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而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为迅猛。在建筑行业大力推行绿色建筑技术,对于缓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并重点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總值的35%。中国建筑业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消耗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等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经常会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提出绿色建筑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2.1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即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念,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便称之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2 绿色建筑的具体特点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不仅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同时也符合低成本、资源消耗低的经济需求,可以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说来,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完整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三个方面:
(1)具有完整的寿命周期: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都能够在建筑全部的寿命周期中得以体现。建筑的环保,并不仅仅是表现在使用过程中,而是要渗透到从施工建设到拆迁改造的所有环节。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而且要把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考虑进去,把设计、建造、使用这三个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还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切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绿色建筑的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建筑的构造与色彩风格往往要考虑当地习俗,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统筹思考,遵循生态平衡和整体有序的原则,注重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再造。
(3)综合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十分强烈的综合性。绿色建筑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我国的现状及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3.1我国的现状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特殊的,我们是从农业经济跳过工业经济直接向知识经济发展,这当中便夹杂着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分配。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独特的,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特殊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只能依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似乎又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需要更多投资,周期较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回报;而增加的投资由于具有长期性和公益性,因而普遍不易被业主所接受,也难于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3.2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3.2.1要走低能耗,以科技为先导的精细化设计之路
低能耗就是要求我们在生产建设全过程中做减法。树立正确的观念,竭力避免浪费,同时注意投资分配的合理性,将投资转到提高建筑节能品质和节约资源的技术上,使得建筑工程总造价增量较少,甚至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里持续保持低能耗,从策划、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运营,一直到拆除的全过程中都应该贯彻绿色建筑的低能耗理念。
建筑设计在建设过程中一直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之下,建筑设计对绿色建筑能否顺利推行至关重要。那些不合实际的巨大尺度,夸张的结构造型设计都会增加建筑的能耗,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建筑师需要改变创作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推敲,让建筑设计精细化。只有经过严谨的定性分析和科学的定量验证,才能勾勒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定性分析判断是建筑的创作方向,科学定量是建筑施工低能耗的保证,这样反复推演出来的设计成果才是最终能够使建筑满足绿色环保需求的保障。如何将环保概念渗透到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师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使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欧美各国得到大力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建筑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人类理应回归自然,而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住宅的生态化设计恰恰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起的,动态的,需要不断发展探索的建筑理念,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应用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曾捷. 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J].建设科技,2005,(2):26-27.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环境与经济发展间的矛盾却逐渐恶化。资源的缺乏、能源的衰竭、环境的破坏等问题已经突出成为人类的生存隐患。研究证明,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竟占过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能源消耗總值的35%。中国建筑业的粗放式发展已经对我国的能源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重挑战,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但要消耗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等大量的自然资源,也经常会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提出绿色建筑理念的目的,就是要寻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绿色建筑的概念和特点
2.1对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即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念,最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概念就是指建筑在其全部的寿命周期内,不但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同时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各种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这样的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我们便称之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真正地实现了人与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既满足了人们对舒适生活空间的追求,又很好的保护了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2.2 绿色建筑的具体特点
与一般的建筑相比,绿色建筑不仅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可循环可再生、节能环保、健康舒适、低二氧化碳排放等优点,还可以迎合建筑市场中消费者潜在的环保消费需求,同时也符合低成本、资源消耗低的经济需求,可以将建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具体说来,绿色建筑的特点体现在完整性、地域性以及综合性三个方面:
(1)具有完整的寿命周期:降低能源消耗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绿色建筑节能的特点都能够在建筑全部的寿命周期中得以体现。建筑的环保,并不仅仅是表现在使用过程中,而是要渗透到从施工建设到拆迁改造的所有环节。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而且要把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考虑进去,把设计、建造、使用这三个环节紧密的联系起来,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人类是设计的核心主体,更是建筑建设的最终受益者。所以,绿色建筑的根本还是以人为本,因为只有切合人们的生活需求,从人们健康舒适的使用需求出发来进行设计,那么绿色建筑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价值。绿色建筑的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建筑的构造与色彩风格往往要考虑当地习俗,参照当地的技术与环境条件,尽可能地使建筑成为整个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绿色建筑设计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统筹思考,遵循生态平衡和整体有序的原则,注重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融合与再造。
(3)综合发展,统筹兼顾:绿色建筑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具有十分强烈的综合性。绿色建筑一旦发展起来,将影响到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制造、建筑设备、管理、装修、能源供给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所影响到的各行业,又分别会影响到更广泛的学科门类,所以发展绿色建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3我国的现状及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分析
3.1我国的现状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绿色建筑概念引入得较晚,起步也较晚,同时我们的人均资源又十分匮乏,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判标准。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特殊的,我们是从农业经济跳过工业经济直接向知识经济发展,这当中便夹杂着复杂的社会问题与利益分配。我们的发展模式是独特的,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特殊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只能依照自身的实际状况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间似乎又总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发展绿色节能建筑需要更多投资,周期较长,并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回报;而增加的投资由于具有长期性和公益性,因而普遍不易被业主所接受,也难于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3.2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
建设施工过程所伴随的必然是能源消耗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的过程。因此,传统的高消耗发展模式必然要向高效的环保型发展模式转变,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必由之路,也符合现今世界建筑行业的发展的潮流。
3.2.1要走低能耗,以科技为先导的精细化设计之路
低能耗就是要求我们在生产建设全过程中做减法。树立正确的观念,竭力避免浪费,同时注意投资分配的合理性,将投资转到提高建筑节能品质和节约资源的技术上,使得建筑工程总造价增量较少,甚至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时间里持续保持低能耗,从策划、选址、规划、设计、施工、维护运营,一直到拆除的全过程中都应该贯彻绿色建筑的低能耗理念。
建筑设计在建设过程中一直都是最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目前的中国国情之下,建筑设计对绿色建筑能否顺利推行至关重要。那些不合实际的巨大尺度,夸张的结构造型设计都会增加建筑的能耗,是不合理也是不科学的。建筑师需要改变创作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反复推敲,让建筑设计精细化。只有经过严谨的定性分析和科学的定量验证,才能勾勒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定性分析判断是建筑的创作方向,科学定量是建筑施工低能耗的保证,这样反复推演出来的设计成果才是最终能够使建筑满足绿色环保需求的保障。如何将环保概念渗透到整个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建筑师的设计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3.2.2要不断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理念,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工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推广力度,鼓励市民使用建筑节能产品(如在房屋装修时尽可能使用新型节能材料等),并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来尝试。而对于企业来说,政府应该倡导企业研究新技术,推广新技术。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比如为了使公众对绿色建筑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英国的建筑研究组织(BRE)设计了绿色住宅样板房供人参观。使建筑采用了可遥控的百叶窗,室内门窗还设置有可调节的通风口,房屋的坡屋顶是架空的玻璃幕墙,顶面开设有天窗并安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在屋顶两端的天沟设置有雨水集中处理管道,把雨水回收之后通过水循环系统实现二次利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的是可再生骨料,而包括房间地板与建筑外墙在内的建筑材料,则全部是采用回收所得的工业废料;在墙体内部,则利用由回收的废纸再加工制成的纤维制品来充当墙体保温材料。据测算,该示范建筑,可比传统节能建筑节能50%,节水1/3,其太阳能热水装置可提供60%供热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大范围地推广绿色建筑节能的概念,BRE建筑研究组织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绿色建筑公园。公园面向公众开放,并且有不定期的集体活动,BRE在这里用最直接最亲切的展示方式让人们体验绿色科技的益处,为人们勾勒出绿色生活的构想。
4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欧美各国得到大力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建筑会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下,不断的走向完善和成熟。人类理应回归自然,而城市建筑的绿色设计、住宅的生态化设计恰恰是人类回归自然的必经之路。绿色建筑是一个新起的,动态的,需要不断发展探索的建筑理念,随着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迅猛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应用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 曾捷. 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实践[J].建设科技,2005,(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