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陶行知亦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美国)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那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呢?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
  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只有弄清了课堂提问有哪些能力层级,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提问目的何在。课堂提问依此层级可以设计成:
  1.认知记忆性问题
  这是属于重述或再现已学知识或已知事实一类的问题。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事实包括某些课文材料、社会及学校见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这类问题不可过多,但不可没有,因为这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后几类问题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理解、分析、应用和欣赏评价就难以进行。
  2.理解性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要依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其答案是预期的、确定的,但很具有思考性。此类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设计:
  (1)便于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问题
  讲《故乡》,怎样引导学生去分析杨二嫂这个特殊人物呢?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二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要弄清这个问题,只有通观全文才能回答得正确、全面。
  (2)与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
  如《背影》,重点是理解背影所表现的慈父爱子之情,难点也正在如何弄清并理解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儿子买橘子,又是怎样买到橘子的,从而体验父子情深。如是,我们将主导问题设计为:本文中几次提到背影?又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
  (3)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
  讲《岳阳楼记》,有“去国怀乡”的句子,一位老师讲到此句时问:可不可以将“国”解释为“国家”呢?为什么?查书后,学生回答:滕子京从京城(即国都)谪守巴陵,并没有离开国家。作者范仲淹由参知政事被贬到邓州,也没有离开国家。所以这里不能解释为离开国家。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在书中自己找到答案,这就叫“导而弗牵”。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必然提高学语文的兴趣,同时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能力。如果把现成结论交给学生,他们也可以记住这条知识,但却没有学会学习。
  但还没完,老师又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作其他意思的“国”。《<孟子>二章》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句话讲的是国家间的关系,“国”应释为“国家”。《隆中对》中“此用武之国”,“国”是地方、地区。“夫大国,难测也”,“国”是诸侯国。这样,教者不仅讲清了不同语境中“国”的不国含义,实际也是教会了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
  (4)便于学生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问题
  如讲《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真正应该被嘲笑的家伙,却没有一个人敢嘲笑他,被嘲笑的是谁?赫留金。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市民的笑呢?然后教者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文章:《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内外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们;《藤野先生》一文中描述围观枪毙的看客。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了,也懂得中外看客的共性了:人性扭曲后的愚昧、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
  (5)容易混淆的问题
  讲《白杨礼赞》,一位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一种人或某种事物“不平凡”无非有两种说法:“××是不平凡的”,或者“××不是平凡的”。作者的四句话全用“不是平凡的”同一句式,为什么?哪一种更好?通过这样易混淆的词语的辨析,不仅加深了对一定语境中的词语的理解,增强了语感,而且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学生易忽视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小橘灯》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的病了,她就会来的。”对话中“他”和“她”,指的是同一个人,即胡大夫,胡大夫是一位女医生,为什么前一个用“他”,后一个用“她”?前一个“他”改为“她”不行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书,又有利于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3.分析综合性问题
  分析综合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能力为目标的问题。
  教《我的叔叔于勒》,教师问:“这篇课文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岛返回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请同学们引用课文说明,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的看法是:①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②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③于勒贫困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④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很有钱,就会认下于勒。⑤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⑥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钱。⑦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经过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造成如此结局的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穷,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应用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一种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性问题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惟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有独创性。
  常见的有三种问法。一种是对课文跳跃部分进行填补,一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发展,还有一种是让学生结合情境、联系生活想象。《藤野先生》一文,送照片这一段写得很简略,教学时有的老师请同学们设想: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些什么?鲁迅又说些什么?鲁迅是怎样告辞先生的?要求同学按人物特点和当时的情境进行想象。讲《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同学们设想,如果于勒的再次破产是假的,是他故意试探兄嫂,那么兄嫂发现后,会作出怎样令人作呕的表演?   5.欣赏评价性问题
  欣赏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种问题的特点是欣赏作品内容与表达的精辟与优美。
  《散步》是表现亲情的美文,语言的情感表达极有特点。一位老师在教这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些问题:“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后,教者又问:“本文有的句子、语意往往超出语言本身,能不能更具体地领会这个句子的含义?”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教者又问:类似这样有丰富含义的句子还能找出来吗?能不能举个例子作简要分析?(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这样引导学生去欣赏、去体味,学到的是语言,提高的是能力。没有体味、欣赏的过程是学不到语言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无法提高的。
  评价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种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之为批判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判断所学文章内容的正误、深浅等。如,一位教师讲《曹刿论战》引导学生评价鲁庄公。学生的观点是:鲁庄公是有勇无谋的昏君;鲁庄公是有勇有谋的明君;鲁庄公会用人,鲁庄公有博大的胸襟和政治头脑……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课文讲理由。
  评价能力是高层次能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十分必要。
  二.明确课堂提问的时机与技巧
  1.尊重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第一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智现状。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带头打破“一言堂”,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真正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应为学生超过自己而欣慰,教师应该是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不是凌驾于真理之上的圣人。谦逊豁达、虚怀若谷的教师不仅可以授业解惑,而且可以传学生治学之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务实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
  (2)提问要适当。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3)提问要务实。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提问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主要教学点,让学生可以一旦解决了所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有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问题。《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努力钻研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正大,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责任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1. 化归思想或降维思想是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有效途径  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把空间图形降维为平面图形有几大优点:①图形直观平铺;②规避遮挡的视线;③站在平面几何知识的起点上;④减少理解上的困难.  1.1 把空间图形展开还原成平面图形  抽象而复杂的空间问题是通过平面图形折叠、翻转而成,解题中常将其“原样照印”地铺开,抓住折前折后的不变量,利用二者的对应关系和熟悉的平面几何知识解题.  如图1
在笔记本电脑接入Internet的手段上,将会有一个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的过程,从而使笔记本更适用于移动的网络。专家预测,移动网络由于实现真正的跨越时空,具有信息沟通的灵活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现状王庆明综述史玉泉市校脑血管痉挛(VSP)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动脉在蛛网膜下腔走行部位的血液积聚到一定量是诱发VSP最重要的原因l’l,Fisher和Kistkr根据
July 2016 Dear Pu-Xuan Lu,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this overview of how your eBook has been performing on the market and give you an update on our lat
近日,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网站评选舞弊风波闹得满城风雨,人们开始对这次评选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有的网站和网友做了
龙年刚刚到来,中兴通讯就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他的到来,尤如初春的太阳,温暖着所有的中兴人,激励着所有的中兴人! 江总书记对中兴通讯在国
几个世纪以来,农村住宅一直存在着设计形式呆板、单调,独立居式多,占地面积大,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工程质量较差等问题。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和深入,使农村经济迅速发
目的观察内毒素(ET)致兔急性肺损伤(ALI)后肺组织炎症反应指标及病理改变。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ET所致的兔ALI可能的保护性作用。方法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
1、论新形势下消防重点管理的地位?(请省消防总队防火监督部指导处李修柏副处长回答) 1, on the status of the key fire manage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Please Fi
近日,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研制纳米记忆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这对研发大脑仿真技术的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科研人员表示,纳米记忆技术的原理与生物大脑的记忆有相似之处,而且此装置厚度仅为头发丝的1/10000,可以模仿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席研究员奈里(Hussein Nili)博士表示,要建立人工神经元网络,模仿生物大脑的功能和运行机理,首先要创造纳米记忆细胞。像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