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视角下的《女勇士》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性的淡化,后现代逐渐成为整个文坛的热点,它部分地颠覆和重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作为一本描写文化通融的少数民族裔作品,《女勇士》的问世与受欢迎本身就体现了后现代景观中美国文学多元化的特点,而小说的故事情节、主题内容和写作技巧等则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学书写的影响和改变。
  关键词:后现代视角 《女勇士》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现代性的淡化,后现代逐渐成为整个文坛的热点,它部分地颠覆和重建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文学书写上,后现代主义试图消解与耗散传统的文学经典与价值观念,具体表现为削平深度、情节淡化、数码置换与体裁颠覆等。
  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后现代和全球化的时代,美国后现代文化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表现边缘文化,如表现家庭史诗和种族冲突的作品的大量涌现。20世纪60年代,美国华裔文学在一片反主流文学的浪潮中获得了最初的成长;70年代以后,美国华裔文学的表现越来越活跃,逐渐成为一支蓬勃发展的文学劲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美籍华裔作家及文学作品。而这些美籍华裔作家的写作内容与风格也很不相同,有追忆华人苦难遭遇揭露外国政府排华罪恶的;有通过叙述华人成功事迹树立华人正面形象的;但更多的则是凸现东西方文化碰撞,寻求文化认同的作品。同是华裔作家却用不同的题材进行创作,身份没有改变但却从昔日的散兵游勇发展为当今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群体力量,这无疑是后现代文化兴起的一大表现。而美国华裔文学蓬勃兴起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当数汤亭亭(Maxine Hong Kingstone)与她1976年发表的《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女勇士》一经出版就得到了广泛好评,并于当年荣获了美国国家图书批评奖非虚构类最佳作品奖,而作者本人也于1997年荣膺克林顿夫妇颁发的“国家人文奖”,克林顿称《女勇士》为“一部划时代的名著”。如今,该书已走进美国众多学院课堂,成为广为阅读的一部文学作品,堪称后现代的典范。
  《女勇士》总体上采取自传的形式,故事主要以中国为背景,通过极富想象力的虚构与简洁的白描,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生活在唐人街华人圈中的小女孩的童年生活和她身边的女性的现实境遇。作为一部描写文化融通的作品,《女勇士》虽以自传的形式进行了记录,但并没有秉承传统的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而是将小说虚构的技巧应用于描写真实事件中,从一系列神话与传说演化开去,融合了中国的传奇、神话、历史、个人自传和美国现实,穿梭在想象与真实、梦幻与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真实地再现了华人的奋斗历程。
  首先就体裁而言,《女勇士》具有极大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即不确定性。全文虽以自传体的形式进行了记录,但并没有秉承传统的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而是从一系列神话与传说演化开去,融合了中国的传奇、神话、历史、个人自传和美国现实,穿梭在想象与真实、梦幻与存在、传说与历史之间。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的神话与传说。在神话的选用上,她讲述了世代以来家喻户晓的各个传奇人物,如李铁拐、陈峦峰、关公等。在历史传说的使用上,作者更是大铺笔墨。以小说第二章为例,在这章中,作者巧妙地嫁接了木兰从军、岳母刺字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在刻画“我”的第一个对手时,作者将其塑造为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可是在战败后,这个巨人却如那些拥有法术的妖魔鬼怪般变成了一条蛇。全书只有最后部分涉及到汤亭亭童年时期的事件和个人,其他部分都是母亲和其他人告诉她的关于母亲及姨妈和姑妈的故事,其中第一章与第三章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分别关于“我”的姑妈与母亲的故事;第四章中关于姨妈在洛杉矶的故事也是从妹妹那里道听途说的;第二章更是驾上想象的翅膀,沿着历史传说,向读者演绎了一个花木兰式的女勇士的故事。因此,对于《女勇士》的文类属性长期以来各国评论界都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传记,有人视其为传奇,有的则认为这是一部文化史作品。就连当初在为《女勇士》归类而评选奖项时,有关机构与人士也煞费心思。虽然小说最终被纳入非虚构类作品,但汤亭亭本人好像更倾向于将《女勇士》视为虚构作品。她在1987年回答记者拉比诺维茨·葆拉的访谈时说,虽然《女勇士》被称作非小说作品,但将其视为虚构作品也未尝不可。她甚至曾经专门写文章批驳将《女勇士》作为非小说而进行热情颂扬的美国评论界,声称他们的评论只是皮毛之见。她辩解道:“《女勇士》不是写自家身世的非小说(那是出版社为了盈利而招徕读者),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美国小说”。
  其次,文章的主题也具有不确定性与多元性。本书将个人自传和20世纪的美国融为一体,其间涉及中国传统和美国现实的矛盾、华人和白人的对立,以及女性的被压迫与独立。读者可以发现,当作者穿梭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穿梭在美国与中国之间时,她实际上是在追寻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思考到底是选择美国身份还是中国身份?这同样也是困惑众多海外华人的一个共同问题。在《女勇士》中,汤亭亭一直在追寻作为一个美籍华人对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小说的第一章,她写道:
  “作为美籍华人,当你们希望了解你们身上还有哪些中国特征时,你们怎样把童年、贫困、愚蠢,一个家庭用故事教育你们成长的母亲等等特殊性与中国的事物区分开来?什么是中国传统?什么是电影故事?”
  在小说的最后部分,作者依旧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她说:
  “我仍在不断地想理出个头绪来;究竟什么是我的童年,我的想象,我的家庭,我的村子,电影故事,现实生活等等。”
  《女勇士》看似讲述了众多遭遇各异的女性,有历史上的有当代的,有中国的有海外的,有年长的也有年少的,但究其实质,其实总共只讲了两种女性:一种是传统的,如姨妈与她的女儿;另一种则是花木兰式的女勇士人物。当作者在寻求文化认同的同时,她也在思考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女性?经过前四章的叙述与思索后,作者在第五章中做出了选择,她决定以蔡文姬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即做一个追求物质与精神独立的女勇士。其实第五章的标题“A SONG FOR A BARBARIAN REED PIPE”就已经向读者说明了作者的选择。“SONG”为歌唱颂扬之意;“BARBARIAN”一词特指美国身份。在小说中,尤其是第四章里此词的使用频率特别高,它专指从姨妈这个正统的中国女性的眼中看去所有的美国人都是“BARBARIAN”,甚至在描写姨妈对我们的行为不解时,作品也写到她觉得我们:“look like barbarian;smell of animal”;“REED PIPE”则暗指作者作为一个美籍华人,立志要做一名作家,用写作在自己与他人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由此可见,《女勇士》也是一部着重颂扬女权主义思想的力作。不同的读者还可以从其他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如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
  《女勇士》情节非常简单,整部小说远离了政治经济主题,而更多关注的是文化、民族、历史的冲突,着意于人物内心的刻画,进而通过这平静如水的描写折射出一个民族人民的内心挣扎。在谈及创作《女勇士》的动机时,汤亭亭说道:
  “作为美籍华人的人,我认为写作是一种新的权利——力量资源,一种扮演社会勇士的新方法。权利源于了解你自己(民族)的历史;权利源于接受古老的故事和歌曲,在一个人讲故事和唱歌之中,另外的人就会获得这种力量。其实不仅仅是书的内容,而且作为艺术的写作对社会都有影响。作家的责任就是在自身和他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他人去了解人类的自身和社会。”
  在现代小说中,叙述者崇尚一种所谓创造与毁灭并存的故事法,小说部分或全部地消解了传统的叙述模式;而在后现代小说中,情节更加淡化,故事往往前言不搭后语,给人以分散与破碎的感觉。《女勇士》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只有一些情节的片段;没有一个完整详尽的故事,只有一些构成事件的要素。全书共由五个章节组成,即“无名氏”、“白虎山学道”、“乡村医生”、“西宫门外”和“羌笛野曲”,这五个章节分别讲了五个不同的故事,五个故事的主人公也互不相同,虽然在本书中她们都通过“我”互相联系贯穿起来,但每个章节都是一个独立的单位,都可以独立存在,各自成文。与《红字》、《儿子与情人》这些传统的文学佳作相比,《女勇士》缺乏统一的开始、高潮、结尾,没有动人心魄的故事情节,作者用一个平面的模式以薄显厚地表现了美籍华裔的困惑与挣扎。
  文章时空与地点的切换非常频繁。一本书、五个章节,却穿梭了几千年的历史,从秦朝、汉朝、唐朝,到国内革命、“文化大革命”直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也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交替变更。书中既有中国的描写也有加利福尼亚的生活背景与洛杉矶的摩天高楼,具体体现如下:第一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发生在中国,主人公为旧社会的一个农村妇女;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关于“我”与母亲的故事主要情节也都在中国,但地点都遵循着美国—中国—美国的变换顺序,时间都是现在—过去—现在。第四章地点为现代美国,主人公姨妈也在美国;第五章的主要故事情节则发生在美国。总的说来,全书以从中国为背景的故事为起点,通过丰富的想象力,逐渐进入到以洛杉矶和加利福尼亚为背景的现实生活中来。而在这个时空和地点的转换中,读者可以看出,当故事的时空离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越远时,故事也就越脱离现实,充满了奇特的想象。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书叙事人称的变化。与传统自传体文学的写法不同,《女勇士》没有按照统一的人称行文到底。全书第一、二、三、五章均用第一人称叙述,而第四章却转为使用第三人称叙述,这给读者以作者冷静客观甚至可以说是“冷眼旁观”地进行叙述的感觉。如果说前三章中,作者是在以“我”的经历与感受引领读者近距离感受并融入所述故事的话;那么,在第四章中作者则冷静地抽出身来,以旁观者的身份远距离地与读者一起欣赏这部讲述月兰悲惨命运的情景短剧。这样,作者就以参与者与旁观者的双重身份从近距离与远距离两个角度向读者讲述了所述故事。
  在《女勇士》中,作者客观地介绍了很多中国国情,书中所涉及的历史年代和历史人物都采用了具体时间和真实的人物姓名。如在《无名氏》一章中,在猜测与之发生关系的男性时,作者写道:
  “他也许就是家里的某个人,但是与村中别的男人发生关系同样是不可原谅的。村里所有的人之间都是亲属关系,人们之间的彼此称呼,时刻提醒着这种关系。”
  的确这样,就是在如今的中国,很多村子都是由一个大家族组成的,互相还是以各种亲戚关系的称谓来称呼。同时在书中,作者还使用了很多朝代名称及历史时期,如在进行有关秦朝的叙述时,作者就提及了当时修筑长城的历史情况:很多男人由于被朝廷抓去修筑长城而常年不能回家,他们的妻子只好去寻找他们。有的到达修长城的地方后才发现自己的丈夫早已累死在那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作者甚至用国内的历史阶级来交代父母在美购买汽车的时间,“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我父母买了一辆汽车”。
  综上所述,作为一本描写文化通融的少数民族裔作品,《女勇士》的问世与受欢迎本身就体现了后现代景观中美国文学多元化的特点。而小说的故事情节、主题内容和写作技巧等则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学书写的影响和改变。
  
   参考文献:
   [1] Paul Skenazy.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2] Maxine Hong Kingston.The Woman Warrior: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New York,Knopf,1980.
   [3] 崔少元:《汤婷婷采访录——多元文化与亚裔美国文学》,《中华读书报》,2001年6月21日。
   [4] 汤亭亭:《女勇士》,漓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李侠,女,1980—,陕西延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以中年以上的人群为主,41-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但也有5%的患者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结肠癌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但有些病如家属性息
1965年7月1日,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正式举行开工典礼,中国地铁建设迈出了令国人振奋的一步。经过4年零3个月的建设,1969年10月,中国第一条地铁基本建成通车。此后又经过41年
我国通过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已一再发现饮水污染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据20世纪70~80年代的调查,在肝癌高发区如江苏省启东县和海门县、上海的南汇县、广西省扶绥县等均提示饮
作为被历史称之为“老三届”的“知青”中的一员,我和许多同代人一样,在早年的读书记忆中,数《牛虻》一书的影响最大。我打小体弱多病,加上大饥荒的饿、“文革”的怕,身心都
2014年2月14日,云南通用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携手云南罗平旅游局倾力打造的全新旅游产品——云南罗平航空房车国际露营地正式运营。这是中国第一家通用航空与房车露营地完美结合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40%的癌症可以通过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等健康生活方式进行预防。随着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都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随之
认知乳腺癌人体内的多数正常细胞每天都在稳定而均步地分裂增殖,以替代那些老的或受损伤的细胞,维持人体的各方面功能。但当外界的一些因素发生改变,导致细胞分裂或繁殖加速
期刊
摘要:《红色英勇勋章》是美国文学奇才斯蒂芬·克莱恩的力作。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小说进行研究,认为克莱恩在该作中对传统战争的意义进行了解构,把战争与工业机械化进行了类比,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表达了他对资本主义机械文明的批判和对和谐生态的向往。  关键词:《红色英勇勋章》 斯蒂芬·克莱恩 生态批评 机械文明 生态和谐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批评是20世纪8
春运首日,副省长刘志庚率省春运检查组到到琼州海峡检查指导春运工作,刘志庚登上正在装载旅客的火车轮渡“粤海铁4号”轮,向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春运保障工作,并强调琼州海峡客
很多人认为,孚腺癌只是女性的专利,其实不然。从天津市肿瘤医院获悉,患乳腺癌的男性数量目前正在逐年上升,每百名乳腺癌患者中就有一名是男性。握专家介绍,男性乳腺癌患者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