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设计应贴近生活实际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较好地探索、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出示一则本地“游麻姑双龙湖”购票须知:个人票每张10元,团体票每船80元(每船10位)。让学生想一想“师生共48人,应该怎样购票”。鲜活的生活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如,在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班的同学坐成了几排,每排有几人,再思考根据各排人数怎样计算全班人数。然后让第1排的学生与第3排的学生、第2排的学生与第4排的学生交换一下座位,提问:“现在各排人数相加,与交换座位之前的总人数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学生通过体验会发现:不论几个数相加,它们排列的次序和相加的顺序与得数的大小是无关的,因为总是把这些数合在一起。学生在正确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并运用这些定律简化运算步骤的过程中,先把知识转化为生活现象,通过体验思考上升为数学现象,从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二、问题设计应切合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往往会感到渺茫,不知所措,课堂教学也就容易脱离正轨,完不成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开始便出示了一幅蝴蝶和蜻蜓的动画片,让学生观察后,教师问:“蝴蝶、蜻蜓和树叶是一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因为蝴蝶、蜻蜓都在树叶上睡觉,树叶就是蝴蝶、蜻蜓的家。”教师又问:“再想一想还有什么原因能说明它们是一家的。”学生答:“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家。”教师无奈地问:“我这里有蝴蝶、蜻蜓、树叶的图片,你们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可教师出示蝴蝶、蜻蜓、树叶图片后,有的学生还在思考它们为什么是一家这个问题。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的问题是“蝴蝶、蜻蜓和树叶为什么是一家”。因为问题本身就给了学生一个误导,即蝴蝶、蜻蜓、树叶是一家,所以学生没有办法回答,甚至上完这节课后,有的学生会得到这样一个错误结论:“蝴蝶、蜻蜓、树叶都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是一家。”其实,教师如果在课堂中直接出示三组图片,问:“认真观察这三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在认真观察后即可得出这三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问题设计应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时,因为自己不注意少写了圆形两个字,结果学生在试做时发现少了个条件并提了出来。这时,教师才发现刚才的粗心,怎么办?教师灵机一动:“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你将如何设计呢?”“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面积。”学生在回答后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有组合的,有单一的。
教学過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在上述例子中,教师通过变换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生成了课堂的亮点。
四、问题设计应引领学生自主探索
探索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从形式上来说,创设问题应更多地设计探索类问题。因为,探索性问题可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后,一位教师结合练习“求堆成梯形的圆木根数”,设计了以下两道探索题:(1)小朋友们做游戏,第一排3人,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1人,站成15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2)计算1+2+3+4……+98+99+100=(),这样的设计使梯形的面积公式得以广泛应用,同时也建立了知识间的联系。◆(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建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设计数学问题,使学生能较好地探索、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用连乘方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出示一则本地“游麻姑双龙湖”购票须知:个人票每张10元,团体票每船80元(每船10位)。让学生想一想“师生共48人,应该怎样购票”。鲜活的生活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如,在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自己班的同学坐成了几排,每排有几人,再思考根据各排人数怎样计算全班人数。然后让第1排的学生与第3排的学生、第2排的学生与第4排的学生交换一下座位,提问:“现在各排人数相加,与交换座位之前的总人数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学生通过体验会发现:不论几个数相加,它们排列的次序和相加的顺序与得数的大小是无关的,因为总是把这些数合在一起。学生在正确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并运用这些定律简化运算步骤的过程中,先把知识转化为生活现象,通过体验思考上升为数学现象,从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二、问题设计应切合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时,创设问题情境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好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提高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往往会感到渺茫,不知所措,课堂教学也就容易脱离正轨,完不成教学任务。
一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开始便出示了一幅蝴蝶和蜻蜓的动画片,让学生观察后,教师问:“蝴蝶、蜻蜓和树叶是一家,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因为蝴蝶、蜻蜓都在树叶上睡觉,树叶就是蝴蝶、蜻蜓的家。”教师又问:“再想一想还有什么原因能说明它们是一家的。”学生答:“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上的生物都是一家。”教师无奈地问:“我这里有蝴蝶、蜻蜓、树叶的图片,你们看一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可教师出示蝴蝶、蜻蜓、树叶图片后,有的学生还在思考它们为什么是一家这个问题。
在上述例子中,教师的问题是“蝴蝶、蜻蜓和树叶为什么是一家”。因为问题本身就给了学生一个误导,即蝴蝶、蜻蜓、树叶是一家,所以学生没有办法回答,甚至上完这节课后,有的学生会得到这样一个错误结论:“蝴蝶、蜻蜓、树叶都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是一家。”其实,教师如果在课堂中直接出示三组图片,问:“认真观察这三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在认真观察后即可得出这三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三、问题设计应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创设具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街心花园中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8.84米,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时,因为自己不注意少写了圆形两个字,结果学生在试做时发现少了个条件并提了出来。这时,教师才发现刚才的粗心,怎么办?教师灵机一动:“现在,我看这样,不加圆形二字你将如何设计呢?”“周长还是18.84米,先设计图形再求面积。”学生在回答后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图形,有组合的,有单一的。
教学過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在上述例子中,教师通过变换问题,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营造了创新的思维空间,生成了课堂的亮点。
四、问题设计应引领学生自主探索
探索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从形式上来说,创设问题应更多地设计探索类问题。因为,探索性问题可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后,一位教师结合练习“求堆成梯形的圆木根数”,设计了以下两道探索题:(1)小朋友们做游戏,第一排3人,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1人,站成15排,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2)计算1+2+3+4……+98+99+100=(),这样的设计使梯形的面积公式得以广泛应用,同时也建立了知识间的联系。◆(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建昌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邓园生