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下穿施工对建筑物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128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限元数值模拟某拟新建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分析其应力和位移,验证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对之进行优化。
  关键词:下穿施工;数值模拟;优化
  0 引言
  隧道的开挖,会引起围岩应力重分布,即围岩会发生变形甚至失稳。隧道下穿施工,也将导致上部建筑物产生竖直沉降和水平位移,为确保施工过程中隧道围岩、支护结构及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需对隧道的下穿施工进行研究。
  国内外有关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的主要有:李文江等通过研究隧道下穿既有构造物的影响,总结变形控制标准。Tang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隧道施工应力路径,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变化规律。靳晓光等采用有限元模拟施工过程的方法分析围岩位移,选择最合理的方法。
  本文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隧道下穿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分析其应力和位移,验证施工方法的可行性,对之进行优化。
  1 计算模型力学参数
  本文应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采用理想弹塑性本構岩体力学模型,服从Mohr—Coulomb屈服破坏准则,进行隧道下穿施工模拟计算。围岩及支护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数值模拟时,把上部建筑作为一个刚体,采用基础+上部荷载的方式。上部荷载计算,主要考虑:(1)楼面结构和隔墙重量,按框架结构砖墙体材料取值计算;(2)活荷载按民用建筑均布活荷载标准取值;(3)所有荷载均由柱基础承担,均布总荷载按桩最大间距计算柱基础轴力。
  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左水平边界距离衬砌外边墙60 m,右水平边界距离衬砌外边墙60 m,水平边界采用位移约束;下部竖向边界距离衬砌底部60 m,其采用竖向位移约束;顶部为建筑基础+上部荷载,其他的采用自由约束。沿隧道掘进方向取80 m。
  开挖方法:(1)右洞先行,右洞开挖掌子面领先左洞开挖掌子面;(2)右洞采用台阶法;(3)左洞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建筑物竖直沉降和水平位移分析
  该段隧道施工完成后,建筑物最大竖向沉降出现在左洞隧道的正上方,为7.3 mm;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左洞左上方,为4.2 mm;各相邻建筑物柱基础间沉降差异最大为1.0 mm<0.002 L=10.0 mm(其中L为相邻两柱基础间距离,为5.1 m)。该建筑物变形较稳定,且变形量较小,基本满足稳定性要求。
  2.2 围岩竖直沉降和水平位移分析
  右洞掌子面开挖至首排建筑物柱基础下方时,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2.3 mm,围岩最大水平位移为1.1 mm;右洞掌子面开挖至末排建筑物柱基础下方时,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2.5 mm,围岩最大水平位移为1.6 mm;右洞贯通后,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7.4 mm,围岩最大水平位移为2.4 mm。
  左洞掌子面开挖至首排建筑物柱基础下方时,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5.3 mm,围岩最大水平位移为1.7 mm;左洞掌子面开挖至末排建筑物柱基础下方时,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6.7 mm,围岩最大水平位移为2.5 mm;左洞贯通后,围岩最大竖向位移为9.2 mm,围岩最大水平位移为2.9 mm。
  2.3 围岩应力分析
  对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云图进行分析,围岩最大主应力出现在拱顶和仰拱处,且随着开挖掌子面的推进,其数值变化较小。
  2.4 二次衬砌支护结构应力分析
  二次衬砌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位于右洞左边墙墙脚处,二次衬砌支护结构最小主应力位于右洞左边起拱点出。支护结构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云图如图1所示。
  3 结论
  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可得:
  (1)数值模拟计算各阶段位移收敛,说明该隧道掘进方法符合技术要求;
  (2)隧道施工过程中,上方建筑物最大竖直沉降、最大水平位移、各相邻建筑物柱基础间沉降差异均较小,基本满足稳定性要求,但影响隧道施工的因素较多,在数值模拟计算中考虑不周全,施工过程中应对建筑物进行实时变形监测;
  (3)隧道围岩的变形与隧道掘进工序及开挖位置密切相关,建议严格控制左洞开挖掌子面与右洞开挖掌子面间的距离;开挖至建筑物下方时,应缩短开挖进尺,并及时进行支护。
  参考文献:
  [1]李文江,刘志春,朱永全.铁路站场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控制基准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7):1165-1169.
  [2]靳晓光,刘伟,秦峰,等.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法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4(2):63+68.
  [3]张志强,何川.连拱隧道中隔墙设计与施工力学行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8):1632-1638.
  [4]蒋树屏,刘洪洲,鲜学福.大跨度扁坦隧道动态施工的相似模拟与数值分析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5):567-572.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南方CASS软件使用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阐述,具体应用到在建工程桥梁桩基、桥面等结构物测量,减轻测量员在公路工程测量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效率。  关键词:南方CASS;公路施工;测量  南方CASS9.0软件[1]是基于AutoCAD平台研发的地形地籍成图系统软件,该软件主要应用于地形成图、地籍成图、工程测量应用、空间数据建库、市政监管等领域,全面面向GIS,彻底打通数字化成图系统与G
期刊
摘 要:今后若干年能源和交通将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因素,这两个问题都和交通规划有密切的关系。要想合理地进行交通规划,如何把握交通需求的发展和变化规律、如何布局交通设施等等问题的深层解决则需要建立一个高效实用信息量大的预测软件系统。  关键词:行人交通;虚拟现实;人机交互  0 前言   行人交通的特征表现在行人的速度、对个人空间的要求、步行时的注意力等方面。这些与行人的年龄、性别、出行目的、
期刊
摘 要:目前,轮对综合参数自动测量装置的研制已成为我国数字化铁路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开发出安全性高、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的车辆轮对动态检测系统已经成为实际轮对检测工作中的迫切需求。为能够有效推动我国高速列车的进一步快速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面投射踏面磨损测量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面投射;踏面磨损;测量预警系统  0 引言   如今,轮对综合参数自动测量装置的研制已成为我国数字化铁路的一
期刊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成都地铁严格贯彻执行上级防疫工作要求,立足运营实际和疫情发展态势,从组织领导、防疫措施制定、疫情应急处置、信息报送流程、复工复产等各个方面制定了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在运营保障和疫情防控方面均取得积极成效。本文深入总结成都地铁本次疫情防控举措,旨在从联防联控机制、分区分级防控、运营措施调整、物资储备管理、大数据运用等各方面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疫情防控提供相关指导和建议。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运输的货物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货物重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为此就要对货物运输效率和装卸速度进行提升,这样不仅是确保货物正常运输的重要保障,也是各个码头实现长久发展的基础。现在很多港口码头都应用了自动化集装箱工艺系统,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该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港口码头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自动化集装箱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城市轨道交通地面乘客信息系统和车载乘客信息系统接口方案分析,分析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地面乘客信息系统车载乘客信息系统接口方案情况,对wlan和LTE无线传输制式下的接口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目的是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面乘客信息系统车载乘客信息系统接口方案选择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方案选择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也在逐步提升。轨道交通便捷性强且安全性高的特点,更是受到了人们当前的广泛欢迎,成为了人们出行时首选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随着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城规线也变得日益复杂和密集,此时就应做好各项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工作,确保实现对建设成本的有效降低。而云技术集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网络资源于一体,其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的应用,可实现
期刊
摘 要:介绍了现场总线的定义和结构特点,两种流行现场总线(ControlNet和PROFINET)在无锡地铁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并进行现场总线故障诊断和常见原因,分析现场总线故障确定方法,查找故障原因,进行故障处理,提高现场总线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提高现场总线系统的稳定性和完善性、为总线错误处理速度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现场总线定义;应用;故障分析  0 引言   简单、可靠、经济和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了人们出行时首选的交通工具。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给整个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如何实现对科学技术的高效运用,构建更加智能化的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成为了当前人们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而5G移动通信技术具备抗干扰能力强、覆盖范围大以及移动性高等特点,故将其运用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中,就能有效促进整个系统的安全稳
期刊
摘 要:本文基于广西高速公路养护的作业安全特性以及其中常见的作业安全隐患,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预测等技术手段对广西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业安全性问题做了分析和研究,并对一系列养护作业安全策略做了总结和概括,从而为完善和优化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策略  1 广西区高速公路养护区安全管理现有基本状况和难点  2002年,我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