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ldf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某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科手术病人3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对照组1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紧张度缓解、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满意度等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紧张度缓解、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关注。
  关键词:舒适护理;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建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佳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而手术是治疗某些重大疾病的直接,有效的手段。手术对手术室要求较高,因此手术室护理工作值得重视。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病人造成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有效护理措施。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不再是单纯的配合手术步骤的完成,而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某院在手术中开展舒适护理贯穿手术全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350例。男168例,女182例,年龄15—73岁,平均46岁,其中妇产科手术126例,骨科手术68例,外科胆囊切除术76例,泌尿科手术60例,胸科手术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7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遵医嘱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前清洁皮肤,遵医嘱备皮,做好护理记录,核实患者是否取下义齿、眼镜、各种金属物品及贵重物品交给病人家属保管,确定将病历、X片、CT片及术中用药等手术用物带入手术室,核对患者姓名、床号、手术部位及手术名称。术毕根据患者病情遵医嘱将患者送入ICU、恢复室或普通病房,根据麻醉方式,手术部位等给予患者正确的体位安置,记录出入量,注意体液平衡等做好护理记录。(2)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手术病人进行护理。①手术室护士术前1d到病房访视患者,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并介绍手术室环境,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通过对疾病知识的讲解使患者充分认识到术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整个手术成功的重要意义,并通过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更加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更好地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减轻心理负担以满足心理舒适,减轻对手术的紧张和恐惧心理。②手术当日医护人员应对手术室的温度、湿度等各项环境条件进行最佳舒适的调控。手术室护理人员应主动热情迎接患者的到来,并积极做好情感与心灵上的交流与沟通,减少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和巨大的心理波动,尽量赢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和依赖以增强患者术中舒适度。在手术和病情允许且不干扰麻醉和手术进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将患者安置在舒适的手术体位,尽量使患者达到生理舒适。在进行麻醉、手术时,巡回护士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在床旁及时做好患者不良情绪的疏导。关心体贴患者,尽量减少暴露患者的身体,以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并在每一步操作时,应耐心解释,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合作。術中适当抚触患者的肌肤,如轻握患者的双手,可使患者感到心理舒适。术毕用温盐水擦净患者皮肤上的血迹及消毒液,为患者穿好衣服,盖好被单。若患者清醒时,应告知其手术已经完成,并感谢患者的配合。③手术后巡回护士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保持输液及各种引流管道畅通。送入病房后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情况,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交流,告知手术预后,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在整个手术治疗中有医护人员全程陪护,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及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和(或)患者家属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度,记录血压、心率及患者紧张情绪缓解情况。患者术前询问其紧张、焦虑等心理压力是否较前有明显改变,血压变化情况,麻醉前测血压与入院基础血压相比,观察血压是否明显升高,以血压升高≥30mmHg(1mmg=0.133kpa)为标准,心率变化,麻醉前测心率与入院时心率是否明显增快(加快达20%以上)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所以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也从相对封闭的手术室走到了病人的床前[2],为患者提供全程的整体护理。舒适护理模式是1998年台湾萧丰富先生提出的,又称为“萧氏双C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是本着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不断探讨摸索研究患者的舒适,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全面系统护理干预。使其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和缩短其不愉快的体验,真正从心理、社会、精神方面达到舒适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3]。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从心理层面上精心护理患者,使其树立战胜手术,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术前、术中、术后加强了与患者及其家属的互动沟通,以患者满意为出发点,努力为患者提供手术全程的舒适护理服务。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舒适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降低手术应激反应,使患者的生理、心理有了很大改善,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安全,充实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内涵,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宝青,李爱军,谢柔珍.手术室舒适护理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8,21(12B):3244-3245.
  [2]姜平桂,王维,关雪蕾.预防手术室护理差错发生的有效干预[J].现代护理,2016(3):254.
  [3]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9版,台湾:华杏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索;方法 自2018年2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手术病人中任意抽取84人进行研究,并分为二个小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应用传统护理措施的同时引入细节护理,对比了二个小组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得到了病人的高度认同,对照组次于观察组。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入细节护理可以得到病人的高度认同。  关键词:手术室;细节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关于优质护理在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之前在我院诊治的阑尾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常规护理中加入优质护理,对比分析2组病患者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由此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护理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研究中,以2018年3月——2019年3月之间入院的9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我研究对象,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各包含45例患儿。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人数分别为41例和3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解读小儿肺炎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6年3月11日-2018年7月15日间我院收治的98位小儿肺炎患儿开展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择取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人员采取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入选患儿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开展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成效;方法:以我院大手术室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基础数据;结果:研究发现,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成效明显,实验组各数据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可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能有效保障患者的顺利转归,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手术室;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雅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之间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综合组与常规组,综合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常规组患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每组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6.45%,护理满意度为96.77%,常规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到2018年9月98例患者,将本次选取的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组方式采用的是随机数字表法,本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试验组的术后排气和下床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34各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心理反应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QCC在减少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间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减少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间次数”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QCC活动,总结外出次数的原因,制定出巡回护士的工作流程及标准化措施。结果:巡回护士外出手术間次数由原来的9.73次/台下降到3.89次/台。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外出手术间次数,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个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时间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手术室护理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远远优于对照组,即(P0.05)。参与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对研究全程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