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来源 :商展经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产教融合已成为了民办高校培育人才的新趋势,并且逐渐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向。但是目前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下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进而阻碍了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构建良好的政府协调保护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约束体系,创新校内外产业融合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并加强校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8.30
  在我国,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和改革,高等院校的转型已经是教育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201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需要的是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特别是对于民办院校,要坚定地走应用型院校路径,就必须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1 现阶段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通过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在国外,对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研究,更多地注重以职业院校为场所,以企业为主导而进行,类似国内的“定向就业”;在国内,改革的重心也放在职业院校,虽然是以实践型培养方式为核心目标,但仍以学校为教学场地,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规划。国外对于职业院校以外的高等院校的校企融合的实践型培养机制研究并不多,国内将覆盖面拓宽到了综合类院校的部分应用型较强的专业,如工学、软件、物流等。而不论国内国外,对于高等院校,特别是对于有着重要比重的民办高等院校的研究非常少见。虽然如此,上述研究对于研究民办高等院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发展意义
  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理论框架,以实践结果对照育人目标进行对标,进行自我检验。在现有基础上,提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实施的对策建议,可以更好地为其他同类型专业的改革教育研究提供分析框架与理论工具。把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成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模型,从而促进高校响应国家要求,推进深化改革的进行,促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1)大环境下的市场需要。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用工成本的倍增,与高校协同培养实用型人才,让学生在正式进入社会前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让市场需要、高校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具有一致性,是当前产教融合机制的现实需要。
  (2)国家教育改革目标一致。对于新形势下扩大就业创业,深化产教融合,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和借鉴意义。
  (3)民办高校良好发展势头。随着国家的支持,民办高校近些年蓬勃发展,它们有着丰富的学生资源,以“应用性、实践型”作为自身的“标签”,重视学生的实习与就业,进而非常重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有着良好的产教融合研究基础。
  (4)突破和创新。突破以往国有的对于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单一机制研究的局面,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实施提出具体的可实践性方式,使其民办高校产教融合更具有整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维度
  (1)构建顶层协调机制。要想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梳理,而且还需要相关机制予以保护和扶持。政府作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推动者和主导者,需要统筹兼顾,协调各部门利益,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深入解读当下出台的相关政策,从而制定切实有效的规划布局使企业和高校深度融合,在政府的指导下使之推进得更加顺利。政府作为监督与指导的第三方,帮助企业和高校以及各参与主体之间,理清各自的权、责,才能使各方在合作中,既有投入又有收益,且投入产出成正比,使合作可以长久地持续下去。
  (2)协调各方优势。企业和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投入资金模式和渠道等细节方面予以沟通交流,除了定期召开相关例会以外,还需要及时了解社会行业发展情况,确保高校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行业所需。
  企业方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对行业的动态较为敏感;校方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并拥有可靠的生源,校企双方可将各自的优势相结合,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在建立实习基地、合作学院进行实习项目的基础上,还可以共同进行课题的合作和专利的申请,利用现有政策申请一定的补助以增强合作方的积极性。
  (3)校企培养共管。企业和高校合作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并制定短、中、长期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方便落实到课程的设置及日常教学中来,同时设置具体的训练项目和考评标准,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
  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注重引进双师型人才,即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创业者、技术专家等,利用其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使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更符合社会企业的需要。同时,在企业需要的时候提供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既给予年轻教师一定深造和学习的机会,去企业挂职,又可以对企业现有情况进行理论总结,对企业的后期发展进行理论支撑,保持高校和对口企业之间的双向联系。
  (4)拓宽教学模式思路。依据产业结构变化的市場需求,合理配置学校资源。与行业专家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对教师团队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检验和指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更多行业专家。
  将社会实践项目的部分纳入教学培养体系中来,给予一定学分,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性活动,支持企业将部分活动放在高校完成。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和技术,减少企业成本的支出,同时增加学生和老师的实践经验。   (5)促进合作多元化。抛弃原有的产教融合,局限于订单式培养、技能培训等层面的合作,将产教融合放置在协同育人的框架下,和企业一道谋求产教融合的新方向。鼓励企业和高校一起共建实习基地,共建合作学院,使企业参与到高校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来,高校关注学生进入企业后的实践情况,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重视产教融合,使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监管不断修正和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协同育人的导向作用,实现互利共赢。
  民办高校应与企业共建人才库,引企入校,引校入教,聘请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实践能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评估,及时将行业的前沿技术和社会需求信息融入教学培养中,来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支持企业高效、双向流动,互聘互用。
  4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培养路径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顺应深化推进高校转型的改革要求,是对于国家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大学生目标的响应,这种培养模式有效地将高校、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促进校企双方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在当今形势下,民办高校需要从宏观层面上,更为全面和深入地探讨民办高等院校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间的关系与应用,以期为深化教育改革的开展与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操作依据。
  (1)确定育人目标。在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 社会对应用型、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随着经济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企业希望招聘到可以直接上手或具有快速学习能力的“熟练人才”。然而,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本科学生数量与日俱增,但应用型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职场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市场发展需求相悖,如社会与教育脱节、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已成为高校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特别是民办高校,要找准自身定位,突出灵活性办学优势,重视学校就业,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促使教育链、 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推动产学研深入发展,这既是民办高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
  民办高校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把企业的人才需求融入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到高校办学中,辐射到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材建设、课程开发等各方面,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推动供需双方紧密合作、协同发展,以培养国家需要、社会需要、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合作搭建平台。为了加强高校的教学能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质量,具有灵活性的民办高校更应该主动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发展策略,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方面着手,加快产教融合在实践中的前进步伐。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为公司、企业、科研单位的研究、实践、培养路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把理论知识、人才培养、实践应用和创新改革融合在一起。
  对于企业单位来说,从高校获取人才仍然是最重要的途径。如果企业将需求与高校应用型培养模式相结合,高校将社会、企业的需求融入培养目标,辅之以理论支撑和实践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而且也具备足够的应用能力。德育素质与实践能力兼备,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也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建立实践基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很多企业愿意与具有专业相关性的高校开展校企合作。民办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灵活性的优势,将社会、单位需求转化为项目、实践成果,利用政策和单位合作构建实践基地。与有相关需求的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这样学生既可以在实践中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更清晰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技能方面的能力。同时,高校通过实践了解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企业通过实践选择合适的人才提前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通过长期的合作进行筛选,也可以更好地进行双向选择,以此建构符合校企协同发展的合理机制,重点培养产业和教学相融合的教育发展模式,以此保证人才建设发挥其核心作用,在促进发展和进步这一思想的过程中,从根本上形成职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
  以实践结果与照育人目标进行对标,进行自我检验,对于民办院校本身已开展的校企合作具有梳理、总结的作用,对于未来要开展的项目具有指导作用。不但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提出进一步的实施建议,而且也为民办高校的改革教育研究提供分析框架与理论工具。同时,可以更好地把握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的实践中,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实践成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景下,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模型,从而促进高校响应国家要求,推进深化改革的进行,促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于珊.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09):28-29.
  王雪梅,刘彤.本科院校转型与“创客文化”构建[J].青年记者,2016(11).
  孙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30):228-229.
  沈文其,李爱娟.基于产教园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9(10):78-81.
  杨芳,崔瑞锋.深化基礎教育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16-18
  裴延锋.突破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瓶颈的路径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6(01):94-95.
  四川传媒学院  王虞涵  周皓翔  史乐  张嘉悦  林伊飞
其他文献
一黄永玉先生说,山水画家何海霞能轻松地“背得出”两三百种山岩树木的诸般姿态,他认为这是何作为一个画家的最大的财富和“功夫底子”。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功夫底子,何海霞画
摘 要:我国经济水平不断进步,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伴随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中涌现出众多类型的企业,以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下,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主要就是企业人才之间的竞争,因此在我国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如果想取得良好的生存地位,就应该在企业内部不断地培养各类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尤其是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类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适应我国
地球人都知道: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是中国最有钱的人之一,曾数度荣登内地首富的宝座。但恐怕很少人知道:黄光裕还有一个比他更有钱的亲生哥哥—新恒基集团董事长黄俊钦。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摘 要: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海啸发生之后的十余年间,新一代信息技术异军突起,并快速渗透到传统金融的各个领域,产生出很多创新的金融服务,赋予了金融消费者极大的主动权。因此,应用型大学面对时代变化,对传统金融专业的转型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于当下金融科技大背景的分析,提出现阶段应用型高校传统金融专业存在的问题,并对现阶段传统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型给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科技;应用型高校;金
摘?要:本文选取2015—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着重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代理成本rn和企业税务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从制造业企业角度研究两者相互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二分之一@赵红阳$东东猫梦工场@杨栋$东东猫梦工场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
期刊
始见于1958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铭记了为新中国的建立而流血牺牲的无数先烈,也将无数革命志士前仆后继的历史永远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事过五十载,在北京奥运会的脚步
摘 要:立足数字乡村发展新时期,利用区块链以多点实时上传系统与即时信息共享系统为核心的技术,去中心化、共享账本、防伪溯源等特点,推进区块链与农产品供应链有效结合,对农产品溯源,有效提高消费者信心,并且让农民可以在农产品供应链上得到合理的回报,平衡各方收益,对我国加快建设数字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区块链;数字乡村;农产品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F323.3
摘 要: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全面预算管理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针对T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算管理;预算意识;预算编制;考核机制;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