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皇帝旧衣治死罪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推衣及人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眼看就要攻陷京城。慈禧带着囚禁多年的光绪皇帝和朝廷重臣仓皇出逃,一路上吃喝供应,全赖所过之处的地方官府“孝敬”。由于事出突然,慈禧出逃时只带走几个心腹,连光绪最宠爱的珍妃也被滞留宫中,以“洋人无礼,恐失贞洁”的名义逼死在枯井内。光绪听说后敢怒不敢言。他拒绝下人伺候,一路上自己铺床叠被,脱衣整帽,来表达愤怒。
  这天,銮驾路经山阴县,县令耿及贞早已恭候多时。耿及贞是光绪的老师耿同书之子,原来也见过几面,算得上故交。只因戊戌变法,耿同书支持光绪变法图强,被慈禧忌恨,事变后被迫告老还乡,不久便撒手人寰。  再次见到耿及贞,光绪非常高兴,两人单独谈了两个时辰,直到天色渐暗,耿及贞才告辞。只见他双眼发红,腮边犹有泪痕。这一切,都没瞒过大太监李莲英的眼睛。
  第二天銮驾启程。耿及贞一大早赶了过来,说古人有“推衣及人,犹如手足”之说,他不敢和皇上称兄道弟,但想送一套贴身中衣,略表情谊。慈禧不懂这些繁文缛节的古礼,便命光绪收下。但光绪说自己应有回赠,不如把身上现穿的这套送给耿及贞。慈禧着急上路,没有反对。耿及贞捧着光绪刚换下的、还带着体温的旧中衣,磕头谢恩而去。
  再后来,李鸿章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銮驾得以“凯旋”回京。慈禧继续做她的“太后老佛爷”,光绪继续囚禁在三面环水的瀛台小楼。
  2.旧衣玄机
  一晃几年过去。这天慈禧在紫禁城看京剧《逍遥津》。讲的是汉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不甘心做傀儡,暗中写了“衣带诏”,命内侍穆顺藏在身上,请天下诸侯勤王救驾。可是还未出宫就被曹操察觉,皇后及诸多大臣因此被杀。
  在一旁伺候着的李莲英猛然想起多年前光绪与耿及贞换衣的往事。一路上光绪执意自己铺床叠被,整理衣物,那件旧中衣里,会不会也有类似“衣带诏”的猫腻?
  恰巧这时节,有几个新任地方官即将赴任,依惯例进宫聆听太后训喻,其中一个还是耿家的远亲。李莲英与他闲聊中得知,当年耿及贞将旧中衣带回家后,洗涤干净,锁在一个铁匣内。锁眼还浇了铜汁,再也无法打开。后来耿及贞因病去世,死后将铁匣陪葬。
  李莲英把这些消息告诉了慈禧。他觉着那件旧中衣很可能就是光绪的“衣带诏”,否则为什么要将铁匣的锁眼浇上铜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一牵扯到权位之争,慈禧不得不多加小心,于是派宫里侍卫冒充盗墓贼,对耿及贞扒坟掘墓。
  几天后消息传来,耿及贞的墓里没有那个铁匣。这下慈禧紧张起来,难不成真有什么玄机?于是将耿家几十口关进大牢,严刑拷打。老管家受不了折磨,道出实情。原来陪葬之说只是掩人耳目,铁匣其实安放在耿家祠堂一个隐秘处。很快,那个神秘的铁匣被搜了出来,马不停蹄送进宫里。
  当着慈禧和李莲英的面,铁匣被锁匠打开,里面竟然只有一身旧中衣。看其款式和做工,的确是当年光绪所穿旧物。几个小太监细细搜寻了半天,除了几个破洞和几道折痕,并无异常。
  3.坐实罪名
  李莲英只得继续追问老管家。老管家说自己终究是个下人,如果真有秘密的话,最可能知道的,是耿及贞的二弟耿及静。
  于是李莲英又对耿及静严刑拷打,把老管家带进耿及静牢房。看到奄奄一息的耿及静,老管家痛哭流涕:“二爷啊,不管有什么谋逆大罪咱就招了吧。砍头不过是眨巴眼的事,总比遍体鳞伤、生不如死好受些。”
  耿及静勉强睁开眼,长叹一声:“这都是大哥惹下的祸事。还说什么富贵荣华,到头来却是满门抄斩。”
  原来,当年耿及贞将旧中衣拿回家后,果然发现了一张光绪亲笔书写的“衣带诏”。上面控诉了慈禧如何专权跋扈,祸国殃民,号召天下臣工勤王救驾,铲除妖孽。到时论功行赏,子孙后代永享富贵。可惜耿及贞位卑言轻,不敢担此大任。
  李莲英立刻紧张起来,追问衣带诏下落。耿及静说此事关系重大,耿家势孤力单,就将诏书保存在当地知府殷祥手上。
  李莲英冷笑道:“你把洒家想得太无能了。殷祥是皇室宗亲,对老佛爷忠心耿耿。当初派他做知府,说白了就是想整治你们耿家,你们怎么可能会让他保存!”
  耿及静说道:“李公公,你把人想得太简单了。殷祥大人是对我们耿家刻薄些,但万一天佑大清,太后伏诛,皇上亲政,那份密诏就是升官发财的敲门砖。所以殷祥大人考虑再三还是收下了。不信的话,可以把他请来对质。”
  几天后,凤翔知府殷祥果然被“请”进了牢房。一听说密诏之事,吓得他屁滚尿流,矢口否认。耿及静说道:“殷祥大人,那年你迎娶六姨太,我兄长将一副龙凤呈祥鎏金头饰送与大人,据说是万历朝郑贵妃之物。您的师爷还劝您拒收此物,以防朝廷猜忌。可您却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令兄长颇为赏识,当天夜里就将密诏和盘托出。你们商定,由耿家保管中衣,大人你保管密诏,两件东西互为佐证。难道都忘记了不成?”
  殷祥向李莲英不住地磕头:“下官是收了那副头饰。当时高兴过头,也说了些大不敬的话。但密诏之事与下官绝无半点瓜葛,请公公明察。”
  李莲英看着耿及静:“继续说。”
  “自从殷祥大人收下密诏之后,对我们耿家格外关切,再也不刻意刁难。而且还多方打听时局,探听朝廷动向,据说和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孙文搭上了关系。”
  殷祥向李莲英解释:“下官是看在银票的面子上,才对耿家网开一面。至于图谋不轨,绝对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你有多名子侄留学海外,你不但不阻止,反而出钱资助,分明就是和孙文之流狼狈为奸,互通消息。而且,就算密诏之事无中生有,你去年花大价钱买的那块风水宝地也是诬陷?禀告李公公,那块地风水极佳,只要将周围地形稍加改动,就是出天子的‘龙穴’。派风水先生一看便知。”   “龙穴”两个字深深触动了李莲英敏感的神经。密诏加龙穴,坐实了殷祥图谋不轨的野心。
  几顿大刑下来,殷祥被打得死去活来,向李莲英哭求:“下官真的不知密诏之事。那块龙穴也是一时糊涂,求李公公放过小人!”  李莲英将狱卒打发出去,说道:“你小子糊涂啊。掺和了这种事,不管真假,在老佛爷眼里你都是死人了。倒不如一口承揽下来,免受皮肉之苦。反正你是皇室宗亲,不会累及家人,我也可以交差了。”
  “那份密诏怎么办?我实在拿不出啊!”
  “你说自己预感罪行败露,把密诏烧了,不就行了嘛!”
  殷祥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于是写了一份供述,交代了自己与耿家人藏匿密诏,图谋不轨之事。李莲英邀功一般将供述拿给慈禧过目。慈禧果然大怒。不过看到密诏被焚,旧中衣也落在自己手里,所有危险都已解除,也就放下心来。
  几天后,殷祥以“图谋不轨”被砍头示众。接下来自然就是耿及静。临刑前最后一晚,李莲英来看耿及静,说:“这案子已经结案了。欺凌耿家的殷祥也已伏法。现在你能否告诉我实情?”
  耿及静微微一笑:“李公公看出我陷害殷祥了?”
  “那小子是出了名的胆小怕事,谅他也不敢私藏密诏。那块所谓龙穴之地也说明不了什么。只不过单凭一件旧中衣,这件案子断不能结案。所以我才就坡下驴,牵出了殷祥。虽然他死得冤枉,但为了在老佛爷面前有个说得过去的交代,也只能委屈他了。说说吧,那件旧中衣里到底有什么隐情?”
  “也罢,也罢!当年皇上将旧中衣赏赐给我家兄长,是何用意皇上没有明说。兄长只得暗自揣测,皇上很可能是为将来打算。太后年迈,皇上终有一天会亲政。天下皆知太后浮华奢靡,绫罗绸缎穿之不尽,而皇上却穿着破损不堪的旧中衣。这是太后虐待皇上、反攻倒算的绝好证据。所以兄长临死前特意交代此事。如果真有那么一天,耿家就为皇上立了大功,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听完耿及静解释,李莲英表面上无动于衷,其实心里大吃一惊。那个性格懦弱的光绪皇帝,真的有如此心机?
  4.旧衣真相
  几天后,紫禁城里又传出西皮二黄之声。慈禧正在观赏京戏《天雷报》。与往常不同,这次慈禧特意恩准光绪一同观看。
  《天雷报》讲的是不孝子张继保高中状元后不认养父母,令二老枉死,张继保遭雷劈的故事。看完了戏文,慈禧太后问光绪作何感想。光绪照本宣科,说张继保高中状元,却是一个衣冠禽兽。养父母虽不是亲生父母但也有养育之恩。如此丧尽天良,理应遭天谴。
  光绪如此说完,本以为可以交差了。没想到慈禧阴沉着脸说道:“戏文里的张继保不认养父母,被天雷劈死了。而你呢,有过之而无不及。你三岁入宫,我含辛茹苦将你养育成人。你没有感恩戴德,反而处心积虑加害于我。一件穿旧的中衣,也能被你用作攻击本宫的利刃,还真是小看你了!”
  光绪听了目瞪口呆,不明就里。直到李莲英将之前之事讲述一遍,光绪才恍然大悟,跪倒在慈禧面前:“皇爸爸冤枉我了。我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对皇爸爸有非分之想。当初西巡之时准备仓促,那件中衣太过破旧也无法更换。看到耿及贞后,我才厚着脸皮向他要了一身新衣。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何况我还是一国之君,不好白收他的衣物,而身边又无物可送,所以才将换下的旧衣送与他,并无非分之想。是耿家人读书读傻了,臆想出什么‘反攻倒算’的用意。还请皇爸爸明察。”
  慈禧看着光绪谦卑恭顺的姿态,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转眼到了光绪三十四年。慈禧身染重病,弥留之际准备将光绪皇帝放出来亲政。但李莲英的一席话彻底改变了光绪皇上的命运:“老佛爷可还记得耿家之事?一件破中衣,都会让下边人牵强附会为宫廷内幕。可见老佛爷与皇上之间的矛盾天下共知,有多少人等着对老佛爷诋毁中伤,以图邀功。千万不能遂了这群小人的心思。不如立一个小皇帝,再派可靠之人加以辅佐,老佛爷就永远是我大清国的圣母皇太后……”
  这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皇帝暴病而亡。
  仅仅几个时辰后,慈禧太后驾崩。
  野史传说,慈禧临死前,派李莲英毒死了光绪皇帝……
  选自《山海经》2015.9上
  (段明 图)
其他文献
年年闹火灾  翻翻《宋史·五行志》就知道,两宋三百余年,有记载的大型火灾共有两百多次,如果再加上《宋会要辑稿》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等史书里的记载,平均每年至少会有一场大型火灾出现,其中北宋都城开封发生大型火灾四十四次,南宋都城杭州发生火灾七十三次。这里所说的“大型火灾”是指烧毁房屋太多,皇帝在火灾过后不得不亲自下令采取救济措施,不包括那些在朝廷档案中没有提及的火灾。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有些火灾
期刊
五代时,中国北方契丹所建立的辽朝对当时中原局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后晋、后汉以及北汉几乎是在契丹扶持下建立的政权,所以,这几个政权想方设法地讨好契丹统治者。  《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记载,公元951年,后汉灭亡,节度使刘崇在晋阳建立了北汉政权,为了能与后周抗衡,他极力与契丹人套近乎,不断地向契丹派出使者请求结盟、庇护。  契丹统治者一边接受北汉的援助请求,一边与后周“眉来眼去”,还派人去祝贺郭威成功
期刊
夜观天象  明洪武十五年,明朝大将沐英平梁王之后镇守云南。八月十五中秋夜,他与夫人、儿子在湖心泛舟赏月。只见月桂高悬,天地清朗,沐英把酒言欢,心情舒畅。就在一家人频频举杯之际,沐英突然看到西天隐隐泛起一股淡紫色红光,转瞬即逝。他顿时惊讶不已,指着西天问夫人和儿子:“那似乎是安庆一带,怎么会突然泛起红光?”沉吟片刻,他又接着说:“莫非,有宝物现身?”  夫人亲手斟茶,说地土司藏宝众多,现在太平盛世,
期刊
一、黄白诀  春秋时期,越国都城姑苏。当下人报告给越王,说楚国派剑师风胡子求见时,越王不由吃了一惊。楚王不派文臣却派个剑师而来,所为何事?他不由想起了自己刚刚得到的五口青铜名剑。万一楚王索要这五口名剑,给是不给?如今楚强越弱,万万不能触怒了对方。  “宣!”虽然越王一百个狐疑不定,但楚国的使者是不得不见的。  风胡子站在殿堂上,说明了来意:“大王,我奉我家大王之命,特来做一个彼此有利的交易。”  
期刊
越是偏远、落后的地方,“怪力乱神”之说就越盛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或因为自身知识匮乏,或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惯性地把自己无法解释的事物归因于虚无缥缈的鬼神。  流浪汉无故惨死  1972年,华北平原发生了一次地震。地震不大,几乎没造成什么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如果非要说有经济损失的话,位于渤海边上的东古大队八队的三蛋可以说得上是最倒霉的了。他原本寄居的三间土坯房,给震塌了,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期刊
明朝嘉靖年间,江南泾县城里,有个小伙子叫马春,喜欢画画,他有个十多岁的弟弟,名叫马秋,马秋不喜欢画画,生性顽皮。  马春有个舅舅,住在泾县的邻县南陵县城里,马春自小便喜欢去舅舅家做客。他舅舅有个做生意的邻居,人称“周掌柜”,周掌柜有个儿子,名叫周行,周行与马春的年龄相仿,也十分喜欢画画,由于马春经常去舅舅家,所以他自小便结识了周行,又由于两人有共同的喜好,所以两人从小便成了一对好朋友,常聚在一起切
期刊
北洋军阀首领曹锟早年家境贫寒,靠卖布度日。他羡慕有钱人出门有马车、吃饭进馆子的生活。于是只要一挣钱,他就拉好友进馆子享用。  一日傍晚,他请一朋友吃饭。此时还没有客人,他便点了一盘花生、一盘咸菜,再加一瓶酒。过一会儿,又进来几个人,他们点了一桌好菜还有几瓶老白干。几个人喝酒划拳,热闹非凡,伙计跑堂、报菜名都非常热情。两桌一对比,曹锟那桌就显得寒酸许多。  这时,伙计端着几盘菜过来,热情地说:“客官
期刊
这天,刘邦随友人去给一位姓吕的老塾师拜寿。寿宴就要开始了,刘邦走到礼簿桌前,两手打拱道:“诸位,这厢有礼!”  写礼簿的人头也没抬,问:“尊姓大名,礼银若干?”  刘邦报了姓名,想了一想,又在名后写上“寿银万贯”四个大字,写完抽身便走。写礼簿的一把抓住刘邦的衣袖,说:“且慢,银钱万贯在哪里?”刘邦转身一笑,抓过笔来,在四个大字下面匆匆写上一个“欠”字,扔笔就走。  写礼簿的喝道:“世上见过欠寿礼的
期刊
巧治怪病  明朝洪武年间,新城县里有个大夫,名叫肖子文,专治各种奇症怪病,名声很响。  这天,肖子文被一个泼皮告了,说是没有治好他的病,几个衙役把肖子文抓到了县衙。  县令是个昏官,根本不听肖子文辩解,就要把他押入大牢。肖子文一听,顿时吓得两腿一软,瘫倒在地。  这时,只听外面传来一阵锣声,接着有个差役跑进来,大声通报:“巡抚大人驾到,请地方官员速速迎接!”县令立刻带着手下赶到堂外跪地迎接。  那
期刊
慈禧有个亲弟弟,叫桂祥,常把慈禧的恩赐拿去当铺,换成了真金白银,接着就去抽大烟。慈禧知道后十分气愤,于是想整整这位亲弟弟。  有一年的端午,慈禧叫来几个太监,让他们送几个小枣粽子到桂公府。按往常的惯例,派人送东西到桂公府,哪怕再贵重,也不过是两个人,可这回慈禧派了四个太监,这情景一路上惹人侧目。桂祥一听是四人的排场,兴奋得无法言喻,赶紧在门口迎候。哪料到送来的不过是几个小粽子,桂祥顿时傻了眼。要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