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根宝:为上海足球打下烙印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k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能够培育出这么多在国内多支球队挑大梁的球员,并不是徐根宝的运气好,这是他多年来潜心青训,辛勤投入的结果,这也是这位“足球教父”对中国足坛最大的贡献。难怪人们感叹,中国足坛只有一个徐根宝。如果有更多的徐根宝,中国足球的未来会更美好。
徐根宝是范志毅的恩师。

  2017中国足协杯的决赛场,蓝色的申花在八万人体育场笑到了最后。这是上海足坛有德比以来最具含金量的一场较量。在全城同庆足协杯冠军最终花落上海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提起一个人,那就是徐根宝。
  在足协杯冠军申花队中,有着曹赟定、柏佳骏、李运秋等多名徐根宝的得意门生,新星刘若钒亦是出身根宝崇明青训基地,而亚军上港队的中方阵容,则更是徐根宝培养出的东亚队的全盘照收。徐根宝曾说,足协杯无论谁夺冠他都高兴。因为,决赛的两支上海球队,对他来说就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熟悉中国足球,喜爱足球的人们对徐根宝都不会陌生,甚至会跷起大拇指来上一句:“根宝,模子!”当然,这位老人在足球圈里也争议不断。敬佩他的人称他是上海滩的“足球教父”,不服他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现在,在足协杯夺冠,顶级联赛亚军,全运会四金,上海足球收获了一个金光灿灿的2017年之后,也许无人再能对徐根宝吐出什么苛责之词,这几支球队身上,都有这位上海“足球教父”打下的深刻烙印。
  入主国家队 跌倒不服输
  出生于1944年的徐根宝,儿时住在静安别墅,如今上海最有名的弄堂。“我们这条里弄里住的都是有钱的,这条里弄里踢球的特别多。我是帮他们背球的,我(瘦)小啊”,徐根宝回忆说。谁也想不到,这个瘦弱的小不点,日后会成为中国足球的传奇之一,在上海和中国的足球历史上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篇章。
  当年,徐根宝从静安区少体校被选拔进了上海队,教练并不看好,说他太瘦。他转去了南京军区体工队,后进八一队踢球,并成长为国家队队员。
  1966-1975年运动员时期,徐根宝是国足的队长和场上的左后卫。但是由于球员生涯正处于“文革”时期,徐根宝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很少,能和国外球员交流的机会就更少。
  如今在崇明基地的照片墙上,1972年徐根宝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的照片放得最大,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这是徐根宝一生的骄傲。
  在退役后,徐根宝先后去了山西、火车头、云南,当专业队的教练,并在1983年成为曾雪麟的助手,进入国家队教练组。1991年徐根宝通过演讲竞聘,被选为中国国家队主教练,他带队打完奥运会预选赛就走马上任。后来发生的事情写在中国足球的“黑色”历史上——国奥队9分钟内被韩国灌了3个球,加上西亚球队联手做局,中国队最终与巴塞罗那奥运会无缘。徐根宝承认“责任在我”,也不回避客观因素。对于国家队主教练一职,他明言不主动退,足协也自始至终没有宣布徐根宝从国家队下课,但这位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竞选上任的国家队主教练,还没有履行一天职责就被迫从台前转到了幕后,成为了洋教头施拉普纳的助手。当时在奥运会预选赛前喊出的一句“横下一条心,拼死要出线”,让徐根宝成为了笑柄。这句话知名度太高,也成了他一生的滑铁卢。
  虽然跌倒,但并不服输。这个上海男人从骨子里透着一股倔强。
  铁腕治军打造“抢逼围”
  1993年中国足球的职业化改革,成为了徐根宝执教生涯高光时刻的开始。那年底,他接过了王后军的班,成为了新成立的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的主教练。
  职业化改革,让在专业体制下的上海队中很多人不适应,许多原来的主力并没有留下,更多的是一群出道不久的毛头小伙子。徐根宝能行吗?当时很多人的心里打了个问号。然而现实却是,年轻的申花队获得了职业联赛元年季军,第二年就捧起甲A冠军奖杯。从百废待兴,到联赛登顶,徐根宝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将申花带进了豪门的行列。也正是从那时起,申花开始积淀起作为中国足坛豪门的底蕴,蓝色的血液里种下了冠军的基因。
  在那个像范志毅这样的核心球员一个月工资才2500元人民币的年代,徐根宝管理球队靠的是“前门后门一把锁”,“不听话就毛栗子”,铁腕治军和“抢逼围”战术,是申花能够就靠着一批初出茅庐的年轻小将就迅速崛起的最关键原因。徐根宝和他的青年近卫军硬是用一场场胜利将球迷们重新拉回到虹口足球场,并在1995年用一座顶级联赛冠军奖杯将这支球队变成了每个周末城中热议的话题。
  刚起步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新旧思想激烈碰撞,面对球员自我意识增强却普遍职业素养低下的现象,强调严格管理的徐根宝在海埂冬训时说:“不被球员骂的教练不是好教练。”
  随后申花队内的一次座谈会中,徐根宝又为其做了注脚,“我批评队员,有的队员问我要尊严。我说,带你们打进前三就是给你们最好的尊严。荣誉是你们的,可以受用一辈子,你们要尊严,那上海市几万名观众骂我‘大草包’时,我的尊严呢?”
  2001年底,徐根宝二度入主申花。当时俱乐部正准备给球员放假,直到过了元旦再集合。但徐根宝一听就急了,“不行,这样放假怎么行,明天就集中,开始训练!”
  徐根宝提出了十六字治队方针:即严格管理、以法治队、不搞特殊、不搞走训。其中,徐根宝着重提到了不搞走训。“搞什么走训?不是不给队员回家,回家可以,每天晚上10点前一定要归队。在家里怎么能休息好?第二天早上9点半就要训练,路上堵车迟到怎么办?起来晚了不吃早饭,怎么能坚持训练?不搞走训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准则,法国队在参加上届世界杯时,一个半月里只放过一天假,人家能熬过来,为什么我们不行?”
  当然,这时的徐根宝已经不再是以往的简单粗暴,对管理手段也有思考和反省:“以前在申花队的前门后门一把锁,现在是行不通了。我也看过了,康桥基地也锁不起来,这就要靠球员自觉了,否则还叫什么职业球员?!”   后来在崇明,在其个人治下的足球基地,徐根宝的风格几乎就是基地的全部风格。从这里成长起来的球员,都对徐根宝的严厉深有体会。他不是一个让队员喜欢的存在,据说有教练跟他说过,他一到球场上,武磊就说:这个人又来了。
徐根宝足球基地奠基。

  哪想到比赛还没开始,申花这些赛前准备会的话就被再加工传到了中远球员耳朵里,结果事与愿违,转会中远的范志毅、申思和祁宏等人在场上十分拼命,申花小球员败下阵来,最后是中远2-0战胜了申花。终场哨响,申思和祁宏尽情拥抱舞动双手,范志毅更是满场飞奔和球迷互动。3个自己昔日的申花爱徒相互拥抱,在徐根宝的身旁尽情宣泄!范志毅赛更是给予徐根宝最直接回击:“我这只空心大萝卜打败了他们这些实心的!” 此前在申花不被徐根宝重用的申思更是讽刺地说“足球是要用脑去踢的”!
  这个场面队对老帅徐根宝的刺激可谓不小,他在赛后一句“我做了一场恶梦”,道出了无尽的苦涩。
  后来做了教练的徒弟们才知道,当初根宝的话只不过是老帅鼓励年轻球员的一种方式,比赛场上各为其主,老帅只不过用的一种激将之法,他并无意讥讽自己的弟子。
  范志毅退役后教练生涯并不顺畅、后来被徐根宝收留才算稳定下来,申思祁宏更是退役后被假球缠绕遭遇牢狱之灾,出来做了青少年教练,也得到徐根宝的大力帮助。当年的这些学生在风雨后才终于知道,徐根宝不只是他们的昔日教练、场上的对手,更是他们一生的恩师。
2009年徐根宝率领以东亚足球队为班底的上海队取得全运会男足U20冠军。

  在崇明基地成长起来的球员们,也许更能体会这一点。在“圈养”式的崇明基地,徐根宝把自己的准军事化管理理念不打折扣地实施起来。
  按照徐根宝制定的管理条例,小球员们早上统一坐大巴到县城上学,下午回基地训练,终年无休是常态。走进小球员宿舍,日用品摆设中完全看不到娱乐成分。队员们不准染头发、不准抽烟喝酒,每天在规定时段内才能使用手机和电脑,电视机则摆在公共空间以供集体观摩比赛。这是从基地第一期学员起就延续下来的规章。
  徐根宝曾说:“过去我管球员(执教申花期间),前后门各上一把锁,他们还是跳窗户往外跑。上海滩的花花世界不得了啊。现在好了,就算跑出去,顶多到隔壁森林公园走走。”曾担任过球队主教练的范志毅在离开后总结道,“晚上拿机关枪往外扫,连一个人都打不到。”
  今年8月举行的天津全运会,以根宝基地梯队为班底的上海U18男足问鼎冠军,这是崇明子弟连续第三届全运会站上最高领奖台。就在出征天津之前,队中几个刚刚从国青队回来的主力球员,差点被赶回家,就因为根宝发现他们染发了。根宝放了狠话:要么当天“染回来”,要么别踢比赛,也别去天津了,“什么主力我都可以不要!”即便年过七旬,徐根宝严厉彪悍的风格丝毫未变。
  在岛上,徐根宝是严师,也是慈父,不仅是教练,也要当家长。面对这些十来岁的男孩子,徐根宝在严厉的外衣下其实装着一颗柔软的心。带崇明一期的时候,徐根宝每周都会给队员们上课,“讲道理,带哲理的、让人听得进去的那种。”对于小球员的训练与生活,徐根宝也凡事亲力亲为,全队的点点滴滴他都看在眼里。比如他让青年张琳芃拔掉虎牙,以免日后影响形象;要求所有队员从小就练签名,“以后成名了,找你们签名的人多,从小练练,有好处。”基地里一些很有潜力的孩子,都是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根宝怕贫困消磨了他们的意志,于是就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让这些孩子认干亲。
  当年恒大求购张琳芃,徐根宝甚至在张琳芃自己不愿意的情况下,为了张琳芃有更好的前程还是坚持签字放人。当时他对弟子是这么说的——“如果恒大给的薪水是徐指导给的两倍、三倍,无论如何我不放你走,现在是10倍、20倍,你们从小跟着我不容易,足球就那么几年青春饭。”
队员祝恩师寿比南山。

  整座崇明基地的总投资超过 3000 万元,其中包括 2300 万元贷款,这意味着每年光偿还利息,就得凑100多万元。为了养球员,以及偿还两千多万元贷款的利息,徐根宝启动了全身的生意细胞。每到周末,他就给朋友们打电话,让他们来住基地的宾馆。人来了,他动员大伙去咖啡馆喝咖啡,有一伙十几人的亲友团一天三顿地喝咖啡,觉得差不多消费了百十来杯。
  徐根宝偿还投资的钱,大多数靠运营足球宾馆来获得,小部分是10块钱的基地参观门票费,这是经过崇明旅游局批准的景点,还有就是从日常的点滴中省下的。据说人家去上个洗手间,徐根宝就跟在后面关灯。曾有媒体报道,为了“广开财路”,徐根宝本人还当起了“三陪”,旅客会买一些书、纪念邮票、DVD,然后让根宝签名合影,他基本上有求必应。所有来的,管他踢不踢球,一人买几个签名足球(100块钱一个)。有一次上海滩著名的老娘舅柏万青拉着一大伙朋友队伍来,排着队跟徐根宝照相,后者眉头都没皱一下,从头到尾配合,极富服务精神。除此之外,他还让自己的好朋友、画家程十发“认养”了武磊;电视主持人陈蓉去基地录了个节目,回头就“认养”了两个“干弟弟”。
  从服装、装备、训练器械到饮用水,徐根宝每年倒贴给每个球员近2万元。但在根宝基地,最初每个月只向学员收取600元的费用。就算在2004年基地最困难的时候,根宝想涨200元学杂费,也是把所有家长请来开会,后来这个800元的标准一直沿用下来未动。徐根宝说:“我从一开始搞,就没想在孩子身上赚钱。”
  2007年,上海市体育局与根宝足校签订合作意向书,由根宝基地的球员代表上海打全运会男足比赛。这个“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新模式,帮助上海实现了全运会男足三连冠,也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崇明基地的财务紧张,支撑了根宝的球队在职业联赛的征战。
  2012年,徐根寶担任俱乐部主席的上海东亚队跻身中超联赛,他在《新民晚报》的副刊上曾有这样的独白:“我成为了一支中超俱乐部的老板,大概是当时最穷的中超俱乐部老板。”然而金元中超的现实,让徐根宝为了东亚队更好的明天,不得不忍痛将球队转让给了上港集团。
  球队转让后,徐根宝彻底解决了2000年开始搞青训的贷款负债问题,还留下了基地和一支年轻的球队。不过他并没有闲着,2015年,他拿着出售球队剩余的钱,购入了一家西班牙乙级B联赛(第三级别)的联赛球队洛尔卡队,洛尔卡队今年成功冲上西乙联赛,一下子在西班牙引起了轰动。很多为根宝痴狂的洛尔卡铁杆球迷都在自媒体平台“挖掘”根宝的辉煌历史,从国家二队、申花夺冠到崇明磨剑都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西班牙人惊讶:原来这个中国老头是如此信奉青训!这才是让他们真正感兴趣,并肃然起敬的。
徐根宝获奖无数。

  “慢慢来吧,我的想法就是经历一下西班牙的职业联赛,真正感受其中的氛围。”徐根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对记者说,“那么多人买了西班牙的球队,你看看有几个是正儿八经搞足球的?我不一样,我买俱乐部是搞足球的,而且洛尔卡将来可以为上海足球、中国足球锻炼人才!”   “这5年,我大概是全世界最辛苦的‘老老板’,从一家中超俱乐部老板,变成了西乙俱乐部的所有人。为了足球,我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头来回奔波,每次单程飞行13个小时再坐5小时车,在西班牙度过两个春节……身心俱疲,但为了能继续追逐足球梦,我又乐在其中。”徐根宝在《新民晚报》上这样写道,“这个世界上超过70岁的有钱人很多,忙忙碌碌的老板也不少,但是像我这样一直不停地忙,还没什么钱的‘老老板’,应该讲少之又少。我没钱,但我有财富,我的财富是人——一批又一批踢球的孩子!”
  老骥伏枥新起航
  在2014年底将亲手带出的东亚俱乐部整体转让给上港集团后,徐根宝暂别了职业足球,受到的关注度似乎也不如中超赛场上的激烈厮杀来得那样高。但是,“沉寂”这个词对于74岁的徐根宝来说显然并不适用。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就在今年9月28日,徐根宝当选了新一届的上海足协顾问。11月16日,徐根宝正式组建的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签约仪式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举行,这场主题为“新起航”的仪式,标志着这位老人再度回归了中国职业足球的战场,再度率领自己的球队在中国职业联赛起航,而媒体则用惊奇而崇敬的语气感叹:老头又开始“折腾”了!
教导小队员。

  确实,年过七旬还在足球一线奋斗,这位上海足坛名宿确实够“折腾”,但在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签约仪式后的宴会现场,从范志毅、成耀东、申思、祁宏到孙吉孙祥兄弟,再到武磊、蔡慧康、颜骏凌、张琳芃、姜至鹏等东亚系球员,徐根宝的几代弟子悉数在列。这些中国足坛的几代标志性球员集体到场向老帅祝贺,正是徐根宝二十多年来“折腾”的最好注解和回报。
  对于此番再次打造崇明根宝足球俱乐部,培养新人才,徐根宝在签约仪式现场表示这次实际上是为崇明足球打个品牌,做点实事,“我们五年目标是冲甲,我之前说过,难度很大,现在聘请刘军做主教练。你们不是也一直说让我退了么,我想了想,确实也是。我也和范志毅、成耀东他们都说过了,包括申思祁宏,他们这一代的球員现在不能让大家都去做总经理去赚钱,还是要有些教练人才,看看日本韩国,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如今已经很多是国家队俱乐部队的教练。今天实际上就是聚到一起为中国足球出力。希望我们上海能够出更多人才,为国家足球贡献。”
  目前,国青队队长朱辰杰、全运会最佳射手周俊辰等球员是根宝的第五代弟子,他们将是徐根宝这支新俱乐部的核心。1999年龄段的刘若钒、朱辰龙和周俊辰,也有希望冲击一下下一届世预赛国足的名单。
  徐根宝透露,西班牙那边的平台还是会继续保留,会发挥其作用,“其实武磊要是他们在这个球队的话,就可以去西班牙踢主力了,不过现在他在上港了。但这批去又太小,肯定要降级的。我现在还是想,两边工作都要抓吧。”
  在崇明基地十年磨一剑培养出一大批目前中国足坛的当家球星之后,徐根宝自己也感慨,“实际上确实出来的人才是挺多的,我的运气好,老天给了一帮学生球员,而且我们基地也是一块风水宝地,我们训练、住宿条件这些都是很好的。前面模式我们已经走过了,成功了,走另外一个模式能够成功也很好。我的宗旨还是出球星,因为只有出球星,中国足球才有希望。现在只有踢出比武磊他们这代球员更好的球星,才有希望。”
  其实,能够培育出这么多在国内多支球队挑大梁的球员,并不是徐根宝的运气好,这是他多年来潜心青训,辛勤投入的结果,这也是这位“足球教父”对中国足坛最大的贡献。难怪人们感叹,中国足坛只有一个徐根宝。如果有更多的徐根宝,中国足球的崛起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经年累月,新藏线上那一串珍珠般的小兵站,沉淀下不少故事。每次上山,无论在哪个兵站投宿,我都喜欢找站里的同志聊天,哪怕时间再晚,也要收集一点素材。  2001年11月下旬,我和某边防团团长同行,上山看望执行任务的部队。早就听说该团有个传奇人物,几年前在天文点边防连执勤时,驾驶东风240牵引车去冰湖里拉生活用水,不料车陷冰湖。为了救车,他竟然在冰天雪地中把车大卸八块,将零部件一件一件抬出,然后又组装起
张澍在引导旅客通过测温通道。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里是全国最繁忙的空港口岸。疫情发生前,每天从此进出境的旅客超10万人次;疫情暴发后,人数也一直维持在1万人左右。  随着3月26日中国民航局调减了国际客运航班,浦东国际机场到达的境外航班数(客机)骤降至十几班,入境人数只占到原来的20%左右。  但在口岸一线,海关、疾控、边检等相关部门在防疫情输入的环节实际上一个都没有少,相反流程经过调整后,每个
那天我骑车上路,接近一个数十米宽的十字路口时,绿灯开始闪烁,随即红灯亮起。我自觉止步于向西方向直行的停车线后,等待下一次绿灯亮起,此时我的位置处在第一位。  几分钟后,南北向的绿灯闪烁,黄灯亮起,一辆自北而南行驶的小车犹豫了一下,司机突然加速,但还没来得及冲过中线,南北向已经亮起了红灯。我看到前方绿灯亮了,就往前骑。谁知那司机不顾南北向的红灯,硬是驱车冲断了我们东西向正常行驶的非机动车队伍,骑车族
浙江大学紫金港剧场的舞台上,正在展开作家苏童与翻译家许钧的对谈。 这场以“文学创作与译介”为题的公开讲座吸引力很强,偌大的讲堂,人山人海, 座无虚席。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刚为讲座前一场学生表演的Hip Hop 给弄得有点好奇,原来如今国内的大学生这么前卫?听演讲前得先看场活力充沛的舞蹈表演来热热身?也对,谁规定听演讲一定得正经八百,正襟危坐的?只要讲座内容新鲜有趣就行了,形式?当然可以多姿多彩, 灵
[摘要]学数学不只是增长知识,增长智慧,它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素质,训练和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将数学教学生活化,日常的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之理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穿新衣吧剪新发型呀,轻松一下WINDOWS98,以后的路不再会有痛苦,我们的未来该有多酷。”20年前,世纪之交的朴树在那首广为传唱的《New Boy》中描绘了一个通透明亮的新世纪新少年。  20年后,当年少年已经老去,而永远有人年轻。穿新衣,剪新发型,代表了新生活的态度。不过,新生活的“实验”方式多种多样,也并非年轻人才能拥有所谓“新生活方式”。我付出,我快乐,即是一股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是一种
今天,刘世国老师来我们学校进行作文公益讲座,和我们一起分享写作技巧。  据说,他是作文命题人,试卷出题人,而且为全国统一中高考出过题,他肯定是作文高手!果不其然,他传授给我们写作文的关键技巧——想象力、开放性语言、成语和诗句的妙用。我因此大受启发,也明白了一点,写好作文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讲座开始,刘老师先用一张图告诉我们,想象力在写作文时所占的地位。图中显示的是课堂全景,这其中有的学生在发呆
提名:程源 人文摄影师  提名理由:行者、自由撰稿人和人文摄影师,“91u旅行”创办人之一。1994年开始背包旅行,2005年辞职后开始环球旅行,每年有半年多时间在世界各地行摄,喜欢用相机去表达自己,迄今走过84个国家和地区。在二十多年的旅行中,程源深入诸多人迹罕至的部落和贫困地区,力求用相机捕捉到人物和画面,通过他们的外貌、故事和精神状态反映出他对外界的思考,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二O一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國和意大利两国政府签署、交换七九六件(套)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近二十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宣告成功。  近年来,我国多管齐下,促成了包括圆明园兽首、大堡子山金饰片、﹃虎蓥﹄以及美、意两国政府四次返还文物在内的三十余批次约五千件(套)流失文物的回归。然而,五千件(套)之数,与一八四O年鸦片战争以来,一千万件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总量相比,多少显得杯水车薪。  
茶书会现场。  湖光山影,茶韵禅心。2020年的岁末,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南山书屋之中,一场名为“松风隔世尘”的茶书会,吸引了江浙沪乃至海外众多茶文化爱好者的关注,专题讲座、新书首发、茶道体验……古色古香的环境,优雅静谧的氛围,好书、好茶、好友相伴,使得冬夜的杭州,因为古老雅致的茶文化,而显得分外温馨。  茶在唐代传到日本后,在嵯峨天皇时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高潮,被称为“弘仁茶风”。可是随后却又沉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