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走向成熟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feng216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2008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中,中国对外媒体和媒体人不缺位、不失声,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逐渐具备的国际视野,更加注重新闻传播规律等都体现了中国媒体正在走向成熟。
  
  岁末将至,回首本年度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不免感慨丛生;一路风尘走过来,真是不容易!
  盘点2008年重大新闻事件,细察样品,深感我们国家更加成熟了,我们民族更加成熟了,与此同时,我们的媒体也正在走向成熟。我们确实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地上,由此我们的胸怀更加宽广,视野更加辽阔,气质更加雍容。
  
  一、关于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报道
  
  虽然事后证明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是达赖分裂集团与西方反华势力联手制造的一起精心策划的、有组织有预谋有步骤的事件,但是,我们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从新闻传播的视角看,由拉萨“3·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引发的中西方新闻对峙,实际上是一场西方媒体对我发起的传媒大战,其攻势之猛、涉及之广、程度之深、火力之烈,甚至可以与1989年北京政治风波时相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闻史上,我们似乎还未曾遭遇过如此猖狂的媒体攻势。
  西方主流媒体对我实施的新闻攻击,并没有像过去那样达到他们理想的效果,反而给中国人民表演了一出拙劣而生动的新闻闹剧。如果说,在这之前中国人民当中的一部分群众对西方媒体多少还存有一些幻想的话,那么,在这之后,大多数中国人民对西方媒体已是另眼相看。“做人不能太CNN”,这句“80后”创造的特别俚语,其效果几乎等同于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大地流行的一句话:“别了,司徒雷登!”
  对任何一家媒体而言,什么都可以损失,什么损失都可以补回来,但是,唯有公信力不可损失,损失公信力是任何媒体经历的最大灾难!西方主流媒体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中国的传媒市场上,失去了太多的公信力。
  西方国家及其媒体一没有想到留学西方的“80后”青年居然成为反击西方歪曲新闻群体的主力军;二没有想到中国政府在强大的民意支持下,不惧西方新闻攻势,坚决反击,摆事实,讲道理,有利有节。我外交部发言人三次强烈要求CNN道歉,最后这个强大的传媒帝国不得不认错;境内外“80后”青年通过互联网,掀起向西方媒体抗议的强大声势和浪潮,好几家欧洲影响颇大的媒体也不得不先后表示道歉。在中西方新闻传播史上,这么短的时间内,有这么多的媒体,向我表示认错和道歉,这恐怕也是我们以往未曾经历过的。
  由涉藏报道引发的中西方媒体大战,最终是以我方的胜利而告终,其明显标志:一是西方几家主流媒体认错,二是让世界听到了我方声音,三是阻止了丑华浪潮的进一步扩张。我们与西方曾经在传媒战场上多次交手,唯有这次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究其原因,首先在于我国力强大。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连年上台阶,经济实力的强大,增加了我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砝码和谈判权分量。其次得益于“80后”留学生运用网络的力量,猛力驳斥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激起滔天波澜。再者,真理和正义站在我方一边。当然,我们要认识到,在国际舆论社会中,主流媒体发出的声音并不等于真理和正义的声音。过去许多问题上,我们都是有理的一方,但因话语权实在太小,真实和真相的声音反而被所谓的主流声音吞没了。所以,真理和正义一定要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做后盾,方能发挥作用,否则,真理和正义也是无力的,照样吃哑巴亏。可以断言,这次涉藏报道要是发生在前几年,肯定不会是今天这样的结果。
  
  二、关于汶川大地震报道
  
  现在看来,突然爆发的汶川大地震实为一自然巨灾。
  中国政府及其媒体对汶川大地震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度,是史无前例的。这一超越既往的重大举措,得到了国内和国际交口称誉。半个月前甚至就在几天以前还愤愤指责中国的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此刻也马上转换面孔,调整角色,加入到“正面报道”的主旋律大合唱中。可能是他们的变腔过于陡然,弄得国内一些学者搞不清他们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也有学者认为,西方传媒的示好只是暂时的,很可能是对涉藏报道不实的一种歉疚或补偿。
  汶川大地震报道创造了很多第一:在重大事件报道中,首次贏得了话语权和主动权;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第一次贯穿于整个报道过程的始终;中央电视台24小时不停地连续报道,长达一个多月,这也是创纪录的……真是举不胜举!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从总结经验的角度看,汶川大地震报道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尤其是在前瞻性、预测性和建设性方面,媒体的功能发挥得不够好,没有很好地起到社会预警和方向了望的作用。譬如,绵竹在地震前曾出现几十万蟾蜍大迁徙的现象,媒体却说这是环境变好的原因,而没有从地震预兆的思路追究。又如,媒体大量报道灾民从灾区出走,几乎很少报道灾民自救自助,而根据国外经验证明,救助掩埋废墟的灾民中,90%存活率是靠熟悉本地情况的群众展开。再如,媒体一向见多识广,可为什么没有建议地震灾区进入紧急状态,以便于国家依法征调一切可以动用的手段和资源,用于抗震救灾;还有,对灾区出现的一些阴暗、丑陋行为,媒体既没有报道,更没有抨击,这算不算是一种失职呢?
  总之,对汶川大地震报道,既要看到优点,也要正视弱点:既要总结经验,更要认清教训。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今后遭遇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也有利于我们民族的健康成长和更加智慧。
  
  三、关于北京奥运会报道
  
  中国是奥运会史上最大的“物价哄抬”者,因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是空前的。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是展示和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难得良机。奥运会从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任何媒体也无法拒绝。西方媒体很清楚,一旦大多数国家的媒体进入北京和中国,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北京、对中国的不客观、不公正、不全面的报道,将在事实和真实面前摔得粉碎。所以,西方媒体必须改变手法和方式,重新设置和改变议题。从整个奥运会报道来看,西方媒体已从肆无忌惮的刚性负面报道为主,转为绵里藏针式的柔性负面报道为主。虽然西方媒体以后仍然不会放过我们,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的国际话语权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因而崇尚实力的西方媒体对我会比以往要客观一些、公正一些、全面一些。这样做,对他们也有好处。
  对传媒界来说,北京奥运会举办的最大贡献在于,它在不经意间促使中国的新闻采访报道机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2006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依照此《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到2008年10月17日的北京奥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我国政府将放宽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的尺度,即外国媒体在华采访,只需征得被采访单位和个人同意即可;外国媒体还可聘用中国公民协助采访报道工作。这就是说,中国政府赋予了在华外国媒体最充分的采访权和报道权。这一抢眼举措,是我们这些年来在新闻传媒领域中最重大的突破之一。
  在上述《规定》实施的最后一天,今年10月17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新《条例》将《规定》的主要原则和精神以长效法规固定了下来,继续为外国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提供便利。新《条例》的适时公布,彻底消除了外国媒体对《规定》期满究竟如何走法的担心。我们向外媒全方位开放的举止,表明了我党执政能力的提升,表明了我们民族的自信,表明了我们国家的强势。正如穷人和富人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是完全不同的一样,弱势国家和强势国家在对待和处理外媒的方式上,也是不同的。弱势国家由于害怕敌意的强势国家进来捣乱而往往不开放。或开放极有限;而强势国家常常自信心强,不怕别人说三道四,敢于开放。新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到今天,经历了从弱势国家走向强势国家的整个过程,所以这方面的体会尤深。
  2008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的年头。这30年,是伟大的30年。虽然我们取得了傲世成绩,但我们仍然需要不声不响地埋头苦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且如此,国亦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我们才刚刚起步,未来的路还很长,中国媒体和媒体人的任务也很艰巨。让我们再这样干它30年,那就有可能真正扬眉吐气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责编:乔 萍
其他文献
2008年,重庆市涪陵区紧紧抓住新闻、网络、文化及精品四大对外传播举措,为涪陵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外部环境,把一个精彩的涪陵展现给全国和世界。    推进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发布工作    区宣传办出台了《涪陵区新闻发布会制度》,举办了部门和乡镇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举办了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园区、金科农业园建设项目等推介会及新闻发布会25次。成功做好了涪陵桥南山体滑坡突发事件的对外
期刊
大多数中国人都以为,美国社会崇尚个性解放、言论自由,所以在公众场合,大家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没什么可禁忌和顾虑的。在美国生活时间长了,你才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大错特错;美国人不仅在言谈举止中处处需要“讲政治”,而且这“政治”的讲法也更加微妙、更有管控性。稍有不慎,说了“政治上不正确”(Politically Incorrect) 的话,轻则被众人敌视排挤,重则会落得身败名裂。  我也是在跌
期刊
2008年,也许没有那一个外国媒体像CNN一样为中国人所熟知。由于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报道中,出现了CNN主持人卡夫蒂的辱华报道,随着上千万网民的抗议及“做人不能太CNN”等网络流行语的出现,CNN在中国的名气大增。    发展简史与现状    CNN的全称为美国有线新闻网(Cable News Network),1980年美国新闻界狂人泰德·特纳在亚特兰大创办了全天24小时提供新闻节目的有线电
期刊
科威特人对中国有一定了解    问:不知道科威特人民对中国有什么样的了解?  阿依莎盖斯:现在有不少科威特人会来中国经商、旅游,而且他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会问我有关中国的问题。比如说,你去过长城吗?见过兵马俑吗?见到过有关奥运会的建筑物了吗?你会说中文了吗?所以我也很荣幸能够了解中国。  问:看来他们不仅对中国的长城、古文化有一些了解,对现在的北京也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您的朋友到北京来旅游,您会带他
期刊
美国对外宣传实践在策略上下足了功夫。多年来,他们努力寻找每一个宣传活动的适当切入点,注意宣传内容的接近性和本土化,争取以更为合理的方式处理敌对方的宣传信息。他们不但利用美国宣传系统正规军,还利用各种方式,操纵使用私营媒体为对外宣传活动服务。    注重切入点的选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除“美国之音”外,美国广播宣传中较有特色的是美国海军情报处针对德国海军设置的“诺顿”电台。当时,一位名叫罗伯
期刊
浓厚的阅读传统    比起奉行保守主义的英国文化和奉行民族主义的法国文化,德国人对世界、对人本有着更多的自觉意识和反省意识,其文化传统也显得更为博大、纯朴和深沉。在这个疆域和政权分裂多于统一的国度,阅读传统让文化生活远远高居于政治生活之上。德国的人均读书量和人均购书量均居世界前列。在德国,无论是在幽静的草地上、芳香的咖啡馆里,还是在疾驰的火车上、医院的候诊室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聚精会神读书的人们。对
期刊
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社区有近1平方公里的世博用地,位于中山南路西藏南路口的社区世博广场正处在未来浦西世博园的入口处,称作“陆上大门”。世博会召开期间,预计将有大批中外宾客由半淞园路社区进入浦西世博园区,透过这“第一扇窗”领略上海风情、感受市民素质。为此,半淞园路社区率先启动了世博服务接待计划,设立10处接待点,100个接待团队,并招募1000户接待家庭,从社区、小区、家庭3个层面,以文化,艺术,生
期刊
这个采访是由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20世纪中国文学史》引起的。这是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著作。一个欧洲人把中国文学史有观点地谈出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关注的是,西方汉学界是如何将原本从语言学出发而进行的汉学研究,现今已将其枝蔓延伸至“跨文化传播”的领域并铺展开来,这个生机勃勃的研究领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对外传播》就以上问题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海外汉学中心主任张西平。    《对外传播》:
期刊
在5月22日召开的“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CBI)评估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副总编张惠珍拿着厚厚的一叠资料,向在场的专家和同行介绍道:“这些都是海外媒体和读者对《宏构如花——奥运建筑总览》一书的反馈,这就是‘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她说,正是在推广计划的支持下,建工社与瑞士、法国、俄罗斯3家合作伙伴在短时间内交叉运作,赶在奥运会开幕之前将这本书的中文版和外文版同步推出,最终在
期刊
首次全球智库峰会将在北京举行    2009年7月3日至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首次全球智库峰会将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共享人类智慧共谋全球发展”,本次峰会将有来自世界各地数百位政要、学人和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等约100家国际国内主要智库和国际组织将参加会议。    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将在北京举行    2009年7月6日至9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