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刚烷指标能否作为高,过成熟阶段碳酸盐烃源岩成熟度参数?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下铁统马家沟组五段三口井(陕参1井、陕42井和17井)20个碳酸盐岩烃源岩样品沥青“A”和沥青“C”抽提物饱和烃馏分中均检测出了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在3100~3800m埋深范围内,绝大多数沥青“A”和沥青“C”样品的双金刚烷指标变化范围分别为55%~65%和40%~55%;在R0值为1.9~3.9%。由于处于过成熟阶段(R0〉2.0%)马家沟组五段中的双金刚烷掼标变化范
其他文献
鲁西茌平背斜构造带被夹持在东侧寿张凹降和西侧监清坳陷的莘县凹陷之间,处于“凹中之隆”的有利勘探位置。该构造带的演化受西侧兰聊断裂活动的严格控制,晚三叠世,该断裂的产生
塔中南部地区包括塔中低凸起主垒带以南的南坡地区和塘古孜巴斯凹陷北部的地面,面积4000km^2以上,其地层展布特征总体上以沉降为主,覆盖了除侏罗系以外的全部地层,以奥陶系顶面为界分成上
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现了76个储量超过5×108 bbl油当量(可采)的大型油气田.其中,大多数的油田位于墨西哥湾、墨西哥、巴西、北非、西非以及中东地区;而
残留型地具有抬升剥蚀剧烈,原形盆地难以恢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建造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复杂,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复杂等特点,但是残留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
北非、北美的几个勘探实例表明油气超系统超越于盆地之上,是由共享相似源岩的若干孤立油气系统构成的油气成因地质单元。油气超系统研究主要集中在确定区域重要烃源岩,建立超系
轮南地区迄今以奥陶系为目的钻井约52口,几科均提示出储集空间以缝洞为主,属碳酸盐岩缝油型储集层从相干体计算技术、地震一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及模式识别技术为主体的综合地球物理
从晚震旦世开始至中三叠世,苏泊皖地区沉积了三套巨厚的烃源岩系:上震旦统-上奥陶统,石炭系-二叠系、下三叠统。三套烃源岩热演化特点不同,特别是下古生界油源岩经历了加里东、印支
<正> 早奥陶世,塔中地区为统一的开阔的碳酸盐台地,沉积一套巨厚的以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灰质白云岩夹白云岩地层。下奥陶统沉积后,发生构造变形和抬升暴露,塔中低凸起形成,
长期以来,江汉盆地二叠纪、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油气勘探前景不明朗。通过本次对井中海相地层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分析,认为油气勘探前景较好。1 有机包裹体丰度高储层中烃
<正> 围绕地质时间坐标的建立和优化,地层学经历了三次重要革命,形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地层学形态:斯坦诺地层学(1669)、史密斯地层学(1817)和高分辨率地层学(1968)(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