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之道(九)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 师表万世
  
  孔子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创私学,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首用启发式教学,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有很多,主要有四点:
  
  一、忠爱师魂
  
  孔子教育学生,一以贯之的是以仁为本。“仁者,爱人也。”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尊师爱生的关系。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宪问·7》)这是他教育学生的心灵自白:热爱学生,我能不为他们辛劳吗?忠于教育事业,我能不勤勉地教诲吗?这精辟的话语,第一次在教育旗帜上公开了教育的奥秘:爱与忠是教育的根本。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解释:“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无诲,妇侍之忠也。爱而能劳之,则其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只有热爱学生,并为他们操劳,这爱才深刻;只有忠心于他们,并懂得教诲他们,这忠心才能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只有做到“爱”而“劳”、“忠”而“诲”的统一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对学生倾心地付出,是一种神圣而纯洁的师爱;对学生全心全意地教诲,是一种不图回报的忠诚;忠心耿耿,无私奉献,这就是孔子“德侔天地”的师德,“道冠古今”的师魂。孔子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圣洁的师生关系,包含着三重内涵:①感情上是师父与弟子的关系。他亲切地称学生是“弟子”(《学而·6》),这称呼是兄弟和儿子的合称。他是学生的朋友,像兄弟那样亲近;也是学生的长辈,像父亲那样慈祥,凝聚着他对学生如兄如父的关爱。②教学上是师生关系。师教生学,愤悱启发,互相切磋,教学相长。③政治上是同志关系。同门曰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求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共同的理想追求把师生凝聚在一起,教学同志,任重道远。这三重内涵融化在一起,表现出对学生真挚无私的热爱:
  一是对学生全面关爱。他爱生无微不至,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如冉耕(字伯牛)患了难以治愈的恶疾(据说是麻风病),这种病很容易传染。孔子不仅去看他,而且还从窗户里把手伸进去抓住了冉耕的手,非常惋惜地说:“冉耕啊,你这么好的人怎么得这种病呢?”(《雍也·10》)。颜回的家境贫寒,孔子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对颜回“无所不说”(《先进·3》),每次谈话就好像是知音在倾诉,发现颜回一点也不愚蠢(《为政·9》),“三月不违仁”,是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他赏识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11》)他推荐颜回,当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弟子中哪个最爱学习?”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雍也·3》)对颜回的好学上进,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颜回不幸31岁就死了,孔子悲恸不已,非常痛苦,反复地说:“唉!老天爷要我的命呀!老天爷要我的命呀!”(《先进·9》)跟随的人劝他:“先生您悲伤过度了!”孔子说:“我不为颜回悲伤又为谁呢?”(《先进·10》)孔子与颜回的师生情谊,成为不朽的教育佳话。
  二是言传身教结合。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一方面是“言传”,通过学习文化,传授各种技艺,另一方面则是“身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6》),在教育中开创了“身正为范”的先河。例如,孔子奉行周礼,以身作则,给学生做出榜样:遇见穿丧服的人,他慢慢从跟前走过,体现哀怜服丧者的悲悯之心;碰上穿礼服戴礼帽的人,从他们面前走过,一定要快步,表现出尊重爵位、实行礼制的进取心;遇上盲人时,扶他一把,表现出怜恤残疾人的同情心(《子罕·10》)。这些细节,无不表现孔子尊崇礼教、身体力行的品质。
  
  二、诲人不倦
  
  孔子曾经谦逊地说过:“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之为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34》)如果说我做到了圣与仁,那我不敢当!我只是永远不自满地学习,永远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而已。孔子的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为了把学生教好,他不知疲倦地工作,朝如斯夕如斯,勤勤恳恳,无怨无悔。
  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的君子,自己必须学识渊博。在《论语》中,他多次论述“智者”,强调“智者不惑”,表达了自己要做一个“智者”的愿望。一个老师必须是一个智者,只有教师的智慧才能引发学生的智慧,给教师确立了“学高为师”的典范。为此,他学而不厌,博学多才,为当一个好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在知识和技能上作了充分准备:①确立了仁、礼、乐的思想体系,仁为核心,礼为形式,乐为中和;②确立了仁政治国的理想抱负,忠君尊王的正名思想;③确立了中庸的思想方法论,提出“过犹不及”的辩证思想;④编写“六经”(《诗经》《书经》《礼经》《乐经》《易经》《春秋》)教材,精通“六经”的全部内容,教育学生“成人”;⑤具备娴熟的传授“六艺”(诗、书、礼、乐、射、御)的基本技能,形成学生的生存本领。有了这样渊博的知识储备和熟练技能,才能把学生教好。
  孔子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体育和美育。他把体育锻炼贯彻到他的教育中去,“六艺”中的射、御就属于体育的项目。他强调“里仁为美”,评论《韶》乐“尽善尽美”,对礼乐陶冶人的情感有诸多精辟的见解。他“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8》)的教育主张,蕴涵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他提出“文质彬彬,而后君子”(《雍也·18》)的主张,“文”指君子的外表美,如语言美,“言之无文,其行不远”;行为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生活美,“吃不言,睡不语”,“席不正不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等。“质”指心灵美,主要指仁、义、礼、智、信,修养和完善自己。他还主张到大自然中感受美,接受美的陶冶(《先进·26》)。如此德、智、体、美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和谐的教育。
  
  三、循循善诱
  
  孔子教学,除了因材施教,运用启发式教学外,还很注重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学习。他常常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便于学生接受道理。例如,有一次子路提问:“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里着手呢?”根据卫国朝政混乱的局面,孔子说“正其名,序其位”,提出了著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治国方略。子路听后,竟说孔子“迂腐”。对于子路说话口无遮拦的无礼行为,孔子批评他“野哉由也”,一个“野”字虽批评子路生性顽劣,但仍耐心地给他讲道理,直到子路弄懂正名的道理。
  为了诱导学生,“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21》)。孔子在学生面前决不谈论怪异的东西,宣传暴力的观念,也不讲乱臣贼子的叛乱,更不讲鬼神迷信,而是运用日常生活中的生动事例,用形象事物去启发诱导学生。例如,他善于打比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28》),引导学生做人有节操;“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26》),他激励学生立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等等。这些比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他还通过评论人物和时政,如讴歌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总结他们的治国经验;褒扬贤人箕子、微子启、比干,歌颂他们忠贞爱国的精神;肯定仁人伯夷、叔齐,在继承君位上互相推让,“求仁而得仁”(《述而·15》);赞赏治国能臣管仲、子产,推许他们对社会、对老百姓有大功;也批评那些离经叛道的不肖子孙,如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揭露他们贪赃枉法,残酷压迫剥削老百姓,为富不仁的罪恶行径。孔子回答鲁国大夫季康子时说:“如果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盗,也没有人去偷盗!”(《颜渊·18》)等等,阐发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教育学生辨别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格标准。
  教学中,他甚至连自己的表情也不马虎,“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38》)他的表情温和中有坚毅,庄重又注意分寸,恭敬又自然,为学生接受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对大白天睡觉的学生子贡,他会生气地批评,“朽木不可雕也”(《公冶长·10》);对表现好的学生颜回,他会由衷地称赞,“贤哉,回也”(《雍也·11》);对认真施政的学生子游,他也开玩笑,“割鸡焉用牛刀”,笑过之后他又连忙解释,“前言戏之耳”(《阳货·4》);当被学生子路误解时,他也会指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等等。孔子的表情丰富,为诱导学生接受教育、理解事理起了重要作用。孔子对学生的循循善诱,颜回以自己的切身感受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11》)表达了对孔子的尊重和崇拜,学生心中能留驻教师的美好,正是教师的幸福与慰藉。
  
  四、当仁不让于师
  
  尤其可贵的是孔子的民主精神。在学生面前,他郑重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36》)。这里的“仁”指真理,也就是说,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为了追求真理,学生可以与教师争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表明孔子作为教师的坦白胸襟和宽大怀抱。有了这样的襟怀,就能鼓励学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社会也才能发展和进步。他绝不任意,绝不专断,绝不固执,绝不自大(《子罕·4》),经常检查自己,甚至“退而省其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检查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例如,对于澹台灭明,孔子曾经嫌他相貌丑陋而不愿意教他,但澹台灭明牢记孔子的教诲,自己修德敬业,进步很快。后来澹台灭明到江南游学,跟随学习的弟子竟有300多人。孔子听到这件事后,立即承认自己的错误,自责地说,“我曾经用言辞看人,把宰予看错了;以相貌看人,把澹台灭明看错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就是这样与学生以心换心,以诚相待,以礼相敬,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格魅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30》)的师德,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与爱戴。他坦诚地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有什么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去做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述而·24》)这率真的话语,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真心关爱。
  在孔子的教育和影响下,为了追求真理,学生也经常对孔子提出批评意见。比如,子路就曾多次批评他:一次是季氏家臣公山弗扰请孔子做官,子路很不客气地说,“难道真的走投无路了吗?为什么要到闹叛乱的公山弗扰那里去呢?”孔子虽然做了解释,但最终采纳了子路的意见(《阳货·5》)。另一次是晋国范氏家臣佛肸邀请孔子做官,孔子也想去,子路说,“我曾听老师说过,君子是不到做坏事的人那里去的,佛肸在中牟地方叛乱,先生却要去,这怎么说呢?”孔子也做了辩解,但还是没有去(《阳货·7》)。还有一次,孔子在卫国接受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接见,因为南子的名声很不好,“子路不悦”,孔子在子路面前赌咒发誓地说清情况,但一点也不恼火(《雍也·28》)。可见,孔子与学生亲密无间,真诚相待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看出孔子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的精神境界。
  孔子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从而开创了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万世师表,忠爱师魂,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培育着教师一代一代把人类文明的圣火传到今天,去开创教育崭新的未来。
  [作者通联:江汉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初读史铁生是在大学时候,是从《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开始的,读罢让我久久难以平复心中的那份激动。那段知青生活让史铁生失去了最宝贵的健康,也暗淡了最绚烂的青春,但文中却没有一丝灰暗。对陕北那片贫瘠的土地,他爱得那么深厚、那么质朴,质朴得就像那遥远的清平湾。它是小说,我却从中读出了散文的荡气回肠。文章中那份对土地和生命默默的关怀,强烈而持久地震撼着一颗年轻的心灵。  今天,轻轻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
编者的话:  学术是一个不断累进的过程。“语文教育论著评析”专栏选取近年在语文教育研究诸领域有创新价值的代表性论文、论著,放置在语文教育研究发展历史和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予以评析。评析跟论文、论著构成对话关系,目的是传播语文教育研究已取得的成果,构筑语文教育研究的学术平台。  主持人简介: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新课
张安群/执教 王世发/点评    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读不完的诗词歌赋,看不尽的经史子集,将五千年的悠悠岁月汇成一条文化的河流,融入我们精神的血脉。儒家的积极有为,道家的超然通达,纵横家的智谋权变,都能给人深刻的启迪。今天,我们又将接受一份历史的馈赠。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国策》,去欣赏《触龙说赵太后》。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神启迪呢?大家先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打上问
200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仍是浙江省自主命题,与往年相比基本稳定。总体来说,题量及难度与去年持平,个别考点有所调整,没有过偏题、过难题和怪题。全卷除作文外,较难题目分值占1/3左右。整个考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积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注重基础,回归课本;注重生活,关注文化;注重能力,体现思辨。这套试题,延续了往年自主命题的基本风格,在整卷结构、各大块分值不变的前提下,力图做
复述课文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就可以了,下面笔者主要就自己在复述课文方面的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借助图片,再现情境,促进复述。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为了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材中常常配备一些插图。对小学生来说,大多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总是爱被一些直观形象的画面所吸引,结合这个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时,就可以充分借助图片,再现情境,以帮助学生有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
今年四月,正当商议接待朱绍禹先生讲学之际,忽然得知他病重的消息!我惊愕得说不出话来,回想去年底先生来绍兴时,虽已86岁高龄,但座谈、讲学、游访……兴致勃勃,声如洪钟,神采焕然,怎么一下子就一病不起了呢?我马上从杭州飞往长春,到医院探望了病榻上的先生,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全国教学艺术研究中心、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研究会、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和语文教学论学科点,以及许多关
1875年,阿尔贝特·史怀泽(又译阿尔贝特,施韦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在二十世纪。此地数易其主。史怀泽前半生持德国护照,现在人们称其为法国思想家。阿尔萨斯人素操德法双语,因此,他惠益于德、法两种文化。史怀泽出身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在宗教环境中长大。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 
看到“风景”一词,读者头脑里闪现的往往是小桥流水、大漠孤烟,大多是些清新明丽或苍莽遒劲、富有诗意的自然画卷。现代诗人辛笛笔下的《风景》却迥异,向我们展示的是旧中国一派萧瑟颓败的病态景象,很是令人扫兴。诗歌标题给予读者的阅读预设与诗歌文本所蕴涵的主题内容,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造成了“语境对于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即“反讽”(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的艺术效果。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以“风景
一、积累写作材料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上来说,人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学认为要输出信息必先输入信息。写作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浸透着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是一种输出信息的心理活动,也必然要先输入信息,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正是输入信息的过程。积累写作材料的过程是写作的必然环节之一,“写作基本过程按照写作活动的一般程序分为四个阶段,即积累、构思、行文、修改”①,对于写文章有两方面意义。  
依照常规教学的思路,语文教师总是依据教参大纲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布局完成课堂任务。因课时有限,教师需在一定课时内完成授课任务。为此,常常使部分学生乃至于好学生对一些时代遥远、民族背景文化不甚了解的文章很难领会吃透,更谈不上全方位掌握。笔者认为对于此类作品(如《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等)除上课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均应添加一节“专题课”,以便于组织学生精心探讨正课不易深入的问题及学生难于细化内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