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19g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把数学和学生的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学习数学,学好数学。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把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引入课堂,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课间游戏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有趣,数学也有趣。长此下去,不断深化,就能逐步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世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最终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
  一、教师的教育意识要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培养创新能力,养成一种生活意识是十分必要的。这种教育的核心是注重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在时间中自我发现问题和自我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现在小学数学教材知识正由原来的系统太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密切,向实际生活相联系靠拢,使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达到同步进行;使学生在学习教学的同时,对生活实践产生兴趣,并在实践中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生活,联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把教学归朴实践,归朴生活。
  二、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过生日时的情景,我们切生日蛋糕,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每人一份,分得一样多,这叫“平均分”。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三、创设生活情景,使生活经验数学化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了不少数学表象,因此,在数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的内容,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趣为实例。使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研讨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在“不同方向看”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之初步的空间概念,教学中,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角度看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画下来,这样,学生就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又如在“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小明妈妈给小明一些一分的人民币,去买一块一角钱的橡皮,谁帮一帮他呀,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一角等于10分。小明和妈妈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有5元的和10元面值的,怎么办呢?使学生意识到兑换人民币的意义,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探索实践的能力。
  又如在“比多少”的教学中,用教学符号“〉”、“〈”或“=”来表示两数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情景,如“猜小棒”“参观水族馆”“到花店走一走”等,描述性的语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表达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原来呆板的数字和符号在这样的设计下鲜活起来,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
  四、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习题
  现在有相当多的练习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较远,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在练习环节应将原有一些脱离学生生活的习题,做适当的改组,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以加深理解新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如学习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设计了下面几组习题:
  1.陈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厘米,所以她的身高就是138厘米,这样说对吗?
  2.教学测试,小英所在的三1班的平均成绩是91分,小玲所在的三2班的平均成绩是89分,所以小英的数学成绩比小玲高,对吗?
  3.小丽的身高是145厘米,她到一条平均水深为140厘米的小河里去游泳一定没有危险,这样说对吗?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数学事实,他们感兴趣,有解决办法,从学生获得成果的笑容里能看到,学生喜欢这样结合实际的学习。
  五、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化
  教师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平时下课的时候,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今年几岁了?多高啊?身体有多重?比一比你和你的同学谁重,谁高``````,这些都是小學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要准确的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再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利息,日常购物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像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总之,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从而让数学生活化,形象化,通俗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知识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成效如何,往往影响甚至决定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  1.强化目标意识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靠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实现学段目标。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首要条件,因此强化目标意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门常教常新的学科,面对异于通史体例的专题式模块内容,更是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隨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然而,教法陈旧、知识老化、观念僵化的现象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仍普遍存在。为此,历史教师应切实转变课程观念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就此,本人结合几年来的初中历史教学实
刘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寨圩镇一名吸毒人员.今年4月1日17时许,刘某到寨圩镇子厄村委独田村旧矿山鱼塘旁,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持尖刀恐吓正在钓鱼的倪某华、倪某汉、
期刊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提升思想认识,正确认识工作环境与工作对象,同时还要注重改善工作方法,并提高队伍建设,正确应对在职能、机制与体制等方面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摘 要:职业院校内涵发展本质在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而教育质量的提高本质在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目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力量的中坚力量。但是目前,很大一部分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尽如人意。本文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教学能力的提高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兼职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期,职业教育在
期刊
注水井吸水剖面预测对于分层注水调整方案的编制和注采井组水淹状况的确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历史吸水剖面是目前最准确的计算分层吸水量的资料,但是目前对于该资料的使用并
摘 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形式发生巨大的转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为了达到新课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要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按照学生的发展规律及学习规律,探索出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摘 要:MVVM即Model-View –ViewModel,是微软WPF和Silverlight应用特有的一种界面设计模式。使用MVVM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分离业务逻辑,显示逻辑和用户界面,使得我们的程序代码结构清晰,容易被阅读、测试、维护、替换、扩展和改进。  关键词: MVVM;设计模式;分层;用户界面  一、什么是MVVM模式  MVVM是Model-View-ViewModel的简写。微
4月20日,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布艺术品权益拆分业务善后工作详细安排的公告.这是国内第一家以实际行动进行清理整顿的文化产权交易所.rn此举意味着,在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