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狐狸民话原型的阐释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bin2yh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原型批评是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种方法,是20世纪中期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流派。本文基于原型批评理论,以中日狐狸民话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中日狐狸民话的原型,并阐述其原型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原型批评;狐狸民话;中日比较
  一、原型批评介绍
  在原型批评理论的构建中,加拿大学者弗莱发挥了巨大作用。
  弗莱认为,文学是神话和祭祀的艺术表达形式,他指出很多文学作品都是从圣经当中获得灵感,从而被创作出来的。同时,他也强调文学艺术作品的独创性,但是这种独创性并非指单纯的重新创作,而是指以已有的原型為基础,对原型进行革新。因此,他也认为,文学作品之间必然是相互联系的,每个文学作品到最后都可以被归纳为一个固定的“套式”。
  原型批评理论为我们进行比较文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在原型批评的视野下,针对中日文学中出现的狐狸故事的“原型”,进行比较,阐述狐狸故事原型的产生及其历史流变。
  二、中国的狐狸民话原型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当中,有许多与狐狸有关的民话。通过对其中的狐狸故事进行归纳和总结,我们可以将狐狸民话原型分为以下三种:
  1、异类婚姻谭
  所谓异类婚姻谭,是指男狐和人类的女性或者女狐和人类男性结婚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在男狐和人类女性的设定下,男狐通常拥有超强的法术,以此来胁迫女性或者女性的家族,迫使人类女性与自己结合。比如《广异记》中《楊伯成》《韋明府》当中,即有这样的场面描写:
  南鶴大怒,呼伯成為老奴:「我索汝女,何敢有逆!」
  而女狐与男性的设定下,情节大体都是男性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与女狐交往,在与女狐幸福的度过一段时间之后,男性偶然发现女狐真身,最终走向人狐分离的结局。
  这一类狐狸民话的异类婚姻谭原型可以追溯到大禹和涂山氏的一则神话,在东汉赵晔《吴越春秋》中,也有详细的记载。
  在李剑国对该神话的分析中,他指出九尾白狐既是涂山的灵兽,也是涂山女的化身,娶到涂山女就可以幸福昌盛,这符合上古神话的怪诞。同时,他也指出“这种神话中的婚配形式,叫做人兽婚型”。
  2、胡博士
  在胡博士这一类狐狸民话原型中,狐狸(男狐)通常幻化成人类男子,并且他们通常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这类故事中,他们往往会努力求学,以期考取功名,并且他们还会劝导他人努力读书。
  比如在《搜神记》中就有《狐博士讲书》一则:
  吴中有一书生,皓首,称胡博士,教授诸生。忽复不见。九月初九日,士人相与登山游观,闻讲书声;命仆寻之,见空冢中群狐罗列,见人即走,老狐独不去,乃是皓首书生。
  那么,胡博士这一类狐狸故事原型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徐丽丽结合当时的社会情形对此作出了一种解释,即中国古代读书人对科举功名的追求。科举制自唐朝确立以来,不断发展至明清。中国古代读书人渴望通过刻苦读书,考取功名从而实现所谓“修身,治国”的理想。这一全体的愿望反映到文学作品当中,就出现了这一类“胡博士”的原型。
  3、狐狸精
  在中国的狐狸民话当中,还有一类原型也是不得不提到的,即狐狸精原型。就如圣经当中的“替罪羊”一样,狐狸精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概念,通常被用来代指容貌美丽,魅惑人心的女子。但其实在东汉以前,狐狸精其实还只是一种祥瑞的象征。但从东汉开始,狐狸精则逐渐走下神坛,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民间小说中,它们通常幻化成姿容绰约的女性,从而蛊惑人间男子。
  《玄中记》中有“狐五十歳。能變化為婦人。百歳為美女。为神巫。或為丈夫與女人交接。”的描述,从这里,狐狸精已经具备了幻化成人且可以蛊惑人心的能力。在这之后的《搜神记》、《广异记》、《聊斋志异》等书籍所收集的民话当中,来越多的狐狸精民话被创作并流传开来。
  狐狸精原型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被不断塑造,由曾经的祥瑞逐渐演变成现今贬低女性的词汇。
  三、日本的狐狸民话原型
  1、异类婚姻谭和始祖起源
  古代中国与日本交流频繁,尤其在隋唐之际,日本在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积极向中国学习,由此,中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中的狐文化对日本的狐文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日本狐狸民话,尤其是古代的狐狸民话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与中国类似的原型的影子。
  比如,《日本灵异记》上卷第二缘就讲了这样一则人类男子与女狐结婚生子的故事。
  这则民话主要介绍了一位男子某一日偶然遇见一位姿容艳丽的女子,并与之相爱,结为夫妻,诞下一子。某一日,女子被家犬追赶,最终现出狐狸的原形。其故事情节与中国的异类婚姻谭原型基本符合。
  并且,在日本式的异类婚姻谭原型中,还有一个相较于中国有所不同的一点,即人类与狐狸之子往往会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从而成为某一氏族的祖先。在这则民话的最后有“故其令相生子、名号岐?禰、亦其子姓、負狐直也、是人強力多有、走疾如鳥飛矣、三乃国狐直等根本是也”即点明,人狐之子最后成为了三乃国狐直氏的祖先。
  另外,关于安倍晴明的传说《信田妻》中,将安倍晴明的母亲写成了白狐,白狐在安倍晴明五岁的时候,被发现了狐狸的原形,因此离开安倍晴明父子。安倍晴明继承了母亲的灵力,最后成为了平安时代,极富盛名的阴阳师。安倍晴明之后也被视作阴阳寮的土御门家的始祖。
  2、狐狸精
  日本的玉藻前就是以狐狸精原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人物。她被视作鸟羽天皇的宠妃。她的形象在被多次创作之后,越来越丰富,甚至被人和中国的妲己,以及古印度的王妃华阳天联系起来,三者被视作同一只狐狸幻化而成。
  其实,不仅在东方,西方神话中也有很多符合狐狸精原型特点的形象,比如夏娃蛊惑亚当偷食禁果。虽然形式不一,这些神话故事显然都遵循了狐狸精原型这一基本的“套式”。
  结论
  利用原型批评理论对中日狐狸民话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加系统且有条理的把握,中日狐狸民话的异同点。同时,我们也可以以这一具体的实例而对弗莱其原型理论加以证明。
  参考文献
  [1]张丹.论荣格原型批评理论[J].今日科苑,2011(12):157.
  [2]徐丽丽.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狐意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5.
  [3]朱迪光.狐精故事的演变与佛教文化的影响[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3(04):52-57.
  [4]李剑国.   《中国狐文化研究》[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其他文献
摘要:唐初志书人大多是前朝移民,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是中国墓志书法发展的鼎盛时期,名才士与名家也参与墓志的书写,书丹者对墓志书法的形成与演变有着直接影响。在之前对唐代墓志整理的累积上,现对长安地区墓志进行整理,总结出书丹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涉及到的地域迁徙问题。  关键词:长安;唐代;墓志;书丹  一、书丹者情况  北魏时期就已出现墓志书人署名,华人德先生指出:“南北朝后期,墓志始有撰、书人姓名,然仅见
期刊
摘要:在特殊历史语境下创作出的《在悬崖上》,于大时代话语背景规范下,述说生命个体情感“背叛”的波折。主人公在裂缝中的抉择萌发着超越时代和个性突围的尝试。本文将从社会大背景出发,结合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该小说有一个全新的把握。  关键词:《在悬崖上》;潜在主题;政治隐喻;个性自由  有学者曾表示,小说中的情爱观会体现出其特定时代的历史特性,从而映照出民族心理等因素,这对关照整个社会的发展是有价值的。[1
期刊
如织的细雨,携着云端之上天街的清凉,满满的洒在这条小街的每一个角落。因街面还残留着热度,雨水又赋予了小街梦幻而通透的氤氲,漫袅的亲吻着着路人的裤角、裙裾和街边的花草,努力的融入她所眷恋的一切,化入湿润清透的空气之中。  丝丝细雨,讓昔日热闹的小街显得格外静谧。偶尔,可见到撑着或花哨、或透明、或其它颜色雨伞的行人,她(他)们走的却不匆匆,似乎都在享受着这西北都市少有的夏日清凉,却给空灵的小街带来一袭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间接体现,通过对古代绘画作品的研究与分析,能够窥探出古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操。本文从古代绘画作品中时间观的体现为出发点,分析其形成的过程,并通过例举几种不同时间观的表现形式,进而探索出画作所传达的情感,以及画者的思想表达。  关键词:古代绘画作品;时间观;意义  一、时间观的形成  中国人民对时间的概念由来已久,在原始时期,人们通过辨别太阳的位置来记录一天中时
期刊
摘要:西方的游戏说和中国古典美学范畴中的“游”都强调了精神自由和无功利性,与审美教育的要求不谋而合。本文通过对游戏与审美教育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游戏产生了审美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是实现审美教育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美育;游戏;游;自由  审美教育所针对的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情”这一心理内容,它包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自由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由既是审美教育的内容(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纪检监察和管理的规范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的关系影响到了国有企业纪检监督管理的制度稳定性和工作的安全性,通过监察部门开展对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管理规范化的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潜在的企业管理风险,提升对风险的防控和对企业风险规范化预警的能力,提升国有企业管理的综合竞争力和效果。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企业管理  在国有企业中,纪检一直发挥着
期刊
摘要:鲁迅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最具深刻洞察力的文学家。鲁迅的《故事新编》穿梭于历史和神话之中,不断地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故事新编》最大的特点在于用新颖的角度来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也符合鲁迅一贯的批判中国文化所运用的新颖性、独特性的批判思路。《故事新编》一共八篇短篇小说,一部分取材于我国的神话传说,另一部分取材于历史事实。无论《故事新编》的哪一部分的短篇小说的内容,都
期刊
摘要:任何种类的绘画因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方法。传统的白描和素描用最简约朴素的元素表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绘画形式,即有历史上的根本差异,同时,在本质上又有着内在的共同特点。素描与白描的激烈碰撞,一方面促进艺术的创新与繁荣,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了各自鲜明的个性与特征。  关键词:素描;白描;异同  素描是一种不依赖色彩作为造型手段,而是直接运用线条的长短、曲直、粗细、等变化表现物体
期刊
摘要: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作品,向全世界呈现出了一副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画卷。歌剧中的人物线条流畅,剧情扣人心弦,剧中两位女性角色“图兰朵”和“柳儿”给予观众极其深刻的印象,本文将深入分析剧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咏叹调音乐处理。  关键词:图兰朵;柳儿;人物塑造;演唱分析  一、歌剧《图兰朵》的角色梳理和声部划分  歌剧中的主要人物并不繁多,出场人物线条流畅,每一位角
期刊
摘要:康德在他的《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一文中明确表达了他有关于历史哲学的看法,即在康德看来大自然是有其一定的目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理性和在社会中的对抗性,并且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以期望最终能够建设一个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历史哲学;目的;理性  康德于1972年生于位于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后毕业于哥尼斯堡大学,并于1755年起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