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工作历来都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各种不良的风气也在日益严重地影响着学校这片净土。这一切无不向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敲响了警钟。下面就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工作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爱心对待每名学生
爱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存在着不同个性差異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不能拿传统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更不能以成绩的优劣来评价他们。只有用爱心平等地对待他们,才能唤起学生心中的爱心。对于能力差、有缺点的学生不能歧视,要用爱的语言鼓励他们;用爱的渴望调动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他们;用一颗真心唤醒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遵其言、信其行。
二、善于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还要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多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及时地排除他们的心理困扰。学校应多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还应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指导家长改变不良的教子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
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
三、将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但单纯的说教已越来越不被新形势下的学生所接受。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愿意接受,又能达到教育目的呢?我觉得将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就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当前很多学校出于安全和其他方面的考虑,不愿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束缚在学校中,单纯地追求教学质量。孰不知,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久而久之,将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视若罔闻。现代教育理念明确要求以人为核心,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所以,学校应该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总体原则,适当地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这样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更要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就是缘于对“苹果落地”这个别人认为最平常不过的现象的思考。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事物或看到一种现象时,都要问一下为什么,追根究底,养成每事必问的好习惯。我们的社会正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知识和信息的多元化要求有不同个性和专长的人才,层出不穷的意念将之赴诸实践,竞争成了选拔人才的必然形式。竞争教育便是在教育各环节中以比较的方法,通过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自我的欲望,激发他们观察、思考、尝试、创新等能力。在与同龄人的比较中孩子们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平均水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产生提高自己的欲望。更有价值的是,与与教师或家长的要求而产生的学习欲望相比,学生因希望在竞争性的学习中取胜而产生的学习欲望更具有自发性,因而学生也更容易在其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只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竞争教育的具体形式、措施时,确实发挥重视实践能力、确保良性竞争的指导作用,学生表现自我的勇气以及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比传统教育方式更大、更好的锻炼。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让我们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的合格人才,让学校德育工作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一、爱心对待每名学生
爱是一种尊重,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存在着不同个性差異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不能拿传统的眼光来看待他们,更不能以成绩的优劣来评价他们。只有用爱心平等地对待他们,才能唤起学生心中的爱心。对于能力差、有缺点的学生不能歧视,要用爱的语言鼓励他们;用爱的渴望调动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他们;用一颗真心唤醒他们。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遵其言、信其行。
二、善于发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但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还要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因此,新形势下教师必须具备善于发现、解决学生心理困惑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多与学生做心灵的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及时地排除他们的心理困扰。学校应多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此外,还应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渠道,指导家长改变不良的教子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
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学生。
三、将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但单纯的说教已越来越不被新形势下的学生所接受。那么,怎样才能既让学生愿意接受,又能达到教育目的呢?我觉得将学校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就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当前很多学校出于安全和其他方面的考虑,不愿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束缚在学校中,单纯地追求教学质量。孰不知,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久而久之,将会使学生产生消极、厌学情绪,对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视若罔闻。现代教育理念明确要求以人为核心,实质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所以,学校应该本着让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总体原则,适当地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这样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对于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否具备创新能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这就首先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更要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就是缘于对“苹果落地”这个别人认为最平常不过的现象的思考。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事物或看到一种现象时,都要问一下为什么,追根究底,养成每事必问的好习惯。我们的社会正一步一步走向现代化,知识和信息的多元化要求有不同个性和专长的人才,层出不穷的意念将之赴诸实践,竞争成了选拔人才的必然形式。竞争教育便是在教育各环节中以比较的方法,通过引发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自我的欲望,激发他们观察、思考、尝试、创新等能力。在与同龄人的比较中孩子们可以感知周围环境的平均水平,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产生提高自己的欲望。更有价值的是,与与教师或家长的要求而产生的学习欲望相比,学生因希望在竞争性的学习中取胜而产生的学习欲望更具有自发性,因而学生也更容易在其中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只要教师在设计和实施竞争教育的具体形式、措施时,确实发挥重视实践能力、确保良性竞争的指导作用,学生表现自我的勇气以及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比传统教育方式更大、更好的锻炼。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漠视灵魂的塑造,这个民族肯定没有希望。学校德育承担着塑造青少年人格的历史使命。当代青少年人格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走向何方。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让我们在新课改的指引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把学生培养成拥有美好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和完善的人格的合格人才,让学校德育工作绽放出璀璨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