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1-0033-01
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做中感悟人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让德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1 实施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1.1 德育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因此,要制定出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目标。
1.2 德育内容要缘于生活。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不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思想,蹲下身来使他们接受我们的教育。
1.3 德育方式多样化,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传统的学校德育途径单一,无非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晨会课等主要方式进行思想教育,这已远远滞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多方面接受信息的来源,我们既要利用传统的德育方式,又要挖掘德育的新途径。
1.4 重视环境的熏陶作用。学校要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建立积极身上,勤奋进取,热爱集体,困结友爱的学校生活环境,发挥环境的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自我教育。
1.5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德育要力争社会化、生活化,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这三者共同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能力。
2 我校德育生活化的尝试
近几年来,为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我校进行了一些德育生活化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1 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实现德育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因而,我校在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
2.1.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实施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策略。要求各科任教师,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帮助、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培养用脑习惯、参与习惯、合作习惯、自学习惯、书写习惯、阅读习惯,自觉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自觉培养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等等。
2.1.2 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我校从“文明礼仪”教育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学校将每年九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在刚入学的新生中开展“讲文明,知荣辱”活动。另外,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收集礼貌用语、“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寝室”评比、“行为示范生”评比活动。
2.2 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生活化。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省、自愿、自律的行为,因而我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以专题活动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各种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
2.2.1 “评优评先”教育活动。
学校将相关评比制度公布于学生,各班对照要求进行期中初评、期末终评。评选对象先从学生中产生,再由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评定,最终由校长室、教务处审批。使“评优评先”工作真正体现榜样示范的作用,将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落实到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中,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2.2.2 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长期以来,班会课重形式、轻过程、低效果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为了提高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每个年级分别设计并实施每月一个“主题”的班会活动。在内容上各个主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落实各年级德育目标。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2.3 告别陋习”签名教育活动。
学校开展以“告别陋习,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统一制定了“文明公约”,各年级结合学校教育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文明形象,打造文明品牌,倡导文明新风,以认知、行为、情感的综合教育达到“知行合一”。
2.3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德育生活化
塑造校园精神。首先我校提出了敬业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长期以来,全体师生苦教苦学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成了一种校园精神激励着师生,影响着整个社会。其次进行各种系列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如艺术节、迎新晚会、等。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再次,着力增强学生“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营造文化氛围。首先是校园门口的巨幅标语“开启智慧,传承文明”、“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业干好,给人一种未进校园就得到美德教育的感觉。其次是教学区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体现严谨治学的文化主题,教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场所都有激励性的名言格言,并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在教学楼墙壁和校道橱窗上写有激人奋进的标语、校训、校风、学风、《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
总之,“生活德育”伴随着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教育情境的实践着的德育,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本身规律的呼唤。我们将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探索规律,并不断尝试生活化德育,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注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做中感悟人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让德育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让德育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内化,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才会得到提高。
1 实施德育生活化的途径
1.1 德育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
德育应该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德育目标应当源于学生的生活,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不觉得目标可望而不可及,而是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因此,要制定出有层次的、循序渐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目标。
1.2 德育内容要缘于生活。德育内容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贴近学生的年龄实际,不以成年人的眼光去审视他们的思想,蹲下身来使他们接受我们的教育。
1.3 德育方式多样化,与学生生活密不可分。传统的学校德育途径单一,无非是通过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课、晨会课等主要方式进行思想教育,这已远远滞后,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多方面接受信息的来源,我们既要利用传统的德育方式,又要挖掘德育的新途径。
1.4 重视环境的熏陶作用。学校要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建立健康的舆论环境,建立积极身上,勤奋进取,热爱集体,困结友爱的学校生活环境,发挥环境的人文教育作用,使学生有效地利用校园环境进行自我教育。
1.5 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德育要力争社会化、生活化,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这三者共同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才能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操,提高道德能力。
2 我校德育生活化的尝试
近几年来,为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我校进行了一些德育生活化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1 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实现德育生活化
德育生活化意味着德育过程就是生活过程,每个人思想品德的成长往往源于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生活中形成的对道德要求的认同。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可能是件很小的事情,但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因而,我校在德育生活化的实践中,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作为重要的德育工作。
2.1.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用制度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实施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策略。要求各科任教师,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渗透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帮助、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觉培养用脑习惯、参与习惯、合作习惯、自学习惯、书写习惯、阅读习惯,自觉培养独立学习、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习惯,自觉培养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的习惯等等。
2.1.2 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我校从“文明礼仪”教育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习惯。学校将每年九月份定为“文明礼貌月”,在刚入学的新生中开展“讲文明,知荣辱”活动。另外,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收集礼貌用语、“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寝室”评比、“行为示范生”评比活动。
2.2 以专题活动为载体实现德育生活化。
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自省、自愿、自律的行为,因而我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以专题活动为载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各种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自我构建。
2.2.1 “评优评先”教育活动。
学校将相关评比制度公布于学生,各班对照要求进行期中初评、期末终评。评选对象先从学生中产生,再由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评定,最终由校长室、教务处审批。使“评优评先”工作真正体现榜样示范的作用,将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落实到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中,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2.2.2 系列主题班会活动。
长期以来,班会课重形式、轻过程、低效果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为了提高班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校每个年级分别设计并实施每月一个“主题”的班会活动。在内容上各个主题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落实各年级德育目标。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2.2.3 告别陋习”签名教育活动。
学校开展以“告别陋习,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统一制定了“文明公约”,各年级结合学校教育主题,积极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自省、自警、自励,树立文明形象,打造文明品牌,倡导文明新风,以认知、行为、情感的综合教育达到“知行合一”。
2.3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德育生活化
塑造校园精神。首先我校提出了敬业精神、刻苦学习的精神。长期以来,全体师生苦教苦学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成了一种校园精神激励着师生,影响着整个社会。其次进行各种系列的基础文明教育活动,如艺术节、迎新晚会、等。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再次,着力增强学生“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营造文化氛围。首先是校园门口的巨幅标语“开启智慧,传承文明”、“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平凡的事业干好,给人一种未进校园就得到美德教育的感觉。其次是教学区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体现严谨治学的文化主题,教室、阅览室、图书室、实验室等场所都有激励性的名言格言,并张贴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在教学楼墙壁和校道橱窗上写有激人奋进的标语、校训、校风、学风、《中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
总之,“生活德育”伴随着学生的生活,是充满教育情境的实践着的德育,德育生活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德育教育本身规律的呼唤。我们将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探索规律,并不断尝试生活化德育,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