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经史之分”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7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晚清学者皮锡瑞《经学通论》在当前经学中影响力极大,书中宣称《春秋》是孔子所作的经,不是史。他严厉批判杜预,反对杜预以《左传》解读《春秋》的做法。按照“经史之分”的规定,《左传》被视为纯粹的史书,不宜用作诠释《春秋》。以此得出的结论,就是认为《春秋》和《左传》应该予以分拆,了不相干。然而,皮氏这一批评意见充满各种谬误,既误解杜预原来的本意,他所主张的“经史之分”也实不可靠。
  关键词:皮锡瑞;《春秋》;《左传》;经史之分
  中图分类号:B24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2-0118-07
  皮锡瑞《经学通论》是今天治经必读之作。在书中,他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论《春秋》是作不是钞录,是作经不是作史。”又云:“说《春秋》者,须知《春秋》是孔子作,‘作’是做成一书,不是钞录一过。又须知孔子所作者,是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经史体例所以异者,史是据事直书,不立褒贬,是非自见;经是必借褒贬是非,以定制立法,为百王不易之常经。《春秋》是经,《左氏》是史。后人不知经史之分,以《左氏》之说为《春秋》,而《春秋》之旨晦;又以杜预之说诬《左氏》,而《春秋》之旨愈晦。”①
  强调“经史之分”,就是否定《左传》解经的资格,认定借鉴于《左传》只会导致“《春秋》之旨晦”,从根本上废弃杜预《集传》以《左传》解《春秋》的进路。这些观点,后来以各种方式被编写到各种经学教科书中,影响甚大,甚至有研究者直接以此作为定性《春秋》和《左传》的起点,依样画葫芦地把《春秋》当作经,把《左传》贬为史,进而强调只有《公羊》独得经义。②然而,皮锡瑞以上说法是否可靠呢?被他攻击的杜预是否彻底错误呢?最近,方韬先生的力作《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已明确展示杜注自身具有内在融贯的学术理性,不宜随清儒佞汉贬晋之声予以轻忽。③可惜,方书限于写作义例,没有进一步检视皮锡瑞对杜注的批判意见。本文将立足于方书的基础,重新追查皮锡瑞的思路,察看“经史之分”究竟是否可以说得通。
  一、“作”与“钞录”之别
  皮锡瑞首先是从“《春秋》是孔子作”的前提出发,进而剖析“作”的含义。“做成一书”意味着《春秋》是孔子写作时预期中的产出。这一点历来儒者没有多少异议。《史记·孔子世家》引孔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④这段自白,足见孔子因为“吾道不行”的挫折,而决定写作《春秋》。现无任何证据足以推翻《史记》的记载,其权威性不言而喻。皮氏“做成一书”的判断,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在于,皮锡瑞对“作”的界定,说是“不是钞录一过”,而非提出正面的阐述。界定一个概念不是什么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出它与其他东西的区别。皮锡瑞强调“作”与“钞录”的区别,其实留有一个需要深描的诠释空间:“作”与“钞录”是否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答案无非以下两者:
  (a)假如是,那就意味《春秋》所有内容都是原创,没有抄录其他作品的任何东西。
  (b)假如不是,则是意味《春秋》“作”之余,也有“钞录”的做法。
  皮锡瑞显然倾向于(a),因为“钞录一过”的“一过”意谓一遍,指代的是《春秋》全经,因此可以判断他所反对的“钞录”是适用于《春秋》全经。而且,他也没有交代《春秋》哪些内容是“钞录”的,哪些内容不是“钞录”。因是(a),故任何一个反证的存在已足以驳倒。就现有文献而言,对(a)的反例是不难找到的。
  《孔子世家》仅说“乃因史记作《春秋》”和“约其文辞而指博”⑤,此“因”如《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和“周因于殷礼”的“因”⑥,皆是承袭义。显然,《春秋》是有承袭的文本,那就是“史记”。此外,“约其文辞”的“约”是省减义,表示《春秋》经过孔子的处理后文辞显得简洁。就此而言,是无法确证《春秋》不包括“钞录”的结论。杜预既说“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又说“其余则皆即用旧史”,显然认为《春秋》具有“钞录”的内容,而这样的理解不见得违反《史记》的原意。
  能不能说杜预的判断仅属个人偏见呢?很难这么说。撇开《左传》不说,《公羊》《穀梁》二传在解读《春秋》时,已明确指出某些经文的措辞是抄录史文所致。
  例一,昭十二年经:“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公羊》云:“伯于阳者何?公子阳生也。子曰:‘我乃知之矣。’在侧者曰:‘子苟知之,何以不革?’曰:‘如尔所不知何?《春秋》之信史也。’”
  例二,僖十九年经:“梁亡。”《穀梁》云:“梁亡,郑弃其师,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
  例三,襄二十九年经:“齐高止出奔北燕。”《穀梁》云:“其曰北燕,从史文也。”
  例四,昭三年经:“北燕伯款出奔齐。”《穀梁》云:“其曰北燕,从史文也。”⑦
  例一认为经文的“伯于阳”,实作“公子阳生”,据《公羊》解释,“伯”是“子”之讹,“于”是“子”之讹,“阳”后脱一“生”字。然而孔子明知这里错误了,却不改正,仍然墨守史文,是因为他相信《春秋》是“信史”,故不愿任随己意而改之。例二以此经“梁亡”和闵二年经“郑弃其师”两则经文为例,表明孔子在文字上没有任何增删,只求“正名”而不作其他言说。例三和例四的“北燕”,有别于其他经文一概单称为“燕”,《穀梁》解释这是孔子依从史文的缘故。⑧
  以上四例,显示《公羊》和《穀梁》皆认为《春秋》有些文辞是沿用了“史文”(或《公羊》所说的“不修春秋”,或《孔子世家》所说的“史记”)原有的内容。依皮锡瑞的说法,这些都属于“钞录”的例子。当然,依从史文的记载,大概不止这四例。诚如焦袁熹《春秋阙如编》所说:“书日月,书公子,经文如此,盖承用旧史,不可一以义例求之。”⑨这不是说所有经文皆属“钞录”。更确切地说,是“作”之余还有“钞录”,不能认为经文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作”。过度强调“作”而否定《春秋》因袭史文,是不妥当的论断。这一点,清儒刘士毅已有深刻的批评:“先儒说经者,每事皆有是非,每人皆有予夺,每字皆有取舍,所谓小言詹詹者尔。圣人作经,大纲正而万目举,亦奚用此屑屑为?”⑩当然,究竟哪些内容是“作”,哪些内容是“钞录”,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限于“史文”已佚,难以概括言之。但非常清楚的是,杜預“因鲁史策书成文”之说,是有根据的。因此(a)是不对的,正确的答案是(b)。   另须提请注意的是,杜预未尝主张“钞录一过”是《春秋》主要的笔法。《集解序》“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之语,说的是孔子对鲁史策书的各种“真伪”记载,具有自己的判断,而且叙述中也注意“典礼”的内容,可见杜预并不认为孔子看见鲁史策书有什么便抄什么。上述的例一和例二,已够反映孔子对“史文”的“真伪”是有所“考”而“钞录”。因此“考其真伪”云云,比“钞录一过”更符合实际。杜序既不言“钞录”,以“钞录一过”理解“杜预之说”,对杜预自是不公平的。
  确切地说,杜预把孔子的写作分作两类:一是“刊而正之,以示劝戒”,另一是“其余则皆即用旧史”。前者的“刊”不是刊登或刻录,而是意谓删削B11;而“刊而正之”,义近《史记》的“约其文辞”,都是说删定《春秋》之文。由此可见,杜预已承认孔子透过用词来表示相关的政治批评,差别仅在于他没有直接用“作”这个字,而是说“刊而正之”。与“抄录”相近的是“用旧史”,但这不是《春秋》的全部内容,故曰“其余”。可以说,杜预《集解序》对孔子写作的理解是,既有“作”,又有“抄录”。这是皮锡瑞没有注意到的要点。相反,像皮那样把“作”与“抄录”对立起来,只是批判“钞录一过”的错误,却又不指出经文含有“钞录”,实是以偏概全,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二、“史”与“经”的定性
  皮锡瑞对“史”的理解,与“钞录一过”密切相关。据他所说,“史”是根据历史事实直接记载,故曰“据事直书”;不宜提出个人的评价,故曰“不立褒贬,是非自见”。
  这样界定“史”的内涵,能不能符合杜预的主张呢?在皮锡瑞以前,其实已有论者认为《春秋》是“史”,反而杜预把孔子视作“史官”。例如孙觉《春秋经解》云:“若如其说,则孔子乃一史官尔。《春秋》既曰作之,又徒因其记注即用旧史,则圣人何用苟为书也?”B12孙觉认为杜预不理解孔子所以作《春秋》之意,其理据与皮锡瑞相当接近,都是预设史官秉笔直书,而又断定《春秋》不是这样的作品。
  问题是,杜预是否完全根据这样的“史”来理解《春秋》?显然不是。如上所述,杜预已说过“刊而正之,以示劝戒”,说明他也认为孔子透过删削和用词而做出政治批评。除了上述皮锡瑞所征引的部分外,杜预《集解序》还有以下内容未被征引:“……史有文质,辞有详略,不必改也。故传曰:‘其善志。’又曰:‘非圣人孰能修之?’盖周公之志,仲尼从而明之。”B13这里涉及两则典故。
  一则,《左》成十四年传:“舍族,尊夫人也。故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二则,《左》昭三十一年传:“是以《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B14
  一则是解释“侨如以夫人妇姜氏至自齐”的经文为何不记载族名,认为《春秋》的记述用词相当细密而又含蓄,歌颂只有“圣人”才能编写它。二则是说明《春秋》记载齐豹为“盗”和记载三个叛逆的名字,赞扬这是善于记述的表现。
  明白以上两则典故,便可以了解《左传》对经文写作的理解,同样也讲究笔削和文辞多变,也讲究“褒贬”之意;借用萧楚之说,“非止尽依用旧史事辞也”B15。不能说仅有《公羊》才能注意到这一点。杜预援引这两则典故,就是要概括“刊而正之”与“用旧史”两种不同的笔法,认为它们同样体现孔子写作《春秋》的技艺。可是,刘敞对之缺乏相应的理解,反而责怪杜预说:“此未尽也。苟唯文之所害,则刊而正之,其余皆因而不改,则何贵于圣人之作《春秋》也?而传又何以云‘非圣人莫能修之’乎?”B16刘敞读了“刊而正之”,没能注意到这是笔削删定的意思,反以“非圣人莫能修之”责难杜预,可谓莫名其妙。如其理解,就是认为只有“作”才是《春秋》可贵的地方,却没能正视经文也在“用旧史”,因此他对杜预的批评是不能成立的。与刘敞一样,皮锡瑞同样不重“用旧史”,也没有看见《左传》和杜预也讲褒贬,故其对“史”的理解,强调“不立褒贬”,并刻意把“据事直书”与“褒贬”对立起来,仿佛认为杜预讨论《左传》时都在鼓吹“据事直书”和“不立褒贬”似的。杜预《集解序》对《左传》的理解大体不错,皮锡瑞质疑“杜预之说诬《左氏》”是过当的,比刘敞的意见高明不了多少。
  承认《春秋》有“钞录”的部分,不是认定它没有思想性。在此,清儒曹金籀的观点相当值得参考,《春秋钻燧》云:“夫子之于《春秋》,或仍之,或改之,必有其义也。”B17曹金籀长年专攻《穀梁》,又好《公羊》《繁露》,绝非偏好《左传》,故不能把他的说法理解偏袒古文学的立场。其言“仍”,相当于杜的“用旧史”,《春秋》有“仍”又有“改”,不能说有了“仍”就没有“义”。曹金籀这个观点,说明好言《春秋》之“义”,是可以坦率地接受经文“仍之”的。以此,便能知道刘敞和皮锡瑞责怪的不合理。
  如果说,“史”无涉于“褒贬”,那么“经”就被认为是“褒贬是非”,以期“定制立法”,作为“百王不易之常经”。皮锡瑞这一定义的问题是,《春秋》没有序言自述写作纲领,它的编年史体例也注定其内容都是记载春秋时期的人和事件,不像《周礼》那样陈列制度纲领。因此,乍读是找不到他所说的“制”“法”“常经”的,而《春秋》也没有这三个概念,故读者完全有理由质疑上述对“经”的定性是否圆满。
  (1)“褒贬是非”不是区别经、史的关键变项。这不是儒家经典(尤指经部著作)所能独占的东西。像《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这些史著,与《左传》一样,皆不乏精彩的评说。B18
  (2)“定制立法”作为界定“经”的核心条件,似非达解。皮锡瑞由拥护变法的政治立场出发,他所理解的“定制立法”是涉及具体政治制度的创设,而不是抽象原理的阐述。至少《周易》《尚书》《诗经》这三部著作,若以“定制立法”概括其内容,将是富有争议性的论断。无疑,皮锡瑞视为“定制立法”的典例,主要是《春秋》。为了抬举《公羊》何诂的需要,他把“微言”与“大义”分拆对待,认为“大义”专指“诛讨乱贼以戒后世”,而“微言”专指“改立法制以致太平”。这样理解的“微言”自然被算作“定制立法”的内容,但因为《春秋》《公羊》皆无确证“微言”的直接记载,故皮锡瑞不得不从《孟子》和董仲舒的著作另觅证据,能找到的大多是偏属“大义”而鲜有“微言”。B19只要不是心存偏见地阅读,便能承认《春秋》记载的都是“事”,主要是人的各种行为,不是首先涉及政治制度;即使与政治制度有所关联,也是辅助解释的作用。说《春秋》是“定制立法”之书,不过是偏好《公羊》何诂的结果,而《春秋》研究者不见得必须接受这个观点。无论如何,这不是駁杜的良好理据,因为杜预自己也说“下以明将来之法”,尽管杜的“法”不等同皮的“制”或“法”。   (3)“事”不被包括在“经”的定义之中。这与“借事明义”的主张密切相关。据皮锡瑞的理解,“事”是次要的、工具的,而且是可伪的、可阙的。因此,他对“经”的界定,不讲求“事”的存在,实非奇事。然而,“事”在儒家经典中的重要性,实在不容轻忽。宋儒郑刚中说得相当透彻:“或者谓经以传道,史以传事,此大不然。使天下俗学晩生知经而不知史者,必此言也。夫经曷尝无事,史曷尝非道。道与事,散于经史之间。治乱安危,存亡成败,明圣仁惠、昏童暴虐之君,忠良俊乂、奸邪险曲之士,靡不具道,学者不可不知也。”B20儒者阅读经书,不仅是为了“道”的认识,还包括“事”的了解。因此,要查找“事”是怎么回事儿,不能只看史书,还要看经书。B21李源澄说:“夫经学者,史与子合流之学问,固非史学,亦非子学,而与子、史皆有密切之关系。”B22按其认知,史学多记事,子学多言理,而经学综合史学和子学两者。这远比皮锡瑞的观点来得妥当和可靠,因为他正视了经学也有“记事”的一面。
  就《春秋》而言,它既有编年史的叙事形式,而经文中的“事”又不是可以随意假托的记载,那就没有理由弃之度外。这不意味重事轻道。相反,要解读《春秋》讲的究竟是什么道理,往往需要对史事有所了解。承认经史有别,不意味读经不必理解史事。这一点,元儒黄泽已有深刻的剖析:“《春秋》固是经,然本是记事,且先从史看,所以如此说者,欲人考索事情,推校书法。事情既得,书法既明,然后可以辩其何以谓之经、何以谓之史。”B23不重视《春秋》的“记事”,是有问题的。皮锡瑞强调“经”的“定制立法”,又说“史是据事直书”,无形中把“事”偏属于“史”的范畴,与经无涉,仿佛“事”在“经”中像是无足轻重似的。这一见解,只能说是“借事明义”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解读《春秋》不必如此,理由很简单,即使《公羊》《穀梁》也不乏以事解经的做法。B24
  三、“为万世作经”与“为一代作史”之别
  皮锡瑞说“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这已划定了《春秋》立言所针对的读者群,不在已逝的“一代”,而在未来的“万世”。《孔子世家》说过“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反映孔子有立言的意向,而“后世”究竟是什么人?孔子没有这样的预见。然而,皮锡瑞绝非是如此宽松的理解。结合他对“为汉制法”和“为后王立法”的辩护,可以推知“为万世”就是“为汉”或“为后王”。就皮锡瑞的各种举证而言,他虽然很想捍卫何休“为汉制法”和“为后王立法”的主张,但在论证上绝不成功。杜预“下以明将来之法”,既反映他虽抗拒“素王”的构想,但期许孔子有“法”留给“将来”。应该说,“将来”在用词上比“汉”或“后王”宽泛,是比较接近《孔子世家》的解释的,不像“为汉制法”或“为后王立法”已设想了某个找不到确实证据而又不得不预测其存在的读者群。
  “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的“作经”和“作史”,其“作”的主体皆指孔子。如其解,就必须预设孔子在生之时,不仅已有“经”和“史”的学术范畴,而且孔子也非常清楚自己所“作”的是“经”而非“史”。
  这是一个违反历史常识的判断。《孔子世家》仅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序《彖》、《系》、《象》、《说卦》、《文言》”,“乃因史记作《春秋》”B25,可以说《礼》《书》《诗》《乐》《易》《春秋》是经过孔子整理、编定或撰写的,但孔子未尝以“经”的概念指代它们。为了满足孔子作为“教主”的宗教性构想,皮锡瑞试图把“经之名”的发明权也要归诸孔子,但在论证上存在许多谬误,不宜信从。“经”的名目,远晚于“史”。B26《论语·卫灵公》引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B27,说明孔子知道什么是“史”,但他与弟子聚谈却无称其著作为“经”之意,《论语》言“经”仅一例,即《宪问》“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B28之言。此“自经”意谓自杀,与经部文献毫无关系。没有证据显示孔子写作《春秋》时已经划分“经”与“史”的概念,更遑论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孔子对经史之分没有明确的构想,但经史之分却因他而起。朱鹤龄《尚书埤传》引章如愚曰:“盖夫子以前,载籍无经史之殊。夫子既删定之,然后经为经,史为史。”B29这不是说孔子自己按照“经”与“史”而进行“删定”的工作。之所以“经为经,史为史”,主要是因为孔子被后人抬成圣人,所以他删定过的书,以及后来诠释它的作品,都被归入经部文献。在唐初官修的《隋书·经籍志》中,开始以经、史、子、集四部命名分类,而经与史、子、集之分,主要是目录学的意义。就经部文献的认识过程而言,四部分类的面世,绝不意味经部文献就此与其他部类的文献绝缘。一个经师的养成,绝不是单看经部文献就足够了。不同兴趣的读书人,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挑选自己想读的书,不必拘泥四部分类的限制。像元儒吴澄那样既治《周易》《春秋》,又通《老子》,绝非可异之象。经学专科目录的出现,基本上是明代藏家事业发达以后的成果。故朱彝尊写作《经籍考》,主要是参考朱睦《授经图》《经序录》、张儶《古今经传序略》、孙承泽《五经翼》这些近作,更早的就只能追溯至马端临《文献通考》,绝非承袭悠久的积累。B30经、史之分,与经与子、集之分一样,作为图书分类的意义,对读者的认知不曾划定什么不可逾越的边界。
  这是必须谨记的一点。《春秋》与其他儒家经典一样,即使有了四部之分,但不意味它与“史”的关系就此断绝。《春秋》被放在经部之中,不意味这是与“史”无关的书。《隋书·经籍志》云:“《春秋》者,鲁史策书之名。昔成周微弱,典章沦废,鲁以周公之故,遗制尚存。仲尼因其旧史,裁而正之,或婉而成章,以存大顺,或直书其事,以示首恶。故有求名而亡,欲盖而彰,乱臣贼子,于是大惧。”B31《春秋》被划到经部(而非史部),但《经籍志》的作者还强调《春秋》原是“鲁史策书”之名,而且像杜预那样坦白地承认“因其旧史”的写作手法。《春秋》作为经书,只是后人的目录学分类,不能因为这样的分类而以为孔子在写作时也有相同的想法。
  对此,元儒郝经已有相当深刻的阐述:“古无经史之分,孔子定《六经》,而经之名始立,未始有史之分也。《六经》自有史耳。故《易》,即史之理也;《书》,史之辞也;《诗》,史之政也;《春秋》,史之断也;《礼》《乐》,经纬于其间矣,何有于异哉?”又说:“经史而既分矣,圣人不作,不可复合也。第以昔之经而律今之史可也,以今之史而正于经可也。若乃治经而不治史,则知理而不知迹;治史而不治经,则知迹而不知理。苟能一之,则无害于分也。”B32以上,明确指出孔子所整理和删定的“六经”,与“史”本有密切关系,只是因为“圣人不作”,在孔子以后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圣人,所以经部文献遂为“六经”及其相关作品垄断。就后人的学习而言,治经与治史二者本可兼容。不论从哪一角度看,皮锡瑞“为万世作经,不是为一代作史”是把后人的圖书分类当作孔子的写作方针,以此理解《春秋》的内容,自然不可能符合历史实际。   四、由“晦”而“愈晦”的指责
  皮锡瑞之所以认定孔子有“作经”与“作史”之分,言其用意,无非是推出“《春秋》是经,《左氏》是史”的结论。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于此不赘,在此仅讨论皮锡瑞的推理方式。
  (1)“以《左氏》之说为《春秋》,而《春秋》之旨晦”。因为“经史之分”,《左传》遂被视为不能正确诠释《春秋》,使得“《春秋》之旨”变得隐晦不明。
  (2)“又以杜预之说诬《左氏》,而《春秋》之旨愈晦”。杜预之说,既误解《左传》,又妨碍《春秋》的正确诠释,使得“《春秋》之旨”更加隐晦不明。
  由(1)而(2),是一种递进关系的说明,这从“晦”和“愈晦”二语可证。在此,皮锡瑞似乎阐述矛盾。如其说,《左传》之所以不能正确诠释《春秋》,是因为“《春秋》是经,《左氏》是史”。杜预之所以被视为错误,是因为《集解序》载有“因鲁史策书成文”“用旧史”等说法;这些说法,着眼于《春秋》与“史”的关系,而皮锡瑞“不是钞录一过”“不是为一代作史”等批评,则是冲着“史”而来。至少就皮的理解而言,杜预对“史”的讲究,很难说是偏离《左传》的观点。《左传》与杜注同样重史,何“诬”之有?在重史的问题上,杜预既非“诬《左氏》”,那又如何使得《春秋》之旨由“晦”变得“愈晦”?
  当然,对皮锡瑞“诬《左氏》”的观点,还有另一种解读方式,就是认为“诬”不是指“用旧史”等说法,而是指杜注对孔父、仇牧、荀息的批判。皮锡瑞曾经质疑杜预因支持司马氏而助篡:“盖不特孔子之经,为所诬罔,即《左氏》之传,亦为所汨乱,致使学者以《左氏》为诟病。”B33换言之,由(1)而(2),其中的言说对象发生隐秘的转换:(1)的“为”是指“史”,(2)的“诬”是指涉嫌“助篡”的观点。皮锡瑞对之亦无相关的交代。征诸上文下理,全是讨论“经史之分”,忽然由“史”转换到“助篡”,实在是太过突兀,也无助于证成“是作经不是作史”的主题。
  此外,由“晦”变得“愈晦”的“《春秋》之旨”究竟是如何界定?这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是从皮锡瑞的观点出发,那么“《春秋》之旨”不仅要有“大义”,还要有“微言”,亦即“素王改制之旨”。不信从他所认可的解经意见(即接受《公羊》何诂或貌似与之义近的观点),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掌握“《春秋》之旨”的。因此,造成“《春秋》之旨”的“晦”,不独是《左传》或杜注。真正的症结不是杜预或其他人不明“经史之分”,而是不信从何休的观点不能令皮锡瑞接受。
  换个思路来看,假如“《春秋》之旨”的内涵不是预先已被设定只有何诂最能符合,而是具体地追问哪些解经意见最能符合经文的原意,那么就该承认《左传》和杜注对经文的解说不见得只会带来“晦”或“愈晦”的结果。兹举一例以说明。僖十九年经:“梁亡。”《左传》云:“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杜注:“以自亡为文,非取者之罪,所以恶梁。”B34这是批判梁国滥用民力,导致自取灭亡,而《公》《穀》二传也是这么认为。《公羊》僖十九年传:“此未有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B35《穀梁》僖十九年传:“梁亡,自亡也。”B36对“梁亡”的所以然,三传实无重大差别,故赵伯雄这么归纳:“三传所述《春秋》经义是相同的,三传都指出,经文之所以只用‘梁亡’二字,而不采取‘某某灭梁’的句式,是要表明梁之亡完全是咎由自取,‘梁亡’二字当中蕴涵着《春秋》作者对梁国君主的批评。”B37因为这样,即使站在《公羊》的立场上看,也不能说《左传》和杜注对“梁亡”的解释是错误的,或导致此经之旨变得“晦”了。
  类似“梁亡”的事例还有许多,毕竟《春秋》三传记载有同有异,即使仅就《左传》《公羊》而论,也不难找到不少彼此兼容的说法,问题是要看各个特定的解释究竟如何说法。因“经史之分”而预早断定《左传》的解经意见必不可信,是说不通的。认可《春秋》的思想性,相信经文包含各种深刻的政治理念,不必预先否弃它的历史性。进一步说,经、史之殊,本来不该是人为地设定认识的心障。《春秋》和其他儒家经典一样,都是包含历史性内容;而历代儒者不乏相信经史相通者,认为透过读经可以提升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像元儒刘因便这么说:“胸中有《六经》《语》《孟》为主,彼兴废之迹,不吾欺也。如持平衡,如悬明镜,轻重寝扬在吾目中,学史亦有次第。”B38把“经”与“史”对立起来,不是儒者学习经史的常态,也不必要。“经史之分”,本是图书分类的意义,将之转化为预判认识结果的标签,在进行具体解读经典文本之前,便给不同的作品贴上卷标,然后预先断定什么作品更能解释经典,是不需要仔细研究和具体分析的做法。考虑到皮锡瑞对《左传》和杜注的认识不合实际,而且他的“《春秋》之旨”也有偏袒《公羊》何诂之嫌,所以他以“经史之分”来贬抑《左传》和杜注,实非公允的评价。
  五、小结
  在孔子作《春秋》之时,尚无经、史之殊。随着四部分类的出现,《春秋》作为《五经》之一,和三传一直被列为经部著作。这都是图书分类的意义,与经传作者的写作想法没有直接的关系。无论是《春秋》抑或三传,其作者大概也没有预见“经”与“史”的分拆。然而,皮锡瑞相信“经”与“史”的分拆,是从孔子写作《春秋》之时已经存在的。以此,“经史之分”已被转化为独尊“今文说”且排斥异说的有效工具。坚持此说,只能反映用者的派性立场,不显示任何学术深度。可以说,这是一个只有思想史意义的构想,已无继续沿用的必要。
  注释
  ①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五,吴仰湘点校,中华书局,2017年,第368页。
  ②最新的一例,就如曾亦、郭晓东:《春秋公羊学史》第三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039页。
  ③方韬:《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64—165页。
  ④⑤司马迁:《史記》卷四十七,中华书局,2014年,第2352页。下引《史记》仅注卷数和页码。   ⑥邢昺:《论语注疏》卷二,中国致公出版社,2016年,第25页。
  ⑦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二,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4页;杨士勋:《春秋穀梁传注疏》卷九、十六、十七,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8—139、272、279页。下引《十三经注疏》仅注页码。
  ⑧杜预“经承旧史”的观点,与《穀梁》“从史文”的关系,已有《左传》专家做出研究,即方韬:《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研究》,第164—165页。这里所列的三、四例,主要是参照方书的观点。
  ⑨焦袁熹:《春秋阙如编》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七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749页。下引《文渊阁四库全书》仅注册数和页码。
  ⑩刘士毅:《春秋疑义录》卷上,《四库未收书辑刊》第九辑第一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37页。
  B11一些研究印刷术起源的人,便因误读“刊”为印刻之义,错把印刷术的起源系于汉代或魏晋南北朝。这方面的驳正,参阅辛德勇:《中国印刷史研究》,三联书店,2016年,第13—38页。
  B12孙觉:《春秋经解·自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册,第555页。
  B13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一,《十三经注疏》,第12页。
  B14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七,《十三经注疏》,第765页;卷五十三,《十三经注疏》,第1521—1522页。
  B15萧楚:《春秋辨疑》卷三《石鹢辨》,《文淵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册,第146页。
  B16刘敞:《春秋权衡》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四七册,第172—173页。
  B17曹金籀:《春秋钻燧》卷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八辑第二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328页。
  B18在四部分类以前,中国已有相当成熟的史学评论,只因史学著作过少,只是依附在《春秋类》之后。参阅逯耀东:《经史分途与史学评论的萌芽》,《魏晋史学的思想与社会基础》,中华书局,2006年,第178—194页。
  B19这个问题的分析,参阅拙著:《孟子已明言“大义”和“微言”吗?——论皮锡瑞对〈孟子〉的错误解读》,《哲学动态》2019年第7期。
  B20郑刚中:《北山集》卷九《答梅秀才》,《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三八册,第107页。
  B21在此姑举一例:明儒丘濬为了说明“武备与文教并行”的道理,就遍查经史以求解答:“臣故历考经史所载威武之事,备载之而举韩琦先治内患之说终焉。”参阅邱濬:《大学衍义补》卷一一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七一三册,第366页。韩琦的观点暂勿深究,但丘濬查找“威武之事”而从“经史”入手,已反映“经”也是“事”的重要来源。
  B22李源澄:《经学通论》,《李源澄著作集》四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8年,第6页。
  B23赵汸:《春秋师说》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六四册,第290页。
  B24赵生群、赵昌文:《三传以事解经比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B25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七,第2344—2346页。
  B26朱维铮:《史学史三题》,《朱维铮史学史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4页。
  B27B28邢昺:《论语注疏》卷十五,第253、227页。
  B29朱鹤龄:《尚书埤传》卷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六十六册,第981页。
  B30刘仲华:《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士人学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4—65页。
  B31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二,中华书局,1973年,第932页。
  B32郝经:《陵川集》卷十九《经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九二册,第208—209页。
  B33皮锡瑞:《经学通论》卷五,吴仰湘点校,中华书局,2017年,第427页。
  B34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卷十四,《十三经注疏》,第393、395页。
  B35徐彦:《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一,《十三经注疏》,第241页。
  B36杨士勋:《春秋穀梁传注疏》卷九,《十三经注疏》,第138页。
  B37赵伯雄:《〈春秋〉经传讲义》,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3页。
  B38刘因:《静修集》续集卷三《叙学》,《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一一九八册,第684页。
  责任编辑:涵 含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哲学经典《周易》提出元亨利貞,是中国哲学回答天地万物资始资生的基本思维方式,是回应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基本话题。任何事物都在时空的人文语境中演化,离了一定的时空,就离了生物之道。和实生物,聚散气化。从思维视阈观天地万物生死、荣枯的运动变化,它们表现为凝聚性与离散性。人生为气聚,人死为气散。聚散体现为多种形式:聚极而散,聚散有气,聚散为理等。本体不因运动变化而损益,但聚与散作为两种运动形式
期刊
摘要:晚清以来,各个时期的政府均开展过移风易俗,意图改造社会、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但被移易的风俗仍然延续至今,这充分反映了该问题存在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新时期农村的移风易俗包括遏制高额彩礼、严禁婚丧大操大办、治理有神信仰、打击黄赌毒等,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些做法在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地位之间、做法的生硬与风俗的弹性之间、政策统一性与地区差异性之间、典型示范与普及推广之间、运动式治理
期刊
摘要:随着自然化运动的发展和“进化论转向”的出现,目的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解释图式和自然化的“科学基础”又“华丽登场”了。它对目的的形式、种类、实质、发生过程、进化机理和作用做出了新的探索和规定,强调目的既是由自然选择等物质力量所塑造出来并赋予有机体的一种维持和复制自身的客观的指向性和倾向性,同时又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解释手段,可弥补常见科学的因果—功能解释之不足,离开了它,许多认知乃至生物现象就不可能获
期刊
摘 要:场景化生产构成新媒介文艺一种特殊性的审美意义生产机制。当代艺术对自身的反思和对交互性的追求、数字新媒介革命等多种因素合力造就出新媒介文艺场景。新媒介文艺场景由各种载体和技术媒介、文艺信息、参与者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新媒介文艺场景化生产即参与者与媒介互动,以整合了传统生产、传播、接受各环节的交互方式生产文艺信息。新媒介文艺场景化生产的形成具体展开为文艺活动场景化及文本、时间、空间、参与者等要素
期刊
摘 要:在民用航空器权利体系中,民用航空器留置权作为一种商事留置权,具有独立存在的必要性。我国《民用航空法》没有规定民用航空器留置权制度,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发展,这一立法漏洞亟须填补。我国构建民用航空器留置權制度具有丰厚的立法基础,可以考虑在《民用航空法》中增设特别条款,突破物权法关于留置权的一般规定,建构符合民用航空业特点的特别留置权制度。该制度与融资租赁制度相衔接,共同维护公共航空运输秩序。  
期刊
摘 要:粮食主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实施有效的耕地质量管理,应当构建包含农户、第三方主体、政府在内的三维坐标。在现有产权制度不足以激励农户维护耕地质量的情况下,应当在建立约束机制前提下提供公共物品的支持,使兼有耕地使用者和质量维护者双重身份的农户成为养地措施的执行者。第三方主体违法排放污染物会
期刊
摘要:学界关于法教义学或社科法学作为主流法学研究范式的论争并不充分,原因之一是法哲学视野的省察长期缺失。各部门法学几乎天然就是教义学式的,作为方法论的法教义学常常被誉为法学的安身立命之本。其实,法哲学可以看作法教义学自带的纠错系统或纠偏系统,前者总是站在更广阔的理论平台上检视后者的基本问题和前提问题,追问现代法律从形式到实质内涵的整体意义上的合法性与正当性。对法哲学的理解往往贯穿社科调研的整个过程
期刊
摘要:中国哲学是以经典诠释为基础的哲学之思,释经方法与本体追求密不可分地存在于哲人的经典诠释中。王弼为玄学之宗,其哲学语词、表述方式及思想指向,既继承又超越了两汉时期的天人相应之学,同时也为东晋时期佛教的讲论与传播提供了格义所需的思想依凭。基于经典诠释的变迁,追溯王弼哲学渊源,可以发现,王弼哲学主要通过汉末荆州学术及其经典诠释方法,同两汉思想传统历史地关联起来。当他秉持“得意忘言”的诠释理念,以“
期刊
摘 要:粮食安全问题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从粮食生产和粮食供给的微观角度来看,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也存在一些隐患,包括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粮食种植结构与消费结构不适应,种粮收益逐年下降,粮食生产劳动力老龄化严重,现有的粮食补贴方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以及粮食浪费现象严重等。因此,需要从健全耕地保护监管体系,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优化粮食产业区域布局,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走失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走失事件频发,是个体、家庭、社会和政府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老年人患病或经济贫困,家庭照料资源匮乏,防护措施不到位;社区服务发展滞后,大众传媒对老年人走失问题关注不够,老年群众组织功能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明。鉴于此,应多管齐下,构筑预防老年人走失的社会支持系统,从促进老年人自身的健康老龄化和积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