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释因”类型题的解答要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阅读中,有一类题出现频率较高,即结合全文阐述人物为什么会产生某种特定感受。为了讨论方便,笔者姑且杜撰一个概念,将这种类型的题目称为“感受释因”题。如:
  ※文章说:“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这句话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情是怎样产生的? (武汉市2007年中考试卷《海边荒石》)
  ※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四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然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008年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泉》)
  ※“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是什么?后来“我”为什么会“深为我最初对化妆的观点感到惭愧”?(镇江市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生命的化妆》)
  ●考点分析
  “感受释因”题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对整篇文章的理解都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什么材料、什么精神、什么态度)的能力水平。这类题还要求学生能清晰透彻地分析人物特定感受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思维上尽可能做到精细严谨。
  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感受”也包括“情感”、“心理”等,在句子中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其一为“直白型”,语句中就有直接的明确感受,比如“他愤怒了”。其二为“形象型”,语句可能是形象化的描写,感受则隐含其中,需要仔细品读。其三为“含蓄型”,比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这样的句子,看似不经意地在叙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其实内部也包含着人物强烈的情感色彩。需要我们感同身受地体验才能捕捉到。
  思维品析到位了,还需要文字表述到位。能否用准确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对主观、客观原因的分析和对人物感受的体验,也是“感受释因”题的重要考查项目。表述正确说明思维正确,表述清晰说明思维清晰,表述完整说明思维全面。因此,表述的正确性、清晰性、完整性。就成为学生得分高低的决定因素。
  因此,“感受释因”题对学生抽象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素养考查均有较高区分度,广受命题者欢迎。
  ●原题剪贴
  班公湖边的鹰
  [1]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
  [2]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它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了。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的,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潮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
  [3]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地,人更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
  [4]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潮,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不可能接近鹰,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渐渐疏远,随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
  [5]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被刀刺开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
  [6]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
  [7]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
  [8]一只鹰在努力往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
  [9]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
  [10]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然后。它们停住了。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
  [11]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
  [12]太伟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13]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刺入云层,如若锋利的刀剑。
  [14]远处是更宽阔的天空,它们直直地飞掠而入,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
  [15]这就是神通啊!
  [16]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
  [17]下山时,我泪流满面。
  [18]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问题 “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你能理解作者这一举动中包含的情感吗?(4分)
  ●答案精髓
  标准答案:作者亲眼看见这些鹰从冰冷的湖水中出来,一步步艰难的爬上山顶,在寻找到起飞的高度后,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搏击于长空(事件)。鹰身上那种隐忍坚强、向往高远的精神(精神)令作者感动(感受)。所以,作者产生了把鹰掉落的羽毛紧抓手中的举动。
  评分标准:要点出什么感受,也要分析其原因,包括客观主观两方面。记述的事件1分,鹰的精神2分,人物感受1分。
  ●错答示例
  这道题完全答错不大可能。但回答完整比较困难。答案的完整性成为答案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也是阅卷中最重要的踩分点。表述不完整的答案示例:
  (1)作者被鹰的精神感动了。所以作者捡起鹰掉落的羽毛,紧紧抓在手中。
  该答案是一个典型的空壳答案,既没有写出鹰的客观行为,也没有写 出鹰的精神品质,主观和客观原因都没有答出来。因为踝到了“感动”这个点,给1分。
  (2)鹰从冰冷的湖水中出来,一步步艰难的爬上山顶,从高处快速飞向天空。所以作者捡起鹰掉落的羽毛,紧紧抓在手中。
  该答案中没有包含“主观原因”,人物感受没有直白表述出来。因为踩到了“事件”这个点,给1分。
  (3)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忍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所以作者捡起鹰掉落的羽毛,紧紧抓在手中。
  该答案:1,没有包含“客观原因”;2,“主观原因”只涉及了“隐忍坚强”,没有涉及“向往高远”;3,没有点明作者的感受。因为踩到了“隐忍坚强”这个点,给1分。
  ●解题诀窍
  解答“感受释因”题,最重要的是表述要完整。人物的某种感受不会凭空产生,它一定有着客观、主观的原因。客观原因可能是一件事,也可能是一个现象。当然,客观原因不可能直接引发人物的内心感受,它一定会与人物内心的某种东西结合起来。为了称呼上的方便,我称之为“主观原因”,它必须是事件或现象所体现的某种情感或某种精神,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或与文章主旨有关。一般来讲,“客观原因”是引发人物感受的外因,“主观原因”则是内因。
  因此,“感受释因”题的完整答案至少必须包括三个要点:一,什么事或什么现象(客观原因);二,事件或现象背后的什么精神情感(主观原因);三,引起了人物什么样的感受。表述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客观原因:要简练而明确。最好用一个主谓句式表述。
  主观原因:要往深处思考,体现出“深度”。
  感受(心理):措词一定要精准。原文中表示人物感受的句子很可能是形象表述或含蓄表述,比如“泪流满面”、“大家不再说话”。这时就要“还原”:用恰当的词语把感受直白而准确地表述出来。这一要求,对于理解概括能力有限的初中学生而言,应该说有一定难度。可供使用的词语有:喜欢、同情、敬佩、感动、愤怒、愧疚、震惊等。
  ●课内寻“根”
  现在各地中考阅读虽然完全考课外材料,但能力培养还是在课内。同学们初中阶段所学的课文中包含着大量的“感受句”、“情感句”,同学们可以在课内找到它的“根”。笔者从鄂教版课文中搜集了部分“感受句”,命出如下试题,供同学们揣摩玩味。
  (1)为什么“进到大森林,人们拜见你的时候,都得仰起头来”?(《望天树》)
  答案:望天树历经磨难,终于从一星幼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客观),表现出坚韧顽强、乐观向上的精神(主观),令人敬佩(感受),所以人们都得仰起头来。
  (2)“我”为什么会产生“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牯上去”的想法? (《捅马蜂窝》)
  答案:马蜂窝被我捅掉(客观),马蜂们失去了家(主观),我很同情、愧疚(感受),所以想用胶水把这只空空的蜂窝粘上去。
  (3)分析戈文亮“高高举着棍子,手仿佛僵直了,无法朝母狐打下去”的原因。(七年级上学期课文《猎狐》)
  答案:母狐想迅速死掉以便让小狐断了施救的念头,从而脱离危险(客观),这种无私的母爱或自我牺牲精神(主观)让戈文亮感动和矛盾(感受)。所以戈文亮无法打下去。
  (4)卢进勇为什么走得特别快?(《七根火柴》)
  答案:无名战士宁可冻死饿死也要保护红军部队火柴的安全(客观),表现了崇高的自我牺牲和高度的责任感(主观),卢进勇非常感动,并受到激励(感受)。所以卢进勇走得特别快。
  总之,阅读中“感受释因”题命题有规律,解题有诀窍。只要我们认真思考,反复演练,让其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解答模式定型化,形成“一揽子”解决方案,那么,在中考战场“少失分、多得分、得高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其他文献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场作文在文体构思方面,也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即借用某些特殊的文体来构思行文,以给阅卷老师新巧之感。例如运用日记式,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可以给阅卷老师亲切自然的感觉;拟写讲稿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新取胜,以情感人;妙用寓言式,巧借它物表心曲,比直接诉说、斥责更有效果,会让读者感到含蓄而有趣味;巧用访谈式,通过电视采访的形式推动情节发展,给
鄂东明珠黄石,风光旖旎,江畔涵秀,一脉小山惬卧江边,宁静幽雅,正是校园栖息之所,湖北省黄石十五中就坐落在这大自然馈赠的宝地——海观山麓。历经三十多年的奋进与拼搏,黄石十五中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文化意蕴深厚、智慧与活力并存的校园。这样成绩的取得,当然也少不了一支队伍——业务精良、思维活跃、精诚团结、热情洋溢的语文组的努力。黄石十五中语文组是一个实力强大的集体,在职教师22名。其中高级教师10人,省级优秀
在目前考分至上的教育现实中,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强化技术因素而缺乏人本意识的弊病,致使多数学生怕写作文,多数作文难如人意。种种背离人本的作文教学现象,不能不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深刻忧思。    一.重分轻人:“为文造情”蔚然成风    当前,不少教师惯于向学生传授各种应试作文“套路”,对学生的情感世界、生命自由关注较少。因此,以迎合阅卷人喜好为宗旨的不良文风在课堂与考场大肆蔓延,大量形
在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作是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捆绑在一起以活动方案形式呈现的,活动主题是对应于单元主题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为“自然景物”,阅读部分选文为《春》《济南的冬天》《夏感》《秋》《古代诗歌四首》(均为写景古诗),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题为“感受自然”,设计了三项活动让学生三选一,三项活动分别是:“我有一个朋友”,秋游后班里组织一次活动,同学间互相介绍自然界朋友;“
“主题先行 技术分析”是眼下小说阅读教学普遍采用的“常规性动作”。主题定性、人物定型、情节定点的“三定法”,成为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精神专制。特别已有的、现成的说法已成为经典篇目阅读教学的精神专制。  一.固有定论优先,现行感悟滞后  受选文及教参的影响,小说教学的终端结果最具有预定性,从情节、手法到形象、主题,口径相当的一致。教学不受这些“构架、说法”的影响显然不现实,而刻意回避这些“构架、说法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英语教授马克·鲍尔莱因因为写了一本书叫《最愚蠢的一代》,得罪了8700万美国年轻人。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让美国教育界困惑不已的问题: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普及过,一切都在你的鼠标下,但我们没有看到年轻人在知识上的任何提高。“美国年轻人的无知程度超出你的想象,因为他们把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站和手机短信上了”。马克·鲍尔莱因因此对Facebook(脸书)表示出深恶痛绝。
中学作文教学,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它的沉重主要表现在:以应试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已十分明显地影响着中学语文的教和学。为了求高分,师生不遗余力地追求形式,寻求取得高分的方略,而放弃了对学生作文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阅卷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有限和允许有误差的幌子下,胡乱地得出比较有争议的分数,反过来又影响了作文教学。应试教学的负面作用正腐蚀着中学作文教学。  有些老师的批改实在不敢恭维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近二十年来,笔者在和学生共同学习文言文时,都会因一些问题与同事、学子们争辩得不亦乐乎。我很想将自己在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列举出来向方家求教或是与同仁商榷。可每当想到金克木先生曾说,“读书,可以把书当成老师,只要取其所长,不要责其所短”,心里就未免惴惴不安,自己俨然成了金先生所说的找茬之人,底气不足故而就在所难免了。可细一思忖,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教材必须是科学规范的,是无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也确乎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奉行的不二法则。但是,笔者在多次参加考场作文批阅后,却对这一理念的执行产生了怀疑,生出这样的想法:我们的作文教学真的关注并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么?为什么总会有大量的考场作文存在写作主体性缺失的现象?本文里,笔者试着就所接触的考场作文来谈一谈作文写作
含蓄是中国古典诗词的核心特征之一,含蓄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心雕龙》中提出的“言不尽意”。而情境式地启发学生创造性地体会作品中的言外之意,是诗歌教学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到这一点?老祖宗的理论是我们教学的指导,而西方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也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  巧的是,20世纪以来的西方著名的文学理论流派“新批评”,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影响下,前继俄国形式主义,后开庞大的结构主义思潮,也将兴趣向内转至文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