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散板

来源 :星星·散文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诗并非是对诗的稀释,更不是诗歌的“遗绪”和“边角废料”。从它特殊的体裁上来说,它是一种“心灵的散板”,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并以它的独特的“范式”连接起两者。它来自于“诗性想象”,成之于诗人对这“诗性想象”的“氤氲铺陈”。语言上较少诗歌的“牵绊”,体例上又比“散文”要紧凑得多。它可以是闪电式的“顿悟”,也可以是山高水长的“哲学漫步”;短可以是一句,长则可以写出一本书。基于此,下面我谈谈对当下中国散文诗的几点看法:

1. 散文诗首先是诗,尔后才允许部分地接纳散文的因子。


  而现在,许多写散文诗的人给搞反了。他们有恃无恐地把缩小版的散文强行命名为“散文诗”,尔后抛售给报纸刊物,完全不顾及散文诗写作的“内在艺术性”和读者的“审美诉求”。我想,这也正是当下中国散文诗水平一直提不高的主要原因。我记得郭风先生的散文诗都不长,而且诗质纯正,基本上都是一首首诗的小夜曲。

2. 写什么。如何写。


  这看似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实质关系到散文诗未来的走向。很难想象一个见什么写什么的人能写出独出机杼的散文诗来。而“如何写”更是考量一个散文诗人“内存几何”的法器。我们知道泰戈尔的童趣,熟悉纪伯伦的冥思,了解波德莱尔的夸饰,略通圣琼·佩斯的阔大……但往往忽略了他们都是各个不同的人。——他们进入散文诗的视角,语调的突进和转换,对物象的取譬,以及处理断行、断节的方式,我们仔细研究过吗?我们写作散文诗的时候,留心过这些细节的问题吗?

3. 散文诗应该更关注人的心灵和生命的存在。


  一直以来,散文诗大多数时候都充当着写景抒情的角色。这使它的身份愈来愈显得可疑和尴尬;也使得许多读者渐渐对它失去了阅读期待。是时候了,是将这些为写景而写景、为抒情而抒情的所谓散文诗清除出去的时候了。一首成熟而理想的散文诗,应该是人的心像的显现,是过滤了的呼吸和血液,是我们存活于世的带着我们喜怒哀乐之情的文字档案。我们用它记录生命,只因为它是斯时装载我们心绪的最好容器。

4. 散文詩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品种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学界不时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泛起,说诗就是诗,散文就是散文,凭空冒出一个什么散文诗,不伦不类。言外之意就是散文诗登不得艺术的大雅之堂。——尽管偏颇,但也给我们这些写作散文诗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即,创作出怎样“色香味”俱佳的散文诗,才能使这些流言不攻自破。
其他文献
我读着你的字,那些美丽的花朵。我的想象成为巨大的苗圃,你的灵魂出入。  那些叶子,流淌绿色阳光的水。少女丰腴的手臂插入你的赞叹之中。听见牛群在每一行空白处哞叫。  那些棕榈树啊!在异乡的情调中把根舒适地展开。每一个健壮的男子吹着横笛,坐在密集的叶片之间,在曲调的转变中感觉温暖的思考之水浸透脚足……  圣·琼·佩斯!抬起没有阴影遮盖的细长的眼帘。一群丰满的叫做“时间”的姑娘 ,走向你目光无法到达的地
期刊
卖空调的人  一辆摩托,像哪吒的风火轮,沿着生命的轨迹碾去碾来,把太阳从东边碾到西边,把丰腴的月亮碾成瘦瘦的月牙儿。  心仪夏日的太阳冬日的冰雪,还有吹得膀胱发紧的北风。  拉开卷闸门,就像打开一本刚刚启封的日记本,街上的人来人往是他日记的内容。  他相信宿命,人是风车,一辈子旋转,直到叶轮朽坏埋于泥土。  他也信輪回,一根茅草,一株花栎,都是上辈子的宿债,倾其生命偿还,还能看见来世的亮光。  他
期刊
石羊河蜿蜒流淌在五月拐弯处。  黄河之水和祁连雪水汇聚,野马泉村芦苇摇曳。  红柳和沙枣花给民勤湿地公园竞相吐艳。  我把鲜花和香味献给空旷巴丹吉林、腾格里大漠。  揉碎黄金万点轻,幽香淡雅一玲珑。  沙枣花香跟随石羊河流淌,一河谷清香,浓得化不开,在晨露里,甚至感觉就沾在了衣服上,进入身体每一个角落。  一簇簇米黄色小铃铛,紧紧抱成一团,羞涩地藏在淡青沙枣叶中。芳花尽吐,芳香袭我,花香缠人。  
期刊
悬 崖  让习惯坐在河床椅子里的水站起来,大声说出心里话。——被逼才有思想的高度。  风无情的教诲,令悬崖边诚惶诚恐的树,小心翼翼落实到一生的行为。  光阴看上去平淡无奇,转过生命的背后,往往是陡峭——  不是万劫不复,就是涅重生。  在世人眼里,风光的边缘还是风光,其实不然,风光到了尽头,举步就是衰败。——这不是命运,是事物存在的另一面。  高傲的悬崖在学究式地坚持:学会克制,就忍受冲动;想要放
期刊
苞 谷  微小的颗粒,含有太阳的光芒,也含有风的浅吟和雨的低唱。  一身洁白或金黄,常常令五颜六色的花朵,黯然失色。  也常常让自以为是的人类,低下高贵的头颅。  在时令的轮回中,在春天的乡野,苞谷种躺进土地的怀抱,一场关于孕育的故事,便浓墨重彩地登场。  这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必须以耕作的名义敬畏。可以点香作揖,也可以双膝跪地叩首。犁土、播种、丢肥、覆土,每一道工序,须得郑重其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期刊
听 海  听海,海不语。像在人间吗?对话多于发音。  鸟鸣杀戮的战场。云,绣在天上,或浮在水上,都表示了敬畏。  谁愿意在三月,聽到秋虫滥竽充数的声音?  匆忙的人,万千精灵,大地包括水族,再经不起水到渠成的抚恤了。  跟着小溪的情书,会发现,大海是一个不动声色的男子。  渔网漏掉的光阴,足够再发百遍誓言。  半个月亮掉下来。谁也不承认偷啃过。  哗啦一声,舱中干杯的人,被杯中诗仙醉摘的星辰,磕掉
期刊
1  草原一望无际,间或有几匹低头吃草的马甩动着马鬃,似有风吹过。黄灿灿的太阳花轻轻摇曳,站在了鄂尔多斯大草原的最前排,犹如典雅多情的骑手。  鄂托克前旗干净、宽阔,小城宁静、温情。抬头仰望,天高,云淡,夜晚星星闪烁。  从银川进入鄂托克前旗,随处可见白杨树,树干笔直,挺拔。高耸着,似乎有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正让顶端接近白云。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鄂尔多斯背景辽阔,蓝天、白云、大地。在这里无论是一棵树
期刊
2016年初,在寒风料峭的成都,我采访神话学大家叶舒宪。谈到他早年的一个引起广为议论的观点“诗从寺说”。他说历经二十多年,我至今不改初衷。  叶舒宪认为,“寺”上半为“屮一”,下半为“手”,寺是主持祭祀的人。诗、持、寺三字同源,古音同部。也就是说,“寺人之言”是指举行各种原始礼仪时使用的祝辞、颂辞与套话(见《诗经的文化阐释——中国诗歌的发生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诗言志当为“诗言寺
期刊
碎片归类  无论如何,庄稼的脸上还保存着我们饥饿的记忆,这就是好的。——这叫薪火相传。  碎片也可以归为此类。“一个时代的碎片,整体上不会大于它的部分之和。”这好像是博尔赫斯说的。在这儿,它只是一个“象征”,一个象征的碎片,只对“象征”和象征的对象负责。  ——各式各样的象征,就像各式各样的庄稼,它们养活了时代又将之敲打成碎片——游离、紧张,仿佛麦芒裹着灯火,附着于马头或马头琴之上——各取所需。 
期刊
风在吹  多风的城市,就像多风的历史,总有些人像一场风,摘去岁月的老叶子,吹绿白发苍苍的芦苇荡。  风在吹,铁人王进喜雕像,始终翻卷着衣角,从他身上刮起的那场风,好像从来也没有停息过。那年,他就模仿过龙卷风,跳进泥浆池,让血肉之躯旋转起来,压下了一场暴虐的井喷。  致使这座城市喜欢用风名命,乘风庄、东风新村、风雷村,风即使停下来,那些带风的名字,仍会挂在人们心上,刮进每个日子。  风,一直在吹,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