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及政策建议

来源 :党政干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iaohui8709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基于基层调研所获得的资料,从水土资源、科技支撑等方面分析了实现粮食安全面临的主要矛盾,从政策、科技、生产等方面剖析了上述矛盾背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政策性建议。
  从世界范围内来讲,存在着三大经济安全,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确保粮食安全不仅是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为国家的社会稳定和谐提供重要保障,更是为国家安全打下坚实的战略基础。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始终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之一。2013年7月22口,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湖北东港村育种基地时,再次强调指出“粮食安全要靠自己”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十一”连增的好收成。李克强总理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5年4期《求是》)一文中,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核心。”
  粮食安全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索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途径、措施及政策保障。李国祥(2014)认为,在新形势下,中央再次强调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将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有助于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张红宇(2014)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是现代农业的最重要的任务。翟虎渠(2011)认为,在粮食增长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愈来愈凸显的背景之下,要实现粮食安全必须要依靠农业科技,切实将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与提升耕地资源的质量并重。叶兴庆( 2014)认为,实现粮食安全除了依靠耕地资源的保护与农业科技支撑之外,还需要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调动产量主产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完善扶持政策。于法稳,于贤储( 2014)对目前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从耕地资源保护的视角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推动农村改革的重点及方向。于法稳,李萍( 2014)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组织、粮食种植风险共担机制、土地经营权抵押的方面存在的问题。于法稳,张海鹏,于贤储(2014)以基层水利人才队伍建设为缩影,研究了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所面临的科技支撑方面存在的的严峻现实,提出了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本文基于已有相关文献,结合对基层的大量调研,总结了实现粮食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并剖析了形势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实现粮食安全的政策性建议。
  一、实现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60709.9万吨,实现了“十一连增”。但在我国推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的宏观形势之下,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清楚认识到在水土资源、科技支撑等方面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耕地资源方面:优质资源总量不足且日益减少,耕地土壤污染情况堪忧
  根据《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的研究结果,在我国耕地总面积中,土地生产率较高的优等地、高等地的面积所占比例还不足1/3,而生产率普遍偏低的中等地、低等地面积所占比例在2/3以上。在耕地资源总量不足的同时,因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我国耕地占用趋势却呈现出刚性增加的态势。《2013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表明,2012年我国耕地面积净减少8.02万公顷,而这些减少的耕地都具有较高的土地生产率;那些通过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所增加的所谓“耕地”,在未来3—5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不具有土地生产率。特别是在广大的山区,整理之后的土地大面积荒芜,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但在耕地面积统计中则广泛存在着。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尽管我国要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但意义相差甚远,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在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耕地土壤污染日益严重,使我国耕地资源雪上加霜。《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表明,我国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国家环保部、国土资源部:《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二)水资源方面: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污染现象严重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表明,2013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957.9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流域层面的水资源空间分布情况,见表1。长江以南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耕地面积较少;而长江以北地区在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但水资源量少。这种水资源与耕地在空间上的分布极不匹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粮食生产。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水污染日益严重。根据《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对全国20.8万公里的河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全年I类水河长占评价河长的4.8%,Ⅱ类水河长占42.5%,Ⅲ类水河长占21.3%,Ⅳ类水河长占10.8%,V类水河长占5.7%,劣V类水河长占14.9%。全国I~Ⅲ类水河长比例为68.6%。同时,依据1229眼水质监测井的资料,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上海、江苏、安徽、海南、广东10省(直辖市)对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分类评价水质适用于各种用途的I~Ⅱ类监测井占评价监测井总数的比例仅为2.4%;适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的Ⅲ类监测井占20.5% [水利部:《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众所周知,粮食生产离不开灌溉,水资源的不足,对农业生产灌溉难以提供有效的保障,影响粮食的数量安全;而水资源的污染,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粮食的质量安全。
  (三)科技支撑方面:服务体系缺失,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在农业生产方面,过去有完善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如每个乡镇都设有农机站、农技站、水利站、林业站、水保站等,并配有专业人员,为农业科技的推广发挥了很大作用。乡镇机构改革之后,这些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明显弱化。凋研发现,目前乡镇根据上级的要求,没产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内部也挂上述站的牌子,但功能与过去相比却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员都是乡镇工作人员,工资由乡镇负责,那么他们的工作势必围绕着乡镇的中心工作开展,一旦遇到维稳、计划生育等工作,他们将会全力以赴,从而使服务中心的工作成为一种附带性的工作;其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配备,是由乡镇政府根据全乡工作的需要确定的,而不是业务需要及每个人员的专业技能来确定的,这些人员业务能力难以保障工作的需要。   农业生产,特别足粮食生产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土地的粮食生产率,从而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为此,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对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推广,并提供有效的服务。新的形势下,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基层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但现实却相反,除了上述所提及到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弱化或者缺失之外,基层(县)农业科技人才不足、而且业务能力强的人员流失严重,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严重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其原因在于,一方面大专院校农、农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牛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另一方面即使这些毕业生愿意到基层工作,但由于编制、招考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也难以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从而导致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严重短缺,难以满足粮食安全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四)农业生产方面:目标是利益,而非生态,亦非粮食安全
  从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来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没对促进粮食增产发挥巨大作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实现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相关部门也实施了一系列的项目建设,以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确保粮食安全。实地调研发现,农田水利设施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种植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高产农田不再种植粮食作物,而足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厂农民的收入。作者认为,这种结构凋整对粮食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对此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在国家粮食安全出现问题的时候,这些土地可以随时用于生产粮食这种意见只是一厢情愿,不具有可操作性,除非国家具有足够的财力补贴结构的再调整,补贴标准不能低于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水平,否则农民是不可能再种植粮食作物的。
  正是如此,农业生产行为就围绕着较高的利益展开,在生产中投入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品,实现高产的同时,严重地污染了水土资源,以及农产品的品质。至于这些生产行为的生态后果,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作为生产主体的农民或者农业企业是很少考虑的。
  二、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性建议
  (一)以数量与质量并重为原则,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力度
  第一,在耕地数量保护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为粮食安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第二,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目标,通过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沃土计划、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进一步改善耕地质量,提高粮食生产率。第三,以提高粮食质量安全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土壤污染的生态修复。第四,构建种植业与养殖业协调发展的循环型农业生产体系,一方面减少规模化养殖对水土资源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为种植业提供有效的有机肥,从而改善土壤质量,提高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粮食的质量。
  (二)以“三条红线”为原则,提高粮食生产的水资源保障
  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将会使越来越多的水资源配置到工业产业、城镇生活及景观之中,粮食灌溉需水将受到很大的威胁,从而影响粮食的产量;另一方面,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对水生态环境、土壤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进而影响粮食的质量。因此,要以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为原则,确保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为此,要以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为着力点,明确节水的重点区域,并注重不同区域的技术开发与集成;同时,要以区域水环境保护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切实为粮食生产提供清洁灌溉水资源,从而实现粮食生产的数量与质量的“双安全”。
  (三)以基层农业技术人才为主体,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广的主体,是直接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的人员,也是最能“接地气”的科技人员。针对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状,队伍建设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需要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把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议事日程,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激励机制等,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粮食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第一,应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采取短期培训进修、研修班等形式,着重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第二,建立吸引专业技术人才的激励机制。结合区域农业生产的需求和特点,把打造实用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加大本科以上学历涉农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一线锻炼,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水平和能力。第三,需要从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对所需要的农业技术人才数量进行科学测算,然后确定实际编制。其四,改革基层事业编制招考机制,将愿意到基层农业部门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引进来。
  (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前提,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目标的统一
  在粮食生产中,国家的目标是实现粮食安全,而农民的目标则是增加收入。调研发现,很多地方以往种植两季作物,但目前放弃了原来的种植模式,只种植一季;还有的地方,原来小麦生长季节灌溉两次水,而现在则只灌溉一次水;南方一些地方耕地撂荒也较为普遍。从农民角度来说,他们的选择是理智的,但对国家粮食安全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增加补贴,保持粮食价格合理等措施,让农民从种粮中实现增加收入的目的,从而保护和调动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同时,国家一些旨在增加粮食生产的项目,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可以实现预期的目的。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动力源泉,也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目标与农民增加收入目标有效统一的措施之一。
其他文献
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形势任务,研究思路举措,推动
为了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跨国合作,构建中国电子政务研究教学与应用的知识体系,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电子政务研究水平,高等教育出版社非常愿意资助由国家信息中心主持引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国传统文化视角研究会计人员素质问题,有助于更加准确、深刻地认识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会计人员
长征中,叶剑英既全力“争”又坦然“不争”,正确处理了为谁“争”为谁“不争”,“争”什么“不争”什么,怎样“争”怎样“不争”的问题,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为革命战友而“争”  红军抗日事长征,  夜渡于都溅溅鸣。  梁上伯坚来击筑,  荆卿豪气渐离情。  1962年,叶剑英奋笔疾书,写下《建军纪念日怀战烈》诗,往事如电影一样,浮现在他眼前。  那是1934年10月18日,夜晚,于都河畔。有人这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一新政策的提出,有人欢喜有人愁。本文以社保经办机构人数与参保人数的差距为例,分析了延长退休年龄的有利之处:添
党内巡视制度最早可追溯至建党初期,曾“在恢复和发展党组织、和谐党内关系、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统一全党认识等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面对党自身建设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因反腐倡廉的需要逐步恢复了抗战时期中止的巡视制度。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内巡视制度经历了恢复和探索时期,确立和发展时期以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时期。  一、党内巡视制度的演进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
本文通过对P市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P市中低层灵活就业人员在养老保险方面存在参与程度不高的问题,其原因主要由于现行养老保险政策的冲突和养老
精雕细刻,十年磨一剑rn(1945-1995)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田桓主持的“战后中日关系史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也是该课题组推出的“战后中日关系史丛书”的最后
在福建厦门集美的陈嘉庚纪念馆里,陈列着一枚珍贵的印章。印章由上等翡翠制成,通体湖绿色,纽呈狮形,印面阴刻“嘉庚”二字。这枚印章是在陈嘉庚去世后,闻讯赶来的周恩来在他
董明珠被调到格力电器做营销总裁时,正逢市场低迷,公司营销部人心涣散之时。在上任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却毫无作为,每天对同事彬彬有礼打招呼,或是躲在办公室里不出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