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驱与文学创新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max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胡适(1891—1962年),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人,出生于上海,逝世于台湾。20世纪重要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文化学者。他与陈独秀、鲁迅,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代表性人物。1916年胡适留美期间,就与陈独秀联系密切,在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上发表一系列文章和书信。1917年7月,胡适回国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当教授,积极参与《新青年》的编务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要倡导人。胡适一向被学界和社会认定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创性人物,著有许多的开山之作。他第一个提出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引起了一大批新文人的大讨论与旧文人的大讨伐,赢得了一大批青年人的拥戴,形成了白话文学作品不可逆转的新走势。胡适自己带头用白话文创作文学作品,出版了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尝试集》,开创了自由体新诗流派;创作出版了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白话剧本《终身大事》,确立了话剧的新走向;撰写出版了第一部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历史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影响了此后一批哲学史研究和出版的著作家;提出功不唐捐,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做人要在“有疑處不疑”的惊世骇俗观点,至今仍被学界或公众引为学术研究和为人处世的名言宝典;第一个将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红楼梦》作为学术研究课题,开创了一代又一代“新红学”学者对《红楼梦》的深度学术研究和考证,极大地拓展了“红学”的广阔学术研究空间,也启迪引发了后人对于《西游记》之“西学”的广泛深度学术研究。胡适还是最早用白话文翻译介绍西方文学作品的开创者,出版了第一部白话文的《短篇小说》译本,将西方世界的文学创作实绩和艺术表现手法介绍给中国读者。
  鉴于文学作品的受众面大,在广大民众当中的广泛深入持久影响,胡适先生适时地提出了改良中国文学的主张,鲜明地提出了要以白话的“活文学”取代文言的“死文学”的激进观点。今天看来这一观点未必全对,古典文学(文言文学)未必都是“死文学”。但是100年前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倡导“改良文学”的观念,还是值得今人借鉴的。他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在这篇文章中提出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进行所谓的“文学改良”,未必可取,也不是文学创作的规律,但他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创作要“言之有物”,讲究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思想;“不作无病之呻吟”,反对没有社会意义、无关人民痛痒疾苦悲欢的无聊之作;“不摹仿古人”,提倡文学创新,语言清新,手法出新,有鲜亮的时代感;“务去滥调套语”,要创新语言语感,用新颖的清新的语言描写人物,表述世态,不落俗套;“须讲求文法”,高度重视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艺术独特风格等等,却是文学创作的至理名言。
  二
  胡适是新文学最重要的理论倡导者和持续创作的实践者,兼有理论指引和创作实绩的双向先驱身份。笔者以为,胡适先生的文学理论虽未形成系统,对后人的影响力也不是特别巨大,却不能抹杀他的草创之功和奠基意义。他倡导推广“活的文学”“真的文学”“人的文学”的新颖理念,对传统的封建主义的旧文学观念是一次巨大的富有力度的冲击;对古代社会帝王将相、神灵鬼魔、迷信愚昧为主要文学戏剧对象等虚假文学,是一次轰鸣的霹雳似的巨大震荡颠覆;他主张新文学要“实写今日之社会情状”,注重反映“工厂之男女工人,人力车夫,内地农家,各处商贩及小店铺之一切痛苦情形”,这就将新文学舞台的主角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鬼妖魔,义无反顾地转移至普通民众,将歌功颂德之虚假太平、粉饰社会,转向了表现工人农民商人店员等底层百姓的悲凉痛苦生存现状上了。今天看来,这样的文学主张,依然还有其现实意义。
  胡适先生曾经尝试过许多样式体裁的文学创作,如诗歌、小说、话剧、散文、传记、札记等。笔者以为,他的散文创作成绩最大,时间最长,数量最多。胡适先生的散文《庐山游记》,有着日记似的特征,从他和朋友们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四月七日开始,一路循着有名的风景区游走,到了四月十日结束景区游玩行程,一天写下一篇游记,四天共写了四篇游记,也是行云流水,清新自然,风味浓郁。由于篇幅所限,《庐山游记》也只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月九日、十日两个篇章。所不同的是,庐山景区远古时代就很出名,除了自然景色风光绝美,松涛、云雾、瀑布、山势名扬千古,更有人文历史教育宗教丰藏山间,尤其是唐宋诸多知名文人游过庐山,留下了许多典故和诗词。恰恰胡适博士又是一名博古通今、知中晓外的大学者,可谓庐山的大知音,落笔纸上也就特别地汪洋恣肆,洋洋洒洒,一泻千里,在他展露博学与才华的同时,也不免过度地过起了“考证瘾”,让读者有一种“掉书袋”的感觉。
  胡适先生一生倡导文学家书写自传或传记文学。他自己身体力行,从年轻时开始创作散文体人物传记,到了中年乃至晚年依然念念不忘,或者亲自书写,或者鼓励他人创作,成为他一生文学事业的亮点之一。胡适先生的自传《四十自述》,其中的第一章和第五章,写得饱含真情,地域特色鲜明,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生活细节生动感人,成为白话文之人物传记文学的经典作品,也是当代读者了解胡适生平最为重要的非虚构文本。
  在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中,1906年靠着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公学,随即参加了以改良社会为宗旨的竞业学会,很快成为《竞业旬报》的记者、作者和编辑,有机会接触现实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见识了满清八旗子弟的腐朽堕落,看到了富豪人家子弟从祖辈手上接过万贯家产,沦落为吸食鸦片、吃喝玩乐、嫖赌拐骗、无所事事的悲剧人生,产生了对这一类人本能的厌恶痛恨,反倒是对那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富翁,为社会做奉献的贤人产生好感,借助《竞业旬报》平台,创作了人物传记《中国第一伟人杨斯盛传》,歌颂了从底层社会奋斗崛起的杨斯盛,完全颠覆了此前的人物形象,具有人物传记和散文创作的样板意义。而那一年胡适先生还不满17周岁。作品立意高远深邃,地道的白话文叙述,过程简约突出重点,人物形象新鲜另类,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说胡适是出类拔萃的少年英才,名副其实。   三
  清新自然、明白流畅,是胡适先生散文作品的一大特色。他在回答钱玄同先生“什么是文学”的重大问题时,提出的第一条就是“明白清楚”。首先是作家要写得明白,有很高的立意,或者新颖的主题,或者深邃的底蕴,或者明快鲜亮的语言,包括表述的技巧方法等等;其次是作家的文学作品,一旦付梓报刊发表出版,要做到能够让普通的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越看越爱看,越看越能懂得道理或者接受审美,或者丰富知识启迪思考润泽心灵。为何古代社会不少文言文、八股文,普通百姓不爱读不喜欢看?一大原因就是生涩隐晦,拗口难懂;或者千篇一律,味同嚼蜡;自恃清高,孤芳自赏,疏离读者。胡适先生在答钱玄同的文章里,特别提到:“文学不过是最能尽职的语言文字,因为文学的基本作用还是‘达意表情’,故第一个条件是把感情或用意,明白清楚的表出达出,使人容易懂得,使人决不会误解。”接着,胡适先生列举了一首古体诗词《沁园春》,是从《曝书亭集》卷二十八抄出来的,批评说:“你是一位大学的国文教授,你可看的懂他‘咏’的是什么东西吗?若是你还看不懂,那么,你就通不过这第一场‘明白’(懂得性)的試验。他是一种玩意儿,连语言文字的基本作用都够不上,哪配称为‘文学’!”为了印证自己文学创作的理论之正确性,胡适先生在散文创作中,着力突出文章的明白流畅。如若书写人物故事,像前面提到的《四十自述》,还有《爱情与痛苦》《追悼志摩》等,都是立意明白清楚,表语达意准确,文字流畅明快,读之琅琅上口。在提倡白话文的过程中,在宣扬“活的文学”“真的文学”“人的文学”的改良革新中,胡适先生不间断地激情昂扬地凭借他超强的语言功底与内生动力,智慧火花似的闪耀,灵感涌泉似的喷发,在他的散文中时常见到清新自然地流露出来的鲜活可感的语言,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如《新生活》一文,从主题立意到文字书写,处处充满着新意新语新理念。如果说鲁迅先生是以深挖旧制度、旧文化、旧伦理、旧思想病灶为特长,针砭时弊、抨击丑恶、挽救灵魂,那么胡适先生则是更多地通过改造社会、思想文化、学术教育、民主自由等思考之宽广横断面的扬新贬旧,开拓他的散文天地,传播他的清新语言和独到见解,以此彰显出胡适先生纯真的爱意和仁厚宽广的胸襟情怀,以及标新立异的思想观念。
  理念新颖、批判有力,是胡适先生散文作品的又一大特色。胡适先生生活在新旧交替、时代动荡、社会变革转型的晚清至20世纪六十年代,他又是其中一大段时间文化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出现批判性、颠覆性的作品,通过传播新理念而贬斥旧意识,达到变革时代启蒙启迪的社会功效,十分地自然而正常。我们在《贞操问题》一文中看到,一向温文尔雅,笑容可掬的胡适先生,看见一个名叫朱尔迈的文人在报刊上发表了赞扬妇女守贞守节的文章,十分气愤,甚至暴怒,说朱尔迈在文章中的议论简直就是“全无心肝的贞操论”。又说:“俞氏女还不曾出嫁,不过因为信了那种荒谬的贞操迷信,想做那‘青史留名的事’,所以绝食寻死,想做烈女。这位朱先生要维持风化,所以忍心害理的巴望那位烈妇的英灵来帮助俞氏女赶快死了‘岂不甚幸’!这种议论可算得上贞操迷信的极端代表。”胡适先生提出:“我以为贞操是男女相待的一种态度,乃是双方交互的道德,不是偏于女子一方面的……妇女对于无贞操的丈夫,没有守贞的责任……社会法律既不认嫖妓纳妾为不道德,便不该褒扬女子的‘节烈贞操’……法律既不奖励男子的贞操,又不惩罚男子的不贞操,便不该单独提倡女子的贞操。”这些石破天惊的新鲜言说,最终体现在了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之上,这在100多年前依然出现帝制复辟的时代,殊是难得。胡适先生笔下的王昭君,也是被他颠覆了的一名女性英雄,由政治层面的“和亲”,升华到民族融合团结的爱国高度,也可成为胡适先生散文作品理念新颖的佐证。
  学识见长、感人至深,是胡适先生散文作品的第三大特色。胡适先生是著名的学者型学术型散文名家,在他的散文,包括杂文、游记、随感录等作品中,有着大量的历史文化甚至考古知识。他常常旁征博引以彰显其独到的学识见解,通过历史考据以坐实其知识渊博的文坛形象。在《庐山游记》《南游杂忆》《平绥路旅行小记》等作品中,汪洋恣肆地论古道今,还间杂着考据,弃旧弊以显新识,批邪恶以扬正气,令人耳目一新。胡适先生的《吴敬梓传》,在盛赞这位反对科举制与八股文、嘲讽儒生迂腐愚昧中,鼓吹一种挣脱封建文化藩篱束缚的新鲜清美之风,显然是他散文风格特色的一个注脚。在《易卜生主义》一文中,胡适先生跳出文本,着力塑造了娜拉这一外国女性形象既温柔清净、安守本分,又颇有个性、叛逆敢为的多面性格特点,读来鲜活灵动、清新自然、感人至深。
  胡适先生一贯主张文学作品要能够打动人。在他看来,用新颖独到的观点吸引人,生动传神、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感染人,优美清新的语言打动人,这样的文学作品才具有时代或划时代的意义。胡适先生身体力行,在自己创设的文学理论中辛勤耕耘、大胆创新,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撼人心魄的作品。在《追悼志摩》的散文中,胡适先生采用“引起了园地外无数的歌喉,嘹亮的唱,哀怨的唱,美丽的唱……”来隐喻徐志摩诗歌浩大广泛的影响力、感染力、穿透力,显示出胡适先生高度的洞察力、概括力和渲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而体悟徐志摩诗歌、胡适散文双重的感染力、渗透力。胡适先生还有过“以脚喻诗”的文字面世。他在《〈尝试集〉四版自序》中说:“我现在看这些少年诗人的新诗,也很像那缠过脚的妇人,眼里看着一班天足的女孩子们跳上跳下,心里好不妒羡!”在胡适先生看来,戒条太多的古体诗如缠足,束缚了诗歌创作的想象力创造力,放脚,尤其是天足,让诗歌充满生机活力,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达到至高至深的摄人心魂的艺术感染力。
  胡适先生还有一些散文(杂文)具有很强的幽默讽刺色彩。像《差不多先生传》,讲述一个人人见过、形影相随的“差不多”先生的相貌眼睛,鼻子嘴脸。“凡事差不多就好了”的马马虎虎、潦潦草草的人,虽会写,也会算,就是不准确,更做不到精确。在作家辛辣的笔调下,国民性之马虎潦草的痼疾被嘲讽讥笑,写得淋漓尽致、鞭辟入里。作品发表之后,传诵一时,被选入民国中小学国文课本。我以为,就胡适先生这篇杂文来讲,可与文坛泰斗鲁迅先生某篇杂文媲美。
  本辑责任编辑:练建安
其他文献
陈小手  我们那地方,过去极少有产科医生。一般人家生孩子,都是请老娘。什么人家请哪位老娘,差不多都是固定的。一家宅门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三少奶奶,生的少爷、小姐,差不多都是一个老娘接生的。老娘要穿房入户,生人怎么行?老娘也熟知各家的情况,哪个年长的女佣人可以当她的助手,当“抱腰的”,不须临时现找。而且,一般人家都迷信哪个老娘“吉祥”,接生顺当。——老娘家都供着送子娘娘,天天烧香。谁家会请一个男性
野 台  最初的电影并不是在电影院里看的,而是野台。做醮酬神搬演的以大戏为主、布袋戏为辅;私人还愿常放映电影,大家乐、六合彩盛行时,签中明牌,一演五天七天,甚至长达半个月的也不少见。  埤仔头、下旬尾、顶番婆,离竹围仔步行一刻钟内可到的所在如有露天电影,几名平日玩在一起的伙伴便相约着去看。若是冬天,出门前母亲会帮忙将外套扣子扣到第一颗;若是夏天,甚至会随身带一卷蚊香。  有回不知怎么的我落了单,独
《桥边小说》是汪曾祺最为独特的一组小说。他把《桥边小说》交给《收获》发表,应该是精心考虑过的。比如,他把修改过的《异秉》交给家乡的刊物《雨花》发表,《大淖记事》交给《北京文学》发表,《岁寒三友》交给《十月》发表,都是有过掂量的。投其所好,或者是明珠明投吧。  《桥边小说》其实由三个短小说组成,之前他也有类似的方式,比如《故里杂记》《故里三陈》,但专门在小说题目上标明小说的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什么?
开启电脑想要工作,但隔壁装修的声音恼人。我听见钻凿的机器在运作,磁砖被撬起、打碎,然后是吭吭哐哐地将碎片扫在一处,重复不已。我听见沙石飞扬,细碎的粉末搭着风,从落地窗的小缝流进我的房里。  这是一间具体而微的蜗居小宅,新粉刷的墙壁特别亮白,掩饰了旧公寓的实际年岁。书桌前的墙上贴满了各色纸片,有工作时间表、不知道该归入何处的随手札记、N次贴上写着的待办事项。白色纸片是减肥步骤:每日深蹲二十下。还有一
日前,蔡丽双诗人从香港打来长途电话,嘱我为她的爱情长诗《比翼云天》写序,并随而速递来诗稿的终校清样。我与蔡丽双博士是交往二十多年的诗友。她的丽质文才,一直深烙于大家的脑海中。为了友情、诗谊,我答应为她写个读后感,权作序吧!  蔡丽双博士是能够自如跨越文体的多面手。她的新诗、童诗、散文诗、散文、歌词、寓言、小故事、诗词、楹联、汉俳、自创的清丽双臻词牌词谱都写得很精彩,备受好评。她出版长诗专著还是第一
前些日子,母亲指着月历说已经“白露”了,该把长袖衣服准备着。仔细一看,还真是如此,只是在南方的台湾似乎并没有“露从今夜白”的特殊感受,秋光里的西风残照还很遥远,炎热的夏天好像永远过不完。夜来偶有几阵风雨,明天依旧是湛蓝得发烫的天,在亚热带的地区里,月下的一片白露只能在我们的心里沁凉。琦君女士在她的名作《母亲的书》一文中曾说:“每回念到八月的白露、秋分时,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有一丝凄凄凉凉的感觉,小小
一  我是在离家四十二年之后,才第一次回乡的。途经梧州游白云山时曾口占一诗道:  四十二年归故里,白云犹是汉时秋。  历劫沧桑人事改,江山无恙我旧游。  “白云犹是汉时秋”是前人诗句,胡汉民题广州白云山五层楼时亦曾用以入联。我回乡的第二天(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六日),《南宁晚报》的两位记者崔注厚和陈设清晨来访(他们是前一天得知消息,乘搭特快夜车到桂林,深夜再换乘小汽车到蒙山采访的,其“拼搏”精神可和香
且说晓宅,是我老于家古厝大门的匾号,一般来说,寻常住户人家的门并不挂什么名号,能称得上乡绅的,十里八村闻名的,多是跟着自家姓氏写个什么府什么宅的,穷苦家庭的两块木板一合,两根木头一拴便叫做门了,哪里还有什么牌匾呢?怎么单就老于家的门匾不跟着自家姓氏呢?这其中的故事,从我爷爷那听来的。  咱们老于家从我高祖爷爷那辈儿起才兴旺起来,高祖爷爷十几岁就跟着村里的人去外面世界闯荡,各行都倒腾,攒了积蓄回老家
影娥池上晓凉多,罗袜生尘水不波;  一夜碧云凝作梦,醒来无奈月明何!  这是元代诗人丁鹤年咏水仙花的名句。水仙花在中国诗人的想象里,常被比喻为清丽绝俗的仙女,例如清代的大诗人龚定庵所写的《水仙花赋》,就是将水仙花当作“洛神”的化身的。赋中有几句道:“有一仙子兮其居何处?是幻非真兮降于水涯。亸翠为裙,天然妆束;将黄染额,不事铅华。”读之真如见洛水仙女,在月色朦胧之夜,凌波冉冉而来。这首赋是龚定庵十三
爱情乍醒了  铁了心才会憋在角落里  我告诉你我会开花儿  粉粉的,素素的  有时像火  这光来自你和太阳  星星点点的洁白或苦果  它的愿望接近伟大  相信,只因相信  四季的模样都由你和爱组成  我未老  却甘于无所事事  借着这虚构的时光  我回到含羞草的年龄  指尖碰碰  爱情乍就醒了。她要睡了  58度啊  滚烫的金门  陪我喝酒的公子哥儿都寻乐去了  我贴着处女一样的白枕  缩成小朵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