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特色的互联网+速度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k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然而,云南却有着丰富的农业产品资源,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根据云南自身农业实际和需要,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大决策之后,云南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目前,云南的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橡胶等农作物种植面积已位居全国第一;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野胶、野生菌等多个农产品产量均已取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然而,一直以来,受地理和交通条件所限,云南的农产品销售始终存在渠道少、推广难、运输慢、人才缺乏等困难与短板。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以及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如何借助“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浪潮,有效缩短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云南农产品开拓销售市场提供便利和条件,打响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战略品牌,将云南的高原特色农产品送上“云端”,走向市场、走出国门?就成了云南各界关注的热点,因为这不仅事关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也事关云南经济、民生、老百姓的收入。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勇,向他问询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及“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来临,将会给云南的社会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下是采访实录,本刊记者(简称“记者”);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勇(简称“李书记”):
  记 者:我们知道,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根据自身农业实际和需要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云南探索现代农业新路、补齐农业短板、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云南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云南力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作为云南农业科研权威机构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在其中扮演着什么角色?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配合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
  李书记:作为云南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多学科、综合型、公益性的农业科研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农科院)一直承担着云南省全局性、关键性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研究及农业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自2011年云南省委九届会议上提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以来,农科院科技工作紧紧围绕“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战略部局,以云南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主要目标和内容,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打造人才团队、加强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服务等措施,一方面加强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改进、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产后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研发,着力解决阻碍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用科技手段改造提升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院地共建高原特色科技示范基地、示范园区,院企共建工程研发中心、专用型品种标准化原料基地等形式,强化科技成果的展示示范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总之,农科院一直努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推广应用,努力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挤压,以科技支撑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
  记 者:在国务院最新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现代农业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水平提升,“互联网+农业”重点发展的国家战略被明确提出,因此,最近“互联网+农业”成为各地讨论的热点。在您看来,云南高原特色该如何下足力气利用好政策优势,把云南的特色优势突出来?
  李书记: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必将对各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也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为一个多山少地、气候立体复杂的省份,云南省应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充分利用政策、资金等的杠杆效应,加大政府购买互联网服务的力度,促进互联网各项相关技术在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比如可以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对云南省农业的精准化管理,对云南省农业的区划、种植、采收、加工、销售、流通等进行实时的时间和空间管控,全程合理规划特色作物的种植,在合适的地方、季节种植合适的品种,在适当的时间进行采收加工,同时,通过前期的信息发布实现特色产品的预售,并进行全程生产管控,确保高品质、标准化等等,尽量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盲目性。总之,互联网的应用将会全面提升云南省农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
  记 者:相较其他兄弟省市区,云南发展“互联网+农业”有存在哪些短板?云南提出的“互联网+高原农业”,与兄弟省(市、区)提出的“互联网+农业”,有无本质上的不同?区别在哪里?优势又在哪里?
  李书记:一是理念。很多人都把“互联网+农业”简单地理解为通过互网络卖云南的农产品,理解较为狭窄和肤浅。殊不知,其实互联网技术可以贯穿农业的整个过程。
  二是人才。这是云南省发展“互联网+农业”的最难之处。懂互联网的不懂农业、懂农业的不懂互联网。经济发展滞后,高层次、有水平的互联网人才难以引进。
  三是支持力度。在目前情况下,新兴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一定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引导。建议政府在这方面加强政策研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硬件建设和软环境打造两方面下功夫。
  按我个人的理解,云南省提出的“互联网+高原农业”和其他省区提出的“互联网+农业”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差异。无非云南省地处高原,有自己特有的地理、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也有自己一些特色农产品,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些自己的特殊需求而已。
  作为发展“互联网+农业”,云南省以其说“有优势”,倒不如说“有潜力”更恰当些。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农业管理等当中的应用,虽然云南省在相关产业局部有些尝试,但确实做得很不够。与发达省市相比,无论从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建设,还是发展环境、产业氛围、政策条件、人才储备等软件建设方面,都还有很大差距。就云南省农业全产业链来说,从科研到生产、销售等很多环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得到改善和提升,互联网在云南省农业上的应用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另外,鉴于云南省的地缘优势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部署,“互联网+农业”,在云南省的发展可以基于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样发展潜力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记 者:长期以来,云南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无论经济、民生还是社会综合性建设,始终处于落后地位。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云南自然环境的制约。如果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能打破自然环境的限制,那么云南的经济、民生、社会整体性建设,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地区?
  李书记:互联网技术只是一种手段、途径,使用它可以优化管理,使得管理更加精准、使得信息沟通更加便捷、渠道更加多样等等,其本身不会对自然环境发生任何的作用,只是可以消减一些空间、时间上的障碍。云南省的经济、社会、民生等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就很快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云南省的发展得靠我们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拼、去闯、去干。
  记 者:自2012年8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以来,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涌现出一大批与之相关的产业、企业和优秀品牌,但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在您看来,这种良好的势头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下去?
  李书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良好势头不仅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且更多优秀的企业、品牌和新兴产业将会很快涌现出来,在云岭大地上百花齐放。互联网的出现,不是消灭传统、削弱传统,而是对传统的改造和提升,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再增加更大、更多的可能,两者的融合,必将产生出“1+1>2”的效应。
  记 者:最近几年,云南在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打的是“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和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的战略牌,您认为,“互联网+”的兴起,对云南推行这些方针措施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书记:通过互联网,一方面会使更多、更广泛的人认识我们的“四张名片”,对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推广、销售将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提升云南省农业科研、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水平,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全面提升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
  记 者:随着云南发展高原农业取得良好效果,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云南发展农业,就是要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并且信心百倍地提出了“到2016年,农林牧业综合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出口额较2011年实现‘3个翻番’,粮食总产量、畜牧业产值、农产品加工产值分别突破400亿斤、2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如果能顺应“互联网+”的大背景,这个目标能否提早实现?
  李书记:互联网是一项高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使我们在很多方面可以得到提升,但它不是一剂万能良方。互联网毕竟是虚拟的,它必须和实实在在的实业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三个翻番”和“三个大关”还得靠我们脚踏实地去拼、去干。当然,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对我们实现目标肯定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记 者:近年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获得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技术共21类93个,并且还与70余家龙头企业合作开发的新产品共五大类110个……您预计这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将有多少会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惠及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企业?同时,也让云南的老百姓多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
  李书记:其实,农科院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了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农业专家系统并得到了应用;后来又与云南省烟草公司一起开发了“植烟土壤计算机管理系统”并在云南全省烤烟种植管理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与中国移动云南公司、新华社云南分社一起打造的“三农通”移动服务平台,为服务云南“三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使用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下一步,农科院将进一步整合院内外资源,借助互联网+的平台,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农科院的科技创新水平,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渠道宽,传播速度快等特点,让农科院的新品种、新技术等尽快让更多的人、更多的企业知晓,促进农科院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采用O2O(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更好地支撑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争取为农业增收、农村致富、农民奔小康做出更大贡献。
  毋庸置疑,“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仿佛一夜涌到了人们面前,难免会给人们的思维定式造成一定的冲击。面对这股扑面而来的“互联网+”时代浪潮,有人兴奋雀跃,有人惶恐不安。但无论怎样,都应该放平心态,对“互联网+”既不能抱有不切实的幻想,也不能麻木不仁。正如文中李书记所说,“发展要靠我们自己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拼、去闯、去干。”因此,面对“互联网+”时代浪潮,我们既不能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迷失了方向,从而丧失掉坚守梦想与希望的初心;也不能在麻木不仁中错过了机会,从而错失掉把握梦想、开创美好未来的契机!
  责任编辑:吴安臣
其他文献
“在宫殿的外面有一个很大的花园,那里边生长着许多火红的或者深蓝色的树木;树上的果子会发出像黄金一样的光芒,那些红色的花朵开得就像是正在焚烧的火焰。”  “地面上都是最细的砂子,却都是蓝色的,就像是硫磺燃烧时发出的光焰。在那里,到处都闪着一种奇异的、蓝色的光彩。”  “当海非常沉静的时候,你可以从中向上瞥见太阳:在那里看上去它就像是一朵紫色的花,从它的花萼里还射出了各种色彩的光。”曾经,安徒生是这样
期刊
年方二八时,满心部是天真和浪漫,若让我去选一个要待上四年甚至一辈子的地方,没有青山绿水,红砖自瓦我是不千的。志愿表上写满了我对南方的向往,唯有角落里,是在父母的极力劝说下填了一个“沈阳”。  最终,千般不甘,我也去了那个“极力劝说”而来的沈阳。从此北方豪情顶替了南方烟云,许诺自己的诗与远方,成了心底不为人知的梦。  江湖夜雨二杯酒  印象中的沈阳,尘沙雾霾,繁华却纷乱。  站在沈阳北站的出口,人声
期刊
入刊理由:扶贫开发多艰辛,在各种制约条件面前,砚山县的扶贫开发工作一直在艰难探索中不断前行。“十二五”以来,砚山县以“大扶贫”战略为指导,在产业发展、整村推进、劳务输出和对口帮扶等扶贫工程的强力推进下,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具有砚山特色的“党政主导、部门联动、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扶贫开发新路子,形成了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用勤劳的双手铺出了一条收获之路,用艰辛
期刊
大虾墨鱼面  将大蒜、樱桃番茄、小鸟椒、银鱼柳和虾仁翻炒约3分钟,加入黑胡椒、盐调味后再放入墨鱼意面,最后撒上蟹籽和罗勒叶,即可享用。  我喜欢黑色,或者说,迷恋。  我最爱的动物是熊猫,最喜欢喝的饮料是可乐。在我眼里,上海迪士尼开园那天微博满屏花花绿绿的照片,都比不上严明《大国志》里黑白的米妮。一个魁梧的工作人员钻进米妮玩偶服里,独自走在砖瓦路上。黑白胶片的诗意,寸草难生的孤独。  从小我就喜欢
期刊
10年前,直播这个词跟普通人是毫无关系的,它属于“大裤衩”的势力范围。如今,直播变得毫无门槛,不管有事儿没事儿,形象正面负面,只要能够厚着脸皮把自我表现这件事坚持下去,就有走红的可能。  一个人吃饭,孤独寂寞冷,开直播吧,全世界都近在眼前跟你同桌吃饭;亲临NBA现场的喜悦无法独自承受,开直播吧,让所有同好见证你的欣喜若狂;听说,就连钓鱼都有个人视频了,忙碌的现代人竟然已经无聊到看别人直播钓鱼。  
期刊
金秋十月,是分享喜悦的季节。日前,云南省水利厅传来喜讯:承担中国创新农田水利建管机制改革试点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曲靖市陆良县,在国家和云南省、曲靖市精心帮助与指导下,成功地在中国水利改革的“深水区”创造了“陆良模式”。陆良,一跃成为中国水利改革的排头兵和示范点,“陆良模式”成为中国水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陆良模式”的历史性。历史选择了陆良。2014年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
期刊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何谓“互联网+ ”?很多人或许面对它,还是一头雾水。“互联网+”即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
期刊
入刊理由:澜沧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属于亚热带气候,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着一个独特的民族—拉祜族,而澜沧又是全国惟一的一个拉祜族自治县,享有“世界拉祜族文化中心”之美誉,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绝妙胜地。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三州(市)交汇处,全县总面积8807平方公里,县域面积居云南省126个县市区第二位、普洱市第一位。
期刊
入刊理由:昆明—宁蒗泸沽湖航线的正式开通了,从而让泸沽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打“飞的”耍泸沽湖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  “看,飞机来啦!”  “飞机飞来啦!”  “小凉山上‘天路’通了!”  身着节日盛装来参加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仪式的数百名各族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千余名自发前来见证机场通航的宁蒗县各族兄弟姐妹们高声欢呼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2015年10月12日上午10时23分,由昆明长
期刊
入刊理由:普洱,古称普洱府,是当今世界茶树的发源地。普洱茶其深远的文化、历史、民族、品饮、健康多重因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用普洱茶为载体书写的一幅美妙画卷。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国公司)正在续写着普洱茶的辉煌,首次提出了“普洱晒红”的概念,集中打造“茶马史诗”(传统产品品牌)和“泡朴”(电商品牌),充分发挥“普洱茶”文化的桥梁作用,正带着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走向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