旱节水、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化耕作模式,建设不同类型的农机化示范区,抓好水稻机械化示范项目,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提高农业抗御灾害的能力。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100万亩;推广以秸秆覆盖、免(少)耕播种、化学除草、机械深松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30万亩。加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以及航空植保无人机等新型先进植保机械推广和应用,加快植保机械 “人背机器”到“机器载人”的转变(航化作业);加快推进农机生产管理信息化,加强农机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及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支持北斗卫星导航技术在全市农机化行业的示范应用。
  4.3提高科技創新应用水平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水平。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农业科研资源整合,建立水稻科技创新团队,开展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绿色增产等技术集成创新。
  4.4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4.5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建以经营性为主体,公益性为支撑的农业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经营性社会化服务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公益性社会化服务和供销社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激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在活力。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水稻等产业的生产、加工、管理及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得到初步应用,农村信息服务站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扩大12316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
  4.6优化种植业结构
  以全省调减籽粒玉米种植结构调整项目(5年)为契机,推广抗旱节水农业,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灌区改造提升,旱田低洼地块和水源充足区域积极引导农民实行旱改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旱改水面积12万亩,实现全市水田150万亩。
  4.7加快建设现代种业
  培育辉粳种业(辉南)、北研种业(柳河)、壮大吉洋种业(梅河口)等良种培育企业。同时加强种子市场管理,发展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建立引进高档优质品种高效机制,对于引进的优质稻种,在省内试种成功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品种区试审定,加快应用步伐。全市近五年,实现新建水稻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审定优良新品种水稻品种10个。
  4.8加快品牌培育
  鼓励企业申请“通化大米”地理标志,保护专用标志使用权。由通化市市委、市政府牵头邀请优秀稻米企业入会,组建“通化大米”协会联盟,以“通化大米”地理标志,加强品牌宣传推介和市场开发。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名牌发展战略和品牌奖励机制,为品牌建设指引方向。围绕优质大米主导产业,通过制定扶持政策,引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培育知名品牌的积极性,利用产品商标注册、认证和保护来占领市场,做强做精一批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牵动力,实现优势产品品牌化、名牌产品产业化。加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媒体广告以及博览会、招商会、网络营销、专题报道、展销会和公共关系等多种促销手段,进行品牌宣传。
其他文献
长春大米、天景玉米、皓月牛肉、正大肉鸡、双阳梅花鹿……这几年,一大批“长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长春闪亮的名片。  2016年,长春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080亿元,构建起玉米、水稻、大豆、生猪、肉牛、肉鸡、肉鹅、肉兔、鹿业等农产品加工体系。近年来,长春市一手抓扩大总量、一手抓结构调整,通过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建设,突出工业集中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化发展
期刊
辉南县样子哨镇万宝村甘饭盆屯农民党员曹全有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王,也是带领村民走出贫困,走上发展山区特色种植产业致富道路上的带头人。  見到曹全有时,他正在种植基地里除草。大棚内的天麻苗菌棒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忙碌的工人或装袋或浇水。“这一片就是我种植的蒲公英、龙须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80亩,今年我准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收入。”曹全有介绍道。  曹全有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家庭贫困十三岁就离开了
期刊
近年来,四平市铁西区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为目标,以社会综合治理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投入、高水平建设,突出特色,精准发力,全面建设大美乡村,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进程。  做实平安治理 建设和谐稳定农村  坚持以“身心安康、家庭安乐、邻里安和、环境安全、村屯安定”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治安防控全覆盖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重庆市水稻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使得重庆市每年都会有一批新的水稻品种被推向市场,这不仅促进了水稻科技成果的转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许多水稻种植户对农作物品种不断升级的种植需求。  关键词:重庆水稻;品种;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4.007  近几年由于水稻优质品种增多,质
期刊
摘要: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土地,土地是农民立业之本,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农村土地,提升农村土地价值。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将乐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例,对落实好此项工作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
期刊
摘要:生姜姜瘟病的发生为湘西自治州生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本文概述了2015~2016年湘西自治州姜瘟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姜瘟病;发生规律;防治;湘西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 S436.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4.033  生姜属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价值丰富。生产上常以姜瘟病
期刊
摘要:牡丹江烟区是黑龙江省两大烟叶主产区之一,面对全国烟叶计划总量持续调减、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烟农增收压力不断加大等复杂形势,烟叶质量的产出水平深度影响着烟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大量实地调研基础上,本文剖析了牡丹江烟区烟叶质量产出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牡丹江烟区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烟叶;建议;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6.12 文献
期刊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客家乡村景观面貌在发生着变化,其中传统村落肌理的色彩基调正在逐步被打破,生硬的城市色彩涂抹了客家的朴素情怀。通过本次对客家乡村景观色彩的研究,深入分析乡村景观色彩的概念,着重探究了闽西客家乡村景观色彩的设计手法,并分别对经主景观、道路景观及广场景观进行了细致的专项景观设计分析。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景观色彩设计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属于客家乡村的景观色彩设计模式。  关键词:闽西客家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结合乡镇村落的民俗、建筑、农业文化元素,以及煤炭运输废弃铁路工业元素,通过景观再生设计手法,营造出与自然田园风光相互融合的煤矿乡镇废弃铁路景观,为缺乏休闲娱乐活动场所的乡镇村落,提供一处连接沿线村落的休闲安全绿道。  关键词:煤矿乡镇;铁路景观;景观再生;煤炭废弃地;绿道  中图分类号: TU984.1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
期刊
摘要:梨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及畜牧业生产大县,要想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走加快三个体系建设之路,这是梨树农业发展的总基调。本文主要介绍了梨树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三个体系;农业现代化;建设;梨树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12.001  1加强农业农村体系建设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础和关键支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