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不是“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态,而大有“绿遍山原白满川”之状。随之,教师开课的机会多了,听课的机会更多了。一节节家常课、观摩课精彩纷呈、激情洋溢、气氛热烈。乍一看,课堂灵动而美妙,流畅而精彩。静静地思索,笔者总觉得这看似唯美、精彩的课堂缺失了什么?是的,它缺少了学生静静思考、默默动笔的机会,它缺少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而适当的课堂练笔又恰恰是学习语文的重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于仿写中释放心灵
唐代史学家刘知认为:“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贤,何从贻厥后来!”看来仿效他人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非常必要的。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好多是名家名作,课文结构独特、布局合理、观点新颖、思想深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学生定会情动而辞发。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诉诸笔端,自然而然地模仿其写作方法、表现形式,内化文本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柳树醒了》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诗歌活泼清新、语句优美、结构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一读就喜欢上了。笔者认为这是一次练笔的绝佳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模仿申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能力。于是,笔者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读、去思、去品、去悟。课堂临近尾声,小家伙纷纷扬起小手,高呼着:“老师,春天这么美,我也想赞扬一番!”“老师,这样的诗我也会做!”……学生兴奋极了,奋笔疾书,笔尖流淌出一串串精彩的文字:
春风跟杜鹃花说悄悄话了/说着说着/杜鹃花呀/脸红了春雨喂小茶树喝茶了/喝着喝着/小茶树呀/发芽了春雷给笋芽儿唱歌了/唱着唱着/笋芽儿呀/长高了
风儿给桃树梳头了/梳着梳着/桃树呀/戴上红发夹了 雨儿给桃树洗澡了/洗着洗着/桃树呀/穿上绿衣裳了 小露珠给桃树喝蜜了/喝着喝着/桃树呀/生出桃宝宝了 阳光给桃树照耀了/照着照着/桃子呀/小脸蛋涨红了
春雨给小草洗澡了/洗着洗着/小草儿呀/绿了 夏雷和知了演唱了/唱着唱着/小知了呀/乐了 秋风跟柿子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柿子呀/红了 冬雪给梅花跳舞了/舞着舞着/小梅花呀/笑了
练笔,让学生有感而发成为习惯;练笔,让课堂教学扎实、高效。
二、于补白中驰骋想象
“国画艺术讲究‘空白’,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任人遐思,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水千顷。文学创作讲究‘空筐’,在流动的情节的描述中,留下若干空隙,让读者去驰骋想象,以自己的意念作创造性的填补发展。”(周一贯语)小学语文课文中时常也会留下心理、语言、场景的空白,这些地方常常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在这些令人遐想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主动探究,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
在教学《笋芽儿》一文时,当学生谈到从“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时,笔者追问学生:“那你从这个省略号中又读懂了什么?”学生沉思片刻后,高举小手,争相发言:“春天中的美好事物还有很多。”“春天真是太美了,说都说不完。”“作者让我们自己去发现美好的春天。”“对呀!孩子们,拿起你的笔,唤起你的记忆,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春天还美在哪里?”几分钟以后,一句句美妙的语言乘着想象的翅膀从一张张小嘴里飞扬出来:
“杨柳抽绿;鲜花吐艳;鸟儿歌唱;燕子斜飞;泉水叮咚;溪水奔流……”
“小燕子在田野上空飞舞着,像是在用舞姿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人们;春雨时而直线划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了如烟、如雾、如丝的倩影;冬青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绿、更亮了;竹子骄傲地扭着美好的身躯,唱出了沙沙沙的乐曲。”
“春光照到了树枝上,树枝抽出了嫩芽,仿佛一掐就能滴出水来;春雨轻轻飘落,小草泛青,给大地披上了绿毯;春风吹过,桃花被扬得漫天飞舞,像是下了一场桃花雨。”
“白玉兰像一位位身穿白纱裙的少女,亭亭玉立在大街两旁;幽茶花如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热血少年,活跃在城市的街心公园;杜鹃花似一团团火焰,又仿佛是一片片朝霞,染红远处的山头。”
……
经过想象的润泽,这一句句话就是一行行诗。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吗?
三、于延伸中演绎智慧
鲁迅先生的第三部白话体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有不少篇目的题材都是来自《山海经》或古代文献。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对曹雪芹前八十回的续写。由此可见,文学创作中的续写古已有之,而小学语文中的许多课文,尤其是童话、寓言往往言虽尽而意未止,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方向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文本的情节进行延伸。这样的续写富有创新性,大多数学生会非常喜欢,因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如《燕子专列》一文,结尾处有一句:“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教学时,笔者通过“亲历体验”的方式,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共奏出一曲“爱”的赞歌,然后请学生根据结尾续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经过片刻的思考,他们的发言声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列车开动了,我们在温暖的车厢里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不是因为我们淘气,而是我们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谢谢!朋友们,是你们在皑皑的白雪中,忍受严寒,寻找微弱的生命;是你们用那一双双温暖的手捧起了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是你们不放过一丝的希望,全力地拯救弱小的生命。谢谢,充满爱的人类!再见了,充满爱的城市!等天气稍微转暖我们会回来感谢你们的。再见了,朋友!”
“天气转暖了,这群燕子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还召来了其他的燕子,使这支队伍更加庞大了。燕子们在人们的屋檐下垒窝安家,与人们朝夕相处、和谐共处。早晨,人们背着锄头,走在田间小路上,燕子盘旋在他们的头顶,为他们歌唱:上工了,人们在翻土,在播种,在锄草,小燕子忙碌地陪着大家捉虫;收工了,人们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心地笑了,燕子也带回了小虫子给自己的孩子们吃。”
一、于仿写中释放心灵
唐代史学家刘知认为:“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若不仰范前贤,何从贻厥后来!”看来仿效他人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非常必要的。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好多是名家名作,课文结构独特、布局合理、观点新颖、思想深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学生定会情动而辞发。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能诉诸笔端,自然而然地模仿其写作方法、表现形式,内化文本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柳树醒了》是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课文,诗歌活泼清新、语句优美、结构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一读就喜欢上了。笔者认为这是一次练笔的绝佳机会,可以让学生在模仿申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能力。于是,笔者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读、去思、去品、去悟。课堂临近尾声,小家伙纷纷扬起小手,高呼着:“老师,春天这么美,我也想赞扬一番!”“老师,这样的诗我也会做!”……学生兴奋极了,奋笔疾书,笔尖流淌出一串串精彩的文字:
春风跟杜鹃花说悄悄话了/说着说着/杜鹃花呀/脸红了春雨喂小茶树喝茶了/喝着喝着/小茶树呀/发芽了春雷给笋芽儿唱歌了/唱着唱着/笋芽儿呀/长高了
风儿给桃树梳头了/梳着梳着/桃树呀/戴上红发夹了 雨儿给桃树洗澡了/洗着洗着/桃树呀/穿上绿衣裳了 小露珠给桃树喝蜜了/喝着喝着/桃树呀/生出桃宝宝了 阳光给桃树照耀了/照着照着/桃子呀/小脸蛋涨红了
春雨给小草洗澡了/洗着洗着/小草儿呀/绿了 夏雷和知了演唱了/唱着唱着/小知了呀/乐了 秋风跟柿子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柿子呀/红了 冬雪给梅花跳舞了/舞着舞着/小梅花呀/笑了
练笔,让学生有感而发成为习惯;练笔,让课堂教学扎实、高效。
二、于补白中驰骋想象
“国画艺术讲究‘空白’,在墨分五色的画面中,留下一方空白,任人遐思,可以是长空万里,也可以是碧水千顷。文学创作讲究‘空筐’,在流动的情节的描述中,留下若干空隙,让读者去驰骋想象,以自己的意念作创造性的填补发展。”(周一贯语)小学语文课文中时常也会留下心理、语言、场景的空白,这些地方常常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在这些令人遐想的“空白”之处,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主动探究,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
在教学《笋芽儿》一文时,当学生谈到从“她睁开眼睛一看,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这句话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时,笔者追问学生:“那你从这个省略号中又读懂了什么?”学生沉思片刻后,高举小手,争相发言:“春天中的美好事物还有很多。”“春天真是太美了,说都说不完。”“作者让我们自己去发现美好的春天。”“对呀!孩子们,拿起你的笔,唤起你的记忆,展开你的想象,写一写春天还美在哪里?”几分钟以后,一句句美妙的语言乘着想象的翅膀从一张张小嘴里飞扬出来:
“杨柳抽绿;鲜花吐艳;鸟儿歌唱;燕子斜飞;泉水叮咚;溪水奔流……”
“小燕子在田野上空飞舞着,像是在用舞姿把春天到来的消息告诉人们;春雨时而直线划落,时而随风飘洒,留下了如烟、如雾、如丝的倩影;冬青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绿、更亮了;竹子骄傲地扭着美好的身躯,唱出了沙沙沙的乐曲。”
“春光照到了树枝上,树枝抽出了嫩芽,仿佛一掐就能滴出水来;春雨轻轻飘落,小草泛青,给大地披上了绿毯;春风吹过,桃花被扬得漫天飞舞,像是下了一场桃花雨。”
“白玉兰像一位位身穿白纱裙的少女,亭亭玉立在大街两旁;幽茶花如朝气蓬勃、充满生机的热血少年,活跃在城市的街心公园;杜鹃花似一团团火焰,又仿佛是一片片朝霞,染红远处的山头。”
……
经过想象的润泽,这一句句话就是一行行诗。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教育者所追求的吗?
三、于延伸中演绎智慧
鲁迅先生的第三部白话体小说集——《故事新编》,其中有不少篇目的题材都是来自《山海经》或古代文献。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高鹗对曹雪芹前八十回的续写。由此可见,文学创作中的续写古已有之,而小学语文中的许多课文,尤其是童话、寓言往往言虽尽而意未止,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方向展开合理的想象,对文本的情节进行延伸。这样的续写富有创新性,大多数学生会非常喜欢,因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如《燕子专列》一文,结尾处有一句:“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教学时,笔者通过“亲历体验”的方式,让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心灵对话”共奏出一曲“爱”的赞歌,然后请学生根据结尾续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经过片刻的思考,他们的发言声就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列车开动了,我们在温暖的车厢里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不是因为我们淘气,而是我们无法形容自己内心的感激之情!谢谢!朋友们,是你们在皑皑的白雪中,忍受严寒,寻找微弱的生命;是你们用那一双双温暖的手捧起了一个个脆弱的生命;是你们不放过一丝的希望,全力地拯救弱小的生命。谢谢,充满爱的人类!再见了,充满爱的城市!等天气稍微转暖我们会回来感谢你们的。再见了,朋友!”
“天气转暖了,这群燕子成群结队地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还召来了其他的燕子,使这支队伍更加庞大了。燕子们在人们的屋檐下垒窝安家,与人们朝夕相处、和谐共处。早晨,人们背着锄头,走在田间小路上,燕子盘旋在他们的头顶,为他们歌唱:上工了,人们在翻土,在播种,在锄草,小燕子忙碌地陪着大家捉虫;收工了,人们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会心地笑了,燕子也带回了小虫子给自己的孩子们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