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洪拳是最基础、最具知名度、流传最广的少林功夫,也是最简单的少林功夫,同时还是最厉害的少林功夫。少林寺自古有“宋太祖半路小洪拳打天下”一说。如果能够将一套小洪拳练得出神入化,达到禅武合一,足可强身自卫。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步形。并步、弓步、马步、蹲步、虚步,小洪拳几乎囊括了所有少林功夫的步形。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手法。推掌、枪手、扳手、砍手、掠手、拦手、撩手、抓手。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拳法。冲拳、劈拳、砸拳、侧拳。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腿法。踩脚、泼脚、勾脚。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腿法。踢、弹、跳。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身法。转身、缩身。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眼法。盯、迷、爆、瞪。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拿法、破法、粘法、截法。
小洪拳很好学,但又极难练好。这突出表现了学习少林功夫的特性:学会容易学成难。
一套简单的小洪拳,想要练得出神入化,离不开悟道解脱。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炼,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炼,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二为一之,则为神功所至。”学习小洪拳,怎能离得开修心和学禅?
很久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学习少林功夫的人都不再念诵口诀,老师也不再阐释拳理。官方为了表演要求随意更改招式、增加动作,为了方便易学有人甚至创编了《简化少林小洪拳》。可以说,从迷糊拳到简化拳,少林小洪拳攻防格斗之用尽失。
即使在明清时期,少林功夫传入民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在被称为磨沟小洪拳的“长护心意门”中,已经没有了“怀中抱月”和“白云盖顶”这两个招式。
为了去伪存真,阐释拳理,回归传统,我们不妨拿少林小洪拳的第一节进行拆招分析,让大家看到少林拳法之妙。
第一招怀中抱月。怀中抱月首先是一个佛教的仪规,也可以勉强看作守丹田的一个防守动作。“中门打开不敢进”,如果把这一个招式看作防守的话,习练者身体的中盘完全打开暴露给对手,自己的双手放于胸前,只有瞬间变化方能迎接对方进攻的拳脚。其实我们都知道,两人对垒,一般都会行礼或者仔细观察,寻找机会,而不是立即进攻。
第二招白云盖顶。两腿直立,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体现的是佛门追求,同时也培养习武者自信勇敢、忘掉自我。如果有人进攻,这个招式可以从自己胸前把对方的双手分开,一抬,一压,让对方双手力量消失殆尽。
第三招上步推掌。这一招要点是左掌右拳,是真正的防守反击动作。少林功夫的突出特点是防守,先防后攻。上步推掌在对方攻击的时候,左手向下是一个截法,截是从胸前画过的横截,左手一个砍手截断对方的进攻,打开对方门户,封住自己的门户,右手捉住对方手腕向后拉(这只手的动作应该是拳,而不是掌或者其他动作,不然就无法牢牢抓住对方的手腕)。现在很多人在练习中都省略了一个手腕旋转的动作,实际上右手抓住对方之后,并不容易直接把对方拉过来,如果向内旋转,对方手臂被连扭带拉很难挣脱,对于己方来说也可以事半功倍。一个小小的手花,是一个叼法。与此同时,左脚向前,直进横落,落地后勾住对方的腿,让其不能躲闪。这是一个粘法。在对方进攻的时候,抓住他的手,勾住他的脚,小腿同时绊住他的腿,让他无法进退,完全置于自己的反击范围之内。下一步是推掌,把反击的力量完全打在对方身上,正所谓一招制敌。当然,一个上步推掌并不那么简单,它还可以应付腹背受敌,因为右腿是半屈状态,一旦受到攻击可以单腿跪地,也可以在推掌没有制服对方的时候,顺势起脚攻击对方下盘。而右手在对方的手腕逃脱时,可以立即发起进攻,向前猛攻对方肋部。
第四招抱首缩身。这一招可以看作是个防守动作。在受到对方攻击的时候,左手由掌变拳拦住对方,既可以保护头部,也可以顺势拉住对方进攻的手臂;右手向下冲拳,打击对方的肘部,同时防护中盘。整个身体紧缩,目标越小越不容易被人攻击。同时右腿脚尖点地,是一个丁步,为的是进退自如,可以在上述防守反击的同时,用力跺对方的脚面,让其失重倒地。
如果仅仅把抱首缩身看作防守,那就根本无法理解少林小洪拳中为什么有6个这样的重复动作。重复是为了强调,强调是因为重要、有效。其实这个招式的核心在于就势打势。在攻防格斗中,最狠的招式应该是躲避时的进攻。在对方攻击的时候向后退,左手从下向上撩是一个截法,把上盘的进攻拨开,右手向下扩,攻击对方的下盘或者裆部这是一种用法。
第二种用法是,左手从下向上撩的时候掌变拳,抓住对方用尽浑身之力向后拉。身体下蹲,是为了把对方的身体向己方拉,往下拉比向上提或者平拉省力而有效。
第三种用法,左掌也可以是虚式,做出攻击对方上盘的动作以迷惑对方,此时对方必然防守,而防守必然暴露门户之机,右手之拳迅速下落,攻击对方的中盘和下盘。这是一个摘拳。
法无定法,小洪拳的任何一个动作不一定非要定势。要善于应变,化有招为无招。比如在抱首缩身这个招式中,也可以不缩身,只是站着,也可以攻击对方。
第五招上步推掌。在少林小洪拳中,上步推掌是左右反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两边遇敌都很灵活。
第六招转身扳手。这里的转身有防止对方从背后攻击的意思。手心通心、属于火,鼻尖通肺、属于金,手打鼻疼,火到金化,自然之理也。转身后有一个进脚的动作往往被忽略,这个动作主要是粘法。前掌后拳,虚步变弓步,原来弓步的那条腿变成了虚步。先用掌推对方,还可以在对方攻击的时候,手掌迅速向下捉住对方手腕,变成拳头向后拉,另一只手由拳变成手心向内的掌,用手背猛击对方脸颊,落点应该在对方的鼻子上,这个扳手用的是甩手的力量。弓步的那条腿迅速抬起落下,直进横落,目的还是勾住对方不让逃脱。这里用到了一个封法和一个粘法。封法于掌变拳过程中封住对方的手,类似猴子摘桃,拨开拉住对方的手臂,在对方的脸完全暴露的瞬间甩手击中其鼻梁。 有人将扳手的手形变成了鸡爪掌,其实是个误解。对于手掌来说,合拢被对方抓住则不宜崴折,如果手指分开而不幸被对方抓住了一个手指,只要对方用力崴折,则整场打斗败局已定。十指连心,哪里还有什么进攻防守的机会?
第七招上步推掌。
第八招转身碰腿。这个动作之前有一个小手花,现在已经被很多人省略掉了。小手花动作是:身体转过来后,双手伸展,手背相对,抓住对方的双手向内旋转,然后把对方的双手分开、架高,用膝盖攻击对方要害。当然如果对方逃脱,还可以双手变掌猛插对方胸部,再次抓住对方的双手,把对方向自己身上拉,确保膝盖攻得准、攻得狠。
第九招外摆斜形。这是一个很少在实战中使用的动作。少林功夫讲究抬脚望膝、提膝望怀,反对把自己的腿抬得太高导致失重。外摆没有绝对的把握时一般不能使用。这个招式有三种用法。外摆是一个截法,在上一招中,如果膝盖攻击对方没有见效,在双手抓住对方还没有松懈的时候,起脚摆向对方上盘,双手迅速松开,使对方失重倒地。腿抬得高了,上可攻头、肩,中可攻中盘的胸肋。为了把对方打倒,腿的动作是弧线形出击。斜形则是在被对方抱住后,双腿马步,头细肩宽,身体下缩挣脱对方的同时,用双臂的肘部横扫对方。
第十招压手缩身。这是一个截法,同时也是防守动作。一手截住对方的进攻,另一只手变拳从上向下冲拳,猛击对方的肘部。身体紧缩既可以在对方抱住后逃脱,也可以在受到攻击的时候躲闪。同时在进攻无效的情况下,一手护头,一手防护中盘。虚步的脚可进可退,伺机粘住对方或者猛击对方脚面。
第十一招劈腿斜形。劈腿的进攻性体现在腿上,这也是我们在跆拳道中看到的一个常用的重要动作。手在这里仍然是一个截法,肘部向下化解对方的进攻,同时在劈腿的时候又保持了身体的平衡。斜形则和前面的斜形一样,用肘部、拳头攻击对方,是一个与劈腿连环的进攻动作。
第十二招仆步掠手(蹲桩掠手)。一只脚从上向下跺,双手一前一后打击对方肋部。这里有一个粘法,一只脚勾住对方,用手掌猛砍对方腿部的穴位足三里。
第十三招老虎大张口。这个动作虽为防守,实为进攻。在对方进攻的时候采用一个截法,双手一上一下把对方双手分开,上手可以推对方下巴,在对方中盘露出后下边的手可以自下而上掌击对方阴部。这两只手一上一下,上阳下阴,上明下暗,阴阳转换,可攻可防。
第十四招云顶冲拳。这里最重要的是一个截法。在对方向后退的情况下,左腿向前,直脚进入对方两腿之间,横脚落地勾住对方,让对方粘在自己身上难以逃脱。右手顺手抓住对方,把手臂拉过来,逼其露出中盘,左手冲拳攻其不备。
第十五招云顶七星。这是一个典型的进攻动作。一脚上前,目的还是粘住对方,左手用肘部攻击,同时也是防御动作,虚晃一枪,右手回来护胸。后脚跟上,左手迅速冲拳出击,使对方一击即倒。
第十六招马步单鞭。这既是练习桩功,也可以在应付两个对手的时候双向攻击。
释永信大和尚在谈到少林功夫的时候说过:武术一词代替不了功夫,武术只是功夫的一部分。武术能够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但也只限于此。
现代人提到武术,就想到国家规定套路,也就是样板武术。少林功夫除了武道、禅道之外,还包括四个部分,即基本功、套路、技击和功夫。样板武术只是在基本功和套路方面多加了几个腾空和旋转动作,没有技击、功夫、武学、武道,自然也不可能有传统功夫。
大和尚的论述非常精辟,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把认识具体到小洪拳上。先说基本功,对于少林功夫尤其是小洪拳来说,基本功主要有两项,一个是拍打功、一个是桩功。根本不需压腿,也不需要练习打踩脚(手臂放平,一条腿向上踢,脚尖踢至手掌),更不需要翻跟斗、打旋子,少林功夫的桩功是为了让人站得更稳,夯实下盘和根部,正所谓“树无根必倒”的意思。拍打则是训练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所谓“打人先挨打”。
在两人对垒的情况下,上盘攻击上盘,下盘攻击下盘,距离最近,所用时间最短。“抬脚撩阴,手法护心”,要明白每个动作的攻击目标,保护对象。脚的攻击点在对方下盘,我们不需要把脚踢得那么高,“抬脚望膝,提膝望怀”就是说踢腿不要让自己失重,不要把另外一条腿暴露给对手。所以现在的打踩脚应该叫做“打彩脚”,好看而无用。用少林功夫的术语来讲,这样出拳发掌踢腿的招式太直了、“老”了,强弩之末,力气将尽。与此相对应的压腿、大劈叉同样完全不符合少林功夫的“直而不直、曲而不曲、滚入滚出”的特点。
至于翻跟斗、打旋子更是体操动作。我们都知道,在攻防格斗中,不可能有时间让你做这些花法虚式。翻跟斗、打旋子的时候,只要受到很小的外力,足以使你人仰马翻。
释永信说武道是让武功升华到道的境界,及天地人生的大道,对于少林功夫而言,武道是包容宇宙人生的智慧之禅道。
要理解这些话的真义,我们还要从少林功夫的最基本套路——少林小洪拳谈起。
在少林小洪拳中,基本上没有单纯的防守或者单纯的进攻招式,每招每式均纳攻防之意。而且大多都是先防后攻,后发制人。打人者必被打,伸手者必被捉,有因必有果,因果报应,佛门之理。悟到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少林功夫的价值和意义:
攻防之道在防不在攻,招式不在用而在于藏。练功即为学佛,诸善奉行,诸恶莫做。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步形。并步、弓步、马步、蹲步、虚步,小洪拳几乎囊括了所有少林功夫的步形。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手法。推掌、枪手、扳手、砍手、掠手、拦手、撩手、抓手。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拳法。冲拳、劈拳、砸拳、侧拳。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腿法。踩脚、泼脚、勾脚。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腿法。踢、弹、跳。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身法。转身、缩身。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眼法。盯、迷、爆、瞪。
学习小洪拳可以学习少林功夫的拿法、破法、粘法、截法。
小洪拳很好学,但又极难练好。这突出表现了学习少林功夫的特性:学会容易学成难。
一套简单的小洪拳,想要练得出神入化,离不开悟道解脱。少林拳谱上说:“盖以外功之修炼,乃肉体筋骨之事,而内功之修炼,实性命精神所皈依,离而二之,则为江湖末技,合二为一之,则为神功所至。”学习小洪拳,怎能离得开修心和学禅?
很久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学习少林功夫的人都不再念诵口诀,老师也不再阐释拳理。官方为了表演要求随意更改招式、增加动作,为了方便易学有人甚至创编了《简化少林小洪拳》。可以说,从迷糊拳到简化拳,少林小洪拳攻防格斗之用尽失。
即使在明清时期,少林功夫传入民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譬如在被称为磨沟小洪拳的“长护心意门”中,已经没有了“怀中抱月”和“白云盖顶”这两个招式。
为了去伪存真,阐释拳理,回归传统,我们不妨拿少林小洪拳的第一节进行拆招分析,让大家看到少林拳法之妙。
第一招怀中抱月。怀中抱月首先是一个佛教的仪规,也可以勉强看作守丹田的一个防守动作。“中门打开不敢进”,如果把这一个招式看作防守的话,习练者身体的中盘完全打开暴露给对手,自己的双手放于胸前,只有瞬间变化方能迎接对方进攻的拳脚。其实我们都知道,两人对垒,一般都会行礼或者仔细观察,寻找机会,而不是立即进攻。
第二招白云盖顶。两腿直立,一手向上,一手向下,体现的是佛门追求,同时也培养习武者自信勇敢、忘掉自我。如果有人进攻,这个招式可以从自己胸前把对方的双手分开,一抬,一压,让对方双手力量消失殆尽。
第三招上步推掌。这一招要点是左掌右拳,是真正的防守反击动作。少林功夫的突出特点是防守,先防后攻。上步推掌在对方攻击的时候,左手向下是一个截法,截是从胸前画过的横截,左手一个砍手截断对方的进攻,打开对方门户,封住自己的门户,右手捉住对方手腕向后拉(这只手的动作应该是拳,而不是掌或者其他动作,不然就无法牢牢抓住对方的手腕)。现在很多人在练习中都省略了一个手腕旋转的动作,实际上右手抓住对方之后,并不容易直接把对方拉过来,如果向内旋转,对方手臂被连扭带拉很难挣脱,对于己方来说也可以事半功倍。一个小小的手花,是一个叼法。与此同时,左脚向前,直进横落,落地后勾住对方的腿,让其不能躲闪。这是一个粘法。在对方进攻的时候,抓住他的手,勾住他的脚,小腿同时绊住他的腿,让他无法进退,完全置于自己的反击范围之内。下一步是推掌,把反击的力量完全打在对方身上,正所谓一招制敌。当然,一个上步推掌并不那么简单,它还可以应付腹背受敌,因为右腿是半屈状态,一旦受到攻击可以单腿跪地,也可以在推掌没有制服对方的时候,顺势起脚攻击对方下盘。而右手在对方的手腕逃脱时,可以立即发起进攻,向前猛攻对方肋部。
第四招抱首缩身。这一招可以看作是个防守动作。在受到对方攻击的时候,左手由掌变拳拦住对方,既可以保护头部,也可以顺势拉住对方进攻的手臂;右手向下冲拳,打击对方的肘部,同时防护中盘。整个身体紧缩,目标越小越不容易被人攻击。同时右腿脚尖点地,是一个丁步,为的是进退自如,可以在上述防守反击的同时,用力跺对方的脚面,让其失重倒地。
如果仅仅把抱首缩身看作防守,那就根本无法理解少林小洪拳中为什么有6个这样的重复动作。重复是为了强调,强调是因为重要、有效。其实这个招式的核心在于就势打势。在攻防格斗中,最狠的招式应该是躲避时的进攻。在对方攻击的时候向后退,左手从下向上撩是一个截法,把上盘的进攻拨开,右手向下扩,攻击对方的下盘或者裆部这是一种用法。
第二种用法是,左手从下向上撩的时候掌变拳,抓住对方用尽浑身之力向后拉。身体下蹲,是为了把对方的身体向己方拉,往下拉比向上提或者平拉省力而有效。
第三种用法,左掌也可以是虚式,做出攻击对方上盘的动作以迷惑对方,此时对方必然防守,而防守必然暴露门户之机,右手之拳迅速下落,攻击对方的中盘和下盘。这是一个摘拳。
法无定法,小洪拳的任何一个动作不一定非要定势。要善于应变,化有招为无招。比如在抱首缩身这个招式中,也可以不缩身,只是站着,也可以攻击对方。
第五招上步推掌。在少林小洪拳中,上步推掌是左右反复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两边遇敌都很灵活。
第六招转身扳手。这里的转身有防止对方从背后攻击的意思。手心通心、属于火,鼻尖通肺、属于金,手打鼻疼,火到金化,自然之理也。转身后有一个进脚的动作往往被忽略,这个动作主要是粘法。前掌后拳,虚步变弓步,原来弓步的那条腿变成了虚步。先用掌推对方,还可以在对方攻击的时候,手掌迅速向下捉住对方手腕,变成拳头向后拉,另一只手由拳变成手心向内的掌,用手背猛击对方脸颊,落点应该在对方的鼻子上,这个扳手用的是甩手的力量。弓步的那条腿迅速抬起落下,直进横落,目的还是勾住对方不让逃脱。这里用到了一个封法和一个粘法。封法于掌变拳过程中封住对方的手,类似猴子摘桃,拨开拉住对方的手臂,在对方的脸完全暴露的瞬间甩手击中其鼻梁。 有人将扳手的手形变成了鸡爪掌,其实是个误解。对于手掌来说,合拢被对方抓住则不宜崴折,如果手指分开而不幸被对方抓住了一个手指,只要对方用力崴折,则整场打斗败局已定。十指连心,哪里还有什么进攻防守的机会?
第七招上步推掌。
第八招转身碰腿。这个动作之前有一个小手花,现在已经被很多人省略掉了。小手花动作是:身体转过来后,双手伸展,手背相对,抓住对方的双手向内旋转,然后把对方的双手分开、架高,用膝盖攻击对方要害。当然如果对方逃脱,还可以双手变掌猛插对方胸部,再次抓住对方的双手,把对方向自己身上拉,确保膝盖攻得准、攻得狠。
第九招外摆斜形。这是一个很少在实战中使用的动作。少林功夫讲究抬脚望膝、提膝望怀,反对把自己的腿抬得太高导致失重。外摆没有绝对的把握时一般不能使用。这个招式有三种用法。外摆是一个截法,在上一招中,如果膝盖攻击对方没有见效,在双手抓住对方还没有松懈的时候,起脚摆向对方上盘,双手迅速松开,使对方失重倒地。腿抬得高了,上可攻头、肩,中可攻中盘的胸肋。为了把对方打倒,腿的动作是弧线形出击。斜形则是在被对方抱住后,双腿马步,头细肩宽,身体下缩挣脱对方的同时,用双臂的肘部横扫对方。
第十招压手缩身。这是一个截法,同时也是防守动作。一手截住对方的进攻,另一只手变拳从上向下冲拳,猛击对方的肘部。身体紧缩既可以在对方抱住后逃脱,也可以在受到攻击的时候躲闪。同时在进攻无效的情况下,一手护头,一手防护中盘。虚步的脚可进可退,伺机粘住对方或者猛击对方脚面。
第十一招劈腿斜形。劈腿的进攻性体现在腿上,这也是我们在跆拳道中看到的一个常用的重要动作。手在这里仍然是一个截法,肘部向下化解对方的进攻,同时在劈腿的时候又保持了身体的平衡。斜形则和前面的斜形一样,用肘部、拳头攻击对方,是一个与劈腿连环的进攻动作。
第十二招仆步掠手(蹲桩掠手)。一只脚从上向下跺,双手一前一后打击对方肋部。这里有一个粘法,一只脚勾住对方,用手掌猛砍对方腿部的穴位足三里。
第十三招老虎大张口。这个动作虽为防守,实为进攻。在对方进攻的时候采用一个截法,双手一上一下把对方双手分开,上手可以推对方下巴,在对方中盘露出后下边的手可以自下而上掌击对方阴部。这两只手一上一下,上阳下阴,上明下暗,阴阳转换,可攻可防。
第十四招云顶冲拳。这里最重要的是一个截法。在对方向后退的情况下,左腿向前,直脚进入对方两腿之间,横脚落地勾住对方,让对方粘在自己身上难以逃脱。右手顺手抓住对方,把手臂拉过来,逼其露出中盘,左手冲拳攻其不备。
第十五招云顶七星。这是一个典型的进攻动作。一脚上前,目的还是粘住对方,左手用肘部攻击,同时也是防御动作,虚晃一枪,右手回来护胸。后脚跟上,左手迅速冲拳出击,使对方一击即倒。
第十六招马步单鞭。这既是练习桩功,也可以在应付两个对手的时候双向攻击。
释永信大和尚在谈到少林功夫的时候说过:武术一词代替不了功夫,武术只是功夫的一部分。武术能够强身健体、增强人的意志,让人勇敢、坚强、充满活力,但也只限于此。
现代人提到武术,就想到国家规定套路,也就是样板武术。少林功夫除了武道、禅道之外,还包括四个部分,即基本功、套路、技击和功夫。样板武术只是在基本功和套路方面多加了几个腾空和旋转动作,没有技击、功夫、武学、武道,自然也不可能有传统功夫。
大和尚的论述非常精辟,我们不妨顺着这个思路,把认识具体到小洪拳上。先说基本功,对于少林功夫尤其是小洪拳来说,基本功主要有两项,一个是拍打功、一个是桩功。根本不需压腿,也不需要练习打踩脚(手臂放平,一条腿向上踢,脚尖踢至手掌),更不需要翻跟斗、打旋子,少林功夫的桩功是为了让人站得更稳,夯实下盘和根部,正所谓“树无根必倒”的意思。拍打则是训练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所谓“打人先挨打”。
在两人对垒的情况下,上盘攻击上盘,下盘攻击下盘,距离最近,所用时间最短。“抬脚撩阴,手法护心”,要明白每个动作的攻击目标,保护对象。脚的攻击点在对方下盘,我们不需要把脚踢得那么高,“抬脚望膝,提膝望怀”就是说踢腿不要让自己失重,不要把另外一条腿暴露给对手。所以现在的打踩脚应该叫做“打彩脚”,好看而无用。用少林功夫的术语来讲,这样出拳发掌踢腿的招式太直了、“老”了,强弩之末,力气将尽。与此相对应的压腿、大劈叉同样完全不符合少林功夫的“直而不直、曲而不曲、滚入滚出”的特点。
至于翻跟斗、打旋子更是体操动作。我们都知道,在攻防格斗中,不可能有时间让你做这些花法虚式。翻跟斗、打旋子的时候,只要受到很小的外力,足以使你人仰马翻。
释永信说武道是让武功升华到道的境界,及天地人生的大道,对于少林功夫而言,武道是包容宇宙人生的智慧之禅道。
要理解这些话的真义,我们还要从少林功夫的最基本套路——少林小洪拳谈起。
在少林小洪拳中,基本上没有单纯的防守或者单纯的进攻招式,每招每式均纳攻防之意。而且大多都是先防后攻,后发制人。打人者必被打,伸手者必被捉,有因必有果,因果报应,佛门之理。悟到了这一点,就会明白少林功夫的价值和意义:
攻防之道在防不在攻,招式不在用而在于藏。练功即为学佛,诸善奉行,诸恶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