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智慧的激发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利用“一个圆和三条直线”构造出有实际意义的图案,越多越好,越新越好,越美越好。从数学的视角审视,这节课力求让学生通过“一个圆和三条直线”的组合变化,体会直线与圆之间可以构造出不同的位置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而本节课所追求的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审美直觉以及创新意识,让学生创作更多新奇美好的图案形态,并赋予图案以实际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初识问题,激趣感知
  师(呈现一幅海平面上太阳喷薄欲出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这是日出的景色。
  师:是啊!这就是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色。看!满天的红云,辽阔的大海,这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喷薄欲出,多像朝气蓬勃的你们啊!再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哪些数学图形?
  生:我发现图中的太阳是一个圆,海面是一条直直的线。
  师:对!这里有一个圆,还有一条直直的线。那么假如你们看到了这个图案(出示图1),会不会想到旭日东升的画面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想象到了吧?
  
其他文献
【摘要】游戏既是幼儿园教育的手段,也是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幼儿园中的游戏是手段与目的的统一。这是游戏课程化的理论核心。游戏课程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幼教课程新模式,是根治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游戏课程化;游戏;幼儿园课程;儿童;“小学化”倾向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1/2-0003-05  2018年7月,中华人
【摘 要】范希尔夫妇提出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可以指导小学数学中的几何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是三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前测和学情分析发现,学生识别四边形存在差异;对边的特征认识强于角的认识;给四边形分类存在较大困难。教学中,要以直观水平为教学切入点,要以分析水平为教学展开提供重要支撑,要以关系水平为认知提升的关键点。  【关键词】直观;分析;关系;几何思维水平;四边形  “四边形”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
【摘 要】估算能力并不只是简单的计算能力,它是一种数学推理能力。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于精算,不愿意运用估算,不能灵活地选择估算策略来解决具体问题。教师可通过“创设选择性情境,体会估算需要”“引入不等式概念,简化估算步骤”“设计多元化练习,发展估算意识”开展课堂学习,为估算教学实践提供思路。  【关键词】估算;实践 ;策略  一、问题的缘起  
教师的物质待遇如同河道,曾经被“限制”过,被阻拦过,但总体上是改善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近几年。不经意间,我等已过上了比较宽裕的生活,那幸福的感觉有据可依,并伴随着精神的自豪。我最终追求的是:物质生活充裕以后的那种了无牵挂的宁静。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如河的人生》一文中写道:每个人的生活,都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小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
【摘 要】好课有四个共性:儿童立场,逻辑视角,有机整合,思维拓展。作为一节数概念构建的序列课,教师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往往难以把握“度”。围绕“四个导向”进行教学,能让困惑迎刃而解,为精准打造生本课堂服务。  【关键词】小数意义;儿童立场;有机整合;单元视角;思维拓展  对什么样的数学课是一节“好”的数学课,大家各有各的理解,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叶澜、吴正宪等众多名家对此有所阐述。但对这些观点进行
【摘 要】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在完成一个新单元学习内容后往往会安排一堂练习课来复习、巩固这一单元的知识。对此,教师要想教学好每一单元的练习课,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复习导图理知识,找准起点;对比练习说题意,突破阻点;延伸练习拓思路,抓牢生长点;开放练习宽视野,解决难点。  【关键词】复习导图;对比;延伸;拓展;高阶思维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对数学教育应当促进学生
近年来,随着教师教育类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教育实习工作面临“三多二少一高”的困境。“三多”表现为实习生增多,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的数量要求也随之增多;“二少”指实习基地设备、场地不足,院校的投入匮乏;“一高”指基地的建设成本愈来愈高。高职教育实习要走出困境,就必须积极探索实习基地的多种实现形式,走整体优化改革之路。  再者,伴随我国办学体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摘 要】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中有几个关键概念: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等,深刻研究该教育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数学教学中去,能够启发学生“再创造”数学知识。以小学“圆的面积”教学为例,可通过求解未知边长正方形的面积隐蔽地启发以分割法“再创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教学过程,说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教学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数学教育思想;再创造;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
【案例】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后,学生在做与之相配套的《作业本》中的习题时,碰到这样一道题:“从甲地到乙地有4500米,小明跑了10分钟到达,小明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对这道题,学生都能列出正确的算式和计算出正确的结果:4500÷10=450。可450后面的单位名称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米/分”,另一种是“米”。单位名称该写什么呢?有些老师认为必须用“米/分”。  对
【摘 要】小学数学不乏经典好题,但也会因使用场合不适当或使用不到位,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以“周长的认识”一课的练习题为例,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对一道经典好题进行改造与使用:一是改造原题,变封闭为开放;二是顺水推舟,变结果为结论;三是打破结论,变直观为抽象。由此求得好题使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好题;改造;使用;开放;结论;抽象  在教学“周长的认识”一课时,很多教师会选择与下面类似的习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