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面具非遗传承浅述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傣族的面具独具特色,其面具制作从形制、制作材料和制作技艺上都与其他居住地傣族的面具有较大区别,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通过田野调查,以期全方位展示这一独特面具的制作技艺及传承人的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田野调查个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勐准傣族面具;传承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12-0069-03
  傣族面具造型各式各样,是傣族人民日常重要活动和节日、祭祀中必备的重要道具,傣族面具因傣族所处地理环境、自然物产等不同,制作技艺也有所不同。傣族群众普遍采用龙竹的根和木头作为面具的制作材料,他们将木料砍出面具基本的模样,然后在模型上画出各种造型,再雕刻出各种夸张的造型图案,以达到驱除邪魔的目的。[1]然而,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的勐准村,那里的面具从制作材料到制作技艺都与其他居住地傣族面具有较大区别。2016年,该面具制作技艺被列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深入了解勐准傣族面具的由来、制作技艺、功能及当下的传承情况,2020年8月笔者走进了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的勐准村,以期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全方位展示这一独特的非遗文化以及传承人的现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提供田野调查个案。
  一、勐准傣族面具的来源与发展
  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西北2公里处的勐准村,是一个傣族、汉族和拉祜族杂居的民族村寨。勐准傣族群众将他们制作的面具称为“盼”,“盼”在傣族民间传说中具有驱魔避邪保佑平安的作用。据说这种面具产生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面具,在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突然乌云密布,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大雨过后,整个村子就发生了变化。在缅寺(即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里一连发生了好几起孩子或是中老年人进缅寺就失踪的事。后来有人发现,缅寺里来了一个长着三个头的怪物,狰面獠牙,凶神恶煞,专吸人血,被它伤害的人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曾有勇敢的傣家汉子闯进寺庙,刺杀怪物,同样有去无回。这个三头怪物是个非常凶猛的恶魔,刀、枪、剑戳不进它的肉体,水、火也淹不死、烧不死它,整个傣族村任由它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大家对这个三头怪物深恶痛绝,但又无计可施。很多人只好搬离村子,留下的人家一到黄昏就躲在自家竹楼,关好门窗不敢出门,村庄弥漫着血腥的恐怖气氛,香火旺盛的缅寺也变成了无人看管无人敢去的破庙。有一天,两个远道而來卖面具的货郎经过此地,恰巧遇到瓢泼大雨,面具被雨淋湿了,他们只好匆匆进入破庙,烧起大火烤衣服和面具。他们两人盘腿而坐,将面具戴在头顶,放在两个膝盖上,双手拿着面具进行烘烤,半夜可恶的三头怪出现了,结果它看到缅寺里大火旁竟然有一个十个头的怪物,害怕打不过,所以连夜离开了缅寺。第二天,村民看到两个卖面具的人平安无事,认为一定是那些造型怪异的面具吓跑了三头怪,于是村民们不仅买下了面具,还请教货郞面具的做法,并制作出了外形更为可怕的面具,平日将面具挂在家里避邪,每逢节日戴上面具到寺庙祛邪,不再惧怕什么妖魔鬼怪。搬走的人家也搬回来了,傣家村寨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快乐。[2]
  从此,面具成了傣家人心中的神圣之物,傣家人就把面具当作一种吉祥之物传承下来了。在当地,戴着恐怖面具的人是小朋友最害怕的,但也是最爱的。害怕是因为面具太过狰狞吓人,最爱是因为当地人把面具视为村寨的保护神,认为它能保护寨子里的老老小小身体健康。所以,凡是戴着面具的人摸一下小孩子,就能把邪魔赶出去,孩子就会健康平安。勐准傣族的面具通常供俸在当地缅寺,每逢泼水节,当地的傣族才会从缅寺请出面具,男人们戴上表情狰狞恐怖的面具,在街上跳起威武雄壮的面具舞,庆祝节日,驱邪避凶,祈祷来年平安,风调雨顺。在当地,如果谁家建新房,也会到缅寺中请出面具,男人们戴上它,到建新房的家中,伴随着铓鼓声围着新房跳起面具舞,这样就能将邪魔赶出新房,为主人家祈求神灵赐福平安。
  二、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技艺
  勐准傣族面具长50-60厘米,宽40-50厘米,周长80-90厘米。面具造型极为夸张,粗壮的眉毛、硕大的眼睛、突出的眼珠和鼻孔、红色的大嘴、粗大的门牙,甚至还有吐出的红色大舌头……夸张的面部五官比例和浓烈色彩的运用,使面具给人以狰狞恐怖之感。
  据了解,傣族面具因傣族所处地理环境,自然物产情况不同,其制作技艺也所有不同,傣族面具有很强的地域文化特征。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傣族的面具,面具样式为半套头覆盖式,从材质、制作方法上看为“泥塑脱胎纸壳面具”[3] 248。勐准傣族的面具从造型、制作材料和制作技艺上都与其他居住地傣族的面具有较大区别。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材料选用的是当地特有的高岭土,这种土不仅洁白细腻而且土质松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正是因为当地有可塑性极强的高岭土这一自然特产,所以勐准傣族不用竹子做面具塑型,而是用泥土做胎模,从而使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技艺独具地方特色和艺术魅力。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有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步,塑制胎模。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为泥土制成胎模后就不可再进行修改,所以制作者必须精心制作并一次完成。此时,制作者到村外取回高岭土,然后将高岭土放在干净的薄木板上加水搅拌、和土。和土时必须软硬适中,这才易于塑形。之后,制作者直接在和好的高岭土上捏制一个实心的泥胎模,慢慢地捏出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因为胎模造型直接决定了面具的最终形状,因而胎模造型将花费制作人大量的时间。胎模做好后还必须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晾晒过程中还必须时时观察,防止胎模出现裂纹。胎模需晾晒到干而不燥的状态才算完成第一步制作工序。晾晒胎模的时间根据天气情况有所不同,但一般需要10天左右。   第二步,裱糊脱模。胎模晾晒好后,接下来就是进行裱糊。传统面具制作选用白棉纸裱糊,现在普遍用废旧报纸裱糊,这样即便宜又适用。裱糊时一般要裱二十层,也有可能更多,主要根据面具造型而定。裱糊过程即费时又挑战制作人的耐心,因为每裱一层都要放在通风处晾干才能裱糊下一层。一般情况下,这个裱糊脱模需要5-10天的时间,如果天气晴朗时间就短些,如果天阴或下雨,裱糊的纸干得慢,需要的时间就長。
  第三步,面具着色。这是面具制作最重要的一步。着色时,制作人先在裱糊好的硬模壳上涂抹白色的底色,等白底色完全晒干后才能开始着色。以前没有油漆,那个时候主要是用墨水来着色,主要用红墨水和黑墨水。现在普遍使用黑漆、红漆和白漆来着色。着色时,原则上都是黑色的眉毛红色的嘴,露出的牙齿是白色,吐出的舌头用红色。总之,着色时一定要用夸张的、艳丽的色彩搭配来营造恐怖的氛围。此外,还要在面具的背面安放一块布,以完全遮盖住佩戴者的头部,这样更增加了面具的恐怖感。
  勐准傣族的面具属于节日驱傩的宗教用具,它不仅制作烦琐、耗时,而且对制作者的要求也很高。在当地,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制作面具。过去,制作者要由缅寺的佛爷挑选,挑选原则有三:第一,必须是男子;第二,必须身体强壮;第三,必须八字较硬。当地人认为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的人才能抵挡面具的神秘力量,才能担任起制作面具的重任。此外,面具也不是随便可以做的,面具制作的时间也很有讲究。过去,面具制作时间也必须由缅寺中的佛爷来选择,一般要选属虎和属猪的日子开始做,他们认为这种属相的日子才“硬”,在这种“硬”的日子里制作出的面具才更有“威力”[3]248,才能更好地起到驱除邪魔、祝福纳吉的作用。选好日子后,制作人要先去祭当地的龙潭,通过祭祀神灵,求得风调雨顺,平安顺遂。过去,面具只能在缅寺里做或是在密林里做,制作时不能让人观看,必须在秘密的状态下完成。现在面具制作者越来越少,对制作的地点、制作环境和制作过程的保密性都已没有要求了。面具做好后必须交缅寺保管,只有泼水节或是有人家举行进新房仪式时才可以由专人到缅寺里请出面具,仪式完成后又必须送回缅寺。
  三、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技艺传承困境
  2016年,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技艺被列为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技艺的传承困境并没有因为其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解决。田野调查的访谈中,勐准傣族面具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友良老人不仅详细讲述了面具的制作过程、要求和禁忌等,也谈了他对面具制作传承的担心与困惑。现年75岁的他因为身体原因已把制作面具的技艺传给了儿子,自己担任辅助指导的角色。但由于勐准傣族面具仅在傣族泼水节和当地村民进新房时使用,使用量很少。此外,面具制作过程极其烦琐且非常耗时,做好的面具如果保存得好,可以重复使用很多年。因此,面具需求量小,没有多少的经济利益,无法成为谋生手段。他们的生活还必须以务农或其他手段为主,现在年轻人很不愿意学习。如今,勐准村傣族面具制作技艺传承人仅剩3人——俸富昌、李友良和李发富。而其他傣族村寨面具制作传承人更是缺乏,傣族面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很大困境。
  制作过程及要点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成果,是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它既是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对坚定文化自信意义重大。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难重重,许多依靠口传心授或是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出路已然是刻不容缓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德明.造型独特的傣族面具[J].今日民族,2011,(6).
  [2]李发林口述,李春整理.博尚傣族面具舞的传说[EB/OL].https://mp.weixin.qq.com/2019-02-07.
  [3]易茁,罗春梅.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J].戏剧之家,2016,(7):248.
  作者简介:
  赵晟,女,云南大理人,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方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他文献
【摘要】《山海经》是我国先秦典籍中一部极具风貌与奇异色彩的作品,对于后世小说文学来说,它极大丰富了小说的创造元素,给读者带来极大的感官体验和梦幻色彩。本文从《山海经》原著出发,沿着时间的脉络,探索《山海经》中的神话形象对后世小说文学的影响以及背后所体现的内涵和精神。  【关键词】《山海经》;神话形象;小说;传承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茶花女》中呈现的二元对立,分别从物质与精神、城市与乡村、男权与女权这三组二元对立进行解读,探索小仲马塑造人物形象及确立小说主题意义的深刻性及张力。  【关键词】 二元对立;玛格丽特;差异;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12-0017-02  一、引言  《茶花女》(1847)是法国小说家亚历山大·
期刊
【摘要】《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其以主旨之妙、人物之妙、心理刻画之妙、语言之妙成为一部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园林是作品中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其园内的动植物,通过比德的手法联系男女主人公的性情和品格,从而具有丰富的生命意味。  【关键词】《牡丹亭》;动植物意象;生命意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
期刊
【摘要】在封建时期的官场上,贪污受贿、卖官贩爵、结党营私的现象已然常態化。清康熙皇帝在位的六十一年间,文治武功卓著,开创的“康熙盛世”,更是为康乾盛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盛世下也终究未能摆脱官场上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宿命。  【关键词】康熙;朋党之争;贪污;吏治腐败;国库亏空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2-0038-0
期刊
【摘要】玉版作为我国古代主要的书写文字和图像的载体,玉版书画历史悠久,出土的文物和中国古籍都证实了玉版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造纸术出现以后,纸张成为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玉版因其稀少珍贵只运用于皇家的册封仪式中,在民间少见。二十世纪末荆州地区发现大量楚玉之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艺术家,将楚玉切片成玉版,用大漆书写楚国的文字,制成具有楚国特色的玉版漆书,探索创新在玉版上进行绘画,形成了
期刊
【摘要】《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的是松子一次一次陷入生活的泥潭又一次一次地被无情抛弃,彻底失望并过上了颓废的生活,最终被一群恶童在湖边用铁棍打死的悲剧。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松子的悲惨一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并将书中其他几位女性形象的特点进行对比,探讨得出本书体现的对日本社会男权思想的批判,对家庭教育与关怀的呼吁,以及培养女性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性。  【关键词】女性地位;日本社会状况;家庭教育  
期刊
【摘要】《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晚年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经过十年之久的沉淀,托尔斯泰将其毕生经验与思想囊括在这本书中。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精神上的“复活”,批判了当时社会的罪恶和腐朽。事实上,复活不仅仅指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复活”,也更是代表着托尔斯泰精神上的“重生”,“重生”后的呐喊是有力的,但这也成为他最后的挣扎。本文将从《复活》出发,探寻托尔斯泰在这最后挣
期刊
【摘要】《古事记》是日本最古老的书籍,分为上、中、下三卷。书中记载了神话传说、歌谣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史实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情。学界对于《古事记》上卷中出现的动物“和邇”究竟是鲨鱼还是鳄鱼这一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分歧。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结合原文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古事记》;和邇;吴越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逻辑学和哲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但两者之间紧密相关。逻辑是在哲学产生之后才产生的,是应哲学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逻辑最初是和哲学融合在一起的,之后从哲学分离出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与此同时,逻辑学和哲学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研究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逻辑始终是哲学最重要也是最强有力的工具。  【关键词】逻辑学;哲学;关系;工具性  【中图分类号】B8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庐陵牌坊在空间上遍布于全市所辖的各个区县,从宋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时间跨度大。作为有特殊意义的庐陵牌坊,它一直伴随着庐陵文化发展至今,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考察,梳理了庐陵牌坊的分布与分类,并进一步探寻其文化内涵,以期能充分运用庐陵牌坊文化资源,创建保护与活化路径。  【关键词】庐陵牌坊;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