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的法宝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arll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摒弃单纯地传授知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既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向多元化发展是物理课堂努力的目标。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教育模式,围绕着以发现、探究和交流这三方面为主线去设计教学和课堂。教师在注意加强自身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修养与素质同时,还要努力提高对科学方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发现是根本,去“探究”——探究是动力,去“交流”——交流是渠道。
  关键词: 发现 ; 探究;交流 ; 课堂教学
  一、发现——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中学阶段,我们的学生可以从教材中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迸发出发现的火花,为今后的学习、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发掘问题,同时应当鼓励、提倡学生发现问題,保护学生的发现热情,并尽可能地解决问题。
  1、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是整个探究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探究很难进行下去。实践中我们总结了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基本上有:
  (1)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
  (2)从物理实验中发现问题。
  (3)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
  (4)从知识与经验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5)从变换物理问题的条件中发现问题。
  (6)从“追因求果”中发现问题。
  (7)从类比联想中发现问题。
  2、听惯了老师讲的学生最初很不习惯主动发现问题,当然也有怕出丑的心理原因。为了让学生能发现并且主动发现问题,我们突出做了以下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创设问题情景。 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设置解决问题的矛盾冲突,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需要解决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自然地产生问题。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可以采取:第一,加强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的情景中发现问题;第二,充分利用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的所设置问题的情景;第三,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手段设置问题情景;第四,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设置问题情景;第五,把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对比形成问题情景;第六,通过科学史故事、民俗典故设置问题情景。
  (2)注意评价语言,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由于在以往的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经常出现学生发现的问题可能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价值。有的过于笼统,不分主次;有的缺乏科学依据,甚至是错误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要谨慎、积极、科学地评价学生发现的问题,讲究评价语言,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好奇心。学生只有在被支持、鼓励、肯定、赞扬等积极的氛围中才会独立、主动、大胆地发现问题。
  二、探究——提升能力的必备手段
  探究是建立在发现基础之上的,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应当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新的课堂文化,因为它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探究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一种能力提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意义更深远。那么如何探究,例如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我们是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设计和实践的:
  1.设置生活情景和问题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兴趣和动机
  (1)从创设情景出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注重情景创设,因为创设情景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而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去注意它,研究它,直至掌握它。
  在自由落体运动的启始教学设计中,可以利用“著名的比萨斜塔”的图片并配合文字介绍,把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斜塔旁,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同时落地的声音,是那样的清脆美妙,又是那样的震耳发聩!”给出了落体运动这一古老课题的答案:轻重不是下落快慢的原因。这一答案与学生生活经验大相径庭,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这一问题的兴趣。还可以利用相关的多幅图片,多次创设历史情景和落体运动情景,保持了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2)欲擒故纵,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动机 。在本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尝试着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来引入问题,有时采用欲擒故纵的办法。这样做使学生容易进入角色,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动机。
  比如设计中。开头可以通过一个可随手进行的演示实验:“用手拿一个小纸球和一张纸片,放开后,小纸球和纸片从静止开始下落。”实验结果:小纸球先落地,纸片后落地。这一实验现象是学生亲眼目睹到的,与前面给出的正确结论发生了冲突。同时,提出“落体运动十分常见,你思考过其中有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吗?”这样一个问题,唤起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动机。这时可以把上述实验现象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联系在一起,当时的他根据对上述类似现象的观察,直接得出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面对这位哲人的结论,学生会感到非探究不可了。
  “纵”是“纵”了,如何才能“擒”?可以通过“伽利略佯谬”介绍,拨开阻力的迷雾。
  2.充分展示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构建学生探究的体验
  (1)通过介绍物理学家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提供学生探究过程的示范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以“问题串”的形式对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展开,介绍他在研究过程中多次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多次渗透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最后概括出他对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问题——猜想——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得出结论。这样的设计很好的贯彻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2)设计“课题研究”,构建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的体验 。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一种程序性知识,学生对探究方法的掌握以及各探究要素意义的认识,都有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的过程。
  为了及时巩固学生的体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经验,可以设计几个供学生探究的“课题研究”。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这两位伟大学者的科学观念、方法、态度等的调研报告。
  三、交流——获取新知的完美渠道
  交流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学生与教材,教学媒体(如计算机)的交流。除知识信息的融汇碰撞之外,交流还表现在语言、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流通感应上。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把过去严肃、安静却僵化的课堂转变成轻松、活泼与和谐的课堂,才能提供给学生一个更易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理想氛围。
  交流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相互讨论、上台演讲、自由发言、书面表达、课后交谈等,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课堂环节。例如:
  1.给出结构,讨论轿车上“ABS”的原理
  “ABS”是一种汽车上的刹车防抱死装置,探讨“ABS“原理,首先要引导学生从“ABS”为什么会刹车防抱死?真的抱不死吗?这样的问题出发,根据“ABS”结构,应用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的原理,顺理成章地解释了这个问题。这样设计问题,学生不会感到空洞无趣,反而能够饶有兴致地去探究,去交流,从探究和交流中得到启发,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
  2.从热力学第二定理出发,讨论自然界与之相关的问题
  如能源问题、人口流动问题、永动机问题、生态平衡等。把学生带到生活情境中去主动实践、体验、探究,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去体验和领会知识形成过程,让知识恢复生命,要让学生得到体验,就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被唤醒,学生的身心潜能才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学生的创新火苗在碰撞中被点燃,才能出现师生互动的交流氛围。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第一中学233500)
其他文献
摘要:氨气的喷泉实验验证了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的性质,是高中化学实验中较新颖有趣的实验,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也是高中化學的重点实验之一。本文将氨气的制备、性质检验合并于一个实验中,并将干燥、验满、防倒吸装置和尾气处理等氨气的常考实验细节一并设计入装置内,形成一整套完整装置,课堂使用时集成度高,可以节约时间;操作简便,可以反复使用;半封闭状态,几乎无氨气逸出,绿色环保。  关键词:氨气;喷泉;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随着新课程改革,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拓宽,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丰富多样,课堂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言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语文;提问;主体;思考  语文课堂不是老师纯粹传授知识的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表演的课堂。课堂离
《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中所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的是“学生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平时在课堂上的熏陶感染,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动情,使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达到刻骨铭心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具有“纯”的品格的中国人。  “纯”的品格包括具有
摘要: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和谐发展,这需要教师注重课堂效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如今的课堂,教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关键词:因材施教;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能促进发展幼儿的集体观念,提高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本文就表演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表演游戏 ; 问题 ; 措施  根据我们对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现状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不仅幼儿园平时很少开展表演游戏,而且就是专
任何生产者都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的矛盾,所以资源配置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现行高一经济生活把资源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一、 资源配置的基础理论  经济生活第九课分析了资源配置的原因和方式。联系教材我们认识到: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如何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社会迫切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以实现最佳的资源使用效率。简单来说,资源配置的具体过程就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
摘要:英语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总体分数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的分数,就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因此这也对英语教师有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在探究中,找到适合学生提高阅读成绩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几点反思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英语阅读;英语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对
摘要:当前,小组合作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有别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本文《直线与平面平行性质》教学案例是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教师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动态地探究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的推导过程,自主得出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促进了个性的发展,有利于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的提高。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组合作;有效课堂;线面平行  中图分类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现代教师也在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为的是摆脱传统教学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其十分重视学生思维的拓展以及其团队交流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性  初中数学是初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科目,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好的启发和培养,也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1]。
黃红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