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陶行知亦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布鲁纳(美国)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智慧。”可见课堂提问的重要。那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呢?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
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只有弄清了课堂提问有哪些能力层级,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提问目的何在。课堂提问依此层级可以设计成:
1.认知记忆性问题
这是属于重述或再现已学知识或已知事实一类的问题。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事实包括某些课文材料、社会及学校见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这类问题不可过多,但不可没有,因为这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后几类问题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理解、分析、应用和欣赏评价就难以进行。
2.理解性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要依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其答案是预期的、确定的,但很具有思考性。此类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设计:
(1)便于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问题
讲《故乡》,怎样引导学生去分析杨二嫂这个特殊人物呢?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二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要弄清这个问题,只有通观全文才能回答得正确、全面。
(2)与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
如《背影》,重点是理解背影所表现的慈父爱子之情,难点也正在如何弄清并理解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儿子买橘子,又是怎样买到橘子的,从而体验父子情深。如是,我们将主导问题设计为:本文中几次提到背影?又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
(3)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
讲《岳阳楼记》,有“去国怀乡”的句子,一位老师讲到此句时问:可不可以将“国”解释为“国家”呢?为什么?查书后,学生回答:滕子京从京城(即国都)谪守巴陵,并没有离开国家。作者范仲淹由参知政事被贬到邓州,也没有离开国家。所以这里不能解释为离开国家。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在书中自己找到答案,这就叫“导而弗牵”。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必然提高学语文的兴趣,同时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能力。如果把现成结论交给学生,他们也可以记住这条知识,但却没有学会学习。
但还没完,老师又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作其他意思的“国”。《<孟子>二章》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句话讲的是国家间的关系,“国”应释为“国家”。《隆中对》中“此用武之国”,“国”是地方、地区。“夫大国,难测也”,“国”是诸侯国。这样,教者不仅讲清了不同语境中“国”的不国含义,实际也是教会了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
(4)便于学生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问题
如讲《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真正应该被嘲笑的家伙,却没有一个人敢嘲笑他,被嘲笑的是谁?赫留金。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市民的笑呢?然后教者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文章:《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内外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们;《藤野先生》一文中描述围观枪毙的看客。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了,也懂得中外看客的共性了:人性扭曲后的愚昧、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
(5)容易混淆的问题
讲《白杨礼赞》,一位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一种人或某种事物“不平凡”无非有两种说法:“××是不平凡的”,或者“××不是平凡的”。作者的四句话全用“不是平凡的”同一句式,为什么?哪一种更好?通过这样易混淆的词语的辨析,不仅加深了对一定语境中的词语的理解,增强了语感,而且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学生易忽视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小橘灯》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的病了,她就会来的。”对话中“他”和“她”,指的是同一个人,即胡大夫,胡大夫是一位女医生,为什么前一个用“他”,后一个用“她”?前一个“他”改为“她”不行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书,又有利于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3.分析综合性问题
分析综合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能力为目标的问题。
教《我的叔叔于勒》,教师问:“这篇课文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岛返回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请同学们引用课文说明,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的看法是:①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②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③于勒贫困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④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很有钱,就会认下于勒。⑤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⑥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钱。⑦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经过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造成如此结局的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穷,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应用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一种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性问题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惟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有独创性。
常见的有三种问法。一种是对课文跳跃部分进行填补,一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发展,还有一种是让学生结合情境、联系生活想象。《藤野先生》一文,送照片这一段写得很简略,教学时有的老师请同学们设想: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些什么?鲁迅又说些什么?鲁迅是怎样告辞先生的?要求同学按人物特点和当时的情境进行想象。讲《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同学们设想,如果于勒的再次破产是假的,是他故意试探兄嫂,那么兄嫂发现后,会作出怎样令人作呕的表演? 5.欣赏评价性问题
欣赏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种问题的特点是欣赏作品内容与表达的精辟与优美。
《散步》是表现亲情的美文,语言的情感表达极有特点。一位老师在教这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些问题:“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后,教者又问:“本文有的句子、语意往往超出语言本身,能不能更具体地领会这个句子的含义?”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教者又问:类似这样有丰富含义的句子还能找出来吗?能不能举个例子作简要分析?(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这样引导学生去欣赏、去体味,学到的是语言,提高的是能力。没有体味、欣赏的过程是学不到语言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无法提高的。
评价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种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之为批判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判断所学文章内容的正误、深浅等。如,一位教师讲《曹刿论战》引导学生评价鲁庄公。学生的观点是:鲁庄公是有勇无谋的昏君;鲁庄公是有勇有谋的明君;鲁庄公会用人,鲁庄公有博大的胸襟和政治头脑……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课文讲理由。
评价能力是高层次能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十分必要。
二.明确课堂提问的时机与技巧
1.尊重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第一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智现状。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带头打破“一言堂”,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真正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应为学生超过自己而欣慰,教师应该是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不是凌驾于真理之上的圣人。谦逊豁达、虚怀若谷的教师不仅可以授业解惑,而且可以传学生治学之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务实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
(2)提问要适当。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3)提问要务实。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提问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主要教学点,让学生可以一旦解决了所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有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问题。《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努力钻研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正大,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责任编校:左晓光
一.明确课堂提问的能力层级
通常阅读能力分为五个层级:认读能力、解读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和欣赏评价能力。只有弄清了课堂提问有哪些能力层级,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提问目的何在。课堂提问依此层级可以设计成:
1.认知记忆性问题
这是属于重述或再现已学知识或已知事实一类的问题。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等;事实包括某些课文材料、社会及学校见闻、学生的生活经验等。这类问题不可过多,但不可没有,因为这类问题所涉及的知识是后几类问题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理解、分析、应用和欣赏评价就难以进行。
2.理解性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要依据已知进行推理,求得未知。其答案是预期的、确定的,但很具有思考性。此类问题,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设计:
(1)便于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问题
讲《故乡》,怎样引导学生去分析杨二嫂这个特殊人物呢?有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二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要弄清这个问题,只有通观全文才能回答得正确、全面。
(2)与重点难点有关的问题
如《背影》,重点是理解背影所表现的慈父爱子之情,难点也正在如何弄清并理解父亲是在什么情况下为儿子买橘子,又是怎样买到橘子的,从而体验父子情深。如是,我们将主导问题设计为:本文中几次提到背影?又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提到的?
(3)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的问题
讲《岳阳楼记》,有“去国怀乡”的句子,一位老师讲到此句时问:可不可以将“国”解释为“国家”呢?为什么?查书后,学生回答:滕子京从京城(即国都)谪守巴陵,并没有离开国家。作者范仲淹由参知政事被贬到邓州,也没有离开国家。所以这里不能解释为离开国家。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在书中自己找到答案,这就叫“导而弗牵”。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必然提高学语文的兴趣,同时学会了学习,提高了能力。如果把现成结论交给学生,他们也可以记住这条知识,但却没有学会学习。
但还没完,老师又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作其他意思的“国”。《<孟子>二章》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这句话讲的是国家间的关系,“国”应释为“国家”。《隆中对》中“此用武之国”,“国”是地方、地区。“夫大国,难测也”,“国”是诸侯国。这样,教者不仅讲清了不同语境中“国”的不国含义,实际也是教会了学生研究学问的方法。
(4)便于学生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问题
如讲《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一个真正应该被嘲笑的家伙,却没有一个人敢嘲笑他,被嘲笑的是谁?赫留金。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市民的笑呢?然后教者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文章:《孔乙己》中咸亨酒店内外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们;《藤野先生》一文中描述围观枪毙的看客。这样学生就明白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了,也懂得中外看客的共性了:人性扭曲后的愚昧、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
(5)容易混淆的问题
讲《白杨礼赞》,一位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说一种人或某种事物“不平凡”无非有两种说法:“××是不平凡的”,或者“××不是平凡的”。作者的四句话全用“不是平凡的”同一句式,为什么?哪一种更好?通过这样易混淆的词语的辨析,不仅加深了对一定语境中的词语的理解,增强了语感,而且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学生易忽视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小橘灯》里有这样一段话: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的病了,她就会来的。”对话中“他”和“她”,指的是同一个人,即胡大夫,胡大夫是一位女医生,为什么前一个用“他”,后一个用“她”?前一个“他”改为“她”不行么?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读书,又有利于培养能力,发展能力。
3.分析综合性问题
分析综合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问题能力为目标的问题。
教《我的叔叔于勒》,教师问:“这篇课文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决定从哲尔赛岛返回时,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碰到于勒。请同学们引用课文说明,这样的结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学生的看法是:①那个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妇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况,于婚事不利。②于勒的为人造成的。如果于勒是一个品德很好的人,则菲利普夫妇不会如此。③于勒贫困造成的。如果于勒此时很富有,菲利普夫妇一定和他相认。④菲利普夫妇经济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们很有钱,就会认下于勒。⑤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心造成的。如果他们不是那么好面子,则结局不会如此。⑥菲利普夫妇的思想意识造成的。在他们的头脑中只有钱。⑦那个社会制度造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金钱关系。
经过争论大家统一了认识:造成如此结局的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穷,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应用性问题
应用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的一种问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性问题的答案不是教材内容的重述,而且其答案也不是惟一的。但这个答案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以已知为基础,与理解分析相关联,只是它要求回答问题的角度要新,或需要想象和联想,因而更具有独创性。
常见的有三种问法。一种是对课文跳跃部分进行填补,一种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发展,还有一种是让学生结合情境、联系生活想象。《藤野先生》一文,送照片这一段写得很简略,教学时有的老师请同学们设想: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先生拿出照片时对鲁迅说些什么?鲁迅又说些什么?鲁迅是怎样告辞先生的?要求同学按人物特点和当时的情境进行想象。讲《我的叔叔于勒》,要求同学们设想,如果于勒的再次破产是假的,是他故意试探兄嫂,那么兄嫂发现后,会作出怎样令人作呕的表演? 5.欣赏评价性问题
欣赏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欣赏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是一种发散思维的能力。这种问题的特点是欣赏作品内容与表达的精辟与优美。
《散步》是表现亲情的美文,语言的情感表达极有特点。一位老师在教这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些问题:“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后,教者又问:“本文有的句子、语意往往超出语言本身,能不能更具体地领会这个句子的含义?”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教者又问:类似这样有丰富含义的句子还能找出来吗?能不能举个例子作简要分析?(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这样引导学生去欣赏、去体味,学到的是语言,提高的是能力。没有体味、欣赏的过程是学不到语言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是无法提高的。
评价性问题是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为目标的问题。这种能力是一种思维能力,也称之为批判思维能力。这种能力的特点是判断所学文章内容的正误、深浅等。如,一位教师讲《曹刿论战》引导学生评价鲁庄公。学生的观点是:鲁庄公是有勇无谋的昏君;鲁庄公是有勇有谋的明君;鲁庄公会用人,鲁庄公有博大的胸襟和政治头脑……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课文讲理由。
评价能力是高层次能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十分必要。
二.明确课堂提问的时机与技巧
1.尊重学生,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第一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尊重学生的情智现状。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异论。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带头打破“一言堂”,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真正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师应为学生超过自己而欣慰,教师应该是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阶梯,而不是凌驾于真理之上的圣人。谦逊豁达、虚怀若谷的教师不仅可以授业解惑,而且可以传学生治学之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讲究技巧,追求提问的及时、适当、务实
(1)提问要及时。问题设计得好,还要注意提问的时机,若时机掌握得不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这时提问定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上下求索。
(2)提问要适当。就是说要注意分寸,所提的问题不能低于或过分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如果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学生思考,那就等于白说。如果问题太难超过学生的心理认识发展水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要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
(3)提问要务实。要从实际出发,从效果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所有的提问实际上应该是紧紧围绕教材的主要教学点,让学生可以一旦解决了所提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在这方面有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问题。《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让我们努力钻研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效能。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赵正大,语文教师,现居湖北武穴。责任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