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芭蕾舞”千态百味生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泥塑,这种早先的立体视觉艺术,携带着与生俱来的原始魅力,历经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在人们的意识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泥塑讲究的是独创,要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塑造的永远都只是赝品。
  平遥泥人雕塑艺术是人、土地和自然的故事,是每个人心灵的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长河之中,它以其简单原始的材料——泥土,塑造出诸多的艺术形象,记载了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為我们呈现出一个绚丽的艺术空间。
其他文献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闻名于世的烹饪艺术。早在春秋时期,朝廷就设有“食医”,专管与饮食有关的医药问题。往后历代都有关于用饮食作为治疗手段的材料及专书出现,即“食疗”。但是,从健康人的立场出发,讲究饮食营养,滋补身体,以达到强身养生目的的书籍,当以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为最早。  美味佳肴,自然离不开调味佐料。香味刺激食欲,药性既治病又能调养身体,五香调料面在中餐烹制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期刊
人类离不开手艺,手艺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和命脉。孝义仿古木雕家具传统制作工艺凝聚着木工千百年的智慧、创造力和敬业精神。构件之间,完全不用金属钉子,全凭榫卯就可以做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连接合理,经久稳固。木件间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防止木件的扭动,一些家具能使用几百年而完好如初。  孝义仿古木雕家具传统制作技艺,自成体系,家具用材选用优质的核桃木。核桃木是中国北方家具中较为考究的品种,核桃木纹理流畅,木质细
期刊
五香调料面属于粉状复合型速食调味品,使用范围广泛,尤其是家庭烹调佐餐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卫生馆调料面”选料上乘,严格把关,精益求精,要经过选料、炮制、磨粉、细筛、焖压、包装等6道工序,精工细作。五香调料面属于粗粉碎加工型,采用我国最古老的加工方法。它将辛香料精选、干燥后进行粉碎(碾磨)、过箩(60目)、密封、定时蓄藏后即成。植物利用率高,辛香成分损失少,加工成本低。产品的质量取决于原料的优劣、品种
期刊
五香调料面创始人  奇人傅山是人们敬重的先辈,在风格、气节和医术、算术等多方面的修养都达到了后人很难企及的高度。傅山对本土文化的影响很大、成就很多,对后人的影响很深。他的处方调味品“五香调料面”,在三晋区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傅山是太原北门外西村人,晚年隐居在河西崛涠山。能书善画,还懂医道,对治疗妇女疾病很有一手,著有《傅青主女科》一书,广泛流传于后世。现如今太原西村傅山的旧住处已无房屋,而成为了
期刊
调味品的发展历史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凡是烹调水平高的民族都是文化渊源深厚的民族,尤其是素以美食大国著称的中国。  原始社会,人类茹毛饮血,在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人类才学会了用火来烤制食物。神农氏时代,人类学会了制盐的方法,盐的使用是调味品发展史上的重要开端。  商朝时人类开始有了酿酒技术,有的时候发酵技术掌握不好,酒味会变酸,人们发现变酸了的酒味道也不错,把它用于调味,被称为“苦酒”,这
期刊
在寧夏这片有着独特历史文化背景的神奇之地,文化遗存丰富,珍贵的民间传统技艺散落在宁夏各地。劳动人民在农耕社会生活中,创造出一种有着浓厚风土人情气息的民间艺术——刺绣。它在穿针引线间,织就华夏千年文明经纬,延续古老东方历史文脉。世间几多变幻,人间几多情意,皆可在一针一线间描述和寄托。  成长于宁夏这片沃土的赵氏刺绣,师承于宫廷,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进与融合,逐渐成为西北刺绣的一枝奇葩,第六代传承人赵
期刊
最近读了周国平先生的《无趣的时代》,“我朝四周看,看见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或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颇有同感。我们是否越来越忙碌疲惫,却并不见得更轻松和快乐?每日快节奏的奔波已占据全部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正处于一个把健康卖给时间和压力的时代,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卫生,手机电脑成为日常工作生活的必备品,就连面对面的交流也换成了对话框里的问候。在经历快跑猛追之后,在健康发出警报的时候,我
期刊
设计  创作绘出适合各类绣品的彩色画稿。如日用品上的花形,有一枝花、散花、团花等。题材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也有新的几何图案。艺术欣赏品则有花鸟、山水、人物等,有的是绘画稿,有的是摄影作品。设计时要考虑刺绣工艺的特点,尽量概括简练,以适合刺绣工艺用针线表现画面、图形的特点。勾稿  在设计定下的绣稿上覆一张半透明纸,用铅笔或墨笔描下绣稿的单线轮廓,即勾出画稿的线稿。上繃勾绷  将勾稿钉在底料反面,
期刊
千百年来,泥塑被当作一种艺术语言传播于世界各地,诉说着古老國度的历史文明。泥塑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的一种,民间艺人用天然的材料,制作出精美小巧的工艺品,博得民众的喜爱。泥塑艺术的每件作品均是手工制作,皆为孤品,独一无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丰富和多样化,更能贴近人们的生活。  平遥泥人雕塑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艺术的代表,被大众所熟悉,2014年被列入晋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期刊
泥塑的产生至今已有千余年,它作为中华文明的民间文化载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伴随着民间文化的不断发展传承,中国的泥塑从陶器皿、陶佛像,到儿童的玩具,从没有间断过。在千年的演变流传中,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泥塑的生产。人们以泥土为泥塑的原料,通过手工捏制的方式,结合中国书画技艺中勾勒、描绘、染色等手法,极具乡土情怀。  在古老的自然环境下滋养的平遥泥人雕塑艺术,虽不如北方的“泥人张”和南方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