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这几年国学盛行,电视上的国学讲座一个接一个,孔子学院都办到了国外,据说极受欢迎,你说同为国学的一员,怎么人家儒术就那么幸运,而我们武术就这样倒霉呢?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答:我不知道国学的定义是什么,因此我看到的只是讲经热、谈古热,而不是什么国学热。
同时,我也不认为大师们讲学的选项本身就是国学,因为大师们说,他们这是在复兴国学,传承国学,照他们的意思,是在他们讲学之前,国学早已沦陷了。
事情真的如此吗?他们欲复兴的真是国学吗?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国学就是治国之学,富国之学、兴国之学,总而言之,就是立国之本。国学兴则国运昌,国学衰则国运衰,这样的学问,才称得上是国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国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国际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一切成就都堪称空前。如此空前的成就既然与大师们推崇的国学一概无关,那么,大师们的国学又有什么理由、凭什么称为国学呢?
大师们所谓的国学,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并为封建社会制度服务的儒学之类的经学,从国家学的角度上,他们充其量不过是封建制度的附属物,它们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主要彰显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才是它们的历史舞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把封建社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一个新的时代必将产生并依托新的国家学和社会学,我简直无法想象,人民民主时代的国家和国度还能把封建专制时代的经学当国学。
这是行为?这是开国家的玩笑,开社会制度的玩笑,开国际玩笑,在世界迈向自由民主时代的今天,向世人并准备向全世界灌输封建社会的国家理念和道德理念以及价值观,如果不是2I世纪最大的笑话,也一定是21世纪第一个lO年名列第一的幽默。
我不否认包括儒学在内的经学中有学问、有智慧、有道德,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它成为国学。国学首先应该是国家学、社会学、政治学,其他的一切道德思想学、行为艺术学和各种科学都无资格被称为国学。
而以儒学为首的经学,恰恰在最关键的国家、社会和政治三大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而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决定了它们与21世纪的国学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孔先生的政治目的,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请问现在哪一个主权国家,会认同这样的观念?会实施这样的行动?以我们新中国为例,如果有人认为孔先生的政治纲领可行,请问会兴的是哪个国号?继哪个朝代或时代?让哪些被赶下台的权贵重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李老汉的国家构想:“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世界已经成了地球村,国际交往频繁如串门的今天,叫人老死不相往来,行得通吗?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十多亿人,56个民族,若按李老汉的意思,恐怕要分成几万个国家吧?中国人答应吗?在文化事业进入电脑时代的今天,李老汉建议“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回到结绳记事的无文字时代,大家答应吗?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圣人们的错误思想不但不认识不批判,反而还要一股脑地推荐给外国人,这明智吗?
如果哪一天某个国家说:“好呀,你们的圣人说得真好呀!来呀!让我们帮助你们实现你们的圣境,先让你们恢复封建制度,然后让你们变成小国寡民的弱国,然后让你们回到结绳记事的文化时代”,大家答应吗?
没人会答应。因为如果真的那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要被人“治大国如烹小鲜”了。
一个国家的国粹和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首先是服务于本国家本民族的,在本国家本民族尚未达到社会化民俗化的普及和时尚程度的情况下就妄谈自己的什么什么属于世界,到头来只会给自己留下笑柄,三十年的国术传播运动并没有证明我们的传统武术属于世界,而如今,打着国学旗号的经学属于世界的文化运动又开始了。这项21世纪的传经运动高调启动,但在我看来,它十有八九要步播武运动的后尘。
为什么?因为我们这是拿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思想课本去给外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精英们上课,在开课之前,恐怕没有几个人考虑过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封建社会的掘墓人,人家对封建社会其实并不陌生,假如我们的大师,正眉飞色舞讲到兴头上,洋学生突然要求发言,他问道:“老师,维系了中国几千年的国学理论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唐被胡乱了,宋被辽灭了,明被清破了,拥兵百万的大清又何以向八国联军递了降表?那几个朝代,不正是老师所称羡的国学兴盛时代吗?按老师的说法,20世纪的后半叶至先生倡导国学复兴之前的这一时段,是中国国内的国学沦亡阶段,可是全世界的人有目共睹的,这60年恰恰是中国越来越强盛、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空前地大提高,中国的国力、军力、综合实力飞速拉近与世界强国之间的距离的阶段,请问先生对此怎么解释?”
洋学生还会问:“先生您在国外的孔子学院给我们讲中国的国学,请问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哪里?有多少所?开什么课?曾培养出多少人才?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在先生的祖国都没有孔子学院,都不知道孔子学院开什么课、育什么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先生等人把孔子学院办到外国,请问先生用心何在?”
此时此刻,我们的大师能不大把擦汗、大杯喝水、大把吃降压药、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吗?
缓过气的大师会强作镇定地回答:“贵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并且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中国古代的圣人们对此早有研究,只要恭听圣训管保药到病除。”
洋学生回答:“请问学生,尘世上所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出现在问题存在之后,而不是在问题出现之前,一如因为水中有鱼,人们才发明了渔网和鱼钩,请问中国古代的圣人经历过资本主义时代吗?享受过资本主义生活吗?品尝过骄奢淫逸和失业流浪的滋味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又是凭什么经验给21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存在的问题把脉下药并且保证药到病除呢?”
大师真的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吗?
如果不能,国外的孔子学院和与其挂钩的国学的命运,岂不是洞若观火吗?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艳慕它们揭牌剪彩的风光呢?
问:借着全民申奥的势头,中国武术很是热烈了一阵子,向国外的发展也很像是有了一些眉目,但是随着入奥无缘和奥运的结束,2009年的中国武术总体给人一种蔫了的感觉,不仅国内的武术活动开展得有形无势,而且国外的操演中国武术的武术团体也好像冷场了许多,曾经的红火场面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起跑线上。请问先生,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们传统武术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开辟不了国际市场,形成不了大气候呢?
答:武术是一种文化,民族武术属于民族文化,国家武术属于国家文化,民族 文化和国家文化都属于区域文化,武术也不例外。
当部落这种人类社会的形式出现时,区域文化就已经出现了,区域文化带有强烈的鲜明的区域性质,这是因为区域文化由区域环境促生并受区域环境限制。
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社会意识的扩展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区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社会活动也就自然发生,而且当人与人的交往正常实现时,文化的相互交流也就自然形成了。
人与人的交流最早大约是开始于物物交换,交易的基本原则一定是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物质的交流为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就自然产生了。
中国在很久之前就与国外开始了频繁和重要的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从现有可查的资料上看,中国是国际交流中的受惠大国,至少在农业上,中国从国外引进了小麦、玉米、土豆、橡胶……这些至今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文化交流方面,佛教传人后影响至深,至今已成了国内最大的教派,其思想观念已渗透到中国人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
但是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中国的小麦已不同于加拿大的小麦,玉米也不同于墨西哥的玉米。而中国的佛教,也已经不同于古印度的佛教,不同于尼泊尔的佛教。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阿弥陀佛,也就是说从国外传来的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经与原产地大不相同,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无一不是高度本土化的文化。
换而言之,能不能成功地本土化,是外来文化在新土地上能否生根成长壮大的第一条件,严格地说,不能本土化就会被淘汰。而一种非物质文化能否在异地成功地入乡随俗地本土化,首先要接受异域风土人情世俗传统的考验,能否通过考验,除了你的品位,还要看你的生存能力,而你的品位,则由对方的口味说了算,检验员并不是来自你的祖籍。
言归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在国外形不成市场,有千万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品位不对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的口味,达不到潜在顾客的消费需求。
例如中国传统武术说:习武先讲武德。
外国人会说:我要学的是攻防技术,别给我上政治课。
大师说:武术是修道。
洋学生会说:我是基督徒,对道教没兴趣。
大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洋学生会说:我交钱买你的专利,咱当下两清,别想一辈子黏上我。
大师说:练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三年小成,十年大成。
洋学生会说:我练三个月拳击打得跟你练三年的徒弟找不着北,要练三年不信打不瘫你练十年的。
大师说:老师考验徒弟三年,非其人不教。
洋学生会说:让我的拳脚先考验考验你,你不通过考验我才不跟你学。
大师说:武术练好了,可以正当防卫。
洋学生会说:在我们国家,买枪比买消炎片还容易,用给你交两天学费的钱,足可以买一支手枪还带子弹。
对话进行到此,你想想中国传统武术要想在异域大行其道还有戏吗?
在历史的蛮荒时代非物质文化传播曾经在强权和暴力下被推行,例如汉族人被满清政府强加了一条辫子,例如殖民地人民在侵略者的威逼下被迫改变宗教信仰。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时代的到来,文化侵略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传播的结果只取决于对方是否愿意自动接受。
例如,不知不觉间,麦当劳来了,肯德基来了,超短裙来了,跆拳道来了,夜总会来了,这一切,有一个人逼我们吗?那么这些洋玩意怎么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中国成了时尚呢?
没有别的原因,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我们喜欢,我们因喜欢而需要,或者说因需要而喜欢。
同样,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外不被人家看好,其根本原因,只不过是人家不喜欢,不需要。问题就这么简单,我们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把问题看得太复杂。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又何必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呢?中国武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并不是按订单特意为外国生产的,人家不接受既不失礼也不违约,难道我们还要追究人家不喜欢不需要的责任不成?这岂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答:我不知道国学的定义是什么,因此我看到的只是讲经热、谈古热,而不是什么国学热。
同时,我也不认为大师们讲学的选项本身就是国学,因为大师们说,他们这是在复兴国学,传承国学,照他们的意思,是在他们讲学之前,国学早已沦陷了。
事情真的如此吗?他们欲复兴的真是国学吗?我对此表示怀疑。我认为,国学就是治国之学,富国之学、兴国之学,总而言之,就是立国之本。国学兴则国运昌,国学衰则国运衰,这样的学问,才称得上是国学。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国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国际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一切成就都堪称空前。如此空前的成就既然与大师们推崇的国学一概无关,那么,大师们的国学又有什么理由、凭什么称为国学呢?
大师们所谓的国学,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并为封建社会制度服务的儒学之类的经学,从国家学的角度上,他们充其量不过是封建制度的附属物,它们的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主要彰显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才是它们的历史舞台。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社会的发展把封建社会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一个新的时代必将产生并依托新的国家学和社会学,我简直无法想象,人民民主时代的国家和国度还能把封建专制时代的经学当国学。
这是行为?这是开国家的玩笑,开社会制度的玩笑,开国际玩笑,在世界迈向自由民主时代的今天,向世人并准备向全世界灌输封建社会的国家理念和道德理念以及价值观,如果不是2I世纪最大的笑话,也一定是21世纪第一个lO年名列第一的幽默。
我不否认包括儒学在内的经学中有学问、有智慧、有道德,但是这些都不足以让它成为国学。国学首先应该是国家学、社会学、政治学,其他的一切道德思想学、行为艺术学和各种科学都无资格被称为国学。
而以儒学为首的经学,恰恰在最关键的国家、社会和政治三大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而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决定了它们与21世纪的国学南辕北辙,格格不入。
孔先生的政治目的,是:“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请问现在哪一个主权国家,会认同这样的观念?会实施这样的行动?以我们新中国为例,如果有人认为孔先生的政治纲领可行,请问会兴的是哪个国号?继哪个朝代或时代?让哪些被赶下台的权贵重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李老汉的国家构想:“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在世界已经成了地球村,国际交往频繁如串门的今天,叫人老死不相往来,行得通吗?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十多亿人,56个民族,若按李老汉的意思,恐怕要分成几万个国家吧?中国人答应吗?在文化事业进入电脑时代的今天,李老汉建议“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回到结绳记事的无文字时代,大家答应吗?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对圣人们的错误思想不但不认识不批判,反而还要一股脑地推荐给外国人,这明智吗?
如果哪一天某个国家说:“好呀,你们的圣人说得真好呀!来呀!让我们帮助你们实现你们的圣境,先让你们恢复封建制度,然后让你们变成小国寡民的弱国,然后让你们回到结绳记事的文化时代”,大家答应吗?
没人会答应。因为如果真的那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要被人“治大国如烹小鲜”了。
一个国家的国粹和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首先是服务于本国家本民族的,在本国家本民族尚未达到社会化民俗化的普及和时尚程度的情况下就妄谈自己的什么什么属于世界,到头来只会给自己留下笑柄,三十年的国术传播运动并没有证明我们的传统武术属于世界,而如今,打着国学旗号的经学属于世界的文化运动又开始了。这项21世纪的传经运动高调启动,但在我看来,它十有八九要步播武运动的后尘。
为什么?因为我们这是拿中国的封建社会的思想课本去给外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精英们上课,在开课之前,恐怕没有几个人考虑过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事实上资本主义社会正是封建社会的掘墓人,人家对封建社会其实并不陌生,假如我们的大师,正眉飞色舞讲到兴头上,洋学生突然要求发言,他问道:“老师,维系了中国几千年的国学理论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唐被胡乱了,宋被辽灭了,明被清破了,拥兵百万的大清又何以向八国联军递了降表?那几个朝代,不正是老师所称羡的国学兴盛时代吗?按老师的说法,20世纪的后半叶至先生倡导国学复兴之前的这一时段,是中国国内的国学沦亡阶段,可是全世界的人有目共睹的,这60年恰恰是中国越来越强盛、中国人的生活水平空前地大提高,中国的国力、军力、综合实力飞速拉近与世界强国之间的距离的阶段,请问先生对此怎么解释?”
洋学生还会问:“先生您在国外的孔子学院给我们讲中国的国学,请问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哪里?有多少所?开什么课?曾培养出多少人才?他们现在在干什么?在先生的祖国都没有孔子学院,都不知道孔子学院开什么课、育什么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先生等人把孔子学院办到外国,请问先生用心何在?”
此时此刻,我们的大师能不大把擦汗、大杯喝水、大把吃降压药、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吗?
缓过气的大师会强作镇定地回答:“贵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现阶段,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并且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小问题,中国古代的圣人们对此早有研究,只要恭听圣训管保药到病除。”
洋学生回答:“请问学生,尘世上所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出现在问题存在之后,而不是在问题出现之前,一如因为水中有鱼,人们才发明了渔网和鱼钩,请问中国古代的圣人经历过资本主义时代吗?享受过资本主义生活吗?品尝过骄奢淫逸和失业流浪的滋味吗?如果没有,那么他们又是凭什么经验给21世纪的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存在的问题把脉下药并且保证药到病除呢?”
大师真的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吗?
如果不能,国外的孔子学院和与其挂钩的国学的命运,岂不是洞若观火吗?既然这样,我们又何必艳慕它们揭牌剪彩的风光呢?
问:借着全民申奥的势头,中国武术很是热烈了一阵子,向国外的发展也很像是有了一些眉目,但是随着入奥无缘和奥运的结束,2009年的中国武术总体给人一种蔫了的感觉,不仅国内的武术活动开展得有形无势,而且国外的操演中国武术的武术团体也好像冷场了许多,曾经的红火场面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又回到了从前,回到了起跑线上。请问先生,事情怎么会是这样呢?我们传统武术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开辟不了国际市场,形成不了大气候呢?
答:武术是一种文化,民族武术属于民族文化,国家武术属于国家文化,民族 文化和国家文化都属于区域文化,武术也不例外。
当部落这种人类社会的形式出现时,区域文化就已经出现了,区域文化带有强烈的鲜明的区域性质,这是因为区域文化由区域环境促生并受区域环境限制。
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社会意识的扩展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区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社会活动也就自然发生,而且当人与人的交往正常实现时,文化的相互交流也就自然形成了。
人与人的交流最早大约是开始于物物交换,交易的基本原则一定是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物质的交流为文化的交流铺平了道路,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就自然产生了。
中国在很久之前就与国外开始了频繁和重要的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从现有可查的资料上看,中国是国际交流中的受惠大国,至少在农业上,中国从国外引进了小麦、玉米、土豆、橡胶……这些至今已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在文化交流方面,佛教传人后影响至深,至今已成了国内最大的教派,其思想观念已渗透到中国人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
但是请大家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目前中国的小麦已不同于加拿大的小麦,玉米也不同于墨西哥的玉米。而中国的佛教,也已经不同于古印度的佛教,不同于尼泊尔的佛教。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阿弥陀佛,也就是说从国外传来的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已经与原产地大不相同,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活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无一不是高度本土化的文化。
换而言之,能不能成功地本土化,是外来文化在新土地上能否生根成长壮大的第一条件,严格地说,不能本土化就会被淘汰。而一种非物质文化能否在异地成功地入乡随俗地本土化,首先要接受异域风土人情世俗传统的考验,能否通过考验,除了你的品位,还要看你的生存能力,而你的品位,则由对方的口味说了算,检验员并不是来自你的祖籍。
言归正传,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在国外形不成市场,有千万个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传统武术的品位不对西方国家绝大多数人的口味,达不到潜在顾客的消费需求。
例如中国传统武术说:习武先讲武德。
外国人会说:我要学的是攻防技术,别给我上政治课。
大师说:武术是修道。
洋学生会说:我是基督徒,对道教没兴趣。
大师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洋学生会说:我交钱买你的专利,咱当下两清,别想一辈子黏上我。
大师说:练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三年小成,十年大成。
洋学生会说:我练三个月拳击打得跟你练三年的徒弟找不着北,要练三年不信打不瘫你练十年的。
大师说:老师考验徒弟三年,非其人不教。
洋学生会说:让我的拳脚先考验考验你,你不通过考验我才不跟你学。
大师说:武术练好了,可以正当防卫。
洋学生会说:在我们国家,买枪比买消炎片还容易,用给你交两天学费的钱,足可以买一支手枪还带子弹。
对话进行到此,你想想中国传统武术要想在异域大行其道还有戏吗?
在历史的蛮荒时代非物质文化传播曾经在强权和暴力下被推行,例如汉族人被满清政府强加了一条辫子,例如殖民地人民在侵略者的威逼下被迫改变宗教信仰。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时代的到来,文化侵略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传播的结果只取决于对方是否愿意自动接受。
例如,不知不觉间,麦当劳来了,肯德基来了,超短裙来了,跆拳道来了,夜总会来了,这一切,有一个人逼我们吗?那么这些洋玩意怎么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中国成了时尚呢?
没有别的原因,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我们喜欢,我们因喜欢而需要,或者说因需要而喜欢。
同样,中国传统武术在国外不被人家看好,其根本原因,只不过是人家不喜欢,不需要。问题就这么简单,我们不理解,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把问题看得太复杂。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又何必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呢?中国武术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并不是按订单特意为外国生产的,人家不接受既不失礼也不违约,难道我们还要追究人家不喜欢不需要的责任不成?这岂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