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先士卒切身体会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难点。教师们努力探求着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举措,他们身先士卒,切身体会作文的艰难。坚持为学生写下水文,已成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共识。
  写下水文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下水文写的是身边的人,记的是身边的事,它比起《优秀作文选》中的习作对学生更具有直观性,对学生的写作更具有针对性,易于学生接受。写下水文能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语言运用技巧,使之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写下水文,与学生一起体味写作的甘苦,方能向学生提出较为恰当的写作要求,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稳步提升。
  一、下水文要符合初中生的接受能力
  “下水文”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对作文的要求。毫无疑问,教师的学识远远高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的写作能力远远高于初中教材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写下水文时,教师的写作水平不需要发挥得淋漓尽致。否则,学生望尘莫及,失去了下水文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1.下水文写初中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
  写下水文时,遵循“作文即生活”的理念。下水文必须写学生熟悉的人和事,或者景和物。我们教师的自身经历中,有许多值得回味、令人感慨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是否适合选用到下水文中,要看从什么角度切入,如果离开了特定的背景仍能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的,才可以选用到下水文中来。
  2.下水文的语言特色符合本班学生实际
  “下水文”是写给学生学习写作用的,太过于“成人化”的语言不能为学生所接受,会使学生觉得习作难。对学生写作不但起不到帮助的作用,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般的,使用长短句、排比句等能增强习作的语言气势,使用富有哲理性较深的语言来表述和描写,可使习作更耐人寻味。但对于“下水文”来说,这样的文章未必就很好。
  下水文一定要紧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力争用初中生学过的词句和富有少年儿童语言特色的句子去表情达意,做到语言贴切、朴实,从而让学生感到这样的习作亲切自然、可学可用。写下水文时,尽可能用学生的心理、语言和口气去写,按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选材和组织材料。当然,适当地使用学生没有学过的成语、典故等,也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下水文所渗透的情感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习作渗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教师看事物是比较全面、准确、客观的,这与初中学生往往大相径庭。教师写下水文时,固然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眼光来叙事和描写,但教师在下水文中所渗透的情感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不乏准确和客观,最好能引起初中生的情感共鸣。
  二、多方面“下水”
  下水文未必都是完整的习作。有的只给学生“下水”开头,有的只给学生“下水”结尾。有的给学生“下水”素材的加工部分,有的给学生“下水”写作方法。
  有时,就学生作文中的事例或段落,进行重新加工、修改,写出“下水文”,让学生能从中体味、感悟,受到启发。
  三、把握下水文的呈现时机
  教师写下水文不要局限于和学生一起作文。在学生习作期间,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的一些困难。一般在评讲作文以后,呈现“下水文”,既不干扰学生第一次的习作思路,又能对学生的二次习作带来帮助。当然,呈现下水文的时机不能一概而论。根据习作的需要,也有在学生写作前呈现下水文的,此时必须跟学生讲清楚,只能模仿形式,不能模仿内容、语句等。
  四、尝试学生命题,师生同写
  作文之前,试着让学生来命题,提出相应的要求,教师与命题的学生以及其他的学生一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习作写好以后,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是如何构思、书写提纲、选择素材的,介绍习作完成初稿后是怎样进行修改和补充的。最后当场呈现“下水文”。
  写下水文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却很有帮助。当然,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这种模式每学期也只能进行一次、两次。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三个角度展开,即见识决定广度,方法决定深度,胆识决定力度。  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对教育文化颇有研究的黑龙江教育学院书记宋志臣说: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森林的所有信息,每一个基因都储存着遗传的全部密码,这就是教育的本来面貌。  因为“我们无法把水珠从水里挑出来”——我们只有治理好整条
马克思曾经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由此不难看出:如果学生不具备必要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被学生所接收,音乐的内涵他们就更无从理解,音乐教学就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在全国扎实推进。新课标充分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充分重视学生的音乐灵性在课堂上的展现,为中学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是,新课改打破了原有教学生态的平衡,出现了诸如新课改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学科综合与音乐为本的问题、合作探究与主体个性的问题、多媒体在音乐课改中的应用问题等一系列的新问题,这些都应该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足够的重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应该学有用的数学”是我们教者的共识;我们还清醒地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升学率、不要教育质量,而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革新,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笔者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地、有组织地加以呈现,让学生通过听课
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动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但是这种听都是无意识的,往往都是“听而不闻”。其中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自己的切身感受,没有主动去体验这些音乐。针对这种现状,以学生平时最熟悉的活动场面作为切入点,也许能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  于是,在高一拓展型课《音乐与生活》中,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去感知、交流,思考音
初中班主任的工作很辛苦,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因为它的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大不小的初中生,这些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转型期,心理和生理发展不成熟,工作难做。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 要从塑造自身形象做起,勤劳、敬业、为人师表,取得学生的信赖,这样才能做好这个既艰巨又辛苦的工作。  现代初中生受时代的影响, 受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不良的心理现象及倾向需教育工作者及时了解,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性格、兴趣
纵观当前的劳技课教学,我们更多的是关注方法和策略,忽略了劳技课教学的根本。那么,劳技课教学的“本”在哪呢?它的“道”又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位劳技课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笔者以浙江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专题读本七年级上《月季花的制作》为例,围绕劳技课中的课堂导入、课堂任务的设置、教具与学具的设计、课堂评价与激励等实施过程的探索,略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劳技课的根本。  一、课堂导入趣味化,调动学生注意力和
很多时候,人们在遇到问题时,习惯采用以牙还牙、硬碰硬的方法,这样只能激化矛盾,让冲突升温,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多一份忍耐谦让,用温柔的一面去化解矛盾,我相信“以柔克刚”的效果一定让人满意。  这个学期重新分班后,我接手了一个新班级。不久,我便在学生中发现了一个不好的苗头,就是该班作为理科班,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  我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反馈回来的情况是字数明显不足;字迹相当潦草;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初中英语的学习主要是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学生学的英语不能是“哑巴”英语,而是要能拿出来用于交流的语言工具,学生在用英语沟通交流时,应该达到完全理解。英语的表达和汉语的表达有很大的区别,有时候表达的内容委婉而丰富,如果学生能够很自由地利用所学的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也能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一、创造口语教学的课堂环境,提高语用意识  英语
数学试卷的命制是一项严肃认真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因为一份试卷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考试评价的真实程度、教学效果的反映、教学发展方向的引领。选拔性考试试卷的实质是“选拔”和“区分”,而过程性评价的试卷侧重点应在于“诊断”和“过关”。笔者认为一份好的数学试卷,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应该怎样编选试题和组卷?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编选试题  1.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