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8月27—28日,中国共产党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次可持续发展对话会在粤东古邑揭阳隆重举行。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李进军,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德国社民党副主席托斯腾·舍费尔—君贝尔等出席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揭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绿平致欢迎辞。本次对话会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和揭阳市委、市政府承办。德国联邦议员马蒂亚斯·米尔施,妮娜·舍尔,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院长吴舜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等做主题发言;来自中德两党有关代表、专家和企业家共五十多人参加了对话会。对话会期间,与会者围绕“可持续的城镇化”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达成了广泛共识。
从朋友到老朋友:
中德两党交往“上顶层、接地气”
8月27日上午对话会开幕式上,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致辞中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在此过程中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他同时表示,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广东省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推进“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他高度赞扬了这次中德两党的“可持续的城镇化”主题对话会,指出“中德金属生态城不仅是广东与德国合作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新时期探索两国和两党务实合作新形式的试验田”。
对中德关系而言,2014年是特殊的一年。从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德、双方宣布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同时,2014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德国社民党建立党际关系30周年。德国社民党是德国和欧洲政坛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是最早和中国共产党建立正式关系的西欧国家政党之一。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在致辞中回顾了德国社民党长期以来为发展中德关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德国社民党在中德两国关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中德关系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令人鼓舞的成绩,离不开德国各主要政党尤其是社民党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的积极努力”。
德国社民党副主席托斯腾·舍费尔—君贝尔在致开幕词时也表达了在中德两党第二次对话会之际与中国朋友共庆两党建立党际关系30周年的欣喜之情。他说:“中国人说,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是朋友,第二次就是好朋友,第三次相聚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老朋友。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单单是老朋友,而且是非常好的老朋友了。”他对李进军副部长的发言表示高度赞同,认为中德关系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决定落实城镇化伙伴关系,并将城镇化列为两国未来合作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在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意味着每年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日用消费品、住房汽车、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会形成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中国城镇化要达到欧洲的水平,至少还需要20年。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所在。可以说,在同中国开展城镇化合作方面,中德都面临着空前的机遇。而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城镇化进程的国家之一,有着独树一帜的先进理念和丰富多样的成功经验,中德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在外部条件完备,双方意愿契合的情况下,中联部本着党际交往既要“上顶层”又能“接地气”的理念,与德国社民党一起举办了此次对话会,推动两党关系不断深化发展。
产城融合:
打造以人为本的绿色生态前沿
围绕“可持续的城镇化”这一主题,本次对话会分别就“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生态先行”的城镇化、“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和中德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及务实合作四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的专家、政要围绕各议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第一,中德两国与会代表均强调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双方都认为城镇化的过程是国家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提高普通人生活水平的过程。城镇化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特殊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的城镇化有自身的历史背景,中国从1979年开始逐步加快城镇化,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以及建立和拉动内需的关键,其本质是农民进城。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201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未来20年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带来了机会。
德国莱法州议员马歇雷特谈到了他所理解的城镇化过程中的以人为本。他说,虽然德国的城镇化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德国也有自身的问题。例如像法兰克福、汉堡这样的大城市可能成为贫困人口的聚居地,届时就要考虑房价上涨、教育机会减少、生活条件恶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德国提出了“社会城市”的概念,就是通过改善城市的经济基础,通过产能聚集和产业发展,来提高城市宜居度和人的生活舒适度,包括为外来人口和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社会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在城市中的凝聚度,促进更多的公正。
第二,生态先行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予以贯彻的理念,而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党团经济与能源委员会委员、议员妮娜·舍尔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生态保护,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能,比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就要考虑节能性和生态性。二是垃圾的再生利用。三是城市的交通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四是城市能源供应尽量减少化石类和核能的利用,而更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五是城市的建设还要考虑环城市地区的健康和谐发展。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具有自愈能力,要加以保护。
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指出,生态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他谈了四个观点,一是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考虑到生态的承载力,不能搞破坏生态的蔓延扩张;二是注重开发优质的生态产品。为了避免生态破坏的蔓延,政府必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确保基本的环境质量。三是推进生态优先的城镇化需要政府创新环境管理政策,划定和坚守土地、河流、海洋等空间红线、环境资源发展利用红线和环境质量健康安全红线。 第三,产城融合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本质,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和结果,二者良性发展相互促进,反之,则互为掣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提出的上述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他同时指出,根据现实情况分析,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往往是产城融合做得比较好,而产城融合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必须符合国情和地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同时借鉴国外经验。
在城镇化的主导理念和政策得以保证的前提下,细节方面的要素也会对城市的整个布局和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德方代表团成员、毕马威会计事务所高级经理克里格则谈到了产城融合的具体方面,例如城市医疗的供应和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领智能型城市风潮。同时伴随这些新事物而来的挑战也会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良机。
第四,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中德应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介绍了中德合作在揭阳打造中德金属生态城的过程和经验。中德是亚欧大陆的两大主要经济增长极,中德合作已经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中国的城镇化需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相关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德国制造”需要“中国市场”,中德双方的合作空间极其广阔,中德强强联手将创造新的经济奇迹。
谈到中德城镇化的进一步合作,君贝尔表示,中德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下开展了众多合作项目,在揭阳建设的中德金属生态城就是其中的典范。通过这个重要平台,让两党对话会走进揭阳变成了现实。他对会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来自中国各个领域的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建议,为双方未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进军副部长最后对本次对话会达成的共识进行了总结,指出对话进一步增进了中德两国和两党的相互了解,不仅是对城镇化项目的了解,也是对相互之间发展理念的了解。双方今后应当加强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绿色、低碳、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中德的互利共赢,把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为中德关系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与会代表们高度评价了揭阳市中德金属生态城的探索实践,支持将其作为中德合作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打造成为承载先进经验和前瞻探索的中德可持续城镇化合作典范,创立承载产城融合、服务人本、生态优化、系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愿望的可复制、可推广样本。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代表们多次提到会议开始时观看的由中联部西欧局与揭阳市共同策划制作的 “可持续的城镇化” 揭阳宣传片。君贝尔说,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从中可以看到中德的合作和努力成果。德国马蒂亚斯·米尔施议员表示2014年年底参加在秘鲁利马举行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要把宣传片在会上推广。最后,双方商定今后将在中德两国轮流举办两党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大力推动两党、两国的务实合作。
本次对话会获得了新华网、《当代世界》、《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国内多家媒体的到场采访报道,南方网团队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对话会的影响。
种下友谊之树 培育希望之林
对话会结束后,27日下午,出席中德两党第二次可持续发展对话会的领导和嘉宾,前往中德金属生态城和揭东区锡场镇军埔电子商务村进行参观考察。
在军埔电子商务村,与会代表参观了个体电商实体店、电商培训中心、军埔东乐电商城和华尔美网批第一城等。代表们热情地与当地电商青年们交流互动。在随后接受采访时,君贝尔对军埔村的电商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军埔村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里大家把买卖做到家里,这是和德国不太一样的地方。通过参观我觉得这里能让很多人获得就业的机会,对揭阳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
在中德金属生态城,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园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听取了项目概况介绍,详细了解了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等情况。中德金属生态城是采取产业协会办园这一新型模式的产业园区,德国阿德勒斯霍夫园区管理机构维斯塔公司全面介入园区运营管理。目前已有德国欧绿保、戴维特余热发电机制造、艾萨医疗器械等18家欧洲企业正式落户。德国弗朗恩霍夫研究所、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家族企业基金会等也将进驻园区并设立中国基地。
随后,开园仪式在中德金属生态城万亩森林公园举行,君贝尔与李进军、陈东等一起开启了公园大门,中德双方的与会嘉宾代表挥动铁锹,培土浇水,共同种下象征中德友谊的凤凰树,这棵象征着友谊和希望的树苗将随着中德金属生态城和中德的务实合作项目一起茁壮成长。
虽然会期紧凑,但是代表们从各项活动安排中收获良多。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德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积极借鉴德国在城镇化方面的建设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态环保,促进产城融合,打造崭新的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践行着中德两国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与会代表亲眼见证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镇化道路的典型范例的生成。
(责任编辑:苏童)
从朋友到老朋友:
中德两党交往“上顶层、接地气”
8月27日上午对话会开幕式上,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在致辞中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及在此过程中为广东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他同时表示,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阶段,广东省决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推进“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他高度赞扬了这次中德两党的“可持续的城镇化”主题对话会,指出“中德金属生态城不仅是广东与德国合作的重要平台,而且是新时期探索两国和两党务实合作新形式的试验田”。
对中德关系而言,2014年是特殊的一年。从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成功访德、双方宣布建立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方高层互访不断。同时,2014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德国社民党建立党际关系30周年。德国社民党是德国和欧洲政坛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是最早和中国共产党建立正式关系的西欧国家政党之一。中联部副部长李进军在致辞中回顾了德国社民党长期以来为发展中德关系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对于德国社民党在中德两国关系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给予了高度赞扬,称“中德关系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令人鼓舞的成绩,离不开德国各主要政党尤其是社民党几十年来始终如一的积极努力”。
德国社民党副主席托斯腾·舍费尔—君贝尔在致开幕词时也表达了在中德两党第二次对话会之际与中国朋友共庆两党建立党际关系30周年的欣喜之情。他说:“中国人说,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是朋友,第二次就是好朋友,第三次相聚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老朋友。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单单是老朋友,而且是非常好的老朋友了。”他对李进军副部长的发言表示高度赞同,认为中德关系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水平。
2013年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中德双方决定落实城镇化伙伴关系,并将城镇化列为两国未来合作的四大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在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化率以年均1%的速度增长,意味着每年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这对日用消费品、住房汽车、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会形成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中国城镇化要达到欧洲的水平,至少还需要20年。这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所在。可以说,在同中国开展城镇化合作方面,中德都面临着空前的机遇。而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完成城镇化进程的国家之一,有着独树一帜的先进理念和丰富多样的成功经验,中德双方合作空间广阔。在外部条件完备,双方意愿契合的情况下,中联部本着党际交往既要“上顶层”又能“接地气”的理念,与德国社民党一起举办了此次对话会,推动两党关系不断深化发展。
产城融合:
打造以人为本的绿色生态前沿
围绕“可持续的城镇化”这一主题,本次对话会分别就“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生态先行”的城镇化、“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和中德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及务实合作四个专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的专家、政要围绕各议题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交流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第一,中德两国与会代表均强调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双方都认为城镇化的过程是国家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提高普通人生活水平的过程。城镇化是农村向城市转变的特殊历史过程,新型城镇化,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中国的城镇化有自身的历史背景,中国从1979年开始逐步加快城镇化,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钥匙,以及建立和拉动内需的关键,其本质是农民进城。国家发改委国土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说,201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未来20年有许多工作要做,同时也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带来了机会。
德国莱法州议员马歇雷特谈到了他所理解的城镇化过程中的以人为本。他说,虽然德国的城镇化已经基本结束,但是德国也有自身的问题。例如像法兰克福、汉堡这样的大城市可能成为贫困人口的聚居地,届时就要考虑房价上涨、教育机会减少、生活条件恶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德国提出了“社会城市”的概念,就是通过改善城市的经济基础,通过产能聚集和产业发展,来提高城市宜居度和人的生活舒适度,包括为外来人口和贫困人口提供更多就业和受教育的机会。社会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提高人在城市中的凝聚度,促进更多的公正。
第二,生态先行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予以贯彻的理念,而政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德国联邦议院社民党党团经济与能源委员会委员、议员妮娜·舍尔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生态保护,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能,比如建筑材料的选择就要考虑节能性和生态性。二是垃圾的再生利用。三是城市的交通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规划。四是城市能源供应尽量减少化石类和核能的利用,而更多使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环保能源。五是城市的建设还要考虑环城市地区的健康和谐发展。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具有自愈能力,要加以保护。
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指出,生态保护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他谈了四个观点,一是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考虑到生态的承载力,不能搞破坏生态的蔓延扩张;二是注重开发优质的生态产品。为了避免生态破坏的蔓延,政府必须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确保基本的环境质量。三是推进生态优先的城镇化需要政府创新环境管理政策,划定和坚守土地、河流、海洋等空间红线、环境资源发展利用红线和环境质量健康安全红线。 第三,产城融合是城镇化的基础和本质,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和结果,二者良性发展相互促进,反之,则互为掣肘。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提出的上述观点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认同。他同时指出,根据现实情况分析,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往往是产城融合做得比较好,而产城融合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产城融合的发展道路必须符合国情和地区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同时借鉴国外经验。
在城镇化的主导理念和政策得以保证的前提下,细节方面的要素也会对城市的整个布局和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德方代表团成员、毕马威会计事务所高级经理克里格则谈到了产城融合的具体方面,例如城市医疗的供应和保障、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领智能型城市风潮。同时伴随这些新事物而来的挑战也会带来经济发展和就业良机。
第四,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中德应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揭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东介绍了中德合作在揭阳打造中德金属生态城的过程和经验。中德是亚欧大陆的两大主要经济增长极,中德合作已经成为大国关系的典范,中国的城镇化需要学习和借鉴德国相关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德国制造”需要“中国市场”,中德双方的合作空间极其广阔,中德强强联手将创造新的经济奇迹。
谈到中德城镇化的进一步合作,君贝尔表示,中德在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下开展了众多合作项目,在揭阳建设的中德金属生态城就是其中的典范。通过这个重要平台,让两党对话会走进揭阳变成了现实。他对会议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指出来自中国各个领域的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讨论了中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关建议,为双方未来在该领域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李进军副部长最后对本次对话会达成的共识进行了总结,指出对话进一步增进了中德两国和两党的相互了解,不仅是对城镇化项目的了解,也是对相互之间发展理念的了解。双方今后应当加强在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建设“绿色、低碳、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的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中德的互利共赢,把中德城镇化伙伴关系不断推向前进,为中德关系长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与会代表们高度评价了揭阳市中德金属生态城的探索实践,支持将其作为中德合作新型城镇化的试验区,打造成为承载先进经验和前瞻探索的中德可持续城镇化合作典范,创立承载产城融合、服务人本、生态优化、系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愿望的可复制、可推广样本。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代表们多次提到会议开始时观看的由中联部西欧局与揭阳市共同策划制作的 “可持续的城镇化” 揭阳宣传片。君贝尔说,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从中可以看到中德的合作和努力成果。德国马蒂亚斯·米尔施议员表示2014年年底参加在秘鲁利马举行的201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时,要把宣传片在会上推广。最后,双方商定今后将在中德两国轮流举办两党可持续发展对话会,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大力推动两党、两国的务实合作。
本次对话会获得了新华网、《当代世界》、《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国内多家媒体的到场采访报道,南方网团队进行了现场图文直播,进一步扩大了对话会的影响。
种下友谊之树 培育希望之林
对话会结束后,27日下午,出席中德两党第二次可持续发展对话会的领导和嘉宾,前往中德金属生态城和揭东区锡场镇军埔电子商务村进行参观考察。
在军埔电子商务村,与会代表参观了个体电商实体店、电商培训中心、军埔东乐电商城和华尔美网批第一城等。代表们热情地与当地电商青年们交流互动。在随后接受采访时,君贝尔对军埔村的电商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军埔村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里大家把买卖做到家里,这是和德国不太一样的地方。通过参观我觉得这里能让很多人获得就业的机会,对揭阳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
在中德金属生态城,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园区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听取了项目概况介绍,详细了解了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等情况。中德金属生态城是采取产业协会办园这一新型模式的产业园区,德国阿德勒斯霍夫园区管理机构维斯塔公司全面介入园区运营管理。目前已有德国欧绿保、戴维特余热发电机制造、艾萨医疗器械等18家欧洲企业正式落户。德国弗朗恩霍夫研究所、德国工商大会、德国家族企业基金会等也将进驻园区并设立中国基地。
随后,开园仪式在中德金属生态城万亩森林公园举行,君贝尔与李进军、陈东等一起开启了公园大门,中德双方的与会嘉宾代表挥动铁锹,培土浇水,共同种下象征中德友谊的凤凰树,这棵象征着友谊和希望的树苗将随着中德金属生态城和中德的务实合作项目一起茁壮成长。
虽然会期紧凑,但是代表们从各项活动安排中收获良多。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中德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积极借鉴德国在城镇化方面的建设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态环保,促进产城融合,打造崭新的合作平台,创新合作模式,践行着中德两国合作共赢的合作理念。与会代表亲眼见证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城镇化道路的典型范例的生成。
(责任编辑: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