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元钱改变我的命运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14岁那年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五中。在别人家里,这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在我家,却成了天大的愁事。当时,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母亲病重,长年卧床不起。两个妹妹还小,全家五口人只有父亲一个劳力,种着几亩贫瘠的土地,每年的收成只能勉强填饱几张嘴,不可能供我继续读书。
  可我不甘心,即使不能到那所向往已久的“圣殿”去上学,我也要见一见它的模样。于是,在放假后的第五天清晨,我背上一罐凉水,沿着崎岖的山路,偷偷地出发了。
  跋涉了六个多小时,我终于找到了市五中。站在高大的铁栅栏门外,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失落。那么宽那么大的操场,那么高那么好看的教学楼,那本该是属于我的天堂啊!那一刻,我流泪了。靠在铁栅栏门外,我一边默默地抽泣着,一边在内心慨叹着命运的不公道。也许是过于劳累和伤感的缘故,不知不觉中我竟然睡着了。
  一觉醒来,天已经快黑了。我叹口气,拍了拍饿得咕咕直叫的肚皮。这时,口袋里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哗啦哗啦”直响。掏出来一看,我不禁吓了一大跳,那竟然是一张崭新的面值10元的人民币!要知道,在我们那个贫困的小山村里,10元钱的钞票除了少数几户有钱人家能有几张之外,就是大人们也很难见到的。
  我四下望了望,见没有人,急忙将那10元钱攥到手心里,連汗水都攥出来了。多少年以后,当我看惯了那些沿街走过的乞儿时,才明白当年不知是哪位好心人,把我也当成了一个小乞丐,在我熟睡的时候,悄悄地塞给了我10元钱,让我一下子“富裕”了起来。
  当天晚上,我紧攥着那10元钱,靠在街角的一堵墙下,做了一个香甜的美梦。
  次日清早,我沿着大街游荡,小摊贩的叫卖声和各种食物的香味混杂在一起,向我飘来,令我几次停住了脚步,又几次摇了摇头走开。我终于没有舍得给自己买一点儿食物。
  在向这座我向往已久,而今终于到达,却又不得不离开的城市告别之前,我最后恋恋不舍地望了一眼。就是这一眼,使我的人生、我的命运、我的生活,陡然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急转弯。
  就在我昨夜赖以避风的那面红色砖墙上,用石灰写着一行歪歪扭扭的字。那是一则最简单的广告:院内批发冰棍,备有冰棍箱。那一行白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就好像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磕磕绊绊地行走,面前突然出现了一盏明灯,我的心一下子被照亮了。
  愣了片刻,我摊开右手,看看那被汗水浸透了的10元钱还在,便像发了疯一般,飞快地转身跑进了那家冰棍厂。我花3块5毛钱买了一个冰棍箱子,又花6块5毛钱批发了半箱子冰棍,开始了我的沿街叫卖生涯。
  白天,我走街串巷叫卖冰棍;晚上,我就露宿在冰棍厂院外的围墙边。刮风了,捡一条破麻袋一围;下雨了,找一块废旧的塑料布一盖。一晃一个多月的假期便过去了,最后我算了算,在这五十多天的时间里,我总共赚得了300元钱。除去交纳市五中一年的各项费用,还够给自己和父母各买一套廉价的新衣,给兄妹三人各买一个新书包。
  我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含着泪水,我怀揣着录取通知书,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像一个打了大胜仗的将军似的,迈进了市五中的大门,开始了我从此边读书边勤工俭学的求学历程。
  三年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
  那10元钱,成为我一生命运的转折。但我至今不知道谁是那位好心人,无从报答,唯有永远铭记于心。
其他文献
期刊
我的童年,饥饿、寒冷、疾病伴随着我。一场大病刚好,冬天又到了。冬天很少下雪,可是地上常有霜。我没鞋穿,只好打赤脚,结了霜的地能直接凉到骨头,每一步都疼痛难忍。  不管天有多冷,地有多凉,我必须出去,不提水沒有喝的,不讨饭没有吃的。我把猪肝色的双脚用稻草裹起来,再拿草绳缠上,拖着竹竿防狗。这种“草鞋”不禁穿,走不了多远稻草就散了,我还得光脚板踩在地上。我只有快跑,都说“腊月叫花子如走马”,一点儿不假
期刊
我曾是被裹卷在中国两波历史大潮里的水滴:一波是上山下乡,2300万青年从城市到乡村大迁徙;一波是1977、1978年两次高考,1180万青年奔向考场,与分别只有5%和7%的录取率拼死一搏。半年里两次高考我都参加了。在被打入属于95%的失败大军后,我又咸鱼翻身,成了下一年7%的幸运儿之一。  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高考史上唯一的冬季考试。12月10日,570万人踏进考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下乡知青。 
期刊
1953年初秋,我从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毕业.当时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急需演员,我便被分进“东影”,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职业电影演员,从此
期刊
我第一次到上海,是1984年,大概是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小说界》第一届文学奖”的颁奖活动,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荣幸获奖,我便得到走进这座大都市的机缘,心里踊跃着、兴奋着。整整二十年过去,尽管后来又到上海几次,想来竟然还是第一次留下的琐细记忆最为经久,最耐咀嚼。面对后来上海魔术般的变化,我常常有一种感动,更多一缕感慨。  第一次到上海,对我来说,有两个人生的第一次生活命题被突破。 
期刊
期刊
1983年7月,我高考落榜,蹲在家里,羞于见人,整天闭门不出,不是睡懒觉就是闷头看书。当然,看的已不是高中课本了。  村主任王守西来到我家,说,寺沟村小学的一位老师去师范进修,缺一个代课教师,你去不去?我正闲着,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王主任说,你去代课,村上很穷,没多少钱,一月给你10元,全年120元。我说,工资多少无所谓,我就是闲得慌。村主任让我第二天就上班,说完就转身走了。  一人教仨年级  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