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地方民俗精英的地位与作用

来源 :文化遗产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ng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民族民间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各民族文化传统的重构与发展中,一些文化元素得到彰显,并在重构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相反,有些文化元素,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被遮蔽,原有的文化形式出现了一定的变异,在这种文化选择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主导这种选择的往往是地方的民俗文化精英,即在一定区域内的民俗活动中,有名声、有影响力的参与者,以及可以与地方权力机构进行有效沟通的民俗活动采纳者。他们在“非遗”的文化语境中,日趋活跃,成为文化保护中的特殊角色,对地方文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何认识“非遗”保护工作中这样一个群体的作用和影响,进而探讨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非遗”保护工作模式的官民之间互动的各种影响因子,对于我们适当调整政策,推进“非遗”保护工作以及文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会有所启发。 In the protection of government-le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there has been a new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folk culture. In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thnic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some cultural elements are highlighted and are at the core of the reconstruction system. On the contrary, Some cultural elements are gradually obscured in this process. Some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original cultural forms. In this kind of cultural choice, human factors have a greater impact. Leading this choice is often the local folk culture elite, that is, in a certain area of ​​folk activities, there are famous and influential participants, as well as adopters of folk activities that can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local authorities. They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ctive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non-legacy” and have become special roles in cultural protection and hav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loc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How to understand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such a group in the “non-legacy” protection work and then to explore variou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officials and citizens in the “non-legacy” protection mode l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widely involved by the society. For us Appropriate adjustment of policies to promote “non-heritage ” protection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ill be inspired.
其他文献
“有人说,真实的人性只存在于一个人独处时。在没有人看见的角落里,一个人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才是他真正的本性。”人只有在独自存在的时候才属于自我。所以,“独”是一个与思
在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中,遗产运动遇到文化认同的强烈需求,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的关联性成为遗产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国内外遗产学语境中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认同关联性的
身体向着一侧倾了倾,一只手支着地,跟着,腿一收,屁股一下子起了空,整个人就站了起来。等到踉跄着过去,弯下身,一抱,腰又软了,“扑通”一腚蹾地上。于是,魔怔着——  “来,老弟,烧口吧。”  “……”  “来,老弟,再烧口,烧这口就跟那辆车走吧。”  “……”  “嗞——”灰黑的烟头一红又亮了,一阵浓浓的烟团腾起,拖着,一缕白白的细烟儿被送到了半空儿,又腾起一股来。很快,这火红又不亮了,一股烟儿也变
克东县广大民兵主动与大中专院校师生结成科技对子,形成科技致富辐射的热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克东县地处偏僻,人们思想守旧、经济滞后。为了帮助群众摆脱贫
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本尼迪克特指出了文化是为解决人类的疑难问题而呈现的,指出了文化的差异与文化的整合功能,强调文化的多种性,认为不同的文化是选择的结果。同时,强调
夏日的川西北高原依然是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而此时的山上山下,一面面鲜红的民兵队旗迎风飘扬。队旗下,三五成群的民兵在高山峡谷中打眼放炮,搬运石头,挖土填石……渐渐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省城遇见了年近七旬的姚大明老人。   三十多年前,我刚从中专学校分配到大别山区的一家事业单位,到车站接我的就是姚大明,当时他是单位的人事股长。姚股长拎着我的行李,一路说个不停。其中的主要内容,是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提醒我到新单位要注意的种种事项。   姚股长比我大十几岁,是一名资历较老的中专生。更成熟的,是他的政治思想──据说,他在校时就入了党,工作不到一年就当上了单位
说起来很惭愧,自己写了近3年的新闻稿件,还没有上过头条,也没有几篇“重头稿”。恩来想去悟出了一点道理,其中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看好“路”才能写好稿。看好“路”,无论对于初学
木箱上的图文  有着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走向  先是有了木头  再有木匠,然后有了技艺,再有木箱  先是有了木头上的纹理,木头自身的成果  再是有了风,有了雨,有了烈日,有了蚊虫啃啮  一句话  有了时间携带它们一一造访木头  木头上的纹理开始有了不以人意志为转移  的走向。它们从木头自身醒来  愕然于世界的繁复、鲜活,它们相互鼓励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阳光道,或独木桥  它们不想呆在木箱上  有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