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看世界

来源 :三月三·故事王中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njian99_G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进为了公司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经过充分调研,设计了适应新形势的优化方案,并向公司的领导杜总提了好多次。可杜总跟他打哈哈,就是不采用。行业竞争激烈,再这么不作为下去,公司早晚会被市场淘汰。杨进急得直上火,杜总仍旧是那一副因循守旧的态度。
  这天,杨进急匆匆地赶去上班,一想到又要面对杜总的冷眼,脚步不由得慢下来。这时,他听到自己的肚子饿得直叫,得找个地方吃早点,往街上一望,那个卖烤红薯的中年人果然已经在街边摆摊了。
  放在平时,杨进才不会去吃烤红薯,因为他觉得那东西当不得早饭,但是此时他却想去买烤红薯,算是支持一下这个敬业的家伙。烤红薯当早点卖,生意可想而知不怎么样,可人家毕竟这么早就出来了,不管有没有生意,态度摆在那里,单凭这份进取心,就比杜总强。杨进到了烤红薯摊前,要了一个,扒开皮不紧不慢地吃起来。
  中年人也挺热情的,在他摆摊卖烤红薯的日子里,鲜有人来买他的烤红薯当早餐,于是他对杨进招呼得格外殷勤,倒了茶给他喝,还给他搬了一个折叠椅让他坐下吃。杨进见中年人热情,就跟他随意聊了起来。
  这个卖烤红薯的中年人穿衣打扮挺讲究,不像个烤红薯的“职业选手”,用目前的流行话来说,一看就是个“打酱油”的。中年人自称老刘,的确是半路转行干这一营生的。他痛快地承认自己挺喜欢卖烤红薯,但要说起销量,远远比不上同行们。就拿那个下班时间才出摊的老王头来说吧,虽然出摊比他晚多了,销售量却比他大。买家就认老王头,那老王头往摊前一站,怎么看都是一个地道的卖烤红薯的。
  说起经营,两人越谈越投机,聊着聊着杨进就跟老刘聊起了杜总。杜总太保守了,不求变求新,死等着市场的转机,他苦心搞出的优化方案,杜总连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老刘让杨进把方案说出来给他听听。
  正好杨进现在就想跟别人说一下自己的想法,不然他憋得难受。
  等杨进说完了,老刘拍了拍手,称赞他的想法不错。杨进苦笑了一下,说:“你要是我的领导就好了,不过我的领导怎么着也不会是一个卖烤红薯的。”本来是句玩笑话,老刘却认真了,接话道:“怎么?看不起我这个卖烤红薯的?”
  杨进忙摆摆手道:“你想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
  老刘说:“年轻人,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如果在这个社会中不求进步,被淘汰是迟早的事。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们领导怎么不明白呢?”杨进虽然知道他说得对,但同时也觉得一个卖烤红薯的能有什么好办法?于是杨进又是摇头又是叹气的,这时红薯也吃完了,他跟老刘抬手表示了一下,起身就要走。老刘却把他拦了下来。
  杨进愣住了。难道这是要收茶位费?这时却见老刘拿出了自己的手机。
  原来,虽然老刘的烤红薯生意不怎么样,可他却自得其乐,时不时拿手机拍路过的人,一早一晚,在人们锻炼的时间,他更是喜欢拍。杨进疑惑了,警惕地问道:“拍这些有什么用呀?你以前到底是干什么的?”老刘被杨进问毛了,一拍大腿道:“看你警惕的眼神,是没把我当好人啊?算了,实话跟你说了也没关系。”原来,老刘当年是一个单位的领导,后来因为一次决策的重大失误引咎辞去了领导职务。老刘提前内退后闲不住,想着换个身份接触社会,于是就摆了这么个烤红薯摊。今天听杨进发了这一通牢骚,他想到了帮助杨进的办法。如果杨进相信他,他可以让杨进的领导改变看法,接受杨进的优化方案。
  听老刘这么一说,杨进立马来了兴趣。
  老刘让杨进看他的手机,里面是一些过路人走路的视频。杨进不解道:“这有什么特别的呀?”老刘一笑,说:“对你来说的确是很普通,但你看这些人来去匆匆,或一个人,或结伴,多自由多温馨,每当我看到这些视频,就会提醒自己千万别再犯什么错误了。”
  杨进迷惑了,这老刘不会是受了什么刺激吧?说是有好办法让领导采用他的优化方案的,怎么提到了这些,这不是胡言乱语吗?杨进转身就走,老刘也不收摊,跟着杨进就进了办公楼。杨进下定决心,再去找领导试一次。杨进直奔杜总的办公室,门正好开着,他就直接走了进去。
  杜总惊讶道:“小杨,你这是有什么急事?这位又是谁?”见杜总往他身后看,杨进一回头,老刘竟然跟着他一起进了杜总的办公室。杨进忙把老刘往外推:“你这个老刘,怎么跟到这里来了。”
  老刘一把将杨进的手推开,说:“我不是来找你的,我是给你的领导出题来的。”
  杜总见杨进与老刘是认识的,便让老刘坐下说话,有什么题就出吧,反正这些天杨进也没少给他谈方案的事,还有其他下属也来找他说事办事,个个都是难题,当领导的不就是每天都在“做题”嘛。
  老刘把手机拿到杜总跟前,上面有一张截图,看上去是一个男的正在大街上行走。老刘问道:“请问杜总,你能说出他走的方向吗?”杜总道:“这有什么难的,他不是一直在往前走吗?”“错,他在原地站着锻炼呢,只是在摆胳膊空迈腿。”紧接着,老刘把这个视频完整地播放给杜总看,这人还真是在原地锻炼身体呢。
  被老刘这么一考,杜总来了斗志,道:“再来,我还不信就看不出来了。”老刘冲他竖起了大拇指:“杜总能这样不服输,我这趟就没有白来。”说着话还冲杨进点头示意。杨进觉得这有什么呀,公司现在不景气,杜总也不敢采用他的优化方案,每天无事可做,这是正愁着没有人跟他“玩”呢。
  接下来,老刘给出了一张两个人的截图,两个人一个往前一个往后,杜总说他们是擦肩而过。老刘笑道,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正在晨练,一个倒着走,一个正着走,正着走的在保护着倒着走的。说完把视频完整地一放,还真是有说有笑,两人眼神里那相互之间的支持和爱护,一看就是两口子。
  随后,老刘又放了一张图,是两个看上去像是在同行的路人,杜总直接就说猜不出了。老刘点了点头说:“杜总就是杜总,已经知道一定会猜错了,这就叫长进。”说着话把这个视频完整地一放,原来这两人都在倒退着走路锻炼呢,一个快一个慢,各自走各自的,很快就拉开了距离,看上去谁也不认识谁的样子。老刘说:“看图,不一定能看出真相,看连续的动作,才有可能知道他们真正的行动方向,你说对吧?可要是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不进则退,这个道理杜总应该比我清楚。”说完掉转身就走了,连个招呼都没有跟杨进打。
  老刘就要走出门口的时候,回头意味深长地跟杜总又说了一番话:“刚才的游戏,就是让你明白看待事物如果没有动态的眼光,往往会判断失误,跟不上形势。你用静态的眼光看世界,就是对你的职务不负责,对你的职务不负责,就是对你的下属不负责。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呀,你得好自为之。”
  杜总愣了半天,问杨进道:“这人是干什么的?”杨进随口答道:“街边卖烤红薯的。”杜总愣住了,杨进知道没说清楚,忙加了句:“原来是一个单位的头头,因为决策错误,不得已才卖起了烤红薯……”
  杜总坐不住了,站了起来,一脸严肃的样子。这下可把杨进吓坏了,本来是交方案的,都让这老刘给搅和了,来了还说了这些话,这不是逗杜总玩吗?这下杜总更不会采用他的方案了。却见杜总已经有些急了,问道:“杨进,这老刘没事在街边卖烤红薯就卖吧,他拍这些个视频干什么?”杨进几乎是条件反射一样立即回话道:“不过是些人们锻炼的视频,老刘说,他珍惜现在的生活,多看这样的温馨画面,能让他不敢再犯错误。”杜总低下头,自言自语道:“是啊,不作为,不敢作为,也是一种倒退呀。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小社会,不能不负责任。”
  第二天,杨进带着同事一起去了老刘的烤红薯摊,把老刘的烤红薯都给买了。杨进跟老刘说,杜总已经采用了他的方案,会上宣布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大家都说,不管方案管不管用,总得动起来,有所行动才有走出困境的可能。用动态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给了公司发展的机会。
  (发稿编辑/黄素萍 插图/卢仲坚)
其他文献
儿童节日多欢快,彩色气球飘满街;  五颜六色校园挂,伴着祖国花朵开。  年轻貌美辅导员,笑容满面心甜甜;  指挥鼓手列成队,鼓号齐鸣冲云天。  锣鼓喧天国旗飘,举起小手唱歌谣;  朝霞满天国旗美,高唱国歌动九霄。  升旗完毕搞活动,内容丰富不相同;  跳绳拔河集体赛,游园活动趣味浓。  声声加油激人心,比赛队员心欢欣;  咬紧牙关用力扯,汗随腮边流不停。  掌声阵阵响起来,夺冠班级登奖台;  回头
期刊
以歌待客、以歌会友是瑶族人民的一种特殊礼节,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聚居的三江乡,有一种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夜歌,至今仍在流行。在这里,每逢新春佳节或是大红喜事,只要有外村爱唱歌的客人到来,主人就会找来本地的歌手与客人对歌。附近的村民听说有歌堂,都会聚拢来听,像看晚会、看电影一样,好不热闹。  我参加过几次当地村民举办的夜歌堂,亲身感受和体验了夜歌那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对歌师们的了解,进一步感受
期刊
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春意正浓,红的、绿的、黄的、蓝的……一座座五颜六色的民宅在和煦的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迷人。  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附近几个村的男女老少都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来到大草坪上载歌载舞。每个年轻小伙子的手里都拿着木叶。这是壮族传统的吹奏乐器,吹出的曲调高亢、优美,极富感情。木叶的吹奏通过高音喇叭响彻山谷,一直飘到很远的地方,仿佛在宣告:壮族三月三歌节开始了!  王
期刊
涨价了  我在楼下吃牛肉粉,喊老板买单的时候我打了个嗝,噎到了胸口,疼得我眼泪当场就掉下来了。老板一脸震惊地看着一边举着十块钱一边捂着胸口掉眼泪的我……隔了几个月我又去那家店,我说我要牛肉粉加煎蛋加豆腐。老板看了我一会儿,小心翼翼地说:“最近……涨价了哦!”  紧张  丈夫对妻子说:“身为男人,就应该临危不乱,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稳重,你看我什么时候紧张过?”  妻子答:“我开车,你坐副驾驶的时候。”
期刊
阿来到广州工作已经五年了,过几天就是农历三月初三,正好又碰上周末,阿来想回家了。阿来家在广西一个偏僻的小乡村,虽然现在两广之间的交通很便利了,但阿来回一次家要转好几趟车,坐完火车转大巴,坐完大巴换小巴,最后还要再坐拖拉机。因为工作忙,阿来已经记不得上次回家是什么时候了。春节时,阿来就想回家,可是公司要留一个人值班,最后还是阿来留下来了。  这次,阿来说什么也要回家,回去和爸妈过“三月三”,最好马上
期刊
田东县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他们勤劳朴实,聪明敏捷,服饰都是通过白种棉花、自织自染成布匹,然后剪裁缝制,再由瑶妹们的巧手一针一线刺绣出亮丽的、别具风情的传统民族服饰。  田东县布努瑶族的传统服饰以黑土布为主要布料,全是手工绣制。男子着唐装,裤子做得很宽大,裤脚宽约一尺,裤头约三尺长,穿时用一根绳子绑住裤头。衣服的袖子和领子都绣有彩饰。扣子是布扣。头上围叠一块长
期刊
笔名夕明、侬克,壮族,广西大新县人。曾任中国民问文艺家协会第五、第六届副主席和第七、第八、第九届顾问,广西文联第五届专职副主席,广西民问文艺家协会第三、第四届主席和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届名誉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获得者。  农冠品于1936年8月出生于桂西南一个壮族小山村。那里山高路远,林密峒深,鸟啼蝉鸣,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农冠品的少年是在家乡度过的,尽管地处
期刊
那嘟嗬是流传于广西防城港市那良、板八中越边境一带的民间“乐器”,为什么要在乐器二字上加双引号,因为这到底是乐器还是法器,或者两者兼有之,这还有待探討与研究。那嘟嗬流传的范围相对较小,其产生、用途、属于哪个民族的文化等都缺乏相关的记载,甚至群众间口头传承的信息也极少。带有神秘色彩的那嘟嗬引起了不少文艺家的兴趣和研究,自然产生了不同的猜测与说法,笔者自小与那嘟嗬有着不解之缘,经深入研究提出如下看法。 
期刊
天刚蒙蒙亮,手机就急促地响起来。冉玖刚眯着睡眼抓过电话一看,是老家父亲打来的电话。父母年事已高,冉玖刚兄妹三人都在外地工作,二老独自在老家生活,这么早打电话莫不是有什么事?来不及多想,冉玖刚立刻接通电话,电话中传来父亲刻意压低的声音:“二娃,你妈养了好多狗……”  没等父亲说完,冉玖刚就朝父亲轻吼起来:“爸,妈喜欢养狗就让她养。我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很忙,没有重要的事不要那么早打电话给我,影响我
期刊
优美的风景——夜功河和创攀山  抱才榄县作为一个远离旅游喧嚣的边境小镇,北部是与缅甸相接的达瑙史山脉,层峦叠嶂,起源于此山中的夜功河从小镇中蜿蜒穿过。这样的地理位置被当地人称为“神佛的庇佑”。2008年,缅甸遭遇了强热带风暴侵袭,损失巨大,而与其一山之隔的抱才榄县却逃过了这次天灾,依然保持了她的宁静与美丽。  夜功河是一条宽阔而平静的河,河两岸都是伸入水中的密集植物,占满了河滩,只在小镇这一岸用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