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艺术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跳高运动员起跳前的“助跑”,电影的“序幕”,演讲的“开场白”必不可少.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表明:学生思维活动的水平是随时间变化的,一般在课堂教学开始10分钟内学生思维逐渐集中,在10-30分钟内思维处于最佳活动状态,随后思维水平逐渐下降.而心理学对人的“注意规律”研究表明:人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更能清晰地、完整地、迅速地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因此,成功的导入,不仅能“未成曲调先有情”,磁石般吸引住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有效地消除其它课程的延续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反之,一段失败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学习不主动,结果概念不清,主次不明,重点、难点不分.由此可见,研究和讨论课堂教学导入艺术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艺术.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紧扣教学目标要求直接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关系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艺术能使学生迅速定向,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总的概念和基本轮廓.它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和质量,适合条理性强的教学内容.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识后,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对于形如 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b方程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二、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巧设悬念导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出充满悬念的情景导入新课,紧扣学生心弦,让学生感到十分神秘,产生解决疑难和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将学生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例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时采用了巧设悬念情境导入法.上课铃声结束后,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大串数字“149162536496481100121144”(由1至12的平方数组成),故意说:“降低点难度,就写这些位吧。”写完后马上提问:“哪位同学能在30秒内记住这个24位数字?现在开始计时。”话音刚落,一部分学生开始背这串数字,很快教室就被一片背数声所淹没。这时我又故意催促时间,有的学生说:“这么多位,怎么能在30秒内记住?”有的学生说:“这个数字一定有什么规律,快找。”这个学生的判断马上博得了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但是大家就是找不到,30秒很快过去,当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个数字。接下来我便说:“刚才有的同学说这个数字一定有规律,说得很好,这个数字确实有规律,按照这个规律我还可以继续写下去,而且能够无穷无尽的写下去,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想知道的话就请同学和我共同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巧设悬念,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而兴趣是一把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让学生尽情发挥创造力的金钥匙,此时教师加以指导,略加点拨,使学生处于兴趣最高涨的状态,智慧的火花就会随之点燃。
三、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而兴趣恰好是最好的老师。若是能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兴趣,那教师教起来就轻松多了。如我在教《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讲关于“棋盘”的故事,即:古时候,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他便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的一个要求。只见大臣说:“就请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国王一听,心想:这个要求太简单了,随口便答应道:“好,没问题,”于是,大臣接通着说:“请在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是大傻瓜!就要这么一点米?”国王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大臣见状却一本正经地说:“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国王的国库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的米呢?”学生纷纷猜测起来,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望他们那迫切的眼神,我知道已达到预定的目的了,便连忙说道:“要想揭晓迷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经这样一开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劲头很足,进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操作导入新课
初中学生获取事物规律,掌握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数量、典型性和变式,取决于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教无定则”,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我们只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善于提高,必定可以把课堂搞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中学)
一、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紧扣教学目标要求直接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基本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关系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艺术能使学生迅速定向,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个总的概念和基本轮廓.它能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和质量,适合条理性强的教学内容.授课开始就接触教学内容的主题,点明本课所论问题的重点及中心,尽可能使学生心中有数、一目了然的一种常见方法。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程的解法”(第一课时)时,可以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一般式等基本知识后,直接提出问题:“对于形如“对于形如 的方程,如何求解?”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情形ax2=b方程的解法”,然后导出新课题:“直接开平方法”。
二、巧设悬念导入新课
“巧设悬念导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原理,设计出充满悬念的情景导入新课,紧扣学生心弦,让学生感到十分神秘,产生解决疑难和探求新知的欲望,从而将学生引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
例如:我在讲《有理数的乘方》这节课时采用了巧设悬念情境导入法.上课铃声结束后,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大串数字“149162536496481100121144”(由1至12的平方数组成),故意说:“降低点难度,就写这些位吧。”写完后马上提问:“哪位同学能在30秒内记住这个24位数字?现在开始计时。”话音刚落,一部分学生开始背这串数字,很快教室就被一片背数声所淹没。这时我又故意催促时间,有的学生说:“这么多位,怎么能在30秒内记住?”有的学生说:“这个数字一定有什么规律,快找。”这个学生的判断马上博得了大多数同学的肯定,但是大家就是找不到,30秒很快过去,当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个数字。接下来我便说:“刚才有的同学说这个数字一定有规律,说得很好,这个数字确实有规律,按照这个规律我还可以继续写下去,而且能够无穷无尽的写下去,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规律?想知道的话就请同学和我共同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巧设悬念,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这种心理状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而兴趣是一把开启学生思维之门,让学生尽情发挥创造力的金钥匙,此时教师加以指导,略加点拨,使学生处于兴趣最高涨的状态,智慧的火花就会随之点燃。
三、趣味故事导入新课
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而兴趣恰好是最好的老师。若是能调动起全班学生的兴趣,那教师教起来就轻松多了。如我在教《有理数的乘方》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讲关于“棋盘”的故事,即:古时候,在一个王国里,有一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他便献给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位大臣的一个要求。只见大臣说:“就请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国王一听,心想:这个要求太简单了,随口便答应道:“好,没问题,”于是,大臣接通着说:“请在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是大傻瓜!就要这么一点米?”国王不由地哈哈大笑起来,大臣见状却一本正经地说:“就怕你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国王的国库到底有没有这么多的米呢?”学生纷纷猜测起来,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望他们那迫切的眼神,我知道已达到预定的目的了,便连忙说道:“要想揭晓迷底,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学习……”经这样一开导,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习劲头很足,进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操作导入新课
初中学生获取事物规律,掌握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性材料和感性经验的数量、典型性和变式,取决于他们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所以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参与操作,动手摆一摆、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教无定法,教无定则”,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是千变万化的,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我们只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善于总结,善于提高,必定可以把课堂搞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