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写作过程生活化;二、作文修改生活化;三、作文讲评生活化。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就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这些理论告诉我们,作文应该是鲜活的生活体验,生活阅历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指导学生深入感悟生活,充分积累生活素材,在综合整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积极表达。
1 写作过程生活化
1.1集思广益,积累生活
所谓“积累”就是从生活、学习的实践中摄取并逐渐聚集写作原始材料的一种活动。概括地说就是把平时看到、听到、读到、想到的认为有价值的材料积攒起来,它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材料,
要求学生做到“三多”:多看书,多查资料,多摘录。值得提醒的是,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不管其使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要做到一个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同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即使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
1.2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沸腾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的世界,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深刻的体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起着嬗变的影响。在小学作文中包含着大量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文章题材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要想让学生写好这些文章,必须让其认识周围的世界,了解其周围社会的生活空间,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刻领悟、独到发现,从而让他们能够信手拈出一篇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因此,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我们应鼓动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去体验生活。如利用双休日和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野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基地、访问农业大户、调查河道水质、研究水产养殖、考察文物古迹、参与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真实生动而又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带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典型场景,逐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促进学生对周围生活空间中的人和事的清楚表述,让学生更好地分辨“美”与“丑”,区分“是”与“非”。
2 作文修改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生活化的作文批改,要求教师打破稳坐办公室一人全盘精细批改的方式,而应想方设法,变换作文的批改方式。正如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相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学生的主动性减弱了,这是最大的损害。”
具体批改作文的方式:(1)师批生改。所谓“师批生改”就是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作细致的评改,只是在学生的作文中用上一些规范的评改符号,以此找出存在问题,点出具体评改地方,让学生独自依据教者意图进行修改润色。(2)生生互改。即让学生间互换作文本进行修改。实施作文互改前,可按座位划分小组,以4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或同桌直接结对。互改时,要求学生按照教者所教的作文批改步骤,对作文作针对性的批改,努力寻找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同时也应找出文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实践表明,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互改训练,既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又能够让学生在互学共勉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
3 作文讲评生活化
学生的作文不管写得好与坏,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在作文讲评课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他们尊重。然而据笔者调查发现,在众多的作文讲评课上,很多老师喜欢将自己的喜怒带进课堂,常常将讲评课开成批斗会,在这样的课堂中众多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头低得都快塞进了课桌,师生之间彼此都不愉快。生活化的作文讲评课堂应是民主平等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应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而应体现师生共同评价的参与。
3.1学会欣赏
一位教师学会了对学生作文的欣赏,并不代表着其个人作文水平的低下,并不代表其缺乏一定的鉴赏能力,反之更能显现出其高超的教育智慧。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评讲时,我们应树立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为准则的评改思想,要用一种独特的赏析者的眼光看看学生的作文,充分尊重其劳动的成果。评价作文,不应过度要求“完美”,要打破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作文的评价原则,莫把讲评的着力点放在挑剔作文的毛病上。面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在委婉指出问题的前提下,更重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3.2展示成功
生活化的作文讲评要还应求教师充分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和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功。以笔者的教学为例,每次作文后,我总是选出一些质量较佳习作,借助《班级小报》《佳作壁报》《习作闪光点》等作文专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擂鼓呐喊”,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如此,则可让学生习作中的每一次成功,每一处成功,每一点成功,都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恰如其分的表扬和展示,更好地将成功的愉悦转化为习作动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实现作文修改与讲评的生活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增强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叶圣陶先生说:“写作材料来源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向上发展,写作材料就会滔滔汩汩流注出来,而且是澄清的。”这些理论告诉我们,作文应该是鲜活的生活体验,生活阅历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注重指导学生深入感悟生活,充分积累生活素材,在综合整理的基础之上进行积极表达。
1 写作过程生活化
1.1集思广益,积累生活
所谓“积累”就是从生活、学习的实践中摄取并逐渐聚集写作原始材料的一种活动。概括地说就是把平时看到、听到、读到、想到的认为有价值的材料积攒起来,它是获得写作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以笔者的教学为例,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材料,
要求学生做到“三多”:多看书,多查资料,多摘录。值得提醒的是,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不管其使用何种方法,关键是要做到一个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同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即使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也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训练。
1.2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众所周知,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沸腾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的世界,往往能给人们带来深刻的体验,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起着嬗变的影响。在小学作文中包含着大量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这些文章题材的源泉就是社会生活。要想让学生写好这些文章,必须让其认识周围的世界,了解其周围社会的生活空间,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深刻领悟、独到发现,从而让他们能够信手拈出一篇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来。因此,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我们应鼓动学生走出家门,走出校门去体验生活。如利用双休日和结合学校大队部组织的野外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基地、访问农业大户、调查河道水质、研究水产养殖、考察文物古迹、参与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真实生动而又丰富的写作素材。通过带领学生观察社会生活的典型场景,逐步引导学生去认识社会,促进学生对周围生活空间中的人和事的清楚表述,让学生更好地分辨“美”与“丑”,区分“是”与“非”。
2 作文修改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生活化的作文批改,要求教师打破稳坐办公室一人全盘精细批改的方式,而应想方设法,变换作文的批改方式。正如叶圣陶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学校领导相信精批细改,家长也迷信,学生的主动性减弱了,这是最大的损害。”
具体批改作文的方式:(1)师批生改。所谓“师批生改”就是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不作细致的评改,只是在学生的作文中用上一些规范的评改符号,以此找出存在问题,点出具体评改地方,让学生独自依据教者意图进行修改润色。(2)生生互改。即让学生间互换作文本进行修改。实施作文互改前,可按座位划分小组,以4人左右为一组,并选出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担任组长,或同桌直接结对。互改时,要求学生按照教者所教的作文批改步骤,对作文作针对性的批改,努力寻找文章中写得好的地方,同时也应找出文章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共同讨论怎样修改才算最好。实践表明,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互改训练,既能够促进学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又能够让学生在互学共勉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掌握互改作文的方法。
3 作文讲评生活化
学生的作文不管写得好与坏,都倾注了他们的心血,在作文讲评课中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给予他们尊重。然而据笔者调查发现,在众多的作文讲评课上,很多老师喜欢将自己的喜怒带进课堂,常常将讲评课开成批斗会,在这样的课堂中众多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头低得都快塞进了课桌,师生之间彼此都不愉快。生活化的作文讲评课堂应是民主平等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不应是教师一个人在唱主角,而应体现师生共同评价的参与。
3.1学会欣赏
一位教师学会了对学生作文的欣赏,并不代表着其个人作文水平的低下,并不代表其缺乏一定的鉴赏能力,反之更能显现出其高超的教育智慧。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评讲时,我们应树立保护学生自尊心和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为准则的评改思想,要用一种独特的赏析者的眼光看看学生的作文,充分尊重其劳动的成果。评价作文,不应过度要求“完美”,要打破用范文的标准来衡量学生作文的评价原则,莫把讲评的着力点放在挑剔作文的毛病上。面对学生作文中的问题所在,在委婉指出问题的前提下,更重要的应是发现、发掘学生在作文中的语言表达、思维发展的优势和特长,并帮助其进一步发展。
3.2展示成功
生活化的作文讲评要还应求教师充分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和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功。以笔者的教学为例,每次作文后,我总是选出一些质量较佳习作,借助《班级小报》《佳作壁报》《习作闪光点》等作文专刊张贴出来,并在课堂上为之“擂鼓呐喊”,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如此,则可让学生习作中的每一次成功,每一处成功,每一点成功,都能及时得到应有的、恰如其分的表扬和展示,更好地将成功的愉悦转化为习作动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总之,新课标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实现作文修改与讲评的生活化,从而不断提高学生作文的兴趣,增强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