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雷锋,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HOUSH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的各种感情中,战友情是一种很特殊的情感。军人辞典里,战友情意味着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意味着生死相依,祸福与共。如今,互联网虚拟世界的出现,战友情谊又有了新的诠释。想想看,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两个ID,或者说一些ID,为了捍卫共同的信仰“并肩”战斗,然而,一道蓝色屏幕隔断,彼此却从未谋面,甚至不知道为你助战战友的真实身份,该是怎样的一种战友情感?
  我和荆南翔就是这样的一对战友,我们之间存在的浓浓战友情不亚于硝烟弥漫战场上的生死弟兄。
  “认识”荆南翔是在“雷锋吧”一场捍卫雷锋的激烈网辩。那是雷锋吧吧友“雷锋兄弟”们与网络“黑子”(抹黑雷锋的不明势力)“激战”最艰苦的时期。当时,我记牢了这位骁勇“雷锋兄弟”的ID,后来多方打听才了解到他的真实身份——解放军驻连某部干部训练中心的一位副教授。
  荆南翔教授的年龄早已超过了触网的兴奋期,他之所以投入捍卫雷锋网络战,源于一篇质疑、抹黑雷锋的帖子激起他军人特有的血性。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养成的敏锐性,让荆南翔觉得对这些“黑子”不可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将会毒害是非分辨较弱的青少年网民,殃及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于是,他义无反顾投入这场没有任何人指派,没有人给你业余时间加班和上网补贴的“自五毛”捍卫雷锋战。
  荆南翔在“雷锋吧”活跃度比较高,很快引起众多“雷锋兄弟”的关注和信服。原因很简单,他的帖子数量多,有“营养”,尤其是反击“黑子”的谬论有理有据,刀刀见血,直抵他们的命门,堪称网络世界捍衛雷锋的一把尖刀。荆南翔能做到这份儿,是下了一番苦工的。他很清楚,由于年代久远和当时条件所限,有关雷锋事迹的宣传某些地方比较模糊,这就让“黑子”们钻了空子。要驳倒“黑子”,除了理论逻辑的批驳,还必须以确凿的事实来廓清迷雾,涤荡一切污泥浊水。于是,他开始自费寻访雷锋的知情人,求证雷锋事迹的细节。从2011年11月份起,荆南翔三次到沈阳,寻访雷锋生前所在团俱乐部主任陈广生;赴鞍山,寻访雷锋生前战友、军旅摄影家张峻;赴抚顺寻访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远赴上海寻访雷锋的副连长虞仁昌-- --- -- 一次次的采访,挖掘了许多过去不为人所知的雷锋事迹的细节,厘清了某些雾里看花的事实。有了这些基础,他的网文兼备理论严谨与考证翔实特征,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因而在网络间被纷纷转载。
  荆南翔采访雷锋生前战友庞占元
  虚拟的网络世界区分不出春花冬雪,深邃幽蓝数据库却能准确的记录每个ID登录、退出的时间、地点、频率。粗略统计下,荆南翔网上发帖近2500个,精华帖20余个,登录时间均为晚间8、9时。他的网文《雷锋是假典型,还是真英雄》、《剖析否定雷锋错误思潮的6种谬论》、《关于雷锋问题的网辩说明了什么》等,至今在网络间流传,有的登载在“中国军网”。这些网文起到了扶正却邪,引导舆论走向的正面效应。
  一次,荆南翔邀请我到他所在单位做雷锋文化研究与传播交流活动。我们达成聚集网络力量,传播雷锋文化的共识,很快在他们学院形成了一个由干部、教员、学员等参加的团队,在网上“捍卫雷锋”。
  在纪念毛泽东为雷锋题词五十周年前夕,荆南翔教授的专著《让雷锋照亮未来》出版了。书中收录了关于雷锋的网辩内容、雷锋生前战友寻访录、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的体会和雷锋精神时代意义的研究论文。这部著作是“舆论场上逐条驳斥抹黑雷锋谬论第一人”的真情宣言,全书热腾腾的散发着一位军事院校学者对使命、对价值的高度忠诚和自信自觉,还有对未来生活的精神期待和执着探寻。
  2010年,互联网上抹黑雷锋负面言论一时泛滥,“雷锋吧”的雷锋兄弟便在网络世界旗帜鲜明的亮出捍卫雷锋的大旗。“雷锋吧”宣言宣告:“雷锋吧”是传播雷锋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新平台、新载体。“雷锋吧”欢迎多元,但是,多元是一元统摄主导下的多元,不是动摇诋毁一元的多元。“雷锋吧”包容质疑,质疑不应该成为挑战主流、摧毁现政的口实,应该是完善缺憾、革故鼎新的助力器。“雷锋吧”抵制丑陋。坚决反对贬损、抹黑雷锋精神的贴子,抵制不健康的言论,向攻击雷锋,企图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地位的混乱制造者亮剑。“雷锋吧”成为网络世界捍卫雷锋,激战抹黑雷锋网络逆流的重要平台。
  为了捍卫雷锋,捍卫共同的信仰,互联网上有许许多多像荆南翔教授这样的“雷锋兄弟”,勇敢的,不屈不挠的,无怨无悔的战斗着。人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的真实姓名,不知道他们身在何处,甚至无人为他们喝彩,然而他们依然战斗着,用身体滚雷,为弘扬雷锋精神事业开辟道路。不为别的,只为“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只为兑现对一个熟睡在坚硬花岗岩下22岁年轻生命的承诺。
其他文献
不一样的童年,从照顾智障母亲开始  程红丽的父亲程孝金51岁,身材矮小,智商很低,是一个智残人士;母亲陈文玉35岁,严重智障,生活基本不能自理。  “小时候,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爷爷奶奶走了,就是我在照顾爸爸妈妈。”程红丽说,在她4岁和6岁时,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一家人最后的依靠没有了。  自从爷爷奶奶去世后,程红丽和爸爸妈妈的衣服就没有那么干净了,常常要穿很久才换;吃饭也不固定,有时候根
期刊
2015年的春天似乎来得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但没有几天,我们进入了火热的夏天。《雷锋》杂志伴随着您走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走过了迟到的春天,提前迎来了火热的夏天,3月份辽沈大地的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有序开展。由民间自发的“五个千百种子”工程走进大街小巷,走进千家万户。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千人书画赞雷锋,带头万人学雷锋;千人诗歌颂雷锋,带动万人知雷锋;千人摄影留雷锋,带动万人炫雷锋;千家单位学雷锋,带
期刊
雷锋是毛主席的好战士,是我们党的好党员,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雷锋精神是我们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所以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创办这样一个杂志,我觉得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对于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梦,它将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我对出版这样一本刊物,首先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这个刊物真正办成一个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的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刊物。看
期刊
口蔡中锋  在以往,我最爱开会,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每次开会,除了可以吃得好,喝得好之外,还或多或少的都可以得到点纪念品。有时是一个不错的公文包,有时是一册不错的笔记本,最好的一次,居然发的是一部手提电脑!现在上面会风抓得紧,一般开会时就什么也不发了。所以,我觉得现在开会越来越没什么意思了。可是虽然现在开会不再发纪念品了,会议却一点也没减少。  今天一早我又跟我们单位的一把手去一个下级单位参加会议。
期刊
“不作为”,是现今官场出现的一个新的引人关注的问题,或曰官员中一个新的值得重视的病症。  在今年的“两会”上,“不作为”一词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话题。一些企业界代表反映,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之后,某些公职人员“吃拿卡要”确实少了,但不办事的却也多了。李克强总理在3月15日会见中外记者时也坦承:现在一些政府部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就是不办事,这是为官不为啊”。  
期刊
2015年第3期《雷锋》杂志发表了,我收藏的1962年4月30日的《抚顺日报》第三版,在“读者来信”中刊登的《向雷锋叔叔学习》和《愿你努力学习》两封信和编者按,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大家都关心当年的雷锋叔叔通信的小学生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呢?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与雷锋叔叔通信的小学生找到了。  这两封信在《抚顺日报》表的时间,距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时,粗略算一下应该是4个月前旳事情。
期刊
俗语说“无女不成家”,可以想象没有女人的家庭会是怎样的凌乱。女人比较较真,而且较起真来,男人远不是对手。在较真的女人面前,神仙也得低头!  白玉,有着蒙古人天生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据说白玉刚上任当院长那会儿极不情愿,但”上级”硬是不答应,她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她“当官”毫无秘笈可言,就是把疗养院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没想到会干得这么好!  2005年,原解放军四六四医院和二七一医院合并,组建集医疗好疗养
期刊
一、传承两个传统,在结合中创新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最重要的是要使文化自身在传承创新中来实现。有传承才有创新,传承更重要的是为了创新。我们传承什么?我们如何创新?我想这应是我们中国国学中心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的国家要建设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必须传承中国文化的传统。我认为,影响着我国社会可以说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几千年来的国学,即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文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期刊
2012年的一天,国网抚顺供电公司顺城地区客户服务中心发生了一场纠纷,惊动了客户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原来,顺城区乾安社区书记,一大早赶到客户服务中心,要为社区的一些困难户办理电费减免手续。可是,窗口服务人员却说,我们从没有出台过这样的政策,办不了。社区书记一听急了,“怎么,你们有熟人就可以走后门办理呀,我们社区王大爷已经享受了四年的电费减免优惠,手续就是你们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给办的”。听见营业厅出现
期刊
有一种幸福叫舍得  快四十岁了,生活中我会经常因如丝般一般的母爱而感受着幸福,因大山一般的父爱而感受着幸福,因善解人意的妻子而感受着幸福,因天真可爱的孩子而感受着幸福;工作中,也常因领导关心信任而感受到幸福,因同事拥戴支持而感受到幸福……有很多幸福事、幸福点、幸福时刻,并一直期待着更多的幸福。但几年前因偶然付出点滴而收获“意外幸福”的小事却一直令我回味和深思,并经常和妻儿分享共勉着。  那年,我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