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4-264
新课标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课改进行了好几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方面也在不断探索。笔者借鉴台湾的国学教材,开设《国学》校本课,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谈一点浅见。
首先介绍《国学》校本课的内容。国学博大精深,选取什么内容来教给学生呢?笔者研究过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常识》。大陆高中语文教材没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常识》。《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是台湾高中语文必选教材,内容是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四书》的解读。编辑目标是“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宏扬中华文化”。《国学常识》属于选修教材。内容是中国清代《四库全书》中的经、史、子、集。编写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国学之认識,增进阅读古籍之基本能力,培养研究古籍之兴趣,以利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
台湾高中语文教学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比较系统,是一种能延续的血脉传承。因此笔者借鉴台湾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礼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友文化》、《中国仁文化》等。如借鉴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论语》论“孝”部分,加上“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和现代感人的“尽孝”故事编成《中国孝文化》。如辑录了《论语》论“士”、论“君子”、论“君子与小人”等内容,编成《中国士文化》,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修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此教材对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一定的影响。
再说教学方法。鲁迅在《拿来主义》说,对待文化遗产要先拿来,再辨别地继承。所以对于古圣先贤的思想,笔者让学生有辨别地传承,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发言加分制。学生可以对经典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讲得有道理就加分。学生都盼望着上《国学》课,高中学生如同小学生般争先恐后发表意见和看法,他们对《论语》中的观点讨论非常热烈,经常分成两派辩论,即古代派和现代派。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正确的,应该传承,现代派认为孔子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了,应该摈弃。如《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则浅显易懂的句子,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对的,尽孝应尽量留在父母的身边,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照顾他们。现在派则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况且孔子也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教师则引导,都有道理,只是这则《论语》的现代意义是告诫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样父母亲会操心的。让父母担心、操心,这也是不孝啊!其实开《国学》校本课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国学教学,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得到很大转变,这是很大的收获。
又如教师参照《论语》中论“士”的句子,归纳古代读书人的优秀品质:以天下为己任,有宽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意志,见得思义,把仁作为最高的理想,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而现在的读书人,笔者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想,他们一致认为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买套房子,娶个老婆生个儿子,如果再有一辆车子就更好了。由此可看出古代读书人是:“天下为公”,而现代读书人是“天下为私”,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为他人为社会着想的胸怀。这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兴趣、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但是从《国学》校本课的实践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兴趣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
案例一:高一(2)班林同学《孝自心生》
最近一直在学习《中国“孝”文化》,让我异常想念因工作而长年在外的爸妈。
虽然爸妈远在外地,但是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过来询问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因为老妈每次打电话都要讲上半个小时,非常罗嗦,我特别不愿意接。有一次,老妈不经意提起:“哦,对了!最近橘子上市了,也比较新鲜,你也很爱吃,叫奶奶去买一些吧!别吃太多了,那也不好。”老妈的不经意却顿时让我很感动。我连老妈喜欢吃什么我都不知道,我起码应该去了解父母的爱好,去关心他们。也许在我以后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不一样的人,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像爸妈那样珍爱我的人也许不再有,孝顺他们是我去报答那份爱的唯一方法。
案例二:高一(11)班黄同学《学“孝文化”有感》
确切地说,我是一个不孝女,这是在我上了校本课读了《国学》材料后总结出的。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这种认识,甚至认为我的行为还不算违背‘孝’。《论语》指出,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是孝顺的表现。但是,我却从来不关心父母的年龄,不了解他们经历了多少沧桑,克服了多少磨难,甚至没有意识到,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要为他们衰老而恐惧。甚者,父母身怀疾病,我都没有多次关心询问他们的病情。
当然,在《国学》校本课的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了问题,如校本课不是考试科目,只是考查科,学生不太重视课后的复习巩固,上完课就算了,没有从思想上再去真正吸收。如果能在高考中引入生活化,趣味化,实用性强,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试题,那么这个指挥棒一挥,就不愁我们的古典文化精髓传承不下来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如果血脉被堵死,中国人将成为“精神的流浪汉”。为了中国人将来不成为“精神的流浪汉”,语文教师应该担起时代的重任: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下一代的国学底蕴,以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新课标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也是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课改进行了好几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方面也在不断探索。笔者借鉴台湾的国学教材,开设《国学》校本课,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谈一点浅见。
首先介绍《国学》校本课的内容。国学博大精深,选取什么内容来教给学生呢?笔者研究过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台湾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常识》。大陆高中语文教材没有《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常识》。《中华文化基本教材》是台湾高中语文必选教材,内容是对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四书》的解读。编辑目标是“在于陶铸高中学生优雅之气质、高尚之品德,并启导人生意义,宏扬中华文化”。《国学常识》属于选修教材。内容是中国清代《四库全书》中的经、史、子、集。编写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国学之认識,增进阅读古籍之基本能力,培养研究古籍之兴趣,以利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
台湾高中语文教学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比较系统,是一种能延续的血脉传承。因此笔者借鉴台湾的《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礼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友文化》、《中国仁文化》等。如借鉴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中的《论语》论“孝”部分,加上“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和现代感人的“尽孝”故事编成《中国孝文化》。如辑录了《论语》论“士”、论“君子”、论“君子与小人”等内容,编成《中国士文化》,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修养的教育,培养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此教材对引导青少年明辨是非、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有一定的影响。
再说教学方法。鲁迅在《拿来主义》说,对待文化遗产要先拿来,再辨别地继承。所以对于古圣先贤的思想,笔者让学生有辨别地传承,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发言加分制。学生可以对经典提出自己的看法,只要讲得有道理就加分。学生都盼望着上《国学》课,高中学生如同小学生般争先恐后发表意见和看法,他们对《论语》中的观点讨论非常热烈,经常分成两派辩论,即古代派和现代派。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正确的,应该传承,现代派认为孔子有些观点已经过时了,应该摈弃。如《论语》中“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则浅显易懂的句子,古代派认为:孔子的观点是对的,尽孝应尽量留在父母的身边,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照顾他们。现在派则认为,好男儿志在四方,况且孔子也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教师则引导,都有道理,只是这则《论语》的现代意义是告诫我们:不要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这样父母亲会操心的。让父母担心、操心,这也是不孝啊!其实开《国学》校本课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国学教学,教师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得到很大转变,这是很大的收获。
又如教师参照《论语》中论“士”的句子,归纳古代读书人的优秀品质:以天下为己任,有宽阔的心胸和坚强的意志,见得思义,把仁作为最高的理想,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等。而现在的读书人,笔者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想,他们一致认为考上大学,找份好工作,买套房子,娶个老婆生个儿子,如果再有一辆车子就更好了。由此可看出古代读书人是:“天下为公”,而现代读书人是“天下为私”,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先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为他人为社会着想的胸怀。这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教育,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是“对人不感激、对事不兴趣、对物不爱惜、对己不严厉”。但是从《国学》校本课的实践来看,学生对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兴趣的,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
案例一:高一(2)班林同学《孝自心生》
最近一直在学习《中国“孝”文化》,让我异常想念因工作而长年在外的爸妈。
虽然爸妈远在外地,但是隔三差五就打电话过来询问我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因为老妈每次打电话都要讲上半个小时,非常罗嗦,我特别不愿意接。有一次,老妈不经意提起:“哦,对了!最近橘子上市了,也比较新鲜,你也很爱吃,叫奶奶去买一些吧!别吃太多了,那也不好。”老妈的不经意却顿时让我很感动。我连老妈喜欢吃什么我都不知道,我起码应该去了解父母的爱好,去关心他们。也许在我以后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不一样的人,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但像爸妈那样珍爱我的人也许不再有,孝顺他们是我去报答那份爱的唯一方法。
案例二:高一(11)班黄同学《学“孝文化”有感》
确切地说,我是一个不孝女,这是在我上了校本课读了《国学》材料后总结出的。在此之前,我并没有这种认识,甚至认为我的行为还不算违背‘孝’。《论语》指出,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是孝顺的表现。但是,我却从来不关心父母的年龄,不了解他们经历了多少沧桑,克服了多少磨难,甚至没有意识到,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要为他们衰老而恐惧。甚者,父母身怀疾病,我都没有多次关心询问他们的病情。
当然,在《国学》校本课的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了问题,如校本课不是考试科目,只是考查科,学生不太重视课后的复习巩固,上完课就算了,没有从思想上再去真正吸收。如果能在高考中引入生活化,趣味化,实用性强,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试题,那么这个指挥棒一挥,就不愁我们的古典文化精髓传承不下来矣!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如果血脉被堵死,中国人将成为“精神的流浪汉”。为了中国人将来不成为“精神的流浪汉”,语文教师应该担起时代的重任:夯实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下一代的国学底蕴,以传承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