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的说理艺术

来源 :共产党员·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刘少奇的著作,每每令人为他的说理态度、说理方法、说理魅力感叹不已。无论对党内对党外,对同级对下级,还是对群众对朋友;无论阐释党的政策策略,个人看法主张,抑或解答人们关心的各种问题,乃至揭露敌人阴谋、破解敌人骗局,他都坚持说理,以理服人。
  平等待人,以情感人
  刘少奇很早就担任了各种领导职务,但他一贯平等待人,以情感人。他在说理时,能设身处地、替人着想,从而拉近双方距离,让对方放下心理包袱,心平气和地听他说理,跟他吐露内心想法,诚心服从他的道理。
  1922年秋起,刘少奇领导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两年多。其间他耳闻目睹工人中因小失大、见利忘义的种种表现,内心焦虑不安。为此,他一面以“我们大家都是工友,世界一家,是兄弟一样,应该怎样的互相亲爱、互相帮助”相劝勉,一面以“有了事情,俱乐部万余工友不能人人各干各的,必须有统一的指挥,有规则的动作,因为万余工友必须服从指挥才有办法。又俱乐部的议决案,总是顾及大局,顾及万余工友的,或者有少数工友有不得利益的地方,也应为大局的关系而服从。这样俱乐部才有办法”相告诫。刘少奇这番话语中所表达的情、义、理,是如此之切近、明了、深刻,听者岂能无动于衷?
  晓之以理,循循善诱
  刘少奇说理,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人文情怀,注重回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纠正工作中出现的偏向,以保障(维护)党员和群众的正当权益。为此,他务使自己要讲的道理能让对方知晓,不仅知其一,还能知其二;不仅明白这样做的好处,还能明白不这样做的害处。
  1933年5月1日,刘少奇主持的中国店员手艺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赤都瑞金开幕。会议根据苏区一些地方劳动部门,在解决失业工人就业问题上处置失当,因而导致不良后果的情况,作出了停止“强迫介绍”的决议。有工人尤其是失业、半失业或将要失业的工人,对此表示怀疑与反对。刘少奇感到对于这个问题实在还有解释清楚的必要,遂撰专文进行解释。他在文中追溯“强迫介绍”这回事是怎样发生的,再指出此事发生的原因。对于“强迫介绍”是否能解决工人失业的问题,他则明确指出这是“挖肉医疮”的办法,不但不能解决失业问题,反而会增加失业,给怠工的资本家以关门停业的借口。然而,“强迫介绍”行不通,停止了,失业工人怎么办?这个最核心的问题,刘少奇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必须救济他们。文章并未到此为止,而是引用汀州、瑞金的实例,提出了如何救济失业工人的种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设立失业工人救济基金,发放临时补助津贴,组织合作社等。
  权衡利害,讲究策略
  刘少奇善于根据形势发展、条件变化,按照趋利避害原则,制定行动方针和斗争(工作)方式。在动员、教育党员和群众时,他善于讲清一件事在何时何处、由何人去做,用什么方式方法去做,能获得最好结果。在争取和維护群众利益,调动各种力量完成革命任务时,他善于说服党员和群众,尽可能利用各种合法组织、合法手段,以减少阻力、避免损失。
  20世纪30年代前期,关于我党及其领导的赤色工会,如何正确对待国民党领导的黄色工会以及黄色工会里的群众,不时引发争议。有“左”倾错误思想的人,主张坚决反对黄色工会,号召加入黄色工会的群众退出。刘少奇则维护中共六大《职工运动决议案》等文件的正确原则,批评他们的言语做法无异于为敌人张目,将群众推向敌人一方。他说,工人退出黄色工会,会取消或削弱黄色工会中的革命反对派,不利于觉悟工人接近、争取还留在黄色工会下面各厂的工友,与其他厂的工友也更脱离。再者,若由那些退出的工人去组织独立工会,跟黄色工会对立,事实上将因力量对比悬殊而于工人不利,反而分裂了工人队伍。两种策略利害所在,泾渭分明。
  (据《世纪风采》)
其他文献
幸福人生教育是一种开启学生幸福人生的教育,是助力学生激扬生命活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幸福人生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观是关爱、发展、幸福。幸福人生教育课程的育人目标指向幸福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素养,即健康体魄、广博学识、科学素养、淳厚品性、审美情趣、幸福情怀。幸福人生教育包括七种类型的校本课程:一是奔放炙热的红色课程——自主体验课程;二是活力四射的橙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三是热情明媚的黄色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四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课程——馆校联动课程;五是自信能动的青色课程——班级自主课程;六是理性睿智的蓝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综合性实践活动,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研学旅行课程化对于其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研学旅行在课程化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研学目标设置不太明确、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及实践性重视不够等诸多问题。研学旅行与项目学习融合有助于研学旅行课程化以及有效实施。研学旅行与项目学习有效融合的建议是:活动前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项目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分解研学旅行课程目标;活动中制定项目学习合作探究计划,分小组展开活动,达成研学旅行的课程目标;活动后通过项目学习的评价,促进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生命教育的开展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度契合教育的“人本”理念。我国生命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在教育实践上陷入推崇价值理性而疏离生命情感、重视知识本位而忽略生命实践、追求系统教学而遮蔽生命活力等困境。在分析其成因的同时对后疫情时期生命教育的价值做出审思:尊重自然生命本真诉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我澄明。后疫情时期要从融合传统文化的生命教育教学理念,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生命教育模式,整合多元开放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生命教育的改进,育个体生命自觉以应对当下复杂的社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化是推进劳动教育纵深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及解决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现实需要。只有通过课程化设计才能保障劳动教育科学化、规范化、有效性及常态化地实施。课程化是劳动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劳动教育规范化的应然体现,是劳动教育有效性的实然路径,是劳动教育常态化的根本保障。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必须指向劳动素养的课程评价、关注劳动过程的课程评价、走向具身参与的课程评价、建构一体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价,从而促使劳动教育不断完善与发展,增强劳动教育育人实效。
明亮的护眼灯,舒适的座椅,全天循环的新风系统,一应俱全的学习用品以及免费提供的茶饮零食……共享自习室在全国各大城市火了起来,成为备考一族追梦路上的新根据地,也成为很多创业者的新宠。  共享自习室越来越火   小巧又温馨的空间里,一排排座椅错落有致,坐满了专心看书的人,整个屋子里只能听到书本翻页的声音。这是一家共享自习室。进入这间屋子的人,有正在准备考研、考公务员的大学生,有下班后为自己“充电”的职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庆祝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更为了让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专家学者编写《百年百词话我党》,以短小的词条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地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在本刊上、下半月刊连续刊发。  1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
编者按: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为庆祝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更为了让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专家学者编写《百年百词话我党》,以短小的词条形式,撷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历程中的100个重要历史事件,真实生动地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丰功伟绩,在本刊上、下半月刊连续刊发。  1.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
当前,中小学校本研修面临着成效持续递减的典型困境。在核心素养引领课程改革的新阶段,探索校本研修整体转型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嵌入教师日常工作情境的校本研修通过重构嵌入式时空、重组嵌入式研修社群、系统嵌入式研修课程、策划嵌入式长程实施和变革嵌入式治理方式为校本研修的生态转型提供借鉴。
大连中华工学会是大连地区最早的工会组织,也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公开的工人团体之一,曾培养出一批辽宁工人运动的领袖人物和中共党组织的领导人,被誉为“辽宁人民革命的摇篮”。大连中华工学会成立后,得到了党中央的领导和关怀,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的具体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尤其是参与组织和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四二七”大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对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工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育是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对生活问题解决的现实需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驱动着教育实践的变革。对探究内涵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揭示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也是理解教育理论逻辑的需要。教育实践变革有着自身的展开路线,充分揭示探究之于实践变革的价值是实现教育理论创新的必要前提。教育研究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探究本性,通过重构教育理论的逻辑,关注和促进教育实践变革,自觉回归教育的原点,促进教育理论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