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能锻炼学生口才,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现实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在重视程度、时间安排和评价考核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朗读教学并未有效发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每一次学生的朗读,都应有一种理性的思考,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让激情和智慧在朗读中张扬。本文提出了优化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通过有效朗读指导,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研学后教;语文;有效朗读;指导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能使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朗读时间少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有的教师对课表理解不全面,在阅读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探究,而忽视了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在朗读中品味、鉴赏词句的优美了。这与新课标要求是不符的,也不符合“研学后教”理念中提高学生能力的初衷。
(二)读的目标不明确
在平时的教研课听课中,不乏以下例子: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全班学生双手持书不约而同地齐读起课文。)
师:(一边使劲地拍手示意停下来,一边大声地喊)停下来,停下来,不要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开始杂乱地读课文,最后戛然而止。)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发现,“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这一教学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它想把新课改的相关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但其方式不太妥当,这种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是不能使学生体味到文本内所蕴含的真实意蕴的。
有的教师在学生刚开始整体感知文本时,便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时学生往往连文章写得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感情从何而来?有的教师看似很重视朗读,设置了许多朗读的环节,但只有读的安排,没有读的要求。
二、明确新课标中有关朗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需要注意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有感情地读既是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又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实际教学中,切不可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训练,而忽视或降低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要求。
三、课堂朗读有效指导策略
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升华对文本的感情理解,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明确朗读目标,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读,不能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具体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的分层次朗读,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
(二)在研中悟,以悟促读
课程标准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只有经常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充分读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读能力,内化文本语言。
小学语文课本是一篇篇内容、形式各异的课文,学生可借助研学案的研学要求等在阅读中不断揣摩、推敲和品味语言文字,对课文的字、词、句有深刻的、独特的感悟,进而有了自己的个性化朗读。(个性化朗读就是根据自身的心理特性对文本的接纳和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读出个性,读出自我,让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在课堂中大放异彩,教师应捕捉契机,巧妙引导,落实研悟。
在深入的感悟之中,学生的内心充满了读书的欲望。此时的反复吟诵,学生“切己体察”,积累了的语言、文章中的美词佳句自然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切身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三)适当创设朗读的情境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指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外,还要和学生对话,共同创设新的情境。教师要做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要引导学生把文本读进去,还要跳出来。一篇好文章就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次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散文,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四)适时进行范读
范读的功能有二:一是可以引领着学生怎样读书,教会了读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模仿;二是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范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引读、领读或与学生对读、分角色读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较为普遍,教师范读尤为重要。
(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读后评议”是朗读的良方。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中特别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从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评价可以是多元的,除教师的评价外,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十分重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在评价时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每一次学生的朗读,都应有一种理性的思考,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让激情和智慧在朗读中张扬。朗读不仅是感悟的重要手段,也是体验语文能力的重要特征。在新的朗读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在“研学后教”语文课堂中,有效朗读教学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文库(语文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3]王敏.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0(01).
[4]戴宝云.新课程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邹源杰.小学生朗读训练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2).
【关键词】研学后教;语文;有效朗读;指导策略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它是阅读的起点,能使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志。”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见朗读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课堂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朗读时间少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有的教师对课表理解不全面,在阅读教学中片面追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的探究,而忽视了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的朗读能力的培养。一节课下来,学生朗读的时间少之又少,更不要说在朗读中品味、鉴赏词句的优美了。这与新课标要求是不符的,也不符合“研学后教”理念中提高学生能力的初衷。
(二)读的目标不明确
在平时的教研课听课中,不乏以下例子: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全班学生双手持书不约而同地齐读起课文。)
师:(一边使劲地拍手示意停下来,一边大声地喊)停下来,停下来,不要齐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开始杂乱地读课文,最后戛然而止。)
从这个例子中不难发现,“想怎样读就怎样读”这一教学行为的出发点是好的,它想把新课改的相关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但其方式不太妥当,这种天马行空、漫无目的的朗读,是不能使学生体味到文本内所蕴含的真实意蕴的。
有的教师在学生刚开始整体感知文本时,便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时学生往往连文章写得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感情从何而来?有的教师看似很重视朗读,设置了许多朗读的环节,但只有读的安排,没有读的要求。
二、明确新课标中有关朗读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需要注意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有感情地读既是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又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实际教学中,切不可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训练,而忽视或降低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要求。
三、课堂朗读有效指导策略
有效的朗读指导能使学生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升华对文本的感情理解,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明确朗读目标,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朗读是为了感悟和解读文本,朗读不是没有目的的读,不能只是把朗读当作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环。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具体考虑,从最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方面来精心设计朗读,让学生的朗读有明确的目的性。有的课文适合个别朗读,有的课文需要分角色朗读,有的课文适合集体朗读,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课堂上的分层次朗读,教师要做到统筹兼顾。
(二)在研中悟,以悟促读
课程标准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只有经常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在充分读悟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提高朗读能力,内化文本语言。
小学语文课本是一篇篇内容、形式各异的课文,学生可借助研学案的研学要求等在阅读中不断揣摩、推敲和品味语言文字,对课文的字、词、句有深刻的、独特的感悟,进而有了自己的个性化朗读。(个性化朗读就是根据自身的心理特性对文本的接纳和清晰、响亮地把文章读出来。)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读出个性,读出自我,让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在课堂中大放异彩,教师应捕捉契机,巧妙引导,落实研悟。
在深入的感悟之中,学生的内心充满了读书的欲望。此时的反复吟诵,学生“切己体察”,积累了的语言、文章中的美词佳句自然也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切身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三)适当创设朗读的情境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除了要指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外,还要和学生对话,共同创设新的情境。教师要做教材的使用者和建设者,要引导学生把文本读进去,还要跳出来。一篇好文章就是一幅精美的图画,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一次次难忘的经历,特别是一些写景抒情散文,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言虽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积累、设身处地的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
(四)适时进行范读
范读的功能有二:一是可以引领着学生怎样读书,教会了读书方法,便于学生学习模仿;二是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的感觉,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范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引读、领读或与学生对读、分角色读等,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唱读现象较为普遍,教师范读尤为重要。
(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读后评议”是朗读的良方。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中特别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可从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从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评价可以是多元的,除教师的评价外,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十分重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在评价时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样更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对每一次学生的朗读,都应有一种理性的思考,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让激情和智慧在朗读中张扬。朗读不仅是感悟的重要手段,也是体验语文能力的重要特征。在新的朗读价值取向的引领下,在“研学后教”语文课堂中,有效朗读教学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魏书生.魏书生教育文库(语文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0.
[3]王敏.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J].吉林教育,2010(01).
[4]戴宝云.新课程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邹源杰.小学生朗读训练的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