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 师表万世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首用启发式教学,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有很多,主要有四点:
一、忠爱师魂
孔子教育学生,一以贯之的是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也。”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的关系。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7》)这是他教育学生的心灵自白:热爱学生,我能不为他们辛劳吗?忠于教育事业,我能不勤勉地教诲吗?这精辟的话语,第一次在教育旗帜上公开了教育的奥秘:爱与忠是教育的根本。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解释:“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无诲,妇侍之忠也。爱而能劳之,则其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只有热爱学生,并为他们操劳,这爱才深刻;只有忠心于他们,并懂得教诲他们,这忠心才能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做到“爱”而“劳”、“忠”而“诲”的统一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倾心地付出,是一种神圣而纯洁的师爱;对学生全心全意地教诲,是一种不图回报的忠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这就是孔子“德侔天地”的师德,“道冠古今”的师魂。孔子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圣洁的师生关系,包含着三重内涵:①感情上是师父与弟子的关系。他亲切地称学生是“弟子”(《学而·6》),这称呼是兄弟和儿子的合称。他是学生的朋友,像兄弟那样亲近;也是学生的长辈,像父亲那样慈祥,凝聚着他对学生如兄如父的关爱。②教学上是师生关系。师教生学,愤悱启发,互相切磋,教学相长。③政治上是同志关系。同门曰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求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共同的理想追求把师生凝聚在一起,教学同志,任重道远。这三重内涵融化在一起,表现出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热爱:
一是对学生全面关爱。他爱生无微不至,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如冉耕(字伯牛)患了难以治愈的恶疾(据说是麻风病),这种病很容易传染。孔子不仅去看他,而且还从窗户里把手伸进去抓住了冉耕的手,非常惋惜地说:“冉耕啊,你这么好的人怎么得这种病呢?”(《雍也·10》)。颜回的家境贫寒,孔子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对颜回“无所不说”(《先进·3》),每次谈话就好像是知音在倾诉,发现颜回一点也不愚蠢(《为政·9》),“三月不违仁”,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他赏识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11》)他推荐颜回,当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个最爱学习?”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3》)对颜回的好学上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颜回不幸31岁就死了,孔子悲恸不已,非常痛苦,反复地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先进·9》)跟随的人劝他:“先生您悲伤过度了!”孔子说:“我不为颜回悲伤又为谁呢?”(《先进·10》)孔子与颜回的师生情谊,成为不朽的教育佳话。
二是言传身教结合。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一方面是“言传”,通过学习文化,传授各种技艺,另一方面则是“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6》),在教育中开创了“身正为范”的先河。例如,孔子奉行周礼,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榜样:遇见穿丧服的人,他慢慢从跟前走过,体现哀怜服丧者的悲悯之心;碰上穿礼服戴礼帽的人,从他们面前走过,一定要快步,表现出尊重爵位、实行礼制的进取心;遇上盲人时,扶他一把,表现出怜恤残疾人的同情心(《子罕·10》)。这些细节,无不表现孔子尊崇礼教、身体力行的品质。
二、诲人不倦
孔子曾经谦逊地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之为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34》)如果说我做到了圣与仁,那我不敢当!我只是永远不自满地学习,永远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而已。孔子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为了把学生教好,他不知疲倦地工作,朝如斯夕如斯,勤勤恳恳,无怨无悔。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君子,自己必须学识渊博。在《论语》中,他多次论述“智者”,强调“智者不惑”,表达了自己要做一个“智者”的愿望。一个老师必须是一个智者,只有教师的智慧才能引发学生的智慧,给教师确立了“学高为师”的典范。为此,他学而不厌,博学多才,为当一个好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知识和技能上作了充分准备:①确立了仁、礼、乐的思想体系,仁为核心,礼为形式,乐为中和;②确立了仁政治国的理想抱负,忠君尊王的正名思想;③确立了中庸的思想方法论,提出“过犹不及”的辩证思想;④编写“六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教材,精通“六经”的全部内容,教育学生“成人”;⑤具备娴熟的传授“六艺”(诗、书、礼、乐、射、御)的基本技能,形成学生的生存本领。有了这样渊博的知识储备和熟练技能,才能把学生教好。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体育和美育。他把体育锻炼贯彻到他的教育中去,“六艺”中的射、御就属于体育的项目。他强调“里仁为美”,评论《韶》乐“尽善尽美”,对礼乐陶冶人的情感有诸多精辟的见解。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8》)的教育主张,蕴涵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他提出“文质彬彬,而后君子”(《雍也·18》)的主张,“文”指君子的外表美,如语言美,“言之无文,其行不远”;行为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生活美,“吃不言,睡不语”,“席不正不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等。“质”指心灵美,主要指仁、义、礼、智、信,修养和完善自己。他还主张到大自然中感受美,接受美的陶冶(《先进·26》)。如此德、智、体、美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
三、循循善诱
孔子教学,除了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外,还很注重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学习。他常常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学生接受道理。例如,有一次子路提问:“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里着手呢?”根据卫国朝政混乱的局面,孔子说“正其名,序其位”,提出了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方略。子路听后,竟说孔子“迂腐”。对于子路说话口无遮拦的无礼行为,孔子批评他“野哉由也”,一个“野”字虽批评子路生性顽劣,但仍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直到子路弄懂正名的道理。
为了诱导学生,“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21》)。孔子在学生面前决不谈论怪异的东西,宣传暴力的观念,也不讲乱臣贼子的叛乱,更不讲鬼神迷信,而是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事例,用形象事物去启发诱导学生。例如,他善于打比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28》),引导学生做人有节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26》),他激励学生立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等等。这些比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他还通过评论人物和时政,如讴歌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总结他们的治国经验;褒扬贤人箕子、微子启、比干,歌颂他们忠贞爱国的精神;肯定仁人伯夷、叔齐,在继承君位上互相推让,“求仁而得仁”(《述而·15》);赞赏治国能臣管仲、子产,推许他们对社会、对老百姓有大功;也批评那些离经叛道的不肖子孙,如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揭露他们贪赃枉法,残酷压迫剥削老百姓,为富不仁的罪恶行径。孔子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时说:“如果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盗,也没有人去偷盗!”(《颜渊·18》)等等,阐发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教育学生辨别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格标准。
教学中,他甚至连自己的表情也不马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38》)他的表情温和中有坚毅,庄重又注意分寸,恭敬又自然,为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对大白天睡觉的学生子贡,他会生气地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公冶长·10》);对表现好的学生颜回,他会由衷地称赞,“贤哉,回也”(《雍也·11》);对认真施政的学生子游,他也开玩笑,“割鸡焉用牛刀”,笑过之后他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阳货·4》);当被学生子路误解时,他也会指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等等。孔子的表情丰富,为诱导学生接受教育、理解事理起了重要作用。孔子对学生的循循善诱,颜回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11》)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和崇拜,学生心中能留驻教师的美好,正是教师的幸福与慰藉。
四、当仁不让于师
尤其可贵的是孔子的民主精神。在学生面前,他郑重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36》)。这里的“仁”指真理,也就是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为了追求真理,学生可以与教师争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明孔子作为教师的坦白胸襟和宽大怀抱。有了这样的襟怀,就能鼓励学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社会也才能发展和进步。他绝不任意,绝不专断,绝不固执,绝不自大(《子罕·4》),经常检查自己,甚至“退而省其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检查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例如,对于澹台灭明,孔子曾经嫌他相貌丑陋而不愿意教他,但澹台灭明牢记孔子的教诲,自己修德敬业,进步很快。后来澹台灭明到江南游学,跟随学习的弟子竟有300多人。孔子听到这件事后,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责地说,“我曾经用言辞看人,把宰予看错了;以相貌看人,把澹台灭明看错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就是这样与学生以心换心,以诚相待,以礼相敬,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魅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30》)的师德,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与爱戴。他坦诚地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去做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述而·24》)这率真的话语,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真心关爱。
在孔子的教育和影响下,为了追求真理,学生也经常对孔子提出批评意见。比如,子路就曾多次批评他:一次是季氏家臣公山弗扰请孔子做官,子路很不客气地说,“难道真的走投无路了吗?为什么要到闹叛乱的公山弗扰那里去呢?”孔子虽然做了解释,但最终采纳了子路的意见(《阳货·5》)。另一次是晋国范氏家臣佛肸邀请孔子做官,孔子也想去,子路说,“我曾听老师说过,君子是不到做坏事的人那里去的,佛肸在中牟地方叛乱,先生却要去,这怎么说呢?”孔子也做了辩解,但还是没有去(《阳货·7》)。还有一次,孔子在卫国接受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接见,因为南子的名声很不好,“子路不悦”,孔子在子路面前赌咒发誓地说清情况,但一点也不恼火(《雍也·28》)。可见,孔子与学生亲密无间,真诚相待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看出孔子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境界。
孔子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从而开创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万世师表,忠爱师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培育着教师一代一代把人类文明的圣火传到今天,去开创教育崭新的未来。
[作者通联:江汉大学文学院]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首用启发式教学,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有很多,主要有四点:
一、忠爱师魂
孔子教育学生,一以贯之的是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也。”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的关系。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7》)这是他教育学生的心灵自白:热爱学生,我能不为他们辛劳吗?忠于教育事业,我能不勤勉地教诲吗?这精辟的话语,第一次在教育旗帜上公开了教育的奥秘:爱与忠是教育的根本。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解释:“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无诲,妇侍之忠也。爱而能劳之,则其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只有热爱学生,并为他们操劳,这爱才深刻;只有忠心于他们,并懂得教诲他们,这忠心才能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做到“爱”而“劳”、“忠”而“诲”的统一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倾心地付出,是一种神圣而纯洁的师爱;对学生全心全意地教诲,是一种不图回报的忠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这就是孔子“德侔天地”的师德,“道冠古今”的师魂。孔子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圣洁的师生关系,包含着三重内涵:①感情上是师父与弟子的关系。他亲切地称学生是“弟子”(《学而·6》),这称呼是兄弟和儿子的合称。他是学生的朋友,像兄弟那样亲近;也是学生的长辈,像父亲那样慈祥,凝聚着他对学生如兄如父的关爱。②教学上是师生关系。师教生学,愤悱启发,互相切磋,教学相长。③政治上是同志关系。同门曰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求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共同的理想追求把师生凝聚在一起,教学同志,任重道远。这三重内涵融化在一起,表现出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热爱:
一是对学生全面关爱。他爱生无微不至,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如冉耕(字伯牛)患了难以治愈的恶疾(据说是麻风病),这种病很容易传染。孔子不仅去看他,而且还从窗户里把手伸进去抓住了冉耕的手,非常惋惜地说:“冉耕啊,你这么好的人怎么得这种病呢?”(《雍也·10》)。颜回的家境贫寒,孔子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对颜回“无所不说”(《先进·3》),每次谈话就好像是知音在倾诉,发现颜回一点也不愚蠢(《为政·9》),“三月不违仁”,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他赏识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11》)他推荐颜回,当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个最爱学习?”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3》)对颜回的好学上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颜回不幸31岁就死了,孔子悲恸不已,非常痛苦,反复地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先进·9》)跟随的人劝他:“先生您悲伤过度了!”孔子说:“我不为颜回悲伤又为谁呢?”(《先进·10》)孔子与颜回的师生情谊,成为不朽的教育佳话。
二是言传身教结合。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一方面是“言传”,通过学习文化,传授各种技艺,另一方面则是“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6》),在教育中开创了“身正为范”的先河。例如,孔子奉行周礼,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榜样:遇见穿丧服的人,他慢慢从跟前走过,体现哀怜服丧者的悲悯之心;碰上穿礼服戴礼帽的人,从他们面前走过,一定要快步,表现出尊重爵位、实行礼制的进取心;遇上盲人时,扶他一把,表现出怜恤残疾人的同情心(《子罕·10》)。这些细节,无不表现孔子尊崇礼教、身体力行的品质。
二、诲人不倦
孔子曾经谦逊地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之为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34》)如果说我做到了圣与仁,那我不敢当!我只是永远不自满地学习,永远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而已。孔子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为了把学生教好,他不知疲倦地工作,朝如斯夕如斯,勤勤恳恳,无怨无悔。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君子,自己必须学识渊博。在《论语》中,他多次论述“智者”,强调“智者不惑”,表达了自己要做一个“智者”的愿望。一个老师必须是一个智者,只有教师的智慧才能引发学生的智慧,给教师确立了“学高为师”的典范。为此,他学而不厌,博学多才,为当一个好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知识和技能上作了充分准备:①确立了仁、礼、乐的思想体系,仁为核心,礼为形式,乐为中和;②确立了仁政治国的理想抱负,忠君尊王的正名思想;③确立了中庸的思想方法论,提出“过犹不及”的辩证思想;④编写“六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教材,精通“六经”的全部内容,教育学生“成人”;⑤具备娴熟的传授“六艺”(诗、书、礼、乐、射、御)的基本技能,形成学生的生存本领。有了这样渊博的知识储备和熟练技能,才能把学生教好。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体育和美育。他把体育锻炼贯彻到他的教育中去,“六艺”中的射、御就属于体育的项目。他强调“里仁为美”,评论《韶》乐“尽善尽美”,对礼乐陶冶人的情感有诸多精辟的见解。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8》)的教育主张,蕴涵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他提出“文质彬彬,而后君子”(《雍也·18》)的主张,“文”指君子的外表美,如语言美,“言之无文,其行不远”;行为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生活美,“吃不言,睡不语”,“席不正不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等。“质”指心灵美,主要指仁、义、礼、智、信,修养和完善自己。他还主张到大自然中感受美,接受美的陶冶(《先进·26》)。如此德、智、体、美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
三、循循善诱
孔子教学,除了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外,还很注重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学习。他常常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学生接受道理。例如,有一次子路提问:“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里着手呢?”根据卫国朝政混乱的局面,孔子说“正其名,序其位”,提出了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方略。子路听后,竟说孔子“迂腐”。对于子路说话口无遮拦的无礼行为,孔子批评他“野哉由也”,一个“野”字虽批评子路生性顽劣,但仍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直到子路弄懂正名的道理。
为了诱导学生,“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21》)。孔子在学生面前决不谈论怪异的东西,宣传暴力的观念,也不讲乱臣贼子的叛乱,更不讲鬼神迷信,而是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事例,用形象事物去启发诱导学生。例如,他善于打比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28》),引导学生做人有节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26》),他激励学生立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等等。这些比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他还通过评论人物和时政,如讴歌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总结他们的治国经验;褒扬贤人箕子、微子启、比干,歌颂他们忠贞爱国的精神;肯定仁人伯夷、叔齐,在继承君位上互相推让,“求仁而得仁”(《述而·15》);赞赏治国能臣管仲、子产,推许他们对社会、对老百姓有大功;也批评那些离经叛道的不肖子孙,如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揭露他们贪赃枉法,残酷压迫剥削老百姓,为富不仁的罪恶行径。孔子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时说:“如果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盗,也没有人去偷盗!”(《颜渊·18》)等等,阐发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教育学生辨别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格标准。
教学中,他甚至连自己的表情也不马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38》)他的表情温和中有坚毅,庄重又注意分寸,恭敬又自然,为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对大白天睡觉的学生子贡,他会生气地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公冶长·10》);对表现好的学生颜回,他会由衷地称赞,“贤哉,回也”(《雍也·11》);对认真施政的学生子游,他也开玩笑,“割鸡焉用牛刀”,笑过之后他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阳货·4》);当被学生子路误解时,他也会指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等等。孔子的表情丰富,为诱导学生接受教育、理解事理起了重要作用。孔子对学生的循循善诱,颜回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11》)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和崇拜,学生心中能留驻教师的美好,正是教师的幸福与慰藉。
四、当仁不让于师
尤其可贵的是孔子的民主精神。在学生面前,他郑重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36》)。这里的“仁”指真理,也就是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为了追求真理,学生可以与教师争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明孔子作为教师的坦白胸襟和宽大怀抱。有了这样的襟怀,就能鼓励学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社会也才能发展和进步。他绝不任意,绝不专断,绝不固执,绝不自大(《子罕·4》),经常检查自己,甚至“退而省其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检查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例如,对于澹台灭明,孔子曾经嫌他相貌丑陋而不愿意教他,但澹台灭明牢记孔子的教诲,自己修德敬业,进步很快。后来澹台灭明到江南游学,跟随学习的弟子竟有300多人。孔子听到这件事后,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责地说,“我曾经用言辞看人,把宰予看错了;以相貌看人,把澹台灭明看错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就是这样与学生以心换心,以诚相待,以礼相敬,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魅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30》)的师德,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与爱戴。他坦诚地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去做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述而·24》)这率真的话语,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真心关爱。
在孔子的教育和影响下,为了追求真理,学生也经常对孔子提出批评意见。比如,子路就曾多次批评他:一次是季氏家臣公山弗扰请孔子做官,子路很不客气地说,“难道真的走投无路了吗?为什么要到闹叛乱的公山弗扰那里去呢?”孔子虽然做了解释,但最终采纳了子路的意见(《阳货·5》)。另一次是晋国范氏家臣佛肸邀请孔子做官,孔子也想去,子路说,“我曾听老师说过,君子是不到做坏事的人那里去的,佛肸在中牟地方叛乱,先生却要去,这怎么说呢?”孔子也做了辩解,但还是没有去(《阳货·7》)。还有一次,孔子在卫国接受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接见,因为南子的名声很不好,“子路不悦”,孔子在子路面前赌咒发誓地说清情况,但一点也不恼火(《雍也·28》)。可见,孔子与学生亲密无间,真诚相待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看出孔子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境界。
孔子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从而开创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万世师表,忠爱师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培育着教师一代一代把人类文明的圣火传到今天,去开创教育崭新的未来。
[作者通联:江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