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设计有讲究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2001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安排或设计一些难易适当、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练习。
  [关键词]
  数学练习;设计;层次性
  一、拓展课本习题,讲究练习的层次性
  课本中的练习、习题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并且层次清楚。由练习到习题,由A组题到B组题,都体现了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阶梯状。正确处理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各种程度的学生通过有的放矢的不同练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课本中的练习题,A组题尽管简单,但它们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书中的基础知识,进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例如,为了及时巩固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和运用,有教师设计了下列有梯度、循序渐进的训练题组。
  ①△ABC和△A′B′C′中,已知∠A=40°,∠B=70°;∠A′=40°,∠B′=70°,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②△ABC和△A′B′C′中,已知∠A=40°,∠B=70°;∠A′=40°,∠C′=70°,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③△ABC和△A′B′C′中,已知∠A=90°°,∠A′=90°,它们相似吗?
  ④△ABC和△A′B′C′中,∠A=∠B,∠A′=∠B′,它们相似吗?
  ⑤△ABC和△A′B′C′中,∠A=∠B=∠C,∠A′=∠B′=∠C′,它们相似吗?
  ⑥△ABC和△A′B′C′中,已知∠A=90°且∠B=∠C;∠A′=90°且∠B′=∠C′,它们相似吗?
  ……
  该题组中①是课本后习题,②是课本后练习,其余则是为将同一内容由浅入深的递进而精心设计的,步步引导学生将问题深化,提示定理运用的本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紧扣学生生活,注重练习的实用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学生现实生活、喜闻乐见的形式作为问题的背景来设计练习,可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又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如:初一代数有理数和加法,教材安排了一些计算某店盈亏、粮站粮食重量等与学生实际生活较远的练习。学生嫌数据多麻烦,没兴趣,教师将这节课的练习改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体重占优势?”学生们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情绪高昂,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前面提到的以教室里任一行为横轴,任一列为纵轴,每一学生为一点,找各自的坐标练习,同样使学生练习的兴趣盎然。再如在进行三角形外心练习时,这样设计“王庄和南村、张庄联合打井,请同学们确定水井位置,要求这口井到三个村的距离相等”。
  这种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练习,一方面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大大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练习的主动性。
  三、改变呈现方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
  每天吃同样的食物,就是再有营养,也没有人爱吃。千篇一律的练习形式难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形式多样的练习可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练习的形式可设计成口答题、抢答题、填空题、选择题、匹配题、判断题、纠错题、类比对比练习题,以及联系学生实际改编的练习题,让学生想学、乐学。如学了列方程解应用题后,不仅让学生练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也可列出一些方程(组)让中学生自编应用题,既激发学生兴趣,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
  课本中的练习,一般比较简单,答案显而易见。教师可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采取学生心算、抢答、竞赛和适当的物质奖励,然后老师再校对答案,既节省了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就大大不一样了。有时,也可有意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给他们一些成就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学生粗心易错的知识,与其反复进行机械的练习,不如设计一些学生普遍易错的练习,让学生纠错,使学生在找错、议错、析错、改错的过程中,从反面强化正确认识。当然,改错练习要安排在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比较练习之后,便于学生用已获得的正确认识去检验错误,达到改错的目的。学生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去分母去括号时易漏,将错误题交给学生改错,并让学生指出错误的步骤和原因,防止学生再次出现上述同样的错误。
  四、设计一题多变,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对一道题不能就题论题,而应进行适当的引申和变化,逐步延续伸展。一题多变的练习,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真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以提高学生辨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几何》有出现过这样一道例题,求证: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讲解例题之后,可安排这样一组练习:
  ①将“四边形”换成“平行四边形”,所得四边形是什么图形?
  ②将“四边形”分别换成“菱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腰梯形”,所得的四边形分别是什么图形?
  ③顺次连接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都是平行四边形,顺次连接矩形、等腰梯形各边中点,得到的都是菱形,这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一定的必然性?(讨论)
  ④顺次连接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图形是矩形、菱形(讨论)
  通过一题多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效防止了学生练习是纯粹的记忆、简单的模仿的现象出现,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
  在精选习题时,教师还要注重那些可用多种思路来完成的典型题、开放题,并鼓励学生不拘泥常规方法,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
  总之,精心设计数学练习,不仅仅可以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减轻学生的负担,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徐峥.小学数学个性化练习设计浅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9).
  [2]王苏林.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例谈[J].基础教育研究,2011(19).
  [3]王坦.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金小燕.新课程理念下练习设计的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05(2).
  (责任编辑:张华伟)
其他文献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倾向:一方面是部分老师根据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基本题型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方式,一般采用疏通文意、讲解方法、完成练习的方式,将重点放在文意的串讲和文句的翻译上面;另一方面,部分老师认为字词教学太繁琐,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而主张注重挖掘文中的微言大义和文化内涵。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但
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教育科学的又一次理论突破。面对这一教育理论创新,教育界表现出前所未的有热情,使素质教育理论日渐丰翼。本文在解析素质教育内在品质的基础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CIO的生成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于医院后的必然结果。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培养他们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小学数学“潜资源”又称“隐蔽资源”,它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的那些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资源、教材和教学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创新性是数学思维最根本、最核心的智力品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计一题多解训练,使学生经历挖掘问题的多向性和解决问题的多样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为了践行新课程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激发预习、课中引导感悟、课后拓展升华等措施充分提供机会让学生批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我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在阅读实践中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关键词:阅读;批注;案例;思考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充分展示辽宁省中小学校艺术教育丰硕成果,推动全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艺术研训部承办。
随着档案信息化工作步伐的加快,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归档问题越来越引起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的重视。但文书部门和档案部门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文档分离又各自独立的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