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美规范的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设计与试验研究

来源 :中国建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q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设计水平,承包商需要深入研究中美规范.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规范都采用三点试验法评价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抗压强度,但在分类方法、材料要求、抗渗性能、合格标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适当增加水泥用量,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抗压强度会有所提高.
其他文献
研究人员尝试将钢渣加入沥青混凝土中,但这种做法面临沥青混凝土低温状态下抗裂性能下降的问题,而在其中掺杂适量的玻璃纤维,可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解决.基于此,本文围绕钢渣玻璃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分析.
在国内建筑外门窗物理三性检测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新方法标准对外门窗气密性能检测的要求,改善检测设备静压箱与空气收集箱的结合方式,大大减小设备箱体的附加渗透量,制备出符合新标准高精度的建筑外门窗物理三性检测设备.
废旧聚乙烯塑料农膜来源充足,价格低廉,从经济角度看,为推行废旧聚乙烯塑料改性沥青的利用增加了可行性.本文研究用废旧农膜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内层为聚合物改性层,外层为废旧农膜包裹层,其模量及抗老化性能得到了大幅改善,提高了沥青路面的综合使用性能,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路面建设及养护成本,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解决农用地膜的环境污染问题.
碱激发材料因其低碳排放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克服硫酸钠激发矿粉体系抗压强度发展缓慢的缺陷,本文通过降低矿粉粒径,提高硫酸钠对矿粉的激发效率,实现增强抗压强度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中值粒径为4.3μm的矿粉被9%的硫酸钠激发后,胶砂的28d和90d抗压强度可达到44MPa和71.8MPa.
以SK90号基质沥青及不同掺量胶粉和SBS改性剂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对其软化点等常规指标及流变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研究表明,随胶粉和SBS改性剂掺量提高,复合改性沥青的软化点、旋转粘度及弹性恢复等指标呈显著增大趋势,而针入度则不断减小,延度则先增大后减小;胶粉和SBS改性剂均可改善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且当胶粉掺量相同时,其高温性能随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大而增大;随胶粉和SBS改性剂掺量的增大,复合改性沥青的m值不断减小,s值呈不断增大趋势;在胶粉掺量相对较低时,SBS改性剂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更加显著
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高硬等优点,但在温度急剧变化下容易受到热应力的破坏,抗热震性能较差.而抗热震性能取决于材料的热膨胀性,低膨胀陶瓷材料特别是零膨胀或负膨胀的陶瓷材料已经成为一些高服役条件领域的重要材料.本文综述了主要的低膨胀陶瓷材料的特性及应用进展,对设计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及低膨胀性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有重要意义.
为实现钢渣的全粒度应用及提高利用率,小于等于3mm的细粒式钢渣可作为黄土路基稳定材料使用.设计对照组水泥稳定黄土和石灰稳定黄土,并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CBR承载比评价,以确定细粒式钢渣稳定黄土的可行性和最佳掺量.结果表明,随着钢渣掺量增加,钢渣稳定黄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佳含水率减小.石灰稳定黄土最佳含水率最大,钢渣稳定黄土最小.钢渣稳定黄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钢渣掺量增加而增大,10%钢渣掺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3%水泥稳定黄土和6%石灰稳定黄土.水泥稳定黄土CBR承载比远大于钢渣稳定黄土和石灰稳定黄土,
以机制砂石粉含量为变化因素,研究不同强度水泥砂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保水率及力学性能随机制砂石粉含量提高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砂浆标准稠度用水量随石粉含量的提高而增加;适宜石粉含量可提高砂浆的保水率,不同石粉含量砂浆的保水率均高于88%;适宜石粉含量有利于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不同强度等级砂浆的最适宜石粉含量有一定差异.
通过建立DEM离散元模型,分析不同颗粒组成的土颗粒三轴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为充分描绘不同颗粒级配对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在采用传统应力应变曲线基础上,对颗粒三轴试验中颗粒位移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颗粒位移场变得均匀,粗粒土更容易发生体缩变形,向更密实的挤压状态转变,强度增高.曲率系数与不均匀系数对土的强度及变形性能影响较大,在级配曲线连续的条件下,有效粒径与中值粒径或限制粒径相差较大时,粗骨料之间接触形成骨架结构,其内摩擦角增大,强度及抗变形性能提高.
废旧橡胶颗粒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采用体积法设计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完成9组不同配比28d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及连续孔隙率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成型锤击次数、废旧橡胶颗粒细度和增强剂掺量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