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在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中的产生及意义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xiaohai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急性胰腺炎 (AP)模型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TAP)的产生及意义。方法 将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5组 :EP组 ( 3%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 ) ;NP组 ( 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组 ) ;TP组( 3%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注射后半小时经股静脉注入乌司他丁组 ) ;CP组 ( 0 .9%生理盐水逆行胆胰管注射组 ) ;OP组 (假手术组 )。分别于制模后 3、6及 2 4小时后处死动物 ,取血测定血淀粉酶和TAP水平 ,同时取胰腺标本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评分。结果 NP组胰腺病变明显重于EP组。制模后 3小时和 6小时血浆TAP水平NP组分别为( 4 .798±0 .1 6 9)nmol/L和 ( 3.999±0 .2 99)nmol/L ,明显高于EP组的 ( 2 .41 6 ±0 .1 48)nmol/L和 ( 3.356 ±0 .2 1 1 )nmol/L ;在制模 6小时后TP组血浆TAP水平为 ( 1 .6 1 1 ±0 .1 1 3)nmol/L ,比EP组的 ( 3.356 ±0 .2 1 1 )nmol/L明显降低。EP组与NP组血浆TAP水平差异的出现早于两组间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差异的出现。结论 血浆TAP水平与大鼠实验性AP的严重程度有关。血浆TAP水平可以作为早期预测实验性AP严重程度的指标。
其他文献
为了确定控制器的最优化部署方案,构建软件定义网络中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布的控制平面,提出软件定义网络中应用二值粒子群优化的控制器部署策略。对控制器部署问题建模,以
目的探讨胸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和基因重排特点。方法复习2例胸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资料,通过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
首先介绍了当前数据挖掘的产生背景及该领域内的主要数据挖掘技术,然后通过实例重点介绍知识类数据挖掘技术中应用较广的关联规则算法,及其在营销策略中的应用。
在以MCU单片微控制器为核心的许多应用中,经常会需要一个微控制器控制多个外围设备,而一般的微控制器都只带有一组串口通信接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微控制器的串口进行扩展,在
目的探讨心肌淀粉样变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6年9月至2010年4月63例心肌活检病例,其中17例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为心肌淀粉样变,分析其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肌酐(A/C)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A/C检测,将其分为A/C正常组96例(A/C≤30 mg/g)及A/C异常
在有关国际货物贸易的判决与仲裁中,应尽量保持《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自身独立性,原则上不能引用《合同法》的规定。就承诺方式而言,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
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现阶段创新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推进此项工作的对策。
提出了一种将三点式曲线拟合与多点绝对值和补偿的新型频率测量方法。理论分析及数字仿真表明,该方法不受电压过零点的影响,在任何采样点都具有稳定和可靠的计算精度,且算法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