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泛在协作学习是信息化智能时代高职院校师生常态性学习方式,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对于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重要意义。这一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创新智能化学习共享空间为载体,以引领型嵌入式学习服务方式创新为切入点,以打造引领嵌入型馆员队伍为着力点,以开发碎片化个性化学习资源、建设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为支撑。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1-0021-04
一、泛在协作学习趋势与高职院校学习服务需求的变革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师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图书馆固定场所学习,泛在协作学习,正成为高职院校师生学习的新常态。目前,学界关于泛在协作学习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在广义上取得了共识,即泛在协作学习是学习者利用碎片化信息资源、信息化学习平台、智能化学习工具进行随时随地的、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因为泛在协作学习具有泛在性、易获取性、交互性、情境性、协同性,以现实问题为核心等特点,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例如,韩国政府2004 年开始 U-Korea总体政策规划,Schrier 在麻省理工学院组织实施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项目[1],欧洲的 Mobile ELDIT 项目通过开发在线语言学习系统移动版本,把数字化学习资源按照泛在的方式提供给移动用户[2]。我国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方面,即如何通过智能设备呈现学习材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交互[3],如何应用泛在计算技术创造便利的学习方式[4]。
泛在智能学习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探索,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把服务目标从服务文化素质熏陶、知识习得,向服务专业学习,特别是实践教学领域拓展。其次,把馆内学习服务拓展到课堂、实训、实习和岗位工作场所。第三,加快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资源体系建设,将分布在教材、著作、论文、年鉴等当中的系统化学习资源,加工成便于泛在协作学习的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学习资源,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按需求查找阅读。第四,是把学习服务嵌入学习与工作过程,不能坐等读者上门查找资料。第五,加快建设满足泛在协作学习的学习共享空间,满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的学习需求。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模式,转变学习服务方式,才能满足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学生、教师泛在协作学习需要。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向职场、社区、家庭、课堂、实验室、实训室、生产性实践基地等场所辐射延伸,从自主性、泛在性、协作性、情境性等方面提升图书馆服务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学习空间。
(一)以服务学习者泛在协作学习为目标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教师教学科研、企业员工职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核心职能。要紧紧把握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学生泛在协作学习趋势,与时俱进地优化调整服务目标和服务方式,并通过制订图书馆发展规划完成顶层设计,通过制订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策划重大发展项目分解落实各项发展指标和工作任务,通过组织实施形成标志性成果。
(二)以智能学习共享空间为载体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快学习服务载体创新力度,广泛应用智能学习技术整合图书馆学习共享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打造服务协作学习的智能学习共享空间,使现有的学习共享物理空间成为智能学习共享空间的资源依托,使学习共享网络空间成为智能学习共享空间的互联互通渠道。二要创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现场学习环境,建立由学生、教师、馆员共同组成的、以交互平台为媒介形成的具有交互关系的学习团队。三要加强情境式虚拟学习环境创设研究开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制造逼真的实验环境、技能训练环境,使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具有良好的沉浸感、交互感。
(三)以引领型嵌入式服务方式创新为切入点
所谓引领型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举办论坛、研讨、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引领学习者关注热点、焦点问题,专注于某个方面的学习、研究方向。所谓嵌入式服务是指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到读者学习、教学、研究、服务之中,使读者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以获得全天候、持续性、智能性、即时性、开放性的学习服务。许多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服务、RSS服务、桌面工具、学习网站服务等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嵌入式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引领型嵌入式服务方式,可以促进图书馆服务更加紧密地贴近师生学习需求,促进馆员与师生的深度融合与全面合作,提升图书馆的读者吸引力,创新泛在协作学习服务机制,推动学生、教师加快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与教学效率。
(四)以打造引领型嵌入式馆员队伍为着力点
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图书馆需要承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向,培养学习习惯的工作职能。这要求馆员具备调查分析学习者需求的能力、策划和组织各类学习引导活动的能力。这类馆员通常被称为学习引领型馆员。嵌入式馆员则是图书馆学界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术语。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远程教育课程教学中,馆员整个学期都与班级在一起,为学生查阅课程Email、组织图书馆利用方面的讨论;学生们认为嵌入课程中的馆员非常有帮助[5]。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建立适应引领型嵌入式服务,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协调能力的专业馆员队伍,开展专业馆员融入专业教学、应用研究研发、社会服务团队,嵌入项目教学、应用研究研发、社会服务过程等服务。馆员是图书馆服务能力中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泛在学习服务体系必须以打造引领型嵌入式馆员队伍为着力点。 (五)以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学习资源体系建设为支撑
碎片化资源是基于问题、项目、任务解构系统化整体性资源形成的,支持读者问题化、项目化、现场化泛在协作学习的资源,分为素材、积件、模块、课程四个层次。素材是最基础的、碎片化的资源,包括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积件指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多个内在关联的素材结构化组合形成的资源;模块是以学习单元、工作任务等项目为单位,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结构化组合形成的资源;课程即包含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过程记录、学习评价等环节,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个性化资源是根据读者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整合推送的资源,包括问题、项目、任务化知识、学习路径和方法等。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资源可以使每一次学习都能掌握和应用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性知识,每一次学习结果都能够向学习相关者推荐分享和交流研讨。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习资源绝大多数都属于系统化综合型学习资源(著作、年鉴、作品、论文集、研究报告等),需要进行二次、三次文献开发和数字化制作,才能满足泛在协作学习的需要。
(六)以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建设为保障
泛在协作学习需要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包括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需求、远程学习资源、智能化学习工具等。感知学习情境,是指图书馆通过远程摄像、文字与视频传输、云编辑处理等功能,了解读者所处的学习空间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识别学习者需求,是指图书馆通过文字、语音解读功能,确定读者对学习需求的类别、范围、目录和主题。远程学习资源,是指图书馆通过远程查询、摘录、编辑、(文字、语音、视频)等功能,为读者提供需要的学习资源。智能化学习工具,指图书馆将智慧学习资源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链接到读者所持有的手机、学习器、电视等职能工具上,使读者随时随地接受图书馆的智慧学习服务。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情境性感知和提供个性服务。基于分布式情境学习所具有的个性化要求,运用情境性感知技术为每个用户及时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资源,以支持随时随地的交互性学习,实现资源的按需服务。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一)把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十三五”创新发展重点工程
构建学生学习服务体系,是当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高职院校要把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图书馆,构建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列为“十三五”学校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把对接教学科研,开发建设碎片化与个性化组合式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信息智能技术与嵌入式服务融合;制订服务标准,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专业馆员队伍,作为信息智能化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重点任务;通过建立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确保图书馆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质量。
(二)强化统筹加强协调,创新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信息智能化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强化统筹协调,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内合作机制来实现。首先,要在学校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框架内,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吸收项目牵头院校和参与院校图书馆、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中心等部门参与,成立信息智能化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小组;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沟通衔接、起草下发文件、文件档案管理等;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建设方案、制订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建设项目;分经贸、机电、建筑、信息、电子、创意等专业大类设资源开发项目组、应用平台建设组、泛在协作学习试点专业。其次,要通过校企、校际协商,签署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共享合同协议,制订项目质量标准、项目管理办法、激励奖励办法;同时,按照市场机制合理分摊资源建设经费和使用权限。
(三)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开发建设多样化个性化信息资源体系
第一,要明确各级项目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职责职能,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制,制定项目计划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研发管理、事务管理、应用管理办法。第二,要制订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学习管理办法,推动并规范教师利用资源库教学,学生利用资源库学习。第三,共建单位与用户要建立应用反馈制度和更新维护机制,满足教学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第四,要采集整合地方、行业、企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规划基础资源、基本资源、拓展资源三大资源系列,建设包括结构化课程资源、教学应用性资源、职业发展性资源、产业服务性资源的四个子资源库。第五,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校地共同投入、校企共同投入、校际共同投入筹集项目资金,通过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机制,组建资源开发管理队伍、开发建设队伍和质量管理队伍。第六,把握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的多样适应性,建设“普适 个性”的资源体系,以构建个性化学习方案为出发点,构建全国通用、区域适用、校本实用,素材、积件、模块、课程由低到高递进组合的资源体系。
(四)统一资源建设标准,促进实现资源在不同门户间交换与整合
首先,要按照辅助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支持模块化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要求,统一资源技术规范,为资源在不同门户间互联互通互访和互动奠定基础。其次,应用平台建设规划要紧扣辅助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围绕用户建设应用平台,使各类学习资源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企业培训通用,具有知识拓展、仿真训练、项目协作、测评认证功能,能根据用户需求形成个性化教学、学习和培训方案。第三,注重用户操作体验,形成个性化服务支撑系统。通过提供资源垂直智能搜索、相关课程自动推荐、开放信息推广展示、全媒体浏览支持、核心资源访问控制、资源信息推荐浏览等资源管理等手段,满足培养方案、个性化课程定制,支持教师在线备课、网上测评,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职业提升等需求。
关键词 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1-0021-04
一、泛在协作学习趋势与高职院校学习服务需求的变革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师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图书馆固定场所学习,泛在协作学习,正成为高职院校师生学习的新常态。目前,学界关于泛在协作学习的定义众说纷纭,但大多数学者还是在广义上取得了共识,即泛在协作学习是学习者利用碎片化信息资源、信息化学习平台、智能化学习工具进行随时随地的、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因为泛在协作学习具有泛在性、易获取性、交互性、情境性、协同性,以现实问题为核心等特点,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建设。例如,韩国政府2004 年开始 U-Korea总体政策规划,Schrier 在麻省理工学院组织实施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项目[1],欧洲的 Mobile ELDIT 项目通过开发在线语言学习系统移动版本,把数字化学习资源按照泛在的方式提供给移动用户[2]。我国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学习方面,即如何通过智能设备呈现学习材料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交互[3],如何应用泛在计算技术创造便利的学习方式[4]。
泛在智能学习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在图书馆领域中的应用探索,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也对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体系改革提出了新要求。首先,要求高职院校图书馆把服务目标从服务文化素质熏陶、知识习得,向服务专业学习,特别是实践教学领域拓展。其次,把馆内学习服务拓展到课堂、实训、实习和岗位工作场所。第三,加快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资源体系建设,将分布在教材、著作、论文、年鉴等当中的系统化学习资源,加工成便于泛在协作学习的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学习资源,方便读者随时随地按需求查找阅读。第四,是把学习服务嵌入学习与工作过程,不能坐等读者上门查找资料。第五,加快建设满足泛在协作学习的学习共享空间,满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班组的学习需求。总之,高职院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服务模式,转变学习服务方式,才能满足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学生、教师泛在协作学习需要。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
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使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向职场、社区、家庭、课堂、实验室、实训室、生产性实践基地等场所辐射延伸,从自主性、泛在性、协作性、情境性等方面提升图书馆服务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学习空间。
(一)以服务学习者泛在协作学习为目标
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教师教学科研、企业员工职业发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核心职能。要紧紧把握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学生泛在协作学习趋势,与时俱进地优化调整服务目标和服务方式,并通过制订图书馆发展规划完成顶层设计,通过制订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通过策划重大发展项目分解落实各项发展指标和工作任务,通过组织实施形成标志性成果。
(二)以智能学习共享空间为载体
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快学习服务载体创新力度,广泛应用智能学习技术整合图书馆学习共享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打造服务协作学习的智能学习共享空间,使现有的学习共享物理空间成为智能学习共享空间的资源依托,使学习共享网络空间成为智能学习共享空间的互联互通渠道。二要创建虚拟学习共同体,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现场学习环境,建立由学生、教师、馆员共同组成的、以交互平台为媒介形成的具有交互关系的学习团队。三要加强情境式虚拟学习环境创设研究开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制造逼真的实验环境、技能训练环境,使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具有良好的沉浸感、交互感。
(三)以引领型嵌入式服务方式创新为切入点
所谓引领型服务是指图书馆通过举办论坛、研讨、讲座、主题活动等方式,引领学习者关注热点、焦点问题,专注于某个方面的学习、研究方向。所谓嵌入式服务是指将图书馆服务融入到读者学习、教学、研究、服务之中,使读者在任何地方和时间都可以获得全天候、持续性、智能性、即时性、开放性的学习服务。许多图书馆利用手机移动服务、RSS服务、桌面工具、学习网站服务等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嵌入式服务。高职院校图书馆创新引领型嵌入式服务方式,可以促进图书馆服务更加紧密地贴近师生学习需求,促进馆员与师生的深度融合与全面合作,提升图书馆的读者吸引力,创新泛在协作学习服务机制,推动学生、教师加快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与教学效率。
(四)以打造引领型嵌入式馆员队伍为着力点
高职学生的文化层次、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相对较低,图书馆需要承担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习方向,培养学习习惯的工作职能。这要求馆员具备调查分析学习者需求的能力、策划和组织各类学习引导活动的能力。这类馆员通常被称为学习引领型馆员。嵌入式馆员则是图书馆学界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术语。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远程教育课程教学中,馆员整个学期都与班级在一起,为学生查阅课程Email、组织图书馆利用方面的讨论;学生们认为嵌入课程中的馆员非常有帮助[5]。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建立适应引领型嵌入式服务,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协调能力的专业馆员队伍,开展专业馆员融入专业教学、应用研究研发、社会服务团队,嵌入项目教学、应用研究研发、社会服务过程等服务。馆员是图书馆服务能力中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泛在学习服务体系必须以打造引领型嵌入式馆员队伍为着力点。 (五)以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学习资源体系建设为支撑
碎片化资源是基于问题、项目、任务解构系统化整体性资源形成的,支持读者问题化、项目化、现场化泛在协作学习的资源,分为素材、积件、模块、课程四个层次。素材是最基础的、碎片化的资源,包括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和虚拟仿真类素材等;积件指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单位,多个内在关联的素材结构化组合形成的资源;模块是以学习单元、工作任务等项目为单位,多个知识点、技能点结构化组合形成的资源;课程即包含一门课程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过程记录、学习评价等环节,支持线上教学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活动。个性化资源是根据读者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整合推送的资源,包括问题、项目、任务化知识、学习路径和方法等。碎片化个性化组合式资源可以使每一次学习都能掌握和应用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题性知识,每一次学习结果都能够向学习相关者推荐分享和交流研讨。目前,我国图书馆学习资源绝大多数都属于系统化综合型学习资源(著作、年鉴、作品、论文集、研究报告等),需要进行二次、三次文献开发和数字化制作,才能满足泛在协作学习的需要。
(六)以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建设为保障
泛在协作学习需要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包括感知学习情境、识别学习者需求、远程学习资源、智能化学习工具等。感知学习情境,是指图书馆通过远程摄像、文字与视频传输、云编辑处理等功能,了解读者所处的学习空间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等。识别学习者需求,是指图书馆通过文字、语音解读功能,确定读者对学习需求的类别、范围、目录和主题。远程学习资源,是指图书馆通过远程查询、摘录、编辑、(文字、语音、视频)等功能,为读者提供需要的学习资源。智能化学习工具,指图书馆将智慧学习资源系统和学习管理系统,链接到读者所持有的手机、学习器、电视等职能工具上,使读者随时随地接受图书馆的智慧学习服务。智能化学习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情境性感知和提供个性服务。基于分布式情境学习所具有的个性化要求,运用情境性感知技术为每个用户及时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资源,以支持随时随地的交互性学习,实现资源的按需服务。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一)把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列为“十三五”创新发展重点工程
构建学生学习服务体系,是当代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高职院校要把建设信息化智能化图书馆,构建泛在协作学习服务体系,列为“十三五”学校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把对接教学科研,开发建设碎片化与个性化组合式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推进信息智能技术与嵌入式服务融合;制订服务标准,打造专兼职结合的专业馆员队伍,作为信息智能化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重点任务;通过建立专项经费投入机制、人才保障机制,确保图书馆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设质量。
(二)强化统筹加强协调,创新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信息智能化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强化统筹协调,通过校企合作、校际合作、校内合作机制来实现。首先,要在学校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框架内,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吸收项目牵头院校和参与院校图书馆、教学、科研、信息资源中心等部门参与,成立信息智能化泛在协作服务体系建设小组;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沟通衔接、起草下发文件、文件档案管理等;设专家委员会负责制订建设方案、制订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项目、审批验收建设项目;分经贸、机电、建筑、信息、电子、创意等专业大类设资源开发项目组、应用平台建设组、泛在协作学习试点专业。其次,要通过校企、校际协商,签署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共享合同协议,制订项目质量标准、项目管理办法、激励奖励办法;同时,按照市场机制合理分摊资源建设经费和使用权限。
(三)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开发建设多样化个性化信息资源体系
第一,要明确各级项目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职责职能,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制,制定项目计划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研发管理、事务管理、应用管理办法。第二,要制订信息化教学、信息化学习管理办法,推动并规范教师利用资源库教学,学生利用资源库学习。第三,共建单位与用户要建立应用反馈制度和更新维护机制,满足教学需求和技术发展的需要。第四,要采集整合地方、行业、企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规划基础资源、基本资源、拓展资源三大资源系列,建设包括结构化课程资源、教学应用性资源、职业发展性资源、产业服务性资源的四个子资源库。第五,通过校地、校企合作校地共同投入、校企共同投入、校际共同投入筹集项目资金,通过校地、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共享机制,组建资源开发管理队伍、开发建设队伍和质量管理队伍。第六,把握高职院校图书馆资源的多样适应性,建设“普适 个性”的资源体系,以构建个性化学习方案为出发点,构建全国通用、区域适用、校本实用,素材、积件、模块、课程由低到高递进组合的资源体系。
(四)统一资源建设标准,促进实现资源在不同门户间交换与整合
首先,要按照辅助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支持模块化课程教学和学习的要求,统一资源技术规范,为资源在不同门户间互联互通互访和互动奠定基础。其次,应用平台建设规划要紧扣辅助学生学习,辅助教师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围绕用户建设应用平台,使各类学习资源实现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企业培训通用,具有知识拓展、仿真训练、项目协作、测评认证功能,能根据用户需求形成个性化教学、学习和培训方案。第三,注重用户操作体验,形成个性化服务支撑系统。通过提供资源垂直智能搜索、相关课程自动推荐、开放信息推广展示、全媒体浏览支持、核心资源访问控制、资源信息推荐浏览等资源管理等手段,满足培养方案、个性化课程定制,支持教师在线备课、网上测评,满足学生在线学习、在线测试、职业提升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